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原文「百年情书林觉民写绝笔信给妻子陈意映字字情深愿她先于己死」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32更新:2023-03-23 05:47:30

1911年5月里的一个平常夜晚,一位身怀六甲的女子又在昏暗的烛光下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无恙归来。可就在这时,从门缝里塞进了两封信。听到动静的女子警觉地取过信来一看,突然凄惨一声大叫,登时就昏厥过去。

女子名叫陈意映,她看到的信是丈夫林觉民写来的绝笔信——《与妻书》。林觉民已于5月3日在广州天宇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因为这封《与妻书》,林觉民和陈意映的动人爱情故事,被后人以《百年情书》为名拍成电影播映。

林觉民于1887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林孝恂是翰林学士,与康有为同科。林父育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林长民、林尹民、林觉民。而林觉民的大哥林长民,就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父亲。

林觉民天资聪慧,所读之书过目不忘。13岁时就参加科考,却无意获取功名,竟然离经叛道地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后,起身潇洒离去。林觉民15岁时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5年,林觉民听从父亲的安排,迎娶了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陈意映。这是一桩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可是虽然同样是受父母之命,同样是在洞房花烛夜才得以见第一见面,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却有着相见恨晚的情怀。

陈意映是广东截取知县陈元凯的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式思想束缚,从小就喜好读书,经常吟诗弄墨,还曾写过一卷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诗歌。

林觉民与陈意映成婚后,住在福州闹市区的杨桥巷17号。这栋二层小楼是林家的老宅子,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在这里初尝了爱情的美好,这对新人仿佛是在经历“先结婚后恋爱”的新时代恋情,感情出奇得好。

林觉民自幼丧母,但一直跟着父亲饱读诗书,虽然他无心当官,但却是个追求自由平等的进步青年。婚后,林觉民经常挑灯夜读,陈意映就在一旁陪候,二人不时交流。

虽然过着夫唱妇随的甜蜜生活,但林觉民一直牢记着自己追求自由平等的志向。闲不住的林觉民在家中办起了“家庭妇女学校”,深明大义的陈意映就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到学校读书,像小姑、堂嫂之类的亲戚,陈意映一共拉来了十几个人。

面对妻子的满腔热情,林觉民的教学也不敢怠慢。在教授国学的同时,他还将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引入其中,用男女平等抨击封建旧思想。这些进步思想让十余名“女学生”深深感到自己饱受社会的束缚和压迫,于是纷纷放开了裹着的小脚,并进入新开办的福州女子师范学堂进行学习。

然而, 林觉民并不满足于此,心系国之大事的他也是求知若渴。和陈意映过了近两年的幸福生活后,他决定离家去日本留学。陈意映当然不舍丈夫离开,可她理解“大丈夫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想到彼此都还年轻,以后在一起的日子还会很长,就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林觉民。

1907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此时的林觉民和陈意映已经有了有一个儿子,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妻子,林觉民深怀愧疚之心。

林觉民走后,陈意映不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她不仅要照顾儿子,还要侍奉公公婆婆。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但聪明好学而又勤快的她,很快就成为能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合格主妇。而远在日本的林觉民,坚持刻苦求知的同时,还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积极奔走宣传民主思想。

不过,身在异国他乡的林觉民,对陈意映的思念只增不减,思念至深至浓处就写下了《原爱》,以此来记录二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林觉民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爱妻:“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女子也。”然而,尽管相爱相念,但这对小夫妻,只有在每年林觉民放暑假回家探亲时才能见上一面。

一天晚上,回到陈意映身边的林觉民,望着身边心爱的妻子,就把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如果可能,我希望你比我先死。”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这句话,陈意映显得不解又有些生气。林觉民连忙解释说:“如果我先死,以你瘦弱的身子肯定承受不住这份悲痛,我不舍得把痛苦留给你独自承担。所以我希望你先我而去,让我来承担失去即可。”

陈意映看着林觉民温情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丈夫,因为她还从没有想到会与丈夫分开的事。可是,林觉民后来却食言了,他死在了陈意映的前面。

