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你唯一要做到的是「你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成功而是成长深度解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81更新:2023-03-22 16:12:06

一年多前,刚好是我毕业满十年的日子。书中常言:“十年磨一剑”。用十年的心力,锻造出一把绝世好剑。而生活中,“十年磨一人”,却是把一个雄心勃勃的青年磨成了安于现状的大叔,简单来说,就是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被生活给磨废了。

我也曾渴望过成功,并且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努力追逐着它。但成功仿佛只是一个传说,我只在书中,电视上,媒体中见过它,它从不曾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哪怕是我认识的周围人身上。

终于,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选择了放弃,更确切的说,是我的大脑,那个喜欢时时能接收到反馈的家伙,在漫长的,沉闷的,只消耗能量,却没有任何收获的努力之后,罢工了。于是,我回归到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每天按时上下班,用小说、电视剧来打发多余的时间,偶尔和朋友约场酒局,在大醉中用吹牛的方式来祭奠曾经的“英雄梦”。

直到有一天,在喜马拉雅上听腻了小说的我,点开了一本叫《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书,没听几分钟,我就被完全吸引。

在时间的积累中无限成长

你准备读一本书,刚开始没读几页,你渴了,去倒了一杯水;过了一会儿,你感觉有点饿,去冰箱拿了一个苹果;一会儿,手机响了,许久没联系的同学问你点事,虽然不是很急,你还是和他聊了起来;又一会儿,这次没有了外界的打扰,你的思绪却飘到了晚上即将到来的聚餐上,你走神了……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你累积阅读的时间没超过半小时,一看表,你只能无限懊恼外加埋怨:“又没时间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这可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啊。在那一瞬间,我犹如醍醐灌顶,不,应该说是当头一喝!

原来,我不仅是一个自认为勤奋的人,还是一个自己不知道的懒惰的人,用李笑来老师的话,就是“既勤奋又懒惰”。这几年来,我什么事情都想做,并且都尝试过,不过,仅仅是浅尝辄止,因为“没有时间了”,或者总是想着走捷径,最终,就导致了如今“十年磨一人”的困境。

原来,之前是我选择错了方向!

用书中的话来说,在那一刻,我的心智开启了。

唯有成长,才能带来希望

市面上所有讲“时间管理”的书籍,其实讲的,并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我,唯有我们自己,才是我们真正能主动管理的,而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成长。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一个是主观表征出来的心理世界,而且我们几乎所有的感知,经验,情感,决策等,都是在心理世界中完成的。

举个例子,在正常人的眼中,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但在全色盲患者眼中(也称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他们的世界是灰暗的,只有黑白两色。在这里,彩色和黑白,就是我们通过“眼睛”这个视觉器官来对真实世界表征而出的心理世界。假如我们所有人的视锥细胞从出生起就一直和全色盲患者的一样,那么在所有人类的眼中,这个世界就只有黑白两色,也就是说,我们认知的真实世界,即是黑白的,而“彩色”这个概念,相应的也就不会存在。至于真实世界的七彩斑斓,我们从来不得而知。

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100%的完全表征出真实的世界。但是,我们又是真实的活在物理世界中的,想要在物理世界生活的好,我们必须尽可能正确的表征这个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你走在路上,一个物体飞快的向你奔来,你必须尽快的认出那个物体,才能决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那是一只野兽,一个精神病人,还是一个赶车的行人,不同的认知决定着你接下来不同的行动。

当然,我们现实生活远比上述的两个例子要复杂的多,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该如何表征物理世界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到底是如何表征物理世界的呢?

通过我们的心智系统。

在书中,李笑来老师说,“心智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而在《心智探奇》中,史蒂芬·平克说:“所谓心智,就是一套由计算器官组成的系统,它经过自然选择的设计,来解决我们祖先在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存问题。”

两相结合,简而言之,所谓心智系统,就是由大脑这个计算器官作为发起点的,用来解决我们生活中各类问题的系统,而我们过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可以融入进这个系统,最终影响它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速度。

所谓心智,即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我们通过从物理世界获取信息,表征出一个心理世界,然后相应的做出决策,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我们的心智系统运行着,心智系统的好坏,决定着我们是否能解决问题。而成长,本质上就是开启,加强心智系统的过程。

所以,成长是每个人的刚需;成功,仅仅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中转站。而且,没有成长,也永远不会有成功。

01.我们与大脑,孰主孰仆

我们与大脑,孰主孰仆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才是我们和动物有本质区别的原因。我们人类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它的最主要作用是具有反思能力。

对思考结果的再次思考,就是反思能力。只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不具备再次思考的能力,他们经常是被大脑左右。

例如,当我们感觉累了,许多时候其实是因为大脑需要补充能量了,如果这时我们补充一点葡萄糖,疲倦感就会减轻许多;再如,当我们厌倦学习的时候,是因为动脑子需要消耗大脑的能量,大脑天生喜欢节约能量,讨厌不确定性,这是大脑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但往往我们却认为,是我们自身累了,自身不喜欢学习。

记住,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我们,它仅仅是属于我们。明白我们与大脑的主仆关系,对于我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02.速成绝无可能,所以,现状不会马上摆脱

为什么我们渴望速成?

