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大决战上映杨尚昆坚持保留林彪一角江泽民很有意义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2更新:2023-03-22 10:06:30

图|影片《大决战》剧照

中华儿女绝不能忘却大决战,即“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国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波澜壮阔的史诗。经此一战,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中华民族也得以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创了全新时代。

建国后,许多人都希望能将这场浩瀚的人民战争搬上银幕,让后辈也能见证那段恢弘磅礴的历史。

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酝酿着要筹拍关于三大战役的影片,只是出于条件限制,迟迟未能开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筹拍《大决战》正式被提上日程。

中央军委下令:将拍摄《大决战》的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也指示八一厂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启动相关工作。

图|毛主席与杨尚昆

杨尚昆十分重视剧本的创作工作,他多次召见剧本主创人员,告诉大家:“《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所谓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是一定要精益求精的,这也是杨尚昆等领导人的硬性要求。1986年,八一厂精心组织了一批骨干人员,组建成剧本创作组。众所周知,三大战役为辽沈、平津、淮海,其剧本创作工作主要由亲身参战过的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还有著名文学家徐怀中的领导。

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是数千万军民亲身走过的经历。为此,工作人员们不仅认真研读了大量历史资料,还亲自去当年参战的老战士家中访问请教,再去当年战役旧址,了解了充足的史实后,编剧们才提笔开始创作。

建国后许多昔日的国民党将领在组织安排下进入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担任文史专员。这些人也是解放战争中的一部分。郑洞国、黄维、文强等几位昔日国民党将领参加座谈会,针对剧本细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3年的时间里,光是剧本就修改了8次,就是到了开拍之后,剧本也在不断修改中,保持着“边拍边改”的模式。1989年,杨尚昆与剧本、影片的主要创作人员开会时,语重心长地表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拜托,拜托,再拜托了!”

按照第8稿的剧本,《大决战》开始进入了拍摄阶段。

图|古月剧照

对一部影片而言,演员的选择是重中之重,三大战役涉及到多处地方,更是涉及到数十个将领角色,而有名有姓的角色更是几百个,每位演员都要认真筛选。

为选出最合适的演员,摄制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选”,也就是“愿报名,试戏选拔”。尤其是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重要领袖的扮演人选,更要慎重。

古月、卢奇、郭法曾分别是扮演毛主席、邓小平、刘少奇的特型演员,多年来在荧屏上的领袖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也众望所归地拿下对应角色。

当然,即使他们拿下角色也没有放弃努力,为了符合大决战时毛主席、邓小平等领导人清瘦的人物形象,演员古月、卢奇每天饿着肚子减肥,严格要求自己。

图|《大决战》卢奇剧照

对于扮演周恩来、蒋介石的人选,《大决战》摄制组在选择上也费了一番功夫。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演员王铁成于1978年在影片《大河奔流》中扮演周恩来,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出现周恩来领袖形象的影片,多年来,王铁成在多部影视作品中都塑造了周恩来的形象,因此在《大决战》选演员时,许多人都认为扮演周恩来的人当选王铁成。

但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也不过50岁左右,可此时的王铁成已近花甲之年,从年龄上来看不太合适。综合考虑之后,摄制组选定了演员苏林,苏林在《北斗》、《四渡赤水》等多部作品中也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形象。

至于蒋介石的人选,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也一度犯难。在《西安事变》、《彭大将军》等作品中,他都扮演了蒋介石,表演深入人心。

但是,孙飞虎将蒋介石这个人更偏向于反派人物,虽然蒋介石确实做了不少伤害人民的恶劣行径,但拍摄影片还是要保持客观态度,经过反复研究,摄制组最终确定蒋介石的扮演者为赵恒多。

关键角色确定下来后,其他角色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演员,而在所有的角色中,有一个是比较充满争议的,那就是:林彪。

图|苏林与赵恒多

在比较特殊的时期,“林彪”的名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林彪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尤其是他当年奉中央电令,赶赴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率领部队,组织指挥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多场战役,他为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辽沈战役之后,林彪又率部入关,担任平津前线司令员,为解放平津做了不少工作。在三大战役中,林彪实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但同时,他的身份又很“特殊”。

在进行创作时,就有人建议要么不给林彪镜头,要么就一笔带过,总之尽可能减少他出镜的频率,当然还有人建议可以适当给出一两个侧身镜头,一时之间,关于写不写“林彪”的剧情、演不演“林彪”的戏份,让创作人员纠结起来。

这个情况很快传到杨尚昆的耳中,杨尚昆当即表态:“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有了杨尚昆的指示,《大决战》的创作人员也得以实事求是,还原当年林彪参战的情况,并寻求一个能演好“林彪”这一角色的演员。

图|杨尚昆接见《大决战》主创人员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的副导演前往东北话剧团,希望朋友们能帮忙推荐一名合适的演员,副导演也从众人口中听到了一个名字:马绍信。

马绍信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是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他在话剧团工作数余年,表演功力精湛,深得观众之心,他的实力也深受业内人士的赞赏,所以在选择扮演“林彪”的演员时,许多人便将林彪推荐给了《大决战》摄制组。

