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光影制片「南阳老表老家起戏了南光北影拍摄系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91更新:2023-03-23 14:02:02

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是南阳当地比较农闲时间,大多以庙会祭祖、婚丧寿诞、庆功还愿、宴宾会朋等方式请戏班来唱戏。有的地方有戏楼,许多是临时搭建的戏台。现如今农村中的年青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看场大戏算是他们一年中最大最集中的娱乐活动了。临近开戏,三五成群,拿着凳子、椅子去看戏,稍远的骑着车子。看戏不但能从舞台角色变换、乐器节奏、吟唱打斗中领略戏曲的魅力,也是熟人之间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桥梁。

南阳是戏曲之乡,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目前主要流行的有曲剧、越调、豫剧、宛梆(南阳梆子)、汉剧(二簧)等剧种。

曲剧,亦称曲子戏、南阳曲子、高台曲、南阳大调曲,它是南阳地方戏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曲剧在南阳大调曲(鼓子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发展形成。主要剧目有:《困皇陵》、《陈妙嫦》、《屠夫状元》、《江姐》、《情系青山》、《包公辞朝》、《王大娘钉缸》、《游春》、《玉兰担水》、《二嫂买锄》、《小二姐上坟》、《李豁子离婚》等。《阎家滩》已拍成电影,《惊蛰》进京演出成功,获得省级多项大奖。主要知名演员艺名有:大金牙、小金牙、水上漂、灯草灰、浪八圈、三保险、大妞、二妞、三妞、四妞等。

越调也是南阳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剧种之一,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起于唐,兴于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由于其音繁促凄紧,听之使人哀伤,故而又被宛民称为哭越调。邓州乃越调之乡。越调的剧目很多,据记载现在留存的有500个左右,它们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较著名的正装戏分为老18本、中18本、小18本。老18本是:《文王吃子》、《乌江口》、《牛头山》、《两狼山》、《水淹七军》、《伍子胥过江》等。中18本为:《一捧雪》、《南阳关》、《刘全进瓜》、《包公三勘蝴蝶梦》、《快活林》、《四进士》等。小18本为:《秦琼卖马》、《长坂坡》、《芦花荡》、《鞭打芦花》、《庄子三探妻》、《孔明祭灯》等。外装戏主要有《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现在演出剧目主要有《三哭殿》、《三保本》、《牧羊卷》、《送灯》、《打金枝》、《玉虎坠》、《二进宫》等。

越调戏剧本的角色行当可分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青衣)、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著名越调名家有:李廷安、史道玉、牛德山、魏大妞、李金枝、李玉华等。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南阳豫剧主要剧目有:《白蛇传》、《对花枪》、《穆桂英挂帅》、《花枪缘》、《吕布戏貂蝉》、《五凤岭》、《黄鹤楼》等。主要演员有:刘法印、徐德敏、闫忠强、柏青、王晓卉、杨森、李磊、王中玉等。南阳是越调、曲剧的天下,解放后才有的豫剧团,豫剧始终不如曲剧、越调受欢迎。

宛梆是南阳大地上流行的少数剧种之一,早先人们称其为“西调”、“南阳调”、“乱弹”、“山梆”、“老梆子”,由于其音乐唱腔的独特性,又有人称它为“唧唧梆”。宛梆出现于明清,由陕西同州梆子传入南阳,结合南阳本地民歌小调与乡音俚语,吸收兄弟剧种昆曲、清戏、锣卷戏、汉剧、越调等逐渐演变而成。解放后,定名为“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宛,故而群众习称“宛梆”。目前,全国仅有内乡宛梆一个专业剧团,为此称为“天下第一团”。主要剧目:《和氏璧》、《九莲灯》,《火烧战船》、《宇宙锋》,《大江东》、《小江东》,《刀劈杨藩》、《浑圆镜》,《董家岭》、《十五宫》,《乐毅伐齐》、《战樊城》等。

汉剧,又称二簧,是南阳传统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明清之际,一直流行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南阳汉剧中净行当的唱腔与南阳越调接近,多是高八度唱法,或句尾拖腔用高八度,兼有南方细腻婉转和北方粗犷豪放的特点。吐字念白时用一种把当地音韵、北方音韵、湖广音韵相杂糅而成的独特韵律,这是南阳汉剧与周边汉剧的区别之处。其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保留下来460多个,建国后经常演出的有200余个,代表剧目有《龙凤配》、《宇宙锋》、《打严嵩》等。

以下照片由南光北影拍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