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轶事「巴顿将军纪实人物传记中的复杂人性和战争的残酷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52更新:2023-03-22 11:24:20

同时,该片也是美国所拍摄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并在第4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大奖,称得上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经典巨片。

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 ”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的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却遭到了惨败而后陷入了困境。巴顿将军由此登场,并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该影片可谓是一部史诗式的人物传记片,讲述了巴顿将军精彩丰富而又坎坷的一生。影片中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在一起,成就了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因为纪实的风格,本片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在豆瓣的评分为8.2。本文中,我将分三部分详细解析该影片的独特魅力。

导演福兰克林·J·沙夫纳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之战。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影片中并没有对传主做颂歌式的展示,而是采取了客观、冷静的叙述立场。下面我将通过三个侧面来解析本片的真实性。

①巴顿殴打士兵

巴顿将军是个出了名的暴脾气,面对懦弱的士兵,他会非常的生气,因为他无法容忍士兵的软弱和无能。影片中,他在战地医院打了一个因惧怕战争而精神崩溃的士兵。而且,他还口出恶言,用十分激烈的言辞羞辱了这个士兵。

这样的巴顿将军,其实并没有常人所具备的同理心。因为无法理解士兵们跋山涉水,承受战争的伤痛的脆弱心情,他不仅没有安抚士兵们疲惫的心灵,还用十分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士兵。这里的巴顿将军只是一个随意发泄自己情绪的普通人,跟其尊贵的身份并不相符。

②巴顿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被弃用的巴顿又被艾森豪威尔起用。但在这次战役中,巴顿只起到了″声东击西″的配角作用。他感到委屈、苦恼和愤恨。他利用公开场合的机会,把一腔怨气发泄在了俄国人身上。

③开场中的演说词绝大部分都取自巴顿本人的发言

在影片的开场,有一场巴顿将军发表的演讲。这个演讲将巴顿将军争强好胜、作风硬朗的性格栩栩如生的展示了出来。里面也有很多激励士兵的名言警句,很好的推高了士兵们的斗志,并一直流传至今。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激情澎湃的演说词真的就是引用自乔治·巴顿本人的发言。虽然这些话并不是他在一次演说中说的,但是却是他多次讲话的一个综合的版本。用本人说过的说来刻画其本人,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在我看来,影片并没有将巴顿将军那些不完美的的行为进行掩饰和美化,而是直接将真实的情节还原到了银屏上。演说的台词也是取自真人的发言,这样的纪实的风格让观众十分有亲切感,瞬间就拉近了与真实人物和历史的距离。

在本片中,传主及其人生故事都做到了基本忠实于历史,影片也没有为这些“污点”作任何的辩解。所以才将传记的真实性力量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样纪实的手法极其符合人物传记的影片要求,使影片更具有真实性。

本片并不对巴顿这个人物只做简单的白描式的展示,而是让他放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中来表现。在影片大量的情节中,导演都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和巴顿所处的环境从侧面烘托出了巴顿的人物特质。

巴顿因为行为“不检”被解职,而他昔日的助手布莱特雷将军,因为作风稳重、深受领导满意被擢升为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巴顿最后受他的领导,两人的上下关系颠倒过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此时此刻巴顿的遭遇,符合人物真实命运的起伏历程。昔日的手下如今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通过对巴顿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的描写,通过对周围的人对其态度的转变的刻画,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巴顿将军性格的多面性,也可以透过其军旅生涯中的荣光和跌宕来体味其百态的人生。

在疲惫不堪的兵士面前,巴顿永远是自信、亢奋和斗志昂扬的,这种情绪也很好的激励手下的士兵,让他们对作战有了更多的信心。战争结束后,苏军上下尽情玩乐,翩翩起舞,而巴顿则冷眼旁观,不为所动。当苏军的元帅朱可夫喜气洋洋的前来和他碰杯时,巴顿却回之于不敬,且让翻译照直告知。

就这样,影片通过围绕在巴顿身边的各类人群,通过不同角度的叙述,让观众更加走近和体悟了巴顿其人。周围的人都是“绿叶”,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衬托巴顿这朵“红花”。这就是典型的“烘云托月”和“绿叶衬托红花”的艺术手法。

这种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巴顿的自信、对战争的亢奋、对对手的蔑视、对政治的反感以及对某些现实的无能为力。这样的艺术手法,也让巴顿这个人物变得生动活泼、跃然纸上,而不像历史书中那样生硬,让人触手可及。

与该片同期上映的影片有大明星、大制作的《航空港》以及《风流医生俏护士》、《爱的故事》、《天涯浪客》等。好莱坞一直偏好言情片,但是哪怕是当年最卖座的影片《爱的故事》也只获得了最佳作曲这一个奖项。反观《巴顿将军》,却一口气拿下了8项大奖。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影片创作之际,正是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历经肯尼迪、马丁·路德·金被刺等政治事件的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也已成定局。为了给军民上下以希望和勇气,美国军界和好莱坞急需制作一部颂扬战争和所谓杰出将领的影片。

可以说,《巴顿将军》的诞生适逢其时,给了当年美国军民以强大的精神慰藉。在影片的开场中,在美国国旗占满整个银幕的背景下,四周全是乱哄哄的。忽然一声令下,全场瞬间寂静,胸前挂满勋章的巴顿从银幕的正下方走来,并发表了长达5分钟的激动人心的演说。

影片详细的记录了他颂扬美国的“长篇大论”。美国国旗的银幕形象在巴顿的参照下,显得巨大无比。影片想要赞扬的美国精神也在巴顿富有煽动力的演说下,被淋漓尽致地烘托了出来。巴顿的好斗和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品格,也就成了美国精神的代名词。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多次表达了对该片的赞美之情。正是因为《巴顿将军》吻合了美国当时的时代“主旋律”,极度赞扬了那些体现了美国主流价值的人,才让该片最终被送上了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在我看来,影片虽然质量堪称一流,但是政治上的正确性也是它获得空前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片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人物放置到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中去展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丰富、立体和复杂。虽然剧中的人物离我们很远,但是其真实的人性和关于战争的思考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心中。

任何国家都需要楷模,任何国家都需要塑造自己的精神代言人。该片通过纪实的风格完美的再现了巴顿将军的一生,使这个角色具有了不同于书本中的生活气息,也让我们懂得了英雄一直就在你我中间。只要具有超凡的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英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