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九九消寒图形「古代怡情悦性的九九消寒图帮你度过漫漫寒冬」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90更新:2023-03-22 09:37:16

2022年12月31日,为“冬二九”。“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2022年为12月22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的时候了。“冬二九”意思指从冬至开始数,第二个九天的日子。那么为什么是数“九天”呢?“数九”在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方法?

数九方法从南北朝时就已出现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但至于起源何时,已没有确切的资料。据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季中扬教授介绍,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为什么要“数九”呢?季中扬表示,在传统文化中,九是最大的阳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天到了。当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

“数九”最初的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壬”字头的那一天)算起,俗语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由于比较麻烦,后来都从冬至算起了。

“九九消寒图”的多种形式

据季中扬介绍,从明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九九消寒图”,以便一天一天数过这八十一天,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九九消寒图”有填字、画圆、画梅等多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填字。根据徐珂(清末文学家)《清稗类钞·时令类》记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大意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九九消寒图。新华社发 吕源 作

古人还作了许多这种九画九字的句子,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等等。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根据《帝京景物略》(明代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历史地理著作)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大意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全部填完则到春天。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漫画,绘九九消寒图。新华社发 谢释与 作

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那为什么出现九九消寒图呢?季中扬表示,一是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二是娱乐消遣之举。孩子们可以识字、写字,成人可以当作和酒令、对联一样的智能游戏,熬过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

《九九消寒图》诗叙述民情风俗及农事活动

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潍坊一位名叫王之瀚的文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就了一首《九九消寒图》诗。这九首绝句分别写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图”内。诗为: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三川草木五装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绿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此诗不仅介绍了节段的气候特点,还叙述了民情风俗及农事活动,被世人称之为农村的“数九科教诗”。

冬季“数九”时要唱《数九歌》,此歌多录当地民众惯习之物候气象,以记寒暑。《清嘉录》曾记载苏州一地歌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廿七,篱头吹觱栗。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渹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獦蚤出。”后来,人们按照各地的农事物候以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更加顺口的“九九歌”,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此外还有很多谚语,比如“春打六九头”,是说“立春”一般都在“六九”的第一天。

这些民谣和民谚琅琅上口,即使不识字的农夫农妇乃至孩童,也很容易记忆,具有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的实用价值。

ID:jrtt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