醒醒吧 醒醒吧「醒醒吧没有了这一眼万年的性感拯救香港电影就是自我欺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8更新:2023-03-22 08:28:45

近一年的香港电影,真算得上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先是古天乐的《明日战记》刷新港产片本土票房纪录,随后黄子华的《毒舌律师》又把这个纪录,拔高到1亿港币以上。

这中间,黄子华的《饭戏攻心》,也在香港本土口碑票房双丰收。

但来到内地,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饭戏攻心》特意改名为《还是觉得你最好》,最终仅收获1.07亿票房。

而《明日战记》提前香港本土20天,却口碑不佳,票房虽有6.79亿,但背后却是古天乐的一把辛酸泪。

《毒舌律师》来到内地上映半个月,票房仅1.45亿。

投资高达2亿港币的《风再起时》上映1个月,票房才4900万;

另一部网络犯罪题材动作片《断网》,三影帝打底,上映8天票房也只有5841万。

但另一边,是内地院线的全面复苏。

春节档两部电影《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合共拿下近85亿票房;即使口碑一般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水之道》,上映至今也有接近17亿的票房。

开年3部港片皆不给力,不由得让人再次发出疑问:

“为什么一到了内地,这些港片就不行了?”

想要三言两语回答这个问题不难,所有人都能随便列举个12345,也能说得有模有样。

但若是要讲清楚,讲通透了,讲出道理来,就不太容易。

皮哥今天就尝试从历史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港片到了内地“水土不服”到底是什么原因。

现在之所以会有人发出“港片到内地怎么就不行了?”这样的感叹,原因就在于,我们都知道,也都经历过“港片很行”的年代。

那是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许许多多的港产片虽没在内地上映,还是通过“水路”让我们看到,香港电影文化也因此得以传播。

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香港电影市场的繁荣。

周星驰、周润发的喜剧片,成龙、洪金宝的时装动作片,李连杰的武侠片,林正英的僵尸片,四大天王的偶像片等一股脑全涌入内地。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深刻影响了70后、80后和90后一代人。

在那个年代,我们内地电影公司拍摄条件还十分艰苦,就连拍摄用的底片都要省着用。

拍出来的电影除了时长有限制之外,讲故事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香港电影对于内地电影来说,可谓降维打击,由于那时候市场没有开放,内地院线有一段时间非常不景气。

咱们看电影的,也不清楚当时的港片怎么就那么好看,故事内容怎么就那么生动,表现手法怎么就那么赏心悦目。

其实香港电影发展到80、90年代,能有那么繁荣,也是靠着前面3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靠着电影人的认真摸索和埋头苦干。

皮哥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50年代上海滩的一大批电影人才涌入香港定居。

这些人是香港电影业的奠基人。

当时就出现了“国语四大公司”邵氏、电懋、长城、凤凰,和“粤语四大公司”华侨、中联、新联、光艺,电影市场也很快达到空前的繁荣。

进入60年代后,人才济济的邵氏逐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龙头。

除了古装故事片之外,也尝试拍风月片、武侠片、恐怖片等,题材十分广泛。

李翰祥、何梦华、胡金铨、楚原、张彻这些导演,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假如你有兴趣发掘一些6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富有文化价值的精品。

虽然节奏比较慢,但故事非常有趣,充满文化底蕴,由此也能看出老一辈电影人的文化水平特别高,拍出来的那些电影也很耐看,这些都是香港电影的文化根基。

到了70年代末,以许鞍华、徐克、余允抗、严浩、方育平为代表的年轻电影人留学归来。

这些人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

论文化底蕴,徐克、许鞍华也许都不如李翰祥、胡金铨那么高。

但他们掌握的欧美工业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创作理念,是那些前辈们所不具备的。

因此,我们看到80年代的港片制作水平比较之前提高了一个层次。

特别是在新艺城的《英雄本色》推出之后,港产片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也彻底打开了东南亚广阔的市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老一代掌门人邵氏电影逐渐掉队,最终在1985年宣布停产,并卖出了旗下的电影院线。

讲到这里,大家留意两个关键词:“文化底蕴”和“工业化”,这两项是港产片制胜的法宝。

以1992年嘉禾与内地北影厂的合拍片《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为例,这是当时为数不多能够引进并在内地院线上映的港片。

皮哥以前也详细分析过,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分家国、江湖和爱情三条线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最后汇聚于一场赛狮大会。