上面说过,人的大脑天生懒惰,而且讨厌不确定性。当我们做一件事情,遇到了困难,我们就会放弃,因为解决困难需要大脑消耗巨大的能量,这是大脑不愿意做的;没有遇到困难,但没有明显的效果,我们也会放弃,因为有反馈才是确定的,没有任何反馈就代表着不确定性,这又是大脑不喜欢的。这就是许多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原因,也是许多人喜欢赌博,减肥不成功的原因。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反思能力了,我们要明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就像孕妇怀胎,必须等够足足十个月,才能让胎儿成熟,具备出生的条件。

既然速成不可能,那么相应的现状也不会马上改变。你的现状,是过去无数次积累的结果,而你现在的积累,又决定着未来的状态。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活在当下,在当下一点点积累。

所以,不要奢望你的生活在近期会有什么巨大的好的改变,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做“长期主义”的拥趸,在积累中才能不断成长。

03.交换才是硬道理

价值交换是社会最底层的逻辑

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质上就是用“耕耘”交换“收获”。

大多数人每天想的都是“我想要的”,却从来没有想过“我现在拥有的”,更没有想过“我拥有的”是否能够和“我想要的”等价交换。

智者从来都不会向生活索取,而是接受。接受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切,以“拥有的”为基础去努力,去积累,就像用一颗种子去收获一颗果实,用果实去交换数颗种子,再用种子去获得果实,如此积累,如此良性循环。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篮子里有的东西,然后要寻找方法,把我们篮子里的东西变得更多。接着,我们再去想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从“想要的“里面筛选出“急迫且重要的“,然后用我们“拥有的”去等价交换。如果不够换,就去积累,够换了,就再次筛选想要的,再次交换。

在一次次的“交换”中,我们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也一点点的成长着。

04.完美永不存在,未知却永远存在

人人都希翼完美,只可惜,完美并不存在。

我们生活中经常不乏自诩“完美主义者”,但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往往都是脆弱的,无知的和不现实的。

“如果最终要放弃,我曾经从来都不曾拥有。”这是完美主义,也是脆弱。

“只要我准备周全,就会一次性做到最好。”这是完美主义,也是无知。

“你如果爱我,就应该包容我的一切!”这是完美主义,也是不现实。

如果说,这个世界真的有完美,就是以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在一件事情上“不断的去接近完美,但永远无法真正的做到完美“的行进过程。

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却可以不断的接近完美,这何尝不是一种幸事呢?其实,近年来比较火热的“终身成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较完美,人人都抗拒未知,只可惜,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之所以怕“鬼”,本质上就是源于对于“鬼怪”的未知,因为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不知道它的善恶,不知道它的能力范畴。

未知在心理上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压力,这是源于大脑对于不确定性的抗拒,我们需要再次依靠反思能力,“黑天鹅”永远都存在,我们只有直面不确定性,将“黑天鹅”变成“白天鹅”,才可以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01.在自我管理中成长

前面说过,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我们只能管理自己。

那如何自我管理呢?

首先,学会制定计划。

有句比较幽默的格言是这样说的:“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你一定有过做年度计划的经历,但,你的年度计划最终也一定失败了。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一年的时间太过漫长,对于许多事情我们都是未知的,所以,制定的计划也就很难做到现实可行。

其实,制定计划的正确步骤是从简入手,例如你制定了一个周计划,在一周内读完一本书,并且写篇详细的读书笔记。接着你就可以把计划分解,在工作日每天抽一个小时阅读,然后在周六总结打草稿,在周日正式写作完稿。这个周计划是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你如果制定的是年度计划,一年读完50本书,并且相应的写50篇读书笔记,最终,你就不一定能圆满完成。

制定计划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周计划制定的熟练了,接下来你就会制定月计划了,接着是季度计划,半年计划,乃至年度计划。

其次,学会估算时间。

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制定计划,还需要制作每天的任务清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5分钟时间,做一张第二天的任务清单,清单上只需罗列三到四项重要的任务即可,但必须填上对应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过每天不断的调整完成任务的时间,最终我们可以养成对时间的敏感度。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对它越是了解,越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再次,学会直面困难和分解任务。

每件事情都由两部分构成:简单的和困难的。而困难的也往往是重要的,但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回避困难,这也导致了做事情只能完成一小半,做一件事没有做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零。

解决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解任务。因为困难往往是心理层面的,因为事情的复杂,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困难的感觉,当把复杂的事情一步步的分解成简单的子任务,并且确定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学会复盘。

许多人都没有复盘的习惯,这件事情做完就马上开始下一件事情。其实,复盘才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通过复盘,我们才可以找出问题,查漏补缺,调整自己的计划和任务清单,优化自己的做事方法与应对困难的态度。

所以,一定要复盘!

