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 豆瓣「豆瓣83这部港剧值得一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5更新:2023-03-22 16:41:07

没有人会忘记TVB刑侦剧的黄金时代。

但《刑事侦缉档案》《法证先锋》《陀枪师姐》等经典港剧犹在眼前是真的,近几年狗尾续貂,《法证先锋4》《新陀枪师姐》等接连遭遇口碑滑铁卢,也是真的。

当人们纷纷哀悼“TVB没落”时,近来,一档黑马刑侦剧横空出世。

TVB与优酷联合出品的《刑侦日记》,目前已经播出过半,豆瓣评分达到8.3。

《刑侦日记》豆瓣评分8.3分

剧名是真平庸,但阵容也是真的强:两大视后惠英红、黄智雯,两座TVB最佳男主王浩信,港片黄金绿叶姜皓文、袁伟豪。

《刑侦日记》主演阵容

吸引我点开第一集的,是在香港影坛号称“不死人不收工”的红姐,惠英红。

她在剧中扮演一个精神分裂者,上一秒对着自己的灵堂深深鞠躬,下一秒就露出诡谲而阴森的表情。

红姐在灵堂的眼神变化绝了

嘴角分明笑着,却渗出丝丝杀意,眼神分明平静,却叫人不寒而栗。

今年整整60岁的惠英红,一双连皱纹也似刀刃的猫眼,令人忍不住屏息。演技、扮相、剧情走向,让人又怕又爱,一边掐自己大腿一边忍不住继续看。

没想到,越往后看越精彩,闪耀的并不止红姐一人。

袁伟豪扮演的心理医生让人不寒而栗

《刑侦日记》离神剧还有点距离,但目前的成绩已足以优秀得令人感慨——本以为TVB早就死了,没想到今年能祭出这么像样的一部刑侦剧来。

“很多人以为精神病是一辈子的事,但其实它就像感冒一样是会痊愈的。”

《刑侦日记》在传统探案、悬疑的元素上,增添了精神疾病这一设定。

实际上,当“谜案”与“精神病”挂钩,观众或许会下意识产生质疑与抵触:今天的不少命案新闻里,我们不难看见“犯罪”与“精神病”被以某些不大合理的方式绑定。比如用精神疾病掩盖犯罪本质,这也是最为大众所不能接受的基本层面。

但“胆大包天”的《刑侦日记》,索性全员神经病——

惠英红饰演的杨碧芯、其子叶劲峰(王浩信饰)、其女叶朗晴,都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

三人合照

十几年前,杨碧芯在精神分裂发作时,差点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喂下老鼠药,导致儿子叶劲峰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刺激,逐渐分裂出第二重人格,名叫朱玑。

杨碧芯精神分裂发作,在汤里下老鼠药

和脾气暴躁、玩世不恭的叶劲峰相反,朱玑是一个心思细腻、头脑睿智且重感情的人。

叶劲峰(左)与朱玑(右)性格迥异

因为出色的笔迹分析与心理分析能力,他被“刑侦之父”聂山(姜皓文饰)招进特案组,一面侦查血字连环杀人案,一面潜入黑帮老大身边做卧底。

双重人格的男主角,竟在卧底工作中得到了某种快感。

他一边在叶劲峰与朱玑之间切换自如,游刃于黑帮江湖,一面敷衍应对自己联络的警方接线人江政勋。前一秒嬉皮笑脸,下一秒力挽狂澜。

叶劲峰与上司江政勋

没人能猜到他想干什么,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能,他体内的另一个人格恐怕也不能。

《刑侦日记》的原定剧名叫《解离日记》,“解离症”,就是一种常表现为多重人格、失忆等症状的精神病。

“解离”出来的异质人格,不仅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精湛的要求,更对剧情的逻辑缜密程度提出了高度挑战。

