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TVB老戏骨去世胡枫感到愕然近年频繁出席丧礼已看淡生死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8更新:2023-03-26 18:37:40

余子明从影超过半个世纪,虽然他很少机会演主角,但从来不会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他在《封神榜》中扮演的姜子牙一角,就非常出色。

年岁渐长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年初他突然中风,半边身体一度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在家人的鼓励和照顾下,余子明曾好转,怎料上个月底病情恶化,最终不敌病魔去世。

余子明在娱乐圈人缘甚好,不少明星得悉他去世后,都感到难过,并公开悼念他。

谷祖琳去年跟余子明合作过,戏中她扮演余子明的女儿,两人有很多对手戏。听到前辈的噩耗后,她说感到突然以及可惜,她形容余子明人很好很搞笑,跟对方拍戏时,现场总是会很轻松,气氛融洽。

“金花婆婆”冯素波也接受了采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她跟余子明是亲戚关系。她有一个妹妹叫冯素云,当初她为了一碗叉烧饭做媒人,将妹妹介绍给余子明认识。

之后,冯素云与余子明迅速坠入爱河,并结婚生子,多年来夫妻俩始终恩爱有加。

与余子明相识多年的胡枫,在听到好友去世的消息时,感到很愕然。他表示,早在《欢乐今宵》节目,两人就有合作,他觉得余子明人很好很友善。

他慨叹又有老友去世,不知道说什么,希望对方一路走好。

他十分有心,总是抽空出席好友们的丧礼,比如曾江、梁淑庄、梁洁华等人的丧礼,都有他的身影。

频繁出席丧礼送别好友的他,已看淡生死。

他此前受访时表示,朋友走完一个又一个,我也会想自己什么时候走,这是人生必经的阶段,虽然我不想走,但时候到了不得不走。

香港著名导演、演员楚原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的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真心祝愿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一生可谓是光彩夺人。

楚原原名张宝坚,是于1956年在其父的影响下,才开始投身于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的。有媒体曾发表报道称他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武侠影视的影响力。他的一生总共执导过120部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让人们被所演角色的情感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剑》、《楚留香》系列、《可怜天下父母亲》、《陆小凤》等。

记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现场中,荣获终身成就奖的楚原说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就可以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他说的这句话,真的可以完美地诠释为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离世,对影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供后代年轻人士认真诵读,虽然楚原已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都要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毕竟他说过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经验所悟得来的。有时候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上一辈的经验管用,毕竟完全读懂书里的知识,单看过是完全不行的,必须得有实践和时间的付出。

邵氏老导演楚原获得终身成就奖。

按理说在邵氏的那么多大导演里,楚原论地位和资历,早就应该获得这个奖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也许是看过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获奖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间刷屏朋友圈,声势超过了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六度夺得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

看粤语原文更能感受到这段发言的精髓。

原来那个当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华!

看不懂粤语的可以看看国语翻译:

大家请坐,多谢我的大徒弟冯淬帆,很讲义气,从台湾来颁这个奖给我。

终身成就奖,颁给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只不过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开心时候,困难的时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

十年后,我的戏不卖钱,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但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影”四个字砌的,没什么奇怪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个人,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不说不知道,原来人生和打麻将一样,是有东南西北风的,你打到北风的时候,又是另一种人生。如果你像我一样,老得好像我这样,终身成就奖这个老人牌都拿到了。

应该“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到老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送给大家我喜欢的几句话: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不负此生。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楚原并不是特别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恶补武侠电影的时候,看过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还有就是在港片后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请来前辈,港片达人魏君子老师,他授权柚子年华转发一篇旧文,纪念楚原老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

有才华的导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机遇,不难成就一番事业。譬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壮年时虽经几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为一代引领风潮的大导演。

待年事已高,事业走低,张彻疾病缠身退休,李翰祥被迫应景赚钱,胡金铨创作力不从心,迟暮英雄纵然无可奈何,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仍难免书生论剑、指点江山,至不济也要写本回忆录留个纪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潇洒自在:论艺术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师之下;讲商业票房,他导片138部,30年前人称“楚千万”(一年拍片总票房过千万港币,张彻也只号称“百万导演”);烈士暮年后,楚原既未像张彻、李翰祥那样壮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孙仲那样退隐异邦。他依然混迹于纷嚣影视圈,却已不再做号令三军的大导演,而是屈尊去电视台演肥皂剧,甘愿做个供后辈驱使的老龙套!