02.在学习与思考中成长

学习与思考

成长有两种,分为主动成长与被动成长。当一个人经历了重大的家庭或情感变故后,只要他能挺过来,事后我们总会说,这个人变得不一样了,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这是被动成长;而主动成长,就是你主动的通过学习不断的获取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再通过思考把知识和信息内化,融入到自身的心智系统中。

显然,主动成长是我们需要的。最好的投资方法是投资自己,而投资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和思考。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包括网上线下报班,大学深造,向专业人士学习等,但最方便直接的却是阅读书籍。思考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最基础的却是勤于思考和独立思考。

这里一定要记住,书籍都是由人写的,都有其个人经验的局限性,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通过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和思考应该同时进行,两相补益,才能让我们更快速的成长。

03.在与人交流中成长

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人能够独立生存,所以,与人交流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

在与人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更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知识,来扩展我们自身的局限性。

而交流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

每个人都认为倾听是被动的,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其实不然。一名教师以同样的话语教授一个班级的学生,最后能掌握其所述信息的却是少数,尤其可见倾听能力的天差地别。

一场交流的有效性,往往更取决于倾听者而非讲述者。倾听者如果没有完全明白讲述者的意思,或者在交流刚开始不久就打断了讲述者,这场交流无疑最终会失败。

所以,有效倾听的第一步,克制“过早质疑”。

虽然我们提倡质疑精神,但在倾听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意,过早的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作为讲述者,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必要信息都讲完,尤其是在讲述一个复杂的道理时,必须展示极其繁琐但又重要的细节,事实以及论据。这时倾听者从中打断,并且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做导致的后果不仅是提高了讲述者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不成熟的人,思维简单的人更倾向于频繁插话,并且他们总是自以为“我已经了解你要说什么了”。

事实上,如果能够把“过早”质疑的欲望克制住,人们往往会惊讶的发现:听到最后一刻的时候,才完全明白讲述者要传达的意思,而自己的疑问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另外,在交流过程中,要主动为讲述者制造“倾诉”需求。作为讲述者,不喜欢被贸然打断,更不喜欢倾听者完全无反馈。交流,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倾听者也是主动的一方,而非被动。

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适当做出情绪、动作或语言方面的反馈,会更有利于交流的进行,例如微笑的点头回应,做出认真倾听的神态,或者用语言回应:“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做到这些,会大大提升交流的有效性。

04.重新定义,助力成长

所谓“没兴趣”,本质上是对”做不好一件事”的逃避借口,我们总是很容易说服自己,我对这件事没兴趣,所以我不想去做,或者做不好。

做一件事最基本的需要两个因素,策略和坚持,在坚持面前,策略有时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坚持就是一种策略,而且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策略。

应对痛苦一个很有效的策略,就是去感受他人的痛苦,无论你遭遇何种痛苦,只要你还是四肢健全,你就没有理由让自己一蹶不振,因为社会中那些截肢的,或者天生残缺的人并不是少数,她们并不比常人差多少,只是运气不好。

幸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比较获得的幸福,一种是无需比较也可获得的幸福。从生活中一点点筛选出无需比较就可获得的幸福,然后努力的去达成这些幸福,例如和家人的团聚,在自身梦想上的渐进。

而需要比较才可获得的幸福,尽可能的少去接触,因为那样的幸福往往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得到后会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东风天天有,但你什么时候才能万事俱备。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所以,不要去寻找运气和机会,要去做准备,做足够多的准备,以期尽可能的增加运气发生的概率。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坦然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尽量忽略自己的优点,这是一种有效的使别人舒服,也是自己舒服的方法。如果你的缺点影响到了别人,就尽量的改好它。

把鼓励他人当做一种习惯,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

不太重要但必须要做的事情(例如枯燥无用的工作),做到60分即可;重要的事情(例如读书),做到80分;然后找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写作),一直做,直到成为专家。

日滚一卒,不期速成。延迟满足才能走到最后。

永远无需证明,好与不好,都摆在那里,这也是一条摆脱他人左右的有效途径。

真正的英雄主义

终于写完了,文章有点长,但我已经尽可能的删减了,希望你能认真读完。

就像前面写的,这个世界没有速成,读完一本书,你的生活不太会有大的改变。但好的书籍是一盏明灯,是必要的人生使用说明书。它可以指引你方向,也可以告诉你前行的方法。

然后你只需不断的,反复的践行和优化书中的方法论,最终真正的成长一定会不期而至。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要做自己的英雄,但不仅仅是热爱生活,更要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而想要更清楚的看清这个世界,我们就需要不断成长,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心智系统。

愿你我共勉!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