全剧最精彩的“对手戏”,首先就是叶劲峰同一个人身上两种不同人格之间的互动:副人格朱玑负责摆平主人格犯下的各种麻烦,解决各种烂摊子,甚至以与叶之间的共同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本侦探小说,也藉此与主人格叶劲峰对话。

朱玑待在内心世界时,经常写小说

多人格并不是艺术作品里的新设定。1994年,美国作家丹尼斯·凯斯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的小说《24个比利》,就描述了一个多达24个人格的分裂者。这部经典著作在《无间道》里也有提及,用来隐喻亦正亦邪、虚实难辨的复杂人生。

目前看来,“信号王”当然足够胜任一人“分裂”饰两角的。一面是身为朱玑的他,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地分析人物心理,另一面是身为叶劲峰的他,时不时抖梗、酷似古惑仔的表演,两面神秘交叉,大大充实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随着剧情步步深入,观众发现,原来剧中其他人物,也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比如叶劲峰的师父,刑侦专家聂山,曾因早年的痛苦经历患有躁郁症;

“刑侦之父”聂山患有躁郁症

比如叶劲峰的心理医生韦睿杰(袁伟豪饰),表面风度翩翩,暗地却是个会笑着捏死虫子的变态。

韦医生让人不寒而栗

且越来越多迹象表明,韦医生似乎与连环命案的幕后真凶脱不了干系。

还有叶劲峰的妹妹叶朗晴。

她在连环命案中侥幸活下来后精神失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朗晴在“血字案”中幸存后,精神不太正常

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有着至少两面,上一秒文质彬彬的绅士,下一秒就让人头皮发麻,上一秒慈祥和蔼的老母亲,下一秒就变疯批。

可怕吗?

这还没完。

至此,可以发现《刑侦日记》的多线叙事是被打碎的,“精神病”是一层层雾障,在它的笼罩下,观众完全猜不到谁是好人坏人,辨不明真正的凶手和受害者。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每一个精神异常的人格、人物背后,都藏着观众无从知晓的秘密。

比如剧中的“精神病妈妈”,杨碧芯。

时隔17年,杨碧芯回到香港,在路边与儿子叶劲峰擦肩而过,两人都闪过短暂惊异。

见到阔别已久的儿子时,镜头给到杨碧芯的刹那画面是暖色调的、温和的——一个思恋爱子的温情母亲。

母子在街上重逢的场景

然而,当她得知儿子已经给自己安置了骨灰盒时,真正的惠英红这时才上线:她对着自己的灵牌深深鞠躬,然后缓缓抬起头,眼神霎时变得凌厉、冰冷,一个诡异、惊悚的精神病母亲出现了。

一个笑容端庄优雅,一个眼神杀人无形,这就是惠英红。

这个惊悚镜头的弹幕里纷纷飘过“保护”

而其他线索又似有若无地表示,她似乎与“血字连环杀人案”也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秘密过往。

不过,看似危险程度不输连环杀手的杨碧芯,其实多年来一度活在精神崩溃与抑郁的边缘,

因为曾差点害死子女,她一直背负着良心的谴责,屡屡被幻觉困扰,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不可言说的脆弱与无助。