按说楚原早已名利双收,何必如此自贬身价?但反言之,孙仲等远遁他乡自可超然物外,张彻辈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万”这种“闹市侠隐”的淡然心态最是难得。不过,为人处事能做到荣辱不惊、锋芒尽掩,讲到底,虽是楚原性情使然,却也与浮沉经历有关……

楚原(原名张宝坚)能进电影圈,当然多亏身为粤语电影名家的老爹张活游,但他掌握电影知识和理论则全靠自学。如果说父亲的粤语片只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楚原爱上电影的却是桑弧执导、石挥主演的《哀乐中年》。从此,学生时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电影,由于在解放后的广州读大学,他研习的电影理论书籍大部分来自前苏联。

饱览群书后,楚原很快有机会得以实践。1954年,楚原来港,蒙世叔吴回提携,开始电影拍摄工作。初期也学父亲演戏,但因个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转做助导和编剧,不久给秦剑做副导。《湖畔草》是楚原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他只有23岁,与岳枫并列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李翰祥28岁做导演,胡金铨、张彻更是30岁之后才如愿)。

虽然年纪轻轻就做导演,但楚原一开始就弓马娴熟,拍戏又快又好,也让他泡到了自己电影中的女主角南红。老东家光艺公司不仅纵容他自由创作,还允许楚原、南红夫妇自组“玫瑰”公司(但占股50%),并出借当家小生谢贤。显然,片商老板对楚原另眼看待,绝非大发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华横溢、有商业价值,无论文艺片《秋风残叶》、《含泪的玫瑰》、《冬恋》、《浪子》,抑或奇情动作片《黑玫瑰》和错摸喜剧《玉女添丁》,无不既有掌声又赢票房,与父亲合作的社会伦理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内地发行,影响颇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称楚原为“急智奇才”,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楚原眼里,做导演实在不算难:“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说得轻松,但对同时代的多数粤语片导演来说,甭说事前写剧本,就是现场拍摄还有的听马经、有的吃云吞面——大家忙着赚钱糊口,哪有时间精力做准备搞创作?结果,纵然楚原有心,但面对那么多的云吞面导演和“七日鲜”,亦无力阻止粤语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粤语电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连身价一万一部的楚原(当时粤语片导演单部最高工资,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币)也只好转投国泰导国语片。

为国泰打工两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戏,远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况,但其中一部《龙沐香》却奠定了日后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侠片的风格基调。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爱奴》(1972)。只是,该片虽用武侠片包装,但依楚原初衷,“爱奴”何莉莉只须用爱复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当时流行武侠片,楚原的想法最终还是被老板邵逸夫否决。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不仅打败李小龙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成功令几近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对于楚原来说,《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却绝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艺片才是他的最爱)。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原著舞台剧本精彩,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至于楚原的功劳,只是适时将当年的香港现实与剧情台词结合起来而已。

无论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为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长,楚原随后执导的六部戏,除《香港73》卖座稍可外,其余票房皆未达到预期,他也因此逐渐失去老板信任。

1975年,楚原有9个月没戏拍,心底发慌之余,就想到拍武侠片,主动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写了电影分场剧本给邵逸夫看。这回总算峰回路转,尽管邵老板觉得不太靠谱,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写了一个《流星·蝴蝶·剑》剧本给楚原。

楚导演一看傻眼,原来倪匡的这个剧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争部分,竟将小蝶、孟星魂等主角尽数删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编(好在倪匡有个习惯,先拿剧本费,必定准时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随便)。

《流星·蝴蝶·剑》上映后,香港票房不俗,台湾更破了卖座纪录。自此,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单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当时,观众和业内一致公认:港台那么多人(包括古龙自己)拍古龙武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却都不及只拍内棚厂景的楚原最得神韵。

对此,楚原先是谦逊一句:“基本上,没有了枫叶和干冰,我是不懂得拍戏的。”随后言明:“我的电影,其实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龙小说电影,那里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内,我很喜欢国画中的写意派画风,《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一个冷寂的江头,一个残破的鱼网,他一面在那儿补网,一面煮药,只是这些,燕十三的遗世味道已经出来了。”