片中既有黄飞鸿与鬼脚七、赵天霸的江湖恩怨;又有国人对于外来工业和文化的接纳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还描绘了一段对传统礼教颇具反抗意义的爱情。

而这些故事还有一个“外包装”,就是我们的国粹舞狮文化。

《狮王争霸》足版也就132分钟,却涵盖了上面这么多东西,其内容丰富、剧本扎实、文化内涵极高,因此能够突破文化差异这层壁垒,让我们内地观众也同样喜欢。

而90年代的港片,像《狮王争霸》这样优秀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也是我们钟爱旧港片的原因。

然而到了90年代末,随着电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欧美电影涌入东南亚市场。

在投资成本更大,制作更加精良的好莱坞大片面前,本就起步晚、市场小、成本低、格局小的港产片,很快就显出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港片的溃败是全方位的。

一方面由于失去市场竞争力,投资商也变得谨慎,特别是来自台湾片商的投资缩水,导致电影的制作变得艰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预算少,服化道各方面都要节省,制作也就没那么讲究,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进程也被迫中止。

另一方面,市场的不景气也导致电影人才的大量流失。

成龙、周润发、李连杰、杨紫琼、洪金宝、甄子丹远走好莱坞;

赵文卓、于荣光、吴京等都回内地拍电视剧;

而徐克、王晶、陈可辛、刘镇伟、林超贤、周星驰等实力大牌,也纷纷北上发展。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倪匡、楚原、吴楚帆、黄炳耀、邱刚健等那些名编剧的退场,港片也渐渐失去了它那层文化底色。

似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发现港产片变得“不会讲故事”了,其人物动机和塑造越来越简单,剧情发展的套路化也越来越严重。

比如2001年成龙主演的《特务迷城》。

当年嘉禾豪掷约2.1亿人民币,希望借贺岁档期收割票房,就因为故事太拉垮令观众无法接受,最终遭遇滑铁卢,全球票房仅2050万美元(约1.7亿人民币)。

按照三分之一的分账比例,片方能收回6000万元,对比影片成本,实际亏损1.5亿。

此片的失利导致成龙出走,嘉禾元气大伤,也宣告了香港电影“大片时代”的终结。

此后,嘉禾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制作。

2007年,邹文怀将嘉禾卖给上海橙天娱乐。

曾经叱咤风云的江湖霸主,终于在这一年轰然倒下了。

伴随着嘉禾的陨落,港产片也朝着低成本、小制作的方向走。

其总体的产量和质量都一降再降,即使每年提名金像奖的电影中,都难觅几部拿得出手的作品。

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2002年的《无间道》。

这部由刘伟强、麦兆辉合作执导,刘德华、梁朝伟主演的警匪片不仅拿下5505万港元的全年最高票房,还在金像奖上拿下7项大奖。

轰动整个华语圈的同时,也让郁闷多年的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希望。

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吴思远难掩激动之情,向全世界宣告:

“有香港就有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不死。”

但21年过去了,如今回头再看,《无间道》的成功,更像香港电影的“回光返照”,其对港片的影响也并非全是正面的。

与传统的香港电影作对比,《无间道》明显是一部反套路的作品。

片中代表正义的陈永仁忍辱负重多年,却意外失去主角光环,落得惨死的结果。

整部电影不再是大团圆结局。

更特别的是,《无间道》摒弃了以前港产警匪片如《警察故事》、《老虎出更》、《逃学威龙》那种轻喜剧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杀、悲凉的气氛。

主角陈永仁和反派刘健明都难以逃脱宿命的安排,抬眼望去,看不到生的希望。

放眼以往的港产片,轻喜剧基调一向较受观众欢迎,成龙、周星驰、李连杰的那些成功的作品,无不带着无处不在的笑点。

即使描述英雄末路般悲壮的《英雄本色》,也让小马哥带着点吊儿郎当和幽默感。

因为这些观众爱看,有助于电影卖出更好的票房。

但《无间道》却反其道而行,在控制好节奏,增加紧张感的同时,竭力表现主角在命运的漩涡中到处碰壁、痛苦挣扎的过程。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反套路的表达,反而得到观众的肯定,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口碑。

