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的敌人「白虎进击的仆人关于贫穷的隐喻欲望的压抑倾诉与爆发」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74更新:2023-03-22 21:17:07

这部由Netflix出品,来自的印度的电影《白虎》,因为其精神内核,被许多人称作是印度的《寄生虫》。不过在我看来,电影的整体质量是要略逊一筹的,但我也并不否认,这是一部有趣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的成功之处很大原因在于,剧情与镜头、剪辑的配合,比如一家人如何谋划进入到富人家庭并赶走前女佣,让家庭成员陆续成为家庭教师、司机和女佣,步步为营,搭配镜头移动与转场,由此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趣味与张力,使观众仿佛进入到了游戏之中。

而这个部分在《白虎》里是缺失的,所以很多时候,这部电影在节奏上显得拖泥带水,剧情伴随着主人公持续不断的表达也有啰嗦之嫌,同时,又让人看不到惊艳之处,尤其是那些具有戏剧性的桥段,比如主人公巴拉姆为雇主阿肖克的妻子顶包、巴拉姆最终杀死雇主阿肖克。当然,这也可能是电影原著的限制。

电影改编自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说作品《白老虎》,讲述了一位印度底层青年的“奋斗”,他是如何改变命运突破阶层,从一位仆人转变为成功企业家的……在整个过程也展现了当代印度社会的现状。

关于印度,我个人是有一些偏见的,基于那个国度所发生的多起恶性案件与种姓观念,我甚至不认为印度是一个具备现代文明的国家,尽管这个国家有着大量的宗教和教派,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信仰,但那并不意味着纯洁和神圣,相反,甚至是邪恶的、愚蠢的、亵渎的、疯狂的。

宗教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当人们经历苦难的时候,宗教的确可以给予慰藉,但另一方面,从古至今,宗教也是一种工具,帮助小部分人统治大多数人。

印度的种姓制度正是起源于印度教,将所有人从高至低划分为4个等级,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另外第五种等级,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

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存在了3000年,用根深蒂固一词都不足以形容,在漫长的历史中,它将所有印度人,尤其是低种姓的印度人死死地框在了自己的阶层之内。尽管从1947年开始,种姓制度已经被印度的法律所彻底否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毒素依然渗透于整个社会的运转之中。

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于是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在印度的历史上,一次农民起义都没有,是的,一次都没有!

在印度,贫穷的原因也许比其他国度更加复杂一点,不仅仅是资源的分配问题,可能更是宗教、观念、种族、阶层、父权等各种因素交相错杂而形成的一个结果。

在韩国电影《寄生虫》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大量的关于贫穷的金句,比如:

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过的好的人,更容易成为好人;

……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在这些台词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察觉到电影中的穷人家庭对于金钱、对于富人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也是这样的渴望让整个家庭陷入后续的悲剧……

在印度电影《白虎》中,也有着大量的对于贫穷和不平等的隐喻和控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鸡笼”和“白虎”。

鸡笼:这个国家在上万年的历史中,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东西是鸡笼,它们能看到同类流血并闻到血腥味,它们知道下一个被宰的就是自己,但它们却不反抗……

这是男主角巴拉姆对于仆人与低种姓者的形容,而他自己在开始时也是如此,去学习驾驶,去富人家中应聘做司机,不光做司机,还承担做饭、做按摩的任务,对富人有求必应,将他们视为再生父母,甚至为雇主的妻子顶包,承认是自己开车撞死了人……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卑微到尘埃几乎不求回报的忠诚。

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这是反人性的,这种反人性式的忠诚无疑是对自我、对欲望的极端压抑,正是这种极端压抑导致了巴拉姆的爆发。

不过他的爆发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因为他是“白虎”,the white tiger。

在童年时代,巴拉姆因为聪明和勤学被他的老师夸奖为“白虎”,他本该得到更好的上学的机会从而打破自己的生活现状,但这条路被自己的奶奶给堵死了。

巴拉姆的父亲在长期艰苦的工作下患上肺结核,赚到的所有钱都给了奶奶,没有得到救治后去世,现在轮到孙辈了,巴拉姆从课堂去到了茶馆,就此成为了打工人,不再可能通过上学改变命运。

不过巴拉姆依然怀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并且随着他离开村庄,再跟随雇主去首都德里,愿望也是在逐渐升级的,从成为富人的司机,到赚更多的钱,再到窃取雇主的钱,这份愿望慢慢的变成了欲望。

在电影中,巴拉姆选择了用写信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他选择倾诉的对象是中国的一位即将拜访印度的首脑。

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位虚拟的听众,由此,男主人巴拉姆可以自由地倾诉,将一切娓娓道来,哪怕是他带有罪恶的发迹史。

为什么要选择一位虚拟的听众?因为,巴拉姆始终怀有强烈的“倾诉欲”,不管是在小说原著,还是电影里,【倾诉】是《白虎》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童年时代的巴拉姆聪明机灵,但在家族中无人重视,他们只需要他听话和赚钱;成为司机后,他试图和同行们交流,但得到的是讽刺和嘲笑;他本以为在美国读过书的年轻雇主阿肖克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但事实上阿肖克只是表面和善,他骨子里依然是印度地主。

很显然,巴拉姆是“一个人没有同类”,无人倾诉在他的生命中始终是一种遗憾和痛苦。

同时,在巴拉姆的人生中,父亲的角色几乎是完全缺失的,没有人教授他如何处理欲望,包括性和金钱(但我想,即便他的父亲没有早逝,恐怕能给予的经验也微乎其微,毕竟这个男人大部分生命都是处于被自己的母亲压榨的状态)。

所以在最初成为仆人时,巴拉姆对金钱几乎没有要求,而到了后期,他却想方设法地利用车来赚钱,偷偷载客、车子保养、加油不加满……

一方面,他的欲望是在膨胀的,对金钱的渴望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他的觉醒,尤其是顶包事件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如何被对待的,他可以是一件工具,可以被抛弃,可以被打发,也可以被替换。

因此,巴拉姆最后杀死雇主拿走巨款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复仇,欲望在极度的压抑之后的彻底爆发。

当然我并不是要为巴拉姆做辩解,杀人抢劫无疑是对法律的挑衅,但巴拉姆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企业家,也足以说明印度的整个司法系统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剧情,这部电影似乎也有了一点类似于《小丑》的邪典暗黑气质。

白虎,是一个群体中的特殊个体,而巴拉姆也正是这样的存在,他的行为是非常局部的一次革命,他赌上了自己的下半生以及整个家族的性命,换来了阶层的晋升,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结局,但其他仆人呢,其他低种姓者呢,恐怕他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依然要继续活在鸡笼里。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