除了构图布景等方面受中国写意派画法影响,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龙武侠当成文艺片来拍,“例如《小李飞刀》中几乎全是讲人性,终日情情爱爱”,加之拍古装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风弄月,更对了楚原性喜诗词的胃口,拍起来自然随心如意、效果奇佳。

别看楚原最爱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欢开玩笑,经常在片场逗大美女井莉莞尔,但为人处事却与自己电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他和南红相敬如宾已有50载,他在片场永远穿着破烂背心短西裤,见人就笑,毫无架子,人缘最好(有记者甚至管楚原叫济公,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楚原从不会清高脱俗,别的导演欺他脾气好,经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会发火。他也经常“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龙武侠最红的时候,邵逸夫让他专为李嘉诚几个潮州富商拍个潮剧电影《辞郎州》,他也欣然从命。

结果《辞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万。当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气,皆因事前邵老板给他吃了定心丸:“拍这个才花几十万,让他们(李嘉诚等富商)开心一下吧。”至于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无所谓,只要老板满意就成。

楚原这大半辈子,骨子里是文艺情怀,拍的却多是商业片;演的影视剧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戏可演的只有《雪儿》和《警察故事》。

不过,楚原最难得之处在于因地制宜、适应潮流,拍武侠片居然融入文艺腔,也能成功;做导演渐失灵感,便毅然收手;对影视圈难舍难离,就干脆放下身段跑龙套!大导演又如何?活得潇洒才是正经!祝楚老开心长寿!

而不是,他拍了什么。

他在犹豫。

越来越近。

香港著名导演、演员楚原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的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真心祝愿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一生可谓是光彩夺人。

楚原原名张宝坚,是于1956年在其父的影响下,才开始投身于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的。有媒体曾发表报道称他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武侠影视的影响力。他的一生总共执导过120部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让人们被所演角色的情感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剑》、《楚留香》系列、《可怜天下父母亲》、《陆小凤》等。

记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现场中,荣获终身成就奖的楚原说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就可以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他说的这句话,真的可以完美地诠释为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离世,对影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供后代年轻人士认真诵读,虽然楚原已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都要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毕竟他说过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经验所悟得来的。有时候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上一辈的经验管用,毕竟完全读懂书里的知识,单看过是完全不行的,必须得有实践和时间的付出。

邵氏老导演楚原获得终身成就奖。

按理说在邵氏的那么多大导演里,楚原论地位和资历,早就应该获得这个奖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也许是看过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获奖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间刷屏朋友圈,声势超过了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六度夺得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

看粤语原文更能感受到这段发言的精髓。

原来那个当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华!

看不懂粤语的可以看看国语翻译:

大家请坐,多谢我的大徒弟冯淬帆,很讲义气,从台湾来颁这个奖给我。

终身成就奖,颁给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只不过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开心时候,困难的时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

十年后,我的戏不卖钱,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但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影”四个字砌的,没什么奇怪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个人,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不说不知道,原来人生和打麻将一样,是有东南西北风的,你打到北风的时候,又是另一种人生。如果你像我一样,老得好像我这样,终身成就奖这个老人牌都拿到了。

应该“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到老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送给大家我喜欢的几句话: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不负此生。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楚原并不是特别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恶补武侠电影的时候,看过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还有就是在港片后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请来前辈,港片达人魏君子老师,他授权柚子年华转发一篇旧文,纪念楚原老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

有才华的导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机遇,不难成就一番事业。譬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壮年时虽经几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为一代引领风潮的大导演。

待年事已高,事业走低,张彻疾病缠身退休,李翰祥被迫应景赚钱,胡金铨创作力不从心,迟暮英雄纵然无可奈何,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仍难免书生论剑、指点江山,至不济也要写本回忆录留个纪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潇洒自在:论艺术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师之下;讲商业票房,他导片138部,30年前人称“楚千万”(一年拍片总票房过千万港币,张彻也只号称“百万导演”);烈士暮年后,楚原既未像张彻、李翰祥那样壮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孙仲那样退隐异邦。他依然混迹于纷嚣影视圈,却已不再做号令三军的大导演,而是屈尊去电视台演肥皂剧,甘愿做个供后辈驱使的老龙套!