那位发现马绍信的副导演当即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八一厂寄来几张自己的照片。马绍信一收到信件,立马就按照对方的意思,将自己的简历、照片都放在信封中寄往北京,并很快收到去北京面试的通知。

在北京,马绍信也见到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的导演杨光远,杨光远认为马绍信很符合“林彪”的形象,给了他试戏机会,起初马绍信很紧张,后来慢慢找到感觉,这才展现出自己的表演功力。

马绍信在北京试完戏后,就返回家乡鸡西等消息,等了许久,他才得到消息:确定由自己出演“林彪”一角。

图|马绍信剧照

为塑造好这一角色,马绍信花费了一番功夫,他研读了不少历史资料,还先后拜访了当年四野的高级将领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夫人、林彪的秘书夏桐、四野作战处处长苏静、以及林彪的女儿林豆豆,力求从亲朋好友口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林彪是个怎样的人。

林彪为人喜静,性格内向,他平时也很少说话,指挥作战时看着作战地图就是大半天,而且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平时更没有什么手势动作,是个喜怒不见于色的人,所以要塑造他的形象十分不容易。

林彪的爱好是看地图、吃黄豆,马绍信就根据这一细节,在镜头前吃起了黄豆。在影片《大决战》中有一个精彩镜头就是:

“在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内,当几位领导人正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时,‘林彪’背对镜头,沉默不语,长时间凝视着墙上的东北敌我态势图,然后起身走到桌边,边看电报边吃黄豆,仍是一言不发。”

这个经典片段既考验着马绍信的演技,也花费了许多创作人员的心血。

图|马绍信剧照

《大决战》这一影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一点从这些数据上可见一斑:

“梯恩梯炸药160吨 ;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

还包括大量的拍摄演员,当然,每一笔钱都是花在了刀刃上,都是为了创作出最有诚意的作品,整个摄制组没有任何的浪费行为,为了这个作品,创作人员和演员们都省吃俭用,为这部作品而努力。

等到了审片阶段,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废寝忘食,对每个细节都认真审阅,前后审片9次,连着看了10个多小时,保持专注,有人劝杨白冰休息会,杨白冰说:“你们创作剧本、拍摄影片花了大量心血,非常辛苦,我们看片子的人还怕累吗?”

从杨尚昆做出指示、剧本创作、演员表演、认真审核......每一个阶段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全心全力地付出。

图|影片《大决战》剧照

《大决战》系列影片共分为三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共11个半小时,仅仅是从影片长度而言,就可证明其为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

这部影片前前后后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1991年,《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和《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映;《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则是于1992年上映。

1991年8月1日,人民解放军建军64周年纪念日,影片《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

杨尚昆观看了影片,在接见摄制组主要演员时,他急切地询问:“林彪呢?林彪呢?”他在人群中寻找扮演林彪的马绍信。

等旁边工作人员给他指了指站在后排的马绍信,杨尚昆走到马绍信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对他说道:“你演得好,很像!”

马绍信在《大决战》中饰演的“林彪”形象,也是我国银幕上第一个林彪的正面形象。

图|杨尚昆(中)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审看《大决战》

人民领袖江泽民看完第一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后,对这部影片表示充分肯定,他说:“摄制这样一部电影很有意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建设新中国,无数先烈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和保卫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江山。”

这部影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仅仅是影片的质量,江泽民也大为赞赏:“这部影片较之过去一些大型战争题材影片拍得更好,规模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很有气魄,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比较成功的艺术感染力。特定历史人物的分寸比较得当,是成功的。”不仅如此,江泽民还为这部影片亲自题字。

亲历过解放战争的邓小平也观看了这部影片,看完后邓小平表示:“片子拍得很好,还想再看,以后每年再看一遍。”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肯定无疑是对这部历经六年打磨的作品的最高褒奖。

图|《大决战》剧照

《大决战》上映后,很快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人们沉浸在影片塑造的战争氛围中,为解放军战士的牺牲感到悲痛,也更了解如今的和平生活得到是多么不易,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谈论着这部影片。

在国外的许多地方,《大决战》也受到莫大欢迎,它以其恢弘的气势、宏大的篇幅、丰富的内容创造了影史上的一大传奇。

毫不意外,这部影片后来收获了许多奖项,包括解放军文艺大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等等,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最佳烟火等各种奖项,收获颇丰。

而参演这部作品的演员们也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饰演“林彪”的演员马绍信形象深入人心,即使到了今天,人们提起影视作品的“林彪”,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马绍信先生。

图|影片《大决战》剧照

早在1987年杨尚昆接见总政文化部、八一厂、以及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的同志时,就表示:“并不是只拍三大战役这一部。”三大战役后还有解放大西北等恢弘之战,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才换来和平生活。

所以在《大决战》之后,八一厂又继续拍摄《大转折》、《大进军》、《北纬三十八度》等一系列影片,也让后辈勿忘那艰苦岁月里的战斗史!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