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阳明状元老爹和淘气熊孩子的故事「少年王阳明状元老爹和淘气熊孩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5更新:2023-03-23 10:10:07

1911年底,12岁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校长亲自来为学生上修身课,课题为“立命”。

课上,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周恩来没有作答,校长点名让他回答,他的这一回答,我想将永远印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样,在另一个时空,也是在课堂上,有一位少年(11岁),也立下一个与他人完全不同的志向。这个人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

大多数人对王阳明的认知来自于中学的历史课堂,在有关明朝的思想家的介绍中,对王阳明的主要的叙述是:唯心主义思想家,态度颇偏批判。

当初我对于书上所描述的也是深信不疑,所以对于王阳明没有什么印象,唯一的印象就是四个字——知行合一。

因为大学的专业是心理学专业,心理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一次突发奇想,想知道中国史上的心理学相关思想,查找过程中,王阳明赫然成了我的“热搜”。

随着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人有多么不简单。

知行合一

有人称王阳明是“明朝一哥”,他一生的经历像极了现在的爽文小说男主,所以也有人说他的人生“开了外挂”,是一位“穿越者”。

不过,圣人也有淘气的童年,小时候的王阳明没少让身为状元的父亲头疼。

首先说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他是名副其实的状元郎,不仅聪明,人品在当时也是一代人的楷模。

王华

有一个故事可以体现王华的人品。华6岁的时候在河边玩耍时,偶然看到一醉汉来到河边洗脸,醉汉将手中的一个布袋放在一旁,洗完脸后,醉汉全然忘记了布袋。王华找到这个布袋,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子,王华想还给醉汉,可醉汉早已没了身影。

于是他在此处等待着醉汉前来寻找,他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自己只是一个小孩,倘若碰到见财起意之人,岂不危险,于是他将钱袋没入河中,在一旁等待失主。

等了一天,醉汉终于清醒,前来寻钱,王华确认是失主后,从水中拎出钱袋还给了他。作为答谢,失主提出要给王华一锭黄金,王华回答说:“"不取尔数十金,乃取尔一金乎?"”

从此,王华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十里八乡,一时声名鹊起。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老爸,对于王阳明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王华希望儿子读书考科举,像自己一样高中状元。但是在王阳明七八岁时,疯狂迷上了打仗,天天嚷嚷着上战场,后来将这股迷恋投注到了象棋上,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下象棋。但是这个在王华眼中,下象棋就是“不务正业”。可是无论王华怎么劝阻,王阳明依然自得其乐,沉迷其中。

王华无奈,于是趁着王阳明熟睡,把象棋扔到了河里,王阳明醒来后十分不服父亲的做法,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既表达了对象棋的思念,也表达了对父亲的不满: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阳明从小不受拘束,读书也是三心二意,但是拥有过人的才智和记忆力。

在家里的时候,爷爷读书,他常在一旁玩耍,父亲来查看他的功课,竟已将爷爷所读轻而易举的背诵出来。

10岁时,跟随父亲王华赶往京城赴任,途经江苏镇江金山寺时,王伦的朋友作为接待,带着一家人游览山水。文人游水玩水免不了赋诗作对,大家都听说王阳明从小聪慧,于是都期待他能赋诗一首。王阳明也毫不推脱,拿起笔来,片刻诗成: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大家都不信这是他写的,认为是王华事前为王阳明准备好的。于是众人为了考验王阳明,就要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写一首诗,不一会王阳明便诗从口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诗充满童趣又不失哲理,当中也蕴含着辩证法的精髓。这下众人皆敬服,纷纷感叹此子日后了不得。

王阳明却反驳道:“文章而已,不足以成名。”

确实,对于王阳明而言,写写文章并不能满足他的志向,这样顶多只能和他父亲一样,当个状元而已,显然他对这个没有兴趣,那么他想做什么呢?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王阳明

1483年的某一天,11岁王阳明突然向老师提问:“何谓第一等事?”老师一愣,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但还是很快的说出了他认为最好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王阳明摇头道:“不对,我认为人生第一等事乃是读书做圣贤!”

孔圣人

自此,这句话便成为王阳明一生在走的路,并且后来真的做到了。

但此时只有11岁的他,尚且稚嫩,对于“何为圣人”尚不明确,在父亲询问时用张载的四句话做出了回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志即设定一个人生目标,后来王阳明在当老师的时候就经常教导学生:人生须立志,立志当高远。他用种树来比喻立志的重要性:就像种树一样,不栽种根只是一味的培土浇水,是不会有果实的。

王阳明所说的立志不仅仅是确立一个志向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王阳明为了实现自己“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有一段时间沉迷兵法,经常和朋友玩排兵布阵的游戏,还扬言要带兵打仗,保家卫国。

在当时,武将的地位是比文官低的,同等级别的武将碰见文官是要行礼的。身为文官的王华听说自己的儿子要带兵打仗,逮着王阳明就是一顿臭骂:“你家世代读书,你这算什么样子。”

王阳明反问道:“读书有什么用?”

父亲说:“读书可以考取功名,像你爹爹一样高中状元,为家族增光。”

王阳明继续问:“父亲中状元,难道父亲的子孙后代也能中状元么?“

父亲气到笑了,说:“想得美!你要也想中状元,还得努力读书才行。“

王阳明听后小嘴一扁,笑道:“只能一代啊,那这状元也没什么了不起!“

父亲一听,更加愤怒,照例“赏“他一顿痛打。不过每次父亲要教训他的时候,王阳明的爷爷王伦都会出来维护,因为爷爷非常欣赏王阳明这样活泼机灵的性格。

渐渐的王华也摸透了儿子的性格,虽然淘是淘了点,但本性不坏。

王华索性对王阳明“放纵”了不少,儿子要看课外书,买!要学武术,教!

王华明白,对王阳明不能一味的打压,需要恩威并施,要和他成为“对手”,让他在自己的指引中成长。

父子之间的冲突自古便是中国家庭永恒的话题,中国的语境中,父亲代表着一种权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知我们,一个男孩在精神层面战胜父亲这个权威,他的自我人格才算独立,才能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

“父亲像一座山”是经常被使用的形容方式。一座山,是一种有距离的稳定存在,是我们生活中不知不觉的习惯。也就是说,王阳明只有翻越了父亲这座山,才能成长起来。

父亲这座山

心理学家麦可‧兰波,他提出父亲角色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扮演的不同角色:

零到五岁幼年期,父亲是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孩子从依赖母亲到开始往外探索,心理上需要离开母亲而追求独立个体感时,父亲成为他“安全的第三者”,让他可以没有罪恶感地离开。

六到十二岁学龄期,父亲是具权威象征的角色典范。这阶段的孩子正是学龄期,开始学习从他律转自律。而父亲则应该善用自己的权威感,来为家庭建立规范,并且以身作则来发挥影响力,孩子也可以在自我的内在建立道德心。

十三到十八岁的青春期,父亲成了儿子的竞争对手。这阶段的男孩,需要父亲在身边成为性别认同的楷模,却又忍不住在认同之后进而竞争,发展出如同父亲的男子气概。而女儿则是在与父亲的互动中,形成往后与异性相处的模式。

王阳明从“问题少年”最后成为一个“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的旷世圣贤,与状元父亲“亦敌亦友亦师”的相处模式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当时,读书考取状元是每个读书人能取得的最大成就,王阳明虽然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没有了家庭的束缚,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圣贤,还差点历练。

接下来要走的路,要靠他自己,这条路上等待他的将是种种磨难,当跨过了这些,王阳明才真正开启他“开挂”的人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