按说楚原早已名利双收,何必如此自贬身价?但反言之,孙仲等远遁他乡自可超然物外,张彻辈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万”这种“闹市侠隐”的淡然心态最是难得。不过,为人处事能做到荣辱不惊、锋芒尽掩,讲到底,虽是楚原性情使然,却也与浮沉经历有关……

楚原(原名张宝坚)能进电影圈,当然多亏身为粤语电影名家的老爹张活游,但他掌握电影知识和理论则全靠自学。如果说父亲的粤语片只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楚原爱上电影的却是桑弧执导、石挥主演的《哀乐中年》。从此,学生时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电影,由于在解放后的广州读大学,他研习的电影理论书籍大部分来自前苏联。

饱览群书后,楚原很快有机会得以实践。1954年,楚原来港,蒙世叔吴回提携,开始电影拍摄工作。初期也学父亲演戏,但因个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转做助导和编剧,不久给秦剑做副导。《湖畔草》是楚原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他只有23岁,与岳枫并列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李翰祥28岁做导演,胡金铨、张彻更是30岁之后才如愿)。

虽然年纪轻轻就做导演,但楚原一开始就弓马娴熟,拍戏又快又好,也让他泡到了自己电影中的女主角南红。老东家光艺公司不仅纵容他自由创作,还允许楚原、南红夫妇自组“玫瑰”公司(但占股50%),并出借当家小生谢贤。显然,片商老板对楚原另眼看待,绝非大发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华横溢、有商业价值,无论文艺片《秋风残叶》、《含泪的玫瑰》、《冬恋》、《浪子》,抑或奇情动作片《黑玫瑰》和错摸喜剧《玉女添丁》,无不既有掌声又赢票房,与父亲合作的社会伦理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内地发行,影响颇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称楚原为“急智奇才”,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楚原眼里,做导演实在不算难:“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说得轻松,但对同时代的多数粤语片导演来说,甭说事前写剧本,就是现场拍摄还有的听马经、有的吃云吞面——大家忙着赚钱糊口,哪有时间精力做准备搞创作?结果,纵然楚原有心,但面对那么多的云吞面导演和“七日鲜”,亦无力阻止粤语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粤语电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连身价一万一部的楚原(当时粤语片导演单部最高工资,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币)也只好转投国泰导国语片。

为国泰打工两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戏,远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况,但其中一部《龙沐香》却奠定了日后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侠片的风格基调。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爱奴》(1972)。只是,该片虽用武侠片包装,但依楚原初衷,“爱奴”何莉莉只须用爱复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当时流行武侠片,楚原的想法最终还是被老板邵逸夫否决。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不仅打败李小龙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成功令几近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对于楚原来说,《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却绝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艺片才是他的最爱)。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原著舞台剧本精彩,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至于楚原的功劳,只是适时将当年的香港现实与剧情台词结合起来而已。

无论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为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长,楚原随后执导的六部戏,除《香港73》卖座稍可外,其余票房皆未达到预期,他也因此逐渐失去老板信任。

1975年,楚原有9个月没戏拍,心底发慌之余,就想到拍武侠片,主动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写了电影分场剧本给邵逸夫看。这回总算峰回路转,尽管邵老板觉得不太靠谱,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写了一个《流星·蝴蝶·剑》剧本给楚原。

楚导演一看傻眼,原来倪匡的这个剧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争部分,竟将小蝶、孟星魂等主角尽数删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编(好在倪匡有个习惯,先拿剧本费,必定准时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随便)。

《流星·蝴蝶·剑》上映后,香港票房不俗,台湾更破了卖座纪录。自此,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单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当时,观众和业内一致公认:港台那么多人(包括古龙自己)拍古龙武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却都不及只拍内棚厂景的楚原最得神韵。

对此,楚原先是谦逊一句:“基本上,没有了枫叶和干冰,我是不懂得拍戏的。”随后言明:“我的电影,其实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龙小说电影,那里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内,我很喜欢国画中的写意派画风,《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一个冷寂的江头,一个残破的鱼网,他一面在那儿补网,一面煮药,只是这些,燕十三的遗世味道已经出来了。”

除了构图布景等方面受中国写意派画法影响,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龙武侠当成文艺片来拍,“例如《小李飞刀》中几乎全是讲人性,终日情情爱爱”,加之拍古装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风弄月,更对了楚原性喜诗词的胃口,拍起来自然随心如意、效果奇佳。