1911年春天,林觉民突然提前回国返家。陈意映除了欣喜并没有多想,可林父却为此感到诧异。林觉民就撒谎说学校放樱花节假,自己是陪同来浙江游玩的日本同学回来的,顺路回家探望一下。

可事实并非如此,林觉民这次突然回来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简单,而是身为同盟会成员的他,回来配合黄兴等人组织的广州起义。在家的这段日子,林觉民悄悄联络身在福州、连江等多个地区的革命人士,布置起义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在西禅寺里秘密地制造着大批量火药。

1911年4月9日,林觉民结束了短暂的休假,告别了爱妻,率领20几个人,从马尾登船前往香港运送火药。让陈意映没有想到的是,此次与丈夫的告别,竟然从此就阴阳两隔了。

两天后,林觉民等人抵达香港,就立即与革命家黄兴策划起义。然而,令人可气的是,此次行动计划被内奸泄露,清政府已经满城搜捕革命党人,起义被迫提前发动。

林觉民知道此次行动是命悬一线,就在行动之前拿出一块方巾,连夜奋笔疾书,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和给妻子的《与妻书》。饱含深情和悲壮情绪的林觉民写到最后,一张五尺见方的白巾上,字迹越来越小,字间密得都成了蝇头,可他却还是不忍停笔。

林觉民燃烛执笔写到天亮,才把这两封信交给一位朋友,并托付朋友说,如果自己死了,麻烦帮忙转达家人。

4月27日下午5点30分,广州起义正式发动。林觉民和160多名革命人士在黄兴的带领下,攻进了总督府。当发现总督府空无一人,匆忙撤到街巷中时,起义军和清军开始激战起来,林觉民随后不幸腰部中弹。但他强忍着疼痛继续奋战,又被伤了多处,最终因失血过多而体力不支,才被清军生擒入狱。

林觉民被害后,在广州任职的岳父陈元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赶紧托人向林家报信,避免林家被满门抄斩。当时身怀六甲,还不知丈夫已经就义的陈意映随同全家老小,以最快的速度卖掉祖屋,来到三坊七巷南头一条名叫早提巷的小巷子里,买了一处小院,闭门度日。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买下林家老宅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叫谢婉莹,当年才11岁,一起搬进了林家祖宅,她就是后来的著名作家冰心。

冰心曾在自己的散文中数次提及杨桥巷17号的这处老宅,林家原先的西厢房成了冰心的“紫藤书屋”,时常出现在冰心的文章中。

1911年5月里的一个平常夜晚,身怀六甲的陈意映又在祈祷丈夫林觉民能够安然无恙地归来时,门口忽然传来响动声。她起身去看,见门缝里塞进了两封信。借着微弱的烛光,陈意映看出是丈夫林觉民的笔迹,一封信是给林父的,另一封是给自己的。

陈意映将《禀父书》送到公公的手上后,就迫不及待地读起了丈夫写在方巾上的《与妻书》。可是当她刚看完第一句“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时,就凄惨的一声大叫,昏厥过去。

被家人救醒后,陈意映含泪看完《与妻书》,再次确认了丈夫林觉民已经身亡。悲恸欲绝的她,就想追随丈夫而去。可是她的肚子里还怀着林家的骨肉,林父林母跪地求她不可轻生,就算念及家中幼子和肚中的孩子,也要好好活下去。

然而,放弃了自杀念头的陈意映却因悲伤过度,早产下了遗腹子林仲新。而之后,她仍是一直没有走出痛失丈夫的阴霾。陈意映在悲伤中支撑了一年多后,就因病去世。

林觉民被害时年仅有24岁,而陈意映在1913年病逝时也只有22岁。这一对年轻夫妻从结婚时见第一面,到林觉民被害离世,只在一起生活了6年。而这6年里,除去林觉民在日本留学的两年多时间,仍然是聚少离多。

可是,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故事却已经流传了百年,尤其是林觉民写给陈意映的绝笔信《与妻书》至今已过百年,这封珍贵的“百年情书”还一直静静地躺在福建博物馆中,似乎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倾诉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