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是电影是一种匠心精神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34呐喊34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16更新:2023-03-23 05:58:50

面对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以前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和清晰的文化自觉,努力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百鸟朝凤》一部重温了无数遍的电影,反复看倒不是因为评分多高,任何评分在这部质朴平和的文艺片前面,都显的那么苍白无力。反复看是因为《百鸟朝凤》中的匠心精神,坚守与传承精神,每次都让我备受鼓舞,其中关于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状更是让人良思许久。

说到百鸟朝凤就不得不提到已经过世的吴天明导演,“我爱电影,这辈子我只干了这一件事。”吴导的墓志铭,是他生前所说过的一句话。在葬礼现场,播放着《百鸟朝凤》的主题曲,一只鲜花扎成的“百鸟朝凤”花篮、一把放在墓前的唢呐、一个刻满了胶片图案的墓碑,加上前来参加葬礼的山西左权县老井村(《老井》中村子的原型)的村民代表,所有这一切,都在记录着这位伟大的导演不凡的一生。

吴天明爱电影,爱得简单,爱得纯粹。他的热爱,成就了他自己,成就了第五代导演,成就了中国电影。有人说,中国电影的辉煌,始于1983年。那一年,不到44岁的吴天明,从老厂长手里接过了西影厂,成为了当时全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厂厂长。有人说,他接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1983年,西影厂影片拷贝发行量居全国倒数第一,全国上座率最高的10部影片没有一部出自西影,整个厂子管理混乱,士气低下。为此,他在正式接任后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年轻化干部队伍、提拔年轻的创作人、开办培训班、将西影厂改制为企业并和中影集团分账,和中影集团签订票房分成协议,自负盈亏……在吴天明的领导下,仅用了两年时间,西影厂便从“倒数第一”成为了“正数第一”,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到了1989年,随着吴天明离开西影厂远赴美国讲学,西影厂的辉煌也就此终结。

就在吴天明拍《变脸》那些年,中国电影产业一直处在一个寒冬期,国产电影无人问津。直到2002年,吴天明当年一手栽培的张艺谋斥巨资拍了《英雄》,在挽救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还“终结”了吴天明那一代导演人的时代。张艺谋说,吴天明“看不上”他近10年拍的片子,因为“太商业”了。在吴天明导演的追悼会上,导演郑洞天说:“他(吴天明)一直希望看到艺谋和凯歌再次拿出《活着》、《霸王别姬》这样的作品,可惜他没看到。”这或许成了吴导永远的遗憾。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个儿听的——焦三爷

《百鸟朝凤》如一股清丽之风,不急不缓地徐徐吹拂着观众。它用真实带感的实景拍摄、用快速剪辑与镜头的搭配和脸谱化的人物设定,表达了对唢呐传承的担忧、对那些坚守艺术文化,具有匠心精神的人的赞歌,以及对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该何去何从的迷茫,还有导演心底对时代变迁的无奈。那份无奈来自于渐渐被时代抛弃的落寞。

真实带感的实景拍摄将环境烘托的恰如其分。在画面上,影片采用实景拍摄,室外场景大多运用自然光。这样真实地呈现了山水田园诗般的环境,金黄的麦田、碧绿的湖水掩映在芦苇丛中、还有萤火虫在田里飞舞和高速拍摄荡漾的秋千,村庄在导演的镜头下真实又美丽,将观众拉回了那个如诗如画般的年代里。导演如画的镜头里,蕴藏了深刻的哲理。其实,在实景拍摄的镜头下,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村庄的美,还有镜头外导演的纯粹之心。因为导演是在传统电影教育的熏陶下成为一名电影人,所以其作品工整、沉稳。但当下浮躁、夸张的商业大电影充斥荧屏。导演不仅为唢呐的传承担忧,也在为电影的未来担忧。导演用大量的实景拍摄来记录乡村的美好,也是在记录自己做电影的纯粹之心,平实真切却更感动人心。故事便是在这样真实的镜头下,真情流露。

快速剪辑与镜头的搭配将影片情感更好的表达。在中西方音乐对抗中,影片运用了快速剪辑的手法并搭配近景跟拍制造出来混乱感。在这一段中,正是这样的混乱感表现了如今人们的生活状态——在传统与流行中迷失。最终,混乱被焦三爷打破,唢呐也被踩烂。

这时,我们再想起影片中焦三爷喝酒高兴吹唢呐的时候,心里更是悲凉。在那段镜头里,人物红扑扑的面容配合上演员出色的表演,加上手持摄像和时而切换成焦三爷的主观镜头,摇晃着让观众体会着人物的欢愉与畅快。两段镜头前后比照,观众感受到了导演心底的悲情,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脸谱化的人物设定更有力的诠释了主题。焦三爷是中国典型的严父形象,他外冷内热,用满腔的热血去演绎唢呐,将生命与唢呐相连。在师徒二人欲重建班底找到二师兄时,一句话没说,通过动作突显戏剧张力。焦三爷就是吴天明导演自己,焦三爷面对时代变迁时的那份无所适从也是导演自己的心情。

影片的最后,天明独自一人对着焦三爷的坟墓,吹着百鸟朝凤,这是一首游天明吹给恩师的哀乐,也是吴天明导演为这个时代奏响的最后一曲挽歌。在这曲百鸟朝凤中,焦三爷的影像转身而去,他离去的背影让我们无比伤感,他坚定的步伐也让我们坚信,尽管时代变迁是一定的,尽管唢呐的没落是一种必然,但有些东西会一直流传下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王吉传》

传统民俗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将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纳入其中,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在强烈,很多东西逐渐消逝,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俗文化积淀正逐渐流失(如影片长中的唢呐文化),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在众多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今天,如何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如何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持久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紧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与保障。立法涉及到的一些难点,如语言的保护,民间信仰项目的保护等,也是可以通过深入调研,在总结实践经验及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予以科学把握的,在目前我国保护工作取得全面进展,而又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已是十分紧迫的事情,除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纳入相关议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应保护机制的健全,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有力发展的有力保障。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要靠传承人通过一定的器具以及具体的生产(例如:影片中傅局长找天明吹唢呐),表演过程呈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但是不能忽视蕴藏在这些物质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这些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主要靠传承人承载和传承,所以保护工作不要见物不见人。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表现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保护它,就要让它在一定的族群,地域中的人们之间活态存在。使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它在人们现实的活动中传承,传承人有责任把前辈的传统和技艺传授给下一辈,并在传承过程中把自己的新的创造赋予其中,只有尊重和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的自然传承规律,才会让它在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以形神兼备的状态传之久远。

文章结尾,再次感谢吴天明导演能把《百鸟朝凤》这么有意义的好作品留给我们,同时也对那些坚守艺术文化,具有匠心精神的老一辈们表示尊敬,希望有更多人能听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呐喊",让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