当得知女儿的养父母对朗晴并不好时,她打电话过去威胁;后来女儿住进精神病院,杨碧芯潜入病院当义工,不动声色地惩罚了霸凌女儿的女孩。

杨碧芯惩罚欺负自己女儿的人,眼神凶狠

对女儿深沉而无形的爱、惩恶时杀人不眨眼般的残酷,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

杨碧芯、叶劲峰与叶朗晴,三个血肉相连的挚亲,却都有着程度不一的精神疾病,也曾共同经历不愿回溯的惨痛过去,他们对彼此既有割不掉的依恋,也有坚不可破的防备与芥蒂。

杨碧芯替女儿“报仇”后,一直保护着妹妹的哥哥被触动了,正当他体内的朱玑试图代替叶劲峰与杨碧芯和解时,却遭到了主人格叶劲峰的强烈反抗。

两种人格在体内的打架,被浩信多次演绎得生动极致,多次让荧幕外的观众忍不住屏息叫好。

朱玑想帮助叶劲峰与母亲和好,遭到了主人格叶劲峰的反抗

无论是演员还是角色,杨、叶这对母子,给人一种终于“棋逢对手”的感觉。

这是一部有点“尺度”的剧,从第一集的第一幕就昭示出来了。

叶劲峰初出场就骚里骚气,勾引黑老大的老婆,高高鼓起的肱二头肌,欲语还休的眼神和唇齿……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字:“油”。

叶劲峰“骚气”出场

以及,当叶劲峰初次与警花兼拆弹专家游雁星(黄智雯饰)相遇的时候,他肆无忌惮的黄腔和挑逗,无不透露着轻佻、欠揍。

由黄智雯扮演的女主角游雁星是特案组的一员

在这种并不非常讨喜的“尺度”之下,《刑侦日记》想要立起来,还得靠几分严谨的专业度来中和一下。

剧中女主,拆弹专家,便是一个专业能力(魅力)输出的专家。

雁星还是一名优秀的女拆弹专家

如果说第二重人格朱玑总是力挽狂澜,为男主善后,那么这位拆弹女友的垂青,也为叶劲峰增色不少。

在香港,“拆弹专家”不仅是一个极具文化特质的现象,也是影视作品里的一个突出标签。

电影《拆弹专家》,就曾让观众看到了黄赌毒、绑架抢劫之外,这一更为复杂且足够震撼的香港警卫系统。

《拆弹专家》剧照

说回《刑侦日记》,游雁星师出刑侦大牛聂山,拆弹专业,干净利落,会只身一人勇往犯罪现场,是妥妥的实力派职业选手,而不是靠契机和靠男人一部部被剧情押着走,更不靠一张美貌吃遍天。

一包炸药,让她与叶劲峰不打不相识。

就在主人格随意撒泼的关键时刻,副人格朱玑及时上线,用理智冷静的言行,帮助破解了案情的谜团。

同时,在讨论案情的过程中,朱玑被游雁星的理性、灵敏所吸引。

他在小说里写:“原来中意一个人,连十秒都不需要。”

朱玑爱上十分懂自己的女主角

一眼定情,这是一个在血色迷雾里杀出来的浪漫主义元素,也给灰黑色调的《刑侦》增加了一抹亮色。

游雁星成了朱玑最想守护的人,因为她是唯一能证明他存在过的人,他甚至会吃自己体内另一个人格叶劲峰的醋。

这一幕非常戳人

但这终究不是一部爱情剧。

整整前8集,朱玑与游雁星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互相猜疑、追捕与防备。

男女主角的相遇相识,是为了以二人各自为主轴,将连环命案的主要两条线索牵引开来。

剧情进入下一个阶段:韦医生、江Sir各自的人生被进一步阐释,那些癫狂与躁郁的人格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往事。

韦医生的秘密

至此,与血字杀人案有关的可疑人、杨碧芯一家的旧怨、韦医生和江Sir各自的谜团,每条线、每个人物涉及的具体脉络与细节,恐怕是斥万字墨也写不完。

《刑侦日记》最大的看头,就是这些交错呼应、多线叙事的剧情排布,但让它变得差那么点意思的关键,也是这些彼此缠绕、错综复杂的多线叙事。

对于谜团的侦破,这部剧是严谨的。

笔迹分析、法医验尸、心理分析等过程都具备了相当专业的考究。

朱玑是笔迹分析的专家

但当专业性与角色的复杂、混乱重合,过量的信息、相对薄弱的推理,必然让观众如坠迷雾。

悬案变得像被打碎的拼图,仅在前6集内,就接连出现了爆炸案、连环敏感、高空坠楼案,且一案未结,下一个谜团就接踵而至。

一个接一个的高能逐渐堵住了观众的思路和观影的清晰程度,也留下了越来越多未解之谜。

比如,17年前的杨碧芯为何对儿子女儿痛下手?她幻觉里的贵妇和小女孩是什么身份?