别看楚原最爱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欢开玩笑,经常在片场逗大美女井莉莞尔,但为人处事却与自己电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他和南红相敬如宾已有50载,他在片场永远穿着破烂背心短西裤,见人就笑,毫无架子,人缘最好(有记者甚至管楚原叫济公,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楚原从不会清高脱俗,别的导演欺他脾气好,经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会发火。他也经常“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龙武侠最红的时候,邵逸夫让他专为李嘉诚几个潮州富商拍个潮剧电影《辞郎州》,他也欣然从命。

结果《辞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万。当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气,皆因事前邵老板给他吃了定心丸:“拍这个才花几十万,让他们(李嘉诚等富商)开心一下吧。”至于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无所谓,只要老板满意就成。

楚原这大半辈子,骨子里是文艺情怀,拍的却多是商业片;演的影视剧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戏可演的只有《雪儿》和《警察故事》。

不过,楚原最难得之处在于因地制宜、适应潮流,拍武侠片居然融入文艺腔,也能成功;做导演渐失灵感,便毅然收手;对影视圈难舍难离,就干脆放下身段跑龙套!大导演又如何?活得潇洒才是正经!祝楚老开心长寿!

而不是,他拍了什么。

他在犹豫。

越来越近。

香港著名导演、演员楚原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的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真心祝愿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一生可谓是光彩夺人。

楚原原名张宝坚,是于1956年在其父的影响下,才开始投身于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的。有媒体曾发表报道称他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武侠影视的影响力。他的一生总共执导过120部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让人们被所演角色的情感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剑》、《楚留香》系列、《可怜天下父母亲》、《陆小凤》等。

记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现场中,荣获终身成就奖的楚原说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就可以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他说的这句话,真的可以完美地诠释为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离世,对影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供后代年轻人士认真诵读,虽然楚原已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都要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毕竟他说过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经验所悟得来的。有时候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上一辈的经验管用,毕竟完全读懂书里的知识,单看过是完全不行的,必须得有实践和时间的付出。

邵氏老导演楚原获得终身成就奖。

按理说在邵氏的那么多大导演里,楚原论地位和资历,早就应该获得这个奖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也许是看过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获奖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间刷屏朋友圈,声势超过了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六度夺得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

看粤语原文更能感受到这段发言的精髓。

原来那个当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华!

看不懂粤语的可以看看国语翻译:

大家请坐,多谢我的大徒弟冯淬帆,很讲义气,从台湾来颁这个奖给我。

终身成就奖,颁给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只不过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开心时候,困难的时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

十年后,我的戏不卖钱,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但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影”四个字砌的,没什么奇怪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个人,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不说不知道,原来人生和打麻将一样,是有东南西北风的,你打到北风的时候,又是另一种人生。如果你像我一样,老得好像我这样,终身成就奖这个老人牌都拿到了。

应该“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到老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送给大家我喜欢的几句话: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不负此生。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楚原并不是特别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恶补武侠电影的时候,看过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还有就是在港片后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请来前辈,港片达人魏君子老师,他授权柚子年华转发一篇旧文,纪念楚原老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

有才华的导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机遇,不难成就一番事业。譬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壮年时虽经几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为一代引领风潮的大导演。

待年事已高,事业走低,张彻疾病缠身退休,李翰祥被迫应景赚钱,胡金铨创作力不从心,迟暮英雄纵然无可奈何,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仍难免书生论剑、指点江山,至不济也要写本回忆录留个纪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潇洒自在:论艺术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师之下;讲商业票房,他导片138部,30年前人称“楚千万”(一年拍片总票房过千万港币,张彻也只号称“百万导演”);烈士暮年后,楚原既未像张彻、李翰祥那样壮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孙仲那样退隐异邦。他依然混迹于纷嚣影视圈,却已不再做号令三军的大导演,而是屈尊去电视台演肥皂剧,甘愿做个供后辈驱使的老龙套!

