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乐队谭家明最浪漫林岭东最深情徐克最疯狂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19更新:2023-03-22 15:25:23

导语

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是在1979年。在香港,一群30岁上下的导演拍了一大批新潮电影,史称“香港电影新浪潮”,这股浪潮的参与者众多,大部分导演已不为如今的观众所熟知。这股浪潮虽然只延续了短短几年,但它改变了香港电影的风貌,虽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

《七人乐队》则更像是一部在“新浪潮”中崛起的导演们为属于自己的时代或者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做一个全景式的回顾。

- 香港电影新浪潮史简述 -

“新浪潮”的导演恰恰与这些老导演相反,他们生于长于香港,了解香港本土社会与文化,有着强烈讲述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意识与文化使命感。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更专业的电影教育,加上当时世界范围内对电影艺术创新浪潮井喷式爆发的影响,他们创作的电影有着更宽阔的格局和时尚的视听语言。

除了创作视野的革新,这些新导演们还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老导演们受传统戏曲硬桥硬马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更偏向于舞台化,视听语言相对老套、陈旧,而新导演们吸收了欧洲艺术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元素,让影片风格更具设计感。

然而轰轰烈烈的“新浪潮”只持续了几年光景便褪去光鲜。同时间,香港电影商业化正日趋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新浪潮导演们的艺术理念无人买单,也就注定无法延续。他们不得不各谋出路,徐克一头扎进了商业电影的大潮,至今仍活跃在大众视野;谭家明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担任多部电影剪辑指导的工作,只是在2006年执导过一部《父子》;许鞍华有幸获得投资,在香港电影中继续扮演中坚力量……

-《七人乐队》与它的时代 -

《七人乐队》是导演杜琪峰发起的创意。起初集合8位香港新浪潮时期成长的导演抓阄,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的年代中认领一段十年的香港文化背景,用胶片拍摄。其中,吴宇森导演认领的1970年代,由于他因身体原因退出,影片从原来的《八部半》变成了《七人乐队》。

每一段故事,都蕴含着导演们对那个年代香港社会的理解。

50年代的简单与执着为日后香港发展埋下一颗种子;

60年代的香港社会是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所以简单美好的校长、老师显得格外珍贵;

70年代的缺席,是最可惜的,因为这是香港电影乃至香港社会腾飞发展的转折时代;

80年代到回归前的移民潮暗含着回归前的迷茫,回归后的和解、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也预示着香港社会的“平稳度过”;

00年代,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散落在每一个小人物的身上;

10年代,应该是香港最动荡的时候,由此产生对旧时代的怀念愈加强烈;

20年代,看似与时代没有什么关系,但“乱”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7段短片中,我喜欢谭家明、林岭东、徐克这三段。谭最浪漫、林最深情、徐最疯狂。

谭家明导演的《别夜》讲述了1980年代香港移民潮背景下,两个高中生不得不面临离别。谭家明的故事主角多是文艺而浪漫的年轻人,他们脆弱、敏感,他们崇拜爱情又害怕爱情,他们直白大胆,会低吟浅语,会念诗,会用文学式的语言表达自我,也会在彼此纠缠伤害和抚慰对方。

这些人物十分契合香港当时时代对于身份认定模糊的迷茫,就像影片中“爱和不爱”的问题,就像男主角诡异的梦魇,虽然女主角离开会互相怨恨,但一起留下来也不一定会有未来的爱情。导演用浪漫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残酷的故事。

林岭东导演的《迷路》抛弃了以往的残酷、暴力,用一个喋喋不休的老派商人作为主角。他在与老婆孩子相约重逢时,迷失在新香港中环的故事。任达华扮演的老派商人对传统习俗的维护到了近乎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看不惯年轻人的西化,但还是让孩子去英国留学;面对高楼耸立的香港,他也在怀旧还是发展中摇摆不定。

从中不难看出导演对香港故土文化的热爱和记忆,这种热爱导演没有给过多思考和剖析,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样的表达虽然苍白,但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自己的爱是没有原因的,这也是这段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徐克导演的《深度对话》抛开恶搞各位导演的部分,用疯癫的方式讲述了精神病院中医生、病人“无厘头”的对话,反复出现的福柯式的剧情反转,看似由着性子胡拍乱拍,实则在借黑色幽默讽刺了时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谁是医生?谁是病人?谁是导演?谁又是观众?你觉得你能分清,但你真的能分清吗?

几十年发展下来,香港电影虽不是什么严肃高深的时代史诗,而是小人物在面对时代洪流下的真实生活。它的表达无论是嬉笑怒骂还是静水流深都非常犀利。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没有同样带有新浪潮字眼的法国电影那么深远。但放在华语电影地区乃至亚洲地区来说,其独特先锋性、实验性、革命性是领先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香港电影没落、合拍片兴起后被人逐渐淡忘。看近些年的香港电影已丝毫感受不到我心中的“港味”。但这部电影的出现,对于我这个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人来说十分感动,老导演们已经出走半生,仍未忘初心,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团队、技法在分享独特的生命体验同时感受、缅怀、眺望,把握时代脉搏。

而香港这座城市从50年代至今,曾经有过的希望、美好、迷茫、阵痛、兴起、衰落、魔幻都与7位导演的短篇一一对应,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他们共商后的创作心声。

作 者

只 眼

电影系永远的学生

戏剧圈永远的圈外人

一家剧本杀店的主理人

主编:栗子

排版:央央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