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那些年的包头那些年的记忆有没有勾起你心底那一串串的回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53更新:2023-03-23 14:29:30

过年了!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回忆我们生活过的老包头!

早期的一宫

那条通向远方的路是建设路,全长11公里,连接包头新旧两大城区。

那些年的一宫

如今的一宫

据了解,一宫曾经接待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乌兰夫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是包头市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也被人们称为“包头市的人民大会堂”。它具有市政府礼堂功能的剧场,可容纳观众一千多位,全国许多著名艺术团体都曾在这里演出,马季、袁世海、王昆、盛中国、彭丽媛、毛阿敏、殷秀梅等著名艺术家都在这里表演过。

早期的包头东站

1984年,包头东站改造,内部有当时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候车室,远处白色直线就是包头老飞机场。

如今的包头东站

当年,包头东站站房上高耸的大钟成为东河区甚至是包头市的标志,大多数铁路职工都将大钟作为校对时间的依据。

上世纪50年代末的钢铁大街

关于钢铁大街的命名由来,根据老一辈工人师傅口口相传的说法是:1959年,包钢第一高炉产出第一炉铁水,周总理亲自慰问炼铁一线工人,那张著名的铁花飞溅的图片(钢花香烟包装)就是如此得来的了。当时第一高炉产出了铁水也产出了矿渣,日本商人要花大价钱购买矿渣(因为矿渣中含有稀土),周总理亲自下令不能卖给日本人。我们用这些矿渣为钢铁大街奠基,所以,这条8公里长的主干道被命名为钢铁大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钢铁大街的终点就是包钢,所以因此命名。

包钢的第一座高炉

钢花香烟的包装

如今的钢铁大街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钢铁大街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见证着包头从“一片荒凉”向“现代化都市”的巨大变迁。

早期的原东河区政府大楼

如今的原东河区政府大楼

东河区政府旧址1954年落成,通体红色的楼体虽然已经显得很陈旧,但从绿色的古典窗框和屋檐,传统的墙面花纹仍能看出当时的气派。该楼建成后,东河区政府相关机构一直在这里办公,直到新政府楼启用,它被使用了四十多年。

早期的大福林饭店

如今的大福林饭店

从天津来的大福林饭店让包头人兴奋不已,光听到这名字就觉得颇有气派。当时的大福林饭店叫包头市第六食堂,营业面积为400平方米,属于规模较大的饭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从那时起,大福林人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参加各种食品展览会,拓宽视野,与包头当地菜品结合等策略,最终在塞外钢城立住了脚,得到了包头人民的信任和尊敬。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全体职工在大福林饭店门前拍摄的,它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包头阿尔丁南大街

如今的阿尔丁大街

80年代的包头百货大楼

如今的包头百货大楼

包头百货大楼一直是包头商业的“城市名片”。在许多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童年的白球鞋,上学时的自行车,工作后的手表,结婚时的缝纫机,无不与包头百货有着难以抹去的记忆……

妙法禅寺(摄于1950年)

如今的妙法禅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