按说楚原早已名利双收,何必如此自贬身价?但反言之,孙仲等远遁他乡自可超然物外,张彻辈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万”这种“闹市侠隐”的淡然心态最是难得。不过,为人处事能做到荣辱不惊、锋芒尽掩,讲到底,虽是楚原性情使然,却也与浮沉经历有关……

楚原(原名张宝坚)能进电影圈,当然多亏身为粤语电影名家的老爹张活游,但他掌握电影知识和理论则全靠自学。如果说父亲的粤语片只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楚原爱上电影的却是桑弧执导、石挥主演的《哀乐中年》。从此,学生时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电影,由于在解放后的广州读大学,他研习的电影理论书籍大部分来自前苏联。

饱览群书后,楚原很快有机会得以实践。1954年,楚原来港,蒙世叔吴回提携,开始电影拍摄工作。初期也学父亲演戏,但因个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转做助导和编剧,不久给秦剑做副导。《湖畔草》是楚原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他只有23岁,与岳枫并列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李翰祥28岁做导演,胡金铨、张彻更是30岁之后才如愿)。

虽然年纪轻轻就做导演,但楚原一开始就弓马娴熟,拍戏又快又好,也让他泡到了自己电影中的女主角南红。老东家光艺公司不仅纵容他自由创作,还允许楚原、南红夫妇自组“玫瑰”公司(但占股50%),并出借当家小生谢贤。显然,片商老板对楚原另眼看待,绝非大发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华横溢、有商业价值,无论文艺片《秋风残叶》、《含泪的玫瑰》、《冬恋》、《浪子》,抑或奇情动作片《黑玫瑰》和错摸喜剧《玉女添丁》,无不既有掌声又赢票房,与父亲合作的社会伦理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内地发行,影响颇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称楚原为“急智奇才”,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楚原眼里,做导演实在不算难:“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说得轻松,但对同时代的多数粤语片导演来说,甭说事前写剧本,就是现场拍摄还有的听马经、有的吃云吞面——大家忙着赚钱糊口,哪有时间精力做准备搞创作?结果,纵然楚原有心,但面对那么多的云吞面导演和“七日鲜”,亦无力阻止粤语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粤语电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连身价一万一部的楚原(当时粤语片导演单部最高工资,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币)也只好转投国泰导国语片。

为国泰打工两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戏,远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况,但其中一部《龙沐香》却奠定了日后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侠片的风格基调。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爱奴》(1972)。只是,该片虽用武侠片包装,但依楚原初衷,“爱奴”何莉莉只须用爱复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当时流行武侠片,楚原的想法最终还是被老板邵逸夫否决。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不仅打败李小龙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成功令几近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对于楚原来说,《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却绝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艺片才是他的最爱)。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原著舞台剧本精彩,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至于楚原的功劳,只是适时将当年的香港现实与剧情台词结合起来而已。

无论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为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长,楚原随后执导的六部戏,除《香港73》卖座稍可外,其余票房皆未达到预期,他也因此逐渐失去老板信任。

1975年,楚原有9个月没戏拍,心底发慌之余,就想到拍武侠片,主动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写了电影分场剧本给邵逸夫看。这回总算峰回路转,尽管邵老板觉得不太靠谱,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写了一个《流星·蝴蝶·剑》剧本给楚原。

楚导演一看傻眼,原来倪匡的这个剧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争部分,竟将小蝶、孟星魂等主角尽数删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编(好在倪匡有个习惯,先拿剧本费,必定准时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随便)。

《流星·蝴蝶·剑》上映后,香港票房不俗,台湾更破了卖座纪录。自此,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单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当时,观众和业内一致公认:港台那么多人(包括古龙自己)拍古龙武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却都不及只拍内棚厂景的楚原最得神韵。

对此,楚原先是谦逊一句:“基本上,没有了枫叶和干冰,我是不懂得拍戏的。”随后言明:“我的电影,其实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龙小说电影,那里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内,我很喜欢国画中的写意派画风,《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一个冷寂的江头,一个残破的鱼网,他一面在那儿补网,一面煮药,只是这些,燕十三的遗世味道已经出来了。”

除了构图布景等方面受中国写意派画法影响,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龙武侠当成文艺片来拍,“例如《小李飞刀》中几乎全是讲人性,终日情情爱爱”,加之拍古装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风弄月,更对了楚原性喜诗词的胃口,拍起来自然随心如意、效果奇佳。

别看楚原最爱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欢开玩笑,经常在片场逗大美女井莉莞尔,但为人处事却与自己电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他和南红相敬如宾已有50载,他在片场永远穿着破烂背心短西裤,见人就笑,毫无架子,人缘最好(有记者甚至管楚原叫济公,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楚原从不会清高脱俗,别的导演欺他脾气好,经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会发火。他也经常“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龙武侠最红的时候,邵逸夫让他专为李嘉诚几个潮州富商拍个潮剧电影《辞郎州》,他也欣然从命。

