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确实是烂片一部「百鸟朝凤跪出了票房奇迹但吹不出经典」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14更新:2023-03-23 05:55:32

青石电影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近,随着法国戛纳电影节的开幕,许多劲爆的“艺术”电影纷纷引的重口味粉丝的翘首以待。

如《咖啡公社》《哭声》《小姐》《爱尔兰人》不是有口碑,就是画面劲爆脑洞被打出翔。

再观察两天,青石会撸下戛纳上面有啥值得期待的新片。

今天,还是讲讲最近国内最具话题性的国产影片:

《百鸟朝凤》

可能有些人不晓得吴天明是谁,青石先简要介绍下。

1939年出生,2014年去世。

主要作品有《人生》《老井》《变脸》

可以说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代表着国产电影的先锋阵地。

而吴天明就是那个时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

陈凯歌就说:

那个阶段的中国电影在艺术质量、思想深度、情感奔放等各个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天明。

(凯歌兄)

很多第五代导演,就是在他的支持下才能成长起来的。

在影片开场前,有一小段影人的评价,张艺谋就说:

没有他,就没有我的《红高粱》

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凭借美版《无间道》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的人),就夸赞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电影巨人

他的电影,甚至是他培养出的张艺谋、田壮壮等第五代知名导演,曾经一起谱写了一曲绚丽的中国西部狂飙风。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还是有着浓厚的西北风。影片2013年就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映。

拖到今年才上映,是因为宣发经费不足。

因为劳雷影视公司的注资,《百鸟朝凤》才有幸上映,而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方励。

5月6日与《美队3》同步上映,上映了8天左右,票房基本卡在360万。

很多人都认为,它的票房到顶就是500万。

但随着方励的直播下跪,恳求院线经理给以更多排片的事件后。

《百鸟朝凤》的口碑开始发酵,票房也迎来反弹。

院线排片量从1.40%飙升到现在的8.8%,三天内票房也猛涨了近10倍达到3159万

青石也在昨天去影院膜拜了一番。

豆瓣目前的口碑:8.4

如果抛去吴天明遗作、方励的下跪、文艺片没落等悲悯因素。

影片的质量是不及这个评分的。

刷分的,主要是基于情怀,亦或是对民俗文化没落的一种缅怀吧。

在无双镇,唢呐在红白事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穷点的只能吹两台;

有点钱的可以吹四台;

排场再大点就是八台;

但唢呐的作用不仅于此,它还扮演着道德评判的作用。

德高望重的人,可以获得最高的赞誉,就是获得唢呐匠人们吹奏的:

百鸟朝凤

以示对亡人的尊重。

所以在早期的无双镇,唢呐艺人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焦三爷就是无双镇唢呐艺人的领班,也是唯一会吹“百鸟朝凤”的人。

在那时候,会吹唢呐,还能吹“百鸟朝凤”的人,更是备受爱戴。

所以有了开幕,游天鸣的父亲死拉活拽,带着他去拜师焦三爷学唢呐。

片中还设置了一个对比,就是油天鸣的师弟蓝玉,一位比他有着更高唢呐天资的人。

来衬托学习唢呐,不仅需要有才华,关键还得品德高。

在影片的前半段,通过展示两个小孩子的学艺过程,似乎想告诉我们唢呐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技艺,更像是被拔高到一种道德评判者的地位了。

从对一个民俗艺术的展示来讲,这本身就失去了作品所应具备的公正性,也是以这种道德评判为单一标准来展示民俗没落的电影,失去了本应有的深刻思考,而让人看起来更像是CCTV6的命题作文。

如果说前半段通过展示小孩学习唢呐,展示出的唢呐魅力及焦三爷对唢呐的挚爱,可以让人有些许动容。

而后半段,闭塞的农村迎来发展,西洋文化对本土文化开始产生冲突。

影片直接安排了唢呐班和西洋管乐队来了一次大火拼,技艺上的,甚至后期发展到武斗。

以此来体现唢呐的没落。

那么这种单一片面性的呈现,就更像是初中生的800字歌颂文了。

武斗之后,唢呐艺人开始没落,另谋出入。为什么不安排一场简单的对话,来反应人们为什么喜爱西洋乐,而不是传习了几百年的唢呐?

难道仅仅是因为西洋乐有着豹纹女,有了新鲜的乐器,就能夺走了唢呐的阵地。

那是否过于肤浅?

不,于青石看来,讲究排场,好面子,且热衷于跟风,在农村人的观念中更为流行。

而西洋乐,起先流行于城市,慢慢的浸入农村,这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

有影评人认为它体现了民俗艺人的匠人心态。

这在焦三爷身上是有体现的,从他对唢呐的爱护,对徒弟的再三教导上,都是有体现。

他甚至说: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

说明,焦三爷喜欢唢呐,是奉为挚爱,是深入骨髓的。

但唢呐技艺的继承者,游天鸣的片段展示,又使得影片的主题再次走歪。

通过游天鸣的落魄,父亲的苛责,同门师兄出门打工的不幸遭遇,仍旧只是透过单一的呐喊,悲切的展示了唢呐文化的流逝。

而游天鸣最后悲鸣般的守护,不是因为挚爱,而是因为对师父的承诺,是一个誓言。

不喜欢,那不是匠人该有的心态。

何况,用一个誓言来让一个年轻人不顾自己的贫困,强行表达守护唢呐的决心。这是不真实的,也缺乏实际的说服力。

更像是一个呆板的童话故事。

它使得《百鸟朝凤》最终沦为空洞的呐喊,沦为一部泛泛而谈、乏味无力,停留于求可怜心态的民俗展示影片。

当然,片子还是有积极的意义

片中有一段插曲,还是蛮值得玩味和反思的。

就是县文化局正傅局长出场时:

这位是傅局长!

不是,我姓傅,是正局长!

哦,你好,正傅局长!

吴天明的这个调侃应该蛮有深意的,因为局长只是说要为唢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这只是明面上的一种保护措施,仅仅能体现出政绩,真正的保护应该是为唢呐的传承作出实际性的支持。

可惜,影片中我们的局长大人,只想到了请唢呐班来录个音保存起来而已。

呵呵。

总体而言,无论是故事性,思想性,还是影片的技术性,它的质量不高。

但至少引起了话题性,重新引起人我们对于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反思。

这是可喜现象。

我们也希望,中国的电影制作人能像焦三爷一样,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也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展示民俗文化的电影。

这,才是我们深入骨髓,最容易被唤醒的文化追思。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