杨碧芯幻觉里的贵妇和小女孩

她这么聪明,为何会在看出韦医生真面目后继续由他通过治疗进行精神操控?

各种线索指向韦医生是真凶,但他为何独对叶朗晴手下留情……

观众越是急于窥到全貌,剧情就总会制造烟雾弹,一疑未解,又来一惑。

一口气看完十几集并不难,但要保持看完后仍然保持神清气爽,并不容易。

截止日前,较常见的观影反馈大都悬着一口气:如果能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解谜过程,不虎头蛇尾,《刑侦日记》就算是稳住了。

作为一部港片,哪怕与优酷联合播出,《刑侦日记》在内地的观众也并不算多。

截至日前,8000余人在豆瓣打出8.3的高分,但却难以估测,如果更多人看到这部剧,这个分数将会更高还是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观众对《刑侦》给出的反馈,是“一部不像TVB的TVB剧”。

人们对传统TVB的印象是怎样的?

《陀枪师姐》剧照

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港剧,不像被现实主义霸屏的国产影视剧,前者给人的观感整体要更轻松、想象力更跳脱。

它们将镜头对准杀人魔头、毒枭、精神病患者,对准各种大陆观众难以代入的开放式关系,比如狗血程度堪比韩剧的《绿豆》。

它似乎从不担心现实热度与话题,不渴望某个关键词从剧里出圈,登上“热搜”。

题材很丰富,但八九不离警匪、爱情、家庭,叙事往往以清晰简洁为主,明明白白呈现人物与剧情。节奏往往是轻快的,不会动辄四五十集堆在那里,粤语也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唠嗑般的生活气。

《读心神探》剧照,该台词被广泛流传

相较之下,《刑侦日记》太能折腾了。

一不留神就人格分裂,一个走神就错过某条线索,剧中人言行举止大胆、复杂且难以预料,观影全程吵闹且烧脑。

从技术层面而言,《刑侦日记》交出的答卷是合格。紧凑的剧情、缜密的逻辑,多线并行的剧作技巧,虽略显复杂但也算扎实。

但这部既“好看”又“难看(懂)”的刑侦剧,距离大众心目中的“港味”,还差那么点意思。

《刑侦日记》并非十全十美

纵然弹幕里常飘过惊赞,也有偶尔一闪而过的“港片(剧)风光不再”之叹息。

近年来,唱衰“TVB没落”的声音始终存在。

大经济气候的流动、新媒体的崛起、广告收入的逐年下跌、港星北上……

两岸观众对荧幕上的香港故事,整体期待值下降,却越来越渴望“以往之可追”。

《刑侦日记》的编剧之一黄小龙曾在豆瓣上表达过一个观点:“TVB的剧集,尤其是警匪剧,已经被观众看成是一种套路,就像到麦当劳点一个套餐,汉堡 可乐 薯条。”

黄小龙的豆瓣评价

过去已经有非常多网友总结出TVB刑侦剧的一系列“惯用套路”,比如一定有某女性角色陷入迷案、比如探案者的师徒关系等等。

打破套路,跟上当下观众的审美,是TVB突围的必然之路。

今年的《刑侦日记》,算是一部合格的新作。

朱玑与雁星的感情设定又甜又虐

保留一部分香港社会文化元素,在原汁原味的“港风”基础上,通过类型题材叙事方法引人入胜。

这些年,港星北上、香港社会环境收紧,但仍有一批仍在坚持影视创作的人,不能说有一个算一个,但好看的、值得一看的港剧,的确多一部算一部。

我们对TVB的时代滤镜,或许是该放一放了。

唯有当生产出差异化优秀作品的时候,TVB才算是真正重新出发。

排版 | 占彪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