结果《辞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万。当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气,皆因事前邵老板给他吃了定心丸:“拍这个才花几十万,让他们(李嘉诚等富商)开心一下吧。”至于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无所谓,只要老板满意就成。

楚原这大半辈子,骨子里是文艺情怀,拍的却多是商业片;演的影视剧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戏可演的只有《雪儿》和《警察故事》。

不过,楚原最难得之处在于因地制宜、适应潮流,拍武侠片居然融入文艺腔,也能成功;做导演渐失灵感,便毅然收手;对影视圈难舍难离,就干脆放下身段跑龙套!大导演又如何?活得潇洒才是正经!祝楚老开心长寿!

而不是,他拍了什么。

他在犹豫。

越来越近。

香港著名导演、演员楚原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的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真心祝愿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一生可谓是光彩夺人。

楚原原名张宝坚,是于1956年在其父的影响下,才开始投身于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的。有媒体曾发表报道称他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武侠影视的影响力。他的一生总共执导过120部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让人们被所演角色的情感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剑》、《楚留香》系列、《可怜天下父母亲》、《陆小凤》等。

记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现场中,荣获终身成就奖的楚原说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就可以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他说的这句话,真的可以完美地诠释为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离世,对影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供后代年轻人士认真诵读,虽然楚原已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都要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毕竟他说过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经验所悟得来的。有时候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上一辈的经验管用,毕竟完全读懂书里的知识,单看过是完全不行的,必须得有实践和时间的付出。

邵氏老导演楚原获得终身成就奖。

按理说在邵氏的那么多大导演里,楚原论地位和资历,早就应该获得这个奖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也许是看过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获奖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间刷屏朋友圈,声势超过了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六度夺得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

看粤语原文更能感受到这段发言的精髓。

原来那个当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华!

看不懂粤语的可以看看国语翻译:

大家请坐,多谢我的大徒弟冯淬帆,很讲义气,从台湾来颁这个奖给我。

终身成就奖,颁给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只不过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开心时候,困难的时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

十年后,我的戏不卖钱,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但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影”四个字砌的,没什么奇怪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个人,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不说不知道,原来人生和打麻将一样,是有东南西北风的,你打到北风的时候,又是另一种人生。如果你像我一样,老得好像我这样,终身成就奖这个老人牌都拿到了。

应该“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到老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送给大家我喜欢的几句话: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不负此生。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楚原并不是特别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恶补武侠电影的时候,看过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还有就是在港片后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请来前辈,港片达人魏君子老师,他授权柚子年华转发一篇旧文,纪念楚原老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

有才华的导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机遇,不难成就一番事业。譬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壮年时虽经几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为一代引领风潮的大导演。

待年事已高,事业走低,张彻疾病缠身退休,李翰祥被迫应景赚钱,胡金铨创作力不从心,迟暮英雄纵然无可奈何,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仍难免书生论剑、指点江山,至不济也要写本回忆录留个纪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潇洒自在:论艺术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师之下;讲商业票房,他导片138部,30年前人称“楚千万”(一年拍片总票房过千万港币,张彻也只号称“百万导演”);烈士暮年后,楚原既未像张彻、李翰祥那样壮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孙仲那样退隐异邦。他依然混迹于纷嚣影视圈,却已不再做号令三军的大导演,而是屈尊去电视台演肥皂剧,甘愿做个供后辈驱使的老龙套!

按说楚原早已名利双收,何必如此自贬身价?但反言之,孙仲等远遁他乡自可超然物外,张彻辈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万”这种“闹市侠隐”的淡然心态最是难得。不过,为人处事能做到荣辱不惊、锋芒尽掩,讲到底,虽是楚原性情使然,却也与浮沉经历有关……

楚原(原名张宝坚)能进电影圈,当然多亏身为粤语电影名家的老爹张活游,但他掌握电影知识和理论则全靠自学。如果说父亲的粤语片只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楚原爱上电影的却是桑弧执导、石挥主演的《哀乐中年》。从此,学生时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电影,由于在解放后的广州读大学,他研习的电影理论书籍大部分来自前苏联。

饱览群书后,楚原很快有机会得以实践。1954年,楚原来港,蒙世叔吴回提携,开始电影拍摄工作。初期也学父亲演戏,但因个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转做助导和编剧,不久给秦剑做副导。《湖畔草》是楚原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他只有23岁,与岳枫并列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李翰祥28岁做导演,胡金铨、张彻更是30岁之后才如愿)。

虽然年纪轻轻就做导演,但楚原一开始就弓马娴熟,拍戏又快又好,也让他泡到了自己电影中的女主角南红。老东家光艺公司不仅纵容他自由创作,还允许楚原、南红夫妇自组“玫瑰”公司(但占股50%),并出借当家小生谢贤。显然,片商老板对楚原另眼看待,绝非大发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华横溢、有商业价值,无论文艺片《秋风残叶》、《含泪的玫瑰》、《冬恋》、《浪子》,抑或奇情动作片《黑玫瑰》和错摸喜剧《玉女添丁》,无不既有掌声又赢票房,与父亲合作的社会伦理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内地发行,影响颇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称楚原为“急智奇才”,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楚原眼里,做导演实在不算难:“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说得轻松,但对同时代的多数粤语片导演来说,甭说事前写剧本,就是现场拍摄还有的听马经、有的吃云吞面——大家忙着赚钱糊口,哪有时间精力做准备搞创作?结果,纵然楚原有心,但面对那么多的云吞面导演和“七日鲜”,亦无力阻止粤语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粤语电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连身价一万一部的楚原(当时粤语片导演单部最高工资,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币)也只好转投国泰导国语片。

为国泰打工两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戏,远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况,但其中一部《龙沐香》却奠定了日后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侠片的风格基调。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爱奴》(1972)。只是,该片虽用武侠片包装,但依楚原初衷,“爱奴”何莉莉只须用爱复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当时流行武侠片,楚原的想法最终还是被老板邵逸夫否决。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不仅打败李小龙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成功令几近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对于楚原来说,《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却绝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艺片才是他的最爱)。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原著舞台剧本精彩,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至于楚原的功劳,只是适时将当年的香港现实与剧情台词结合起来而已。

无论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为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长,楚原随后执导的六部戏,除《香港73》卖座稍可外,其余票房皆未达到预期,他也因此逐渐失去老板信任。

1975年,楚原有9个月没戏拍,心底发慌之余,就想到拍武侠片,主动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写了电影分场剧本给邵逸夫看。这回总算峰回路转,尽管邵老板觉得不太靠谱,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写了一个《流星·蝴蝶·剑》剧本给楚原。

楚导演一看傻眼,原来倪匡的这个剧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争部分,竟将小蝶、孟星魂等主角尽数删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编(好在倪匡有个习惯,先拿剧本费,必定准时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随便)。

《流星·蝴蝶·剑》上映后,香港票房不俗,台湾更破了卖座纪录。自此,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单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当时,观众和业内一致公认:港台那么多人(包括古龙自己)拍古龙武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却都不及只拍内棚厂景的楚原最得神韵。

对此,楚原先是谦逊一句:“基本上,没有了枫叶和干冰,我是不懂得拍戏的。”随后言明:“我的电影,其实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龙小说电影,那里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内,我很喜欢国画中的写意派画风,《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一个冷寂的江头,一个残破的鱼网,他一面在那儿补网,一面煮药,只是这些,燕十三的遗世味道已经出来了。”

除了构图布景等方面受中国写意派画法影响,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龙武侠当成文艺片来拍,“例如《小李飞刀》中几乎全是讲人性,终日情情爱爱”,加之拍古装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风弄月,更对了楚原性喜诗词的胃口,拍起来自然随心如意、效果奇佳。

别看楚原最爱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欢开玩笑,经常在片场逗大美女井莉莞尔,但为人处事却与自己电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他和南红相敬如宾已有50载,他在片场永远穿着破烂背心短西裤,见人就笑,毫无架子,人缘最好(有记者甚至管楚原叫济公,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楚原从不会清高脱俗,别的导演欺他脾气好,经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会发火。他也经常“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龙武侠最红的时候,邵逸夫让他专为李嘉诚几个潮州富商拍个潮剧电影《辞郎州》,他也欣然从命。

结果《辞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万。当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气,皆因事前邵老板给他吃了定心丸:“拍这个才花几十万,让他们(李嘉诚等富商)开心一下吧。”至于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无所谓,只要老板满意就成。

楚原这大半辈子,骨子里是文艺情怀,拍的却多是商业片;演的影视剧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戏可演的只有《