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大夫》「看电影学党史|舍生忘死的白求恩大夫在燕赵大地留下光辉一页」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5更新:2023-03-22 23:27:38

《白求恩大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人物传记电影,由张骏祥、李舒田、高正执导,谭宁邦主演,村里、英若诚、吴雪、杨在葆、田华等出演,于1965年完成,1977年正式上映。

该片根据周而复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贡献出生命的故事。

1951年就准备拍成电影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医学博士,生于1890年3月4日,终年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是伟大的革命主义战士,1938年带领一个加拿大人和美国医疗队来到延安支援延安的医疗,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随后赶赴冀中平原前线参与救治我军伤病员。

在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的四个月里,带领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救治了大批伤员,在1939年10月末,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在次日凌晨给伤员做手术时被细菌再次感染成败血症,最终牺牲在唐县黄石口。

毛主席评价白求恩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毛主席在白求恩逝世后特别写了文章《纪念白求恩》悼念白求恩大夫,这篇文章和《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老三篇。

1957年至1958年,荷兰导演伊文思来华时提议拍摄白求恩的传记影片。伊文思的建议启发了上影厂的编导张骏祥,他开始深入搜集、阅读关于白求恩的书籍和白求恩写的的书信。此时,八一厂也在抓同一题材,赵拓编写了《永远不灭的光辉》。经协调,上影与八一厂共同联合拍摄《白求恩大夫》。

1962年,张骏祥与赵拓一起沿着当年白求恩走过的路线作了一次旅行,采访见过白求恩的老乡、与白求恩共事过的八路军医务人员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该片的摄影师吴印咸,在抗战期间与白求恩大夫朝夕相处近两个月,亲自拍摄过白大夫的活动,白求恩大夫生前的最后一幅照片就是出自他手。他把对白求恩大夫的怀念之情都倾注于拍摄中。

1965年9月,影片完成,报送文化部审查,因文化部电影局正值“整风”,停止审片,致使该片无法发行。首映式推迟到1977年的国庆节。

在燕赵大地上留下光辉一页

白求恩放弃在加拿大的优裕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足迹踏遍晋察冀的山山水水,创造了战地救护的奇迹。他舍生忘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燕赵大地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短暂而光辉的一页。

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曾经两度在平山一带活动,度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1939年初,贺龙率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为保障120师和冀中部队协同作战,聂荣臻命令白求恩率医疗队跟随贺龙一起行动。白求恩在冀中短短的4个月里,行程750公里,手术300余次。

1939年10月下旬,刚完成冀中各医院巡视工作的白求恩,本想结束工作计划,却得知日军发动了1939年冬季大“扫荡”的消息。在新的战斗来临时,白求恩再次毅然推迟了回国日期,立即带领医疗队从易县赶赴涞源前线,亲自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

在晋察冀,白求恩先后直接参加了11次战役战斗的救治工作,亲自为1290余名伤员施行外科手术,接受过他诊疗的根据地军民数以万计;他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中国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建设,亲自倡导创建了八路军“模范医院”,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建起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特种外科医院”,为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许多超常的业绩和贡献。

▲白求恩舍生忘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燕赵大地上,留下了短暂而光辉的一页。

谭宁邦本人就是“中国通”

在构思电影剧本时,编导面临的困难是白求恩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却不直接与日本侵略者正面斗争,其活动的环境是抗日根据地,面对的是抗日军民。可是,电影需要戏剧矛盾,编导不能将白求恩与抗日军民设成对立面。不能为歌颂白求恩而贬低八路军人员,反之亦不可。

经过思考,张骏祥尝试设了两条矛盾线:一是白求恩对医疗技术的较高要求与根据地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技术无法达到之间的矛盾;二是根据地的特殊情况与白求恩对此暂时不了解而造成的矛盾,两条矛盾线冲突的结果是:业务上白求恩帮助了八路军医务人员,根据地军民则以自己的的行为使白求恩了解了八路军。

白求恩的扮演者谭宁邦(Gerald Tannebaum),是一位1946年就来到了中国的美国人,并在宋庆龄创办的抗日革命组织“中国福利会”担任总干事。他本人并非专业演员,不过在电影中偶然客串而已。但是,他所扮演的白求恩大夫的伟大形象却给一代中国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唐县的人民群众为了纪念白求恩大夫,1940年在唐县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军城南关修建了白求恩陵墓。

1953年,白求恩墓迁葬位于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燕赵都市报综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