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奥斯卡6项提名「毕业生如何讲述垮掉的一代摘得七项奥斯卡提名」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04更新:2023-03-24 03:58:27

曾有一部电影,获得奥斯卡七项大奖的提名;曾有一部电影,直到今日,它的主题曲《寂静之声》仍然是很多人熟悉的旋律;曾有一部电影,它承接了旧好莱坞时期的辉煌,开启了新好莱坞时期的灿烂。

这部电影,就是上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毕业生》。

作为一部划分时代的经典影片,《毕业生》既因袭了旧好莱坞的累积剪辑手法和经典套路,同时也将新兴的流畅剪辑和电影“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部值得回顾学习的佳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是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反越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叛逆青年人,被称作是“垮掉的一代”。

那一代美国青年崇尚解放天性、追求自由,喊着反传统的口号对美国的主流文化、历史进行反思。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叛最终被命名为“反文化运动”,年轻人们运用摇滚、嬉皮等手段表达自我新主张,以反叛的姿态行走社会。

而《毕业生》通过叙述一个美国常青藤名校毕业生的反叛故事,展现了那一代年轻人特殊的风貌。

电影是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的艺术,本片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丰富探索。

累积剪辑是旧好莱坞习惯用的开场方式之一,所谓累积剪辑其实就是依照“从前有座山(远景),山里有座庙(全景),庙里有个老和尚(中景)”,电影中的景别大致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而累积剪辑就是将相邻的两个景别剪辑到一起。

比如下图,我们可清晰感受由远依次到近的剪辑。

而现在常见的流畅剪辑则是隔级跳,在不同景别剪辑到一起时,通常中间要隔着一个景别。

《毕业生》打破了累积剪辑的惯例,开篇就将主人公的大特写呈现在观众们的眼前,主人公脸上迷惘的神色一览无余,而这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情感基调和价值基调,是整个影片叙事的根本。

道具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常常被人们所轻视,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妙用。

导演利用镜头减弱了空间的纵深感,将主角和鱼缸呈现在同一层面中,带来了主角本杰明仿佛身处于鱼缸中的视觉效果。

鱼缸的玻璃是透明的,被关在鱼缸内的鱼儿不知道这道透明屏障的存在,它们看到的是被玻璃扭曲的世界。

而本杰明正如鱼缸内的鱼,刚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他一派天真,还不能适应上流社会的奢靡和虚伪。

当本杰明从屋子里被父母强行拉扯到众人面前时,镜头给了墙上的一幅小丑油画特写,此时的本杰明正是一个在大家面前出丑的小丑。

如果鱼缸的暗示还不够明显,那么潜水服几乎就是一种明示了。

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主观视角对本杰明的内心进行剖析,并辅之本杰明粗重的、濒临窒息的呼吸声。

主观视角本杰明看到的荒诞世界

套上了潜水服的本杰明听不见外界的声响,此时父母送给他的潜水服就是他和世界之间的阻碍,他想要浮出水面,却被父母的手重新摁下去。

这是本杰明的自我被压抑的外化表现,表明他的自我认同层面出现了危机。而为了挣脱这种束缚,打破面前的屏障,他选择做一些惊世骇俗,不被父母所同意的事情。这之后我们将见证他的“离经叛道”。

三角形的构图是最具有稳定感的构图,但这种稳定性有时会变成一种强大的权利和压迫性。

鲁滨逊太太诱惑年轻的本杰明时,导演从同一侧对两人进行拍摄。前景是鲁滨逊太太屈起的腿,形成一个三角的形状,而本杰明正好被框在三角形的正中央。

面对风情而强势的鲁滨逊太太,本杰明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几乎要在这种两性的压迫感中屈服。这种无意识的性本能屈服也为下文本杰明约鲁滨逊太太见面埋下伏笔。

女性形象在本片中是很值得琢磨的,鲁滨逊太太代表着性欲,而她的女儿伊琳则代表着最纯真的爱情。

弗洛伊德曾经在精神分析学说的领域中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即男性在潜意识中有弑父娶母的意愿。

而这一学说在生活中的表现并非完全如同那个古希腊故事,“母”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切年龄远超其本身的女性长辈。在影片中,母亲的形象似乎是缺失的,她没有一切母亲的明显特质:温柔、细心、抚慰……整部电影中她留给观众的唯一印象就是询问本杰明晚上去做了些什么事。

这个空缺是由罗宾逊太太所填补的,她具有母亲的细心和敏锐,是宴会上唯一注意到本杰明情绪低落的人,并且在本杰明对生活产生厌倦和失望的情绪后给予他一定程度的安慰。

本杰明反抗社会规则的行为本质是建构一个新的权力体系,基于男权的社会现象,而他从“子”的身份变成“父”则是通过对“母”肉体的征服。但这样建构起来的权力体系是不够稳定的,因为事实上本杰明仍然是社会规则的一环,而恋母情结终将随着心性的成熟过渡到下一环节。

伊琳就是过渡的一个契机,她的出现将本杰明对女性长辈的依赖和迷恋过渡到对同龄人的真正爱情。

伊琳和本杰明的爱情也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所以他们的爱情在本质上依旧是对于社会固有伦理道德的反叛,由此引出了旧好莱坞时代经典的落跑新娘情节。

但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最后虽然两人突破一切世俗的枷锁,成功地走到了一起,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happy ending。

影片最后是一个长镜头,完整地记录下了两人从狂喜到互相对视,再到一切尘埃落定后的迷惘。

在这里,演员没有一句台词,但是观众能读懂导演的发问:对抗传统旧文化带来了兴奋,这之后,该去往何方?

就如影片中这对年轻男女匆匆乘上这趟班车,却不知会驶向哪里。

另一处细思有趣的画面是车上其他中老年乘客的目光。从穿着打扮看,有体面的中产阶层,也有朴素工薪族,从性别看,有男有女。他们的位置前于男女主人公,正吻合两者之间年龄差距。

仔细看他们的表情,质疑、否定、漠然、嘲讽,唯独没有鼓励。

这样的情绪表达暗示导演对反文化运动的担忧——美国青年企图用摇滚、性解放等方式解构美国的传统权利话语体系,犹如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对旧规则充满厌恶,处在构建新世界的高亢中。

但是他们究竟会走去哪里?待人到中年,是否被社会打磨完棱角,失去独属于青年人的敏锐,被时间改造成自己曾讨厌的那种人?

影片由一个人的迷茫开始,在两个人的茫然中收尾,从行动看毕业生完成了一次反叛实验,而结果如何,答案留白待画面外的观众自己判断。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