有人说,这种对生存与前途的迷茫,正反映出香港人在亚洲金融危险的冲击之下,对于自身发展前景的担忧,因此香港人才会喜欢这部电影。

但这种溢出银幕的戾气,不仅在当时感染了观众,也影响了其后的那些作品,使港片从此都带着无比沉重的“怨念”。

《祝福》中的祥林嫂大家都是知道的,她本是勤劳、朴实、善良、顽强的好佣人,在经历命运的剧变之后,她成了人见人烦的可怜怨妇。

香港电影与“祥林嫂”也有诸多相似,它原本有很浓烈的文化底蕴,亦具备工业电影的雏形。

但在经历亚洲电影危机的冲击,以及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市场竞争之后,电影人仿佛失去了从前那份从容和自信,变得胆小、懒惰、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因此我们发现港产片越来越“难看”了。

它不仅失去了那些文化底蕴和制作工艺,还带上了令人反感的戾气,渐渐地我们也就不再喜欢了。

近几年亚洲电影业发展迅猛。

韩国、日本、泰国和我们国家的几个电影分支,都涌现出许多高口碑电影。

港产电影,也出现了一些在本土卖得很好的作品,比如《麦路人》、《梅艳芳》、《明日战记》、《正义回廊》、《饭戏攻心》、《毒舌大状》等。

这些电影由于多为新人执导,相较以前在观感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其故事都发生在香港,对香港人来说有一种熟悉和亲切感,这些都带动了香港人观影的热情,因此它们在香港本土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但来到我们内地上映,由于我们内地人并没有这种亲切感,好坏只看电影本身的质量,于是这些充斥老套桥段的影片,自然就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网上有网友总结出港片“水土不服”的说法,其实皮哥觉得这样的说法还比较片面。

我们相信只要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即使文化层面存在差异,也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同样得到观众的肯定。

比如2016年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就因其励志的主题和吸引观众的故事,在内地狠狠火了一把。

和印度电影相比,港产电影在文化差异这一层面必然与内地更加接近,没能取得高票房,问题还在电影本身。

电影由“天下一ONE COOL”的制作团队打造出来的15公斤(33磅)重机甲和1700个特效镜头,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但其故事本身,则仍然是港产警匪片的那种老套路,观众看了30分钟就失去了悬念感,这才是电影票房不给力的原因。

再看今年在香港贺岁档拿下1亿港元票房,创造新纪录的《毒舌大状》,来到内地之后改名《毒舌律师》,至今上映半个月票房也仅有1.6亿。

《毒舌律师》为什么卖不动?

一是栋笃笑天师黄子华的个人表演,在内地受众相对较小,影片大部分票房也产生在广东省;

二是其故事本身仍然是小格局,坏人坏得不彻底,法庭上的唇枪舌剑也没能呈现出来,也缺少反转和悬念,这些都非常遗憾。

其实《毒舌律师》的卖相还算好。

《风再起时》和《断网》这两部电影,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风再起时》节奏缓慢,故事乏味,143分钟的电影让人如坐针毡;

《断网》则是网络犯罪题材包装下的一部套路化警匪片,其故事乏善可陈。

曾有人把香港电影的复兴,寄托在香港明星身上,有老一代的,有新一代的。

可事实证明,古天乐救不了香港电影,刘德华也救不了香港电影,黄子华等其他明星艺人,更救不了香港电影。

“尽皆癫狂,尽皆过火”。

其实回过头来看,香港电影能成为一种潮流,能让无数观众沉迷。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藏着文化底蕴和工业化这两个最独特的“性感”。

在这两种性感元素的支撑下,香港电影从骨到形,都让观众流连忘返,一眼万年。

所以现在还在空喊空号的那些人,应该醒醒了。

没有了这些性感元素,拯救香港电影,就是自我欺骗。

以《毒舌律师》《风再起时》和《断网》为模板,确实可以看出目前香港电影的成色。

相较低谷时期,港片确实有些进步。

但香港电影人若想要将香港电影带回到90年代的高度,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团结一气、加倍努力才行。

皮哥觉得,香港电影人在心理层面仍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满的情绪。

也就是有点“敝帚自珍”,认为“我们拍出来的就是最好,你们不喜欢只是你们不懂欣赏”。

这种情绪让他们目空一切,看不到世界电影的发展进步,和自身的不足之处。

因此香港电影才会越来越小众,在本土也许能卖得很好,到了内地就卖不动了。

皮哥希望香港的电影人能够看到这些,放下架子,该学的要学、该改的要改;也希望香港电影能够越来越好,再现往日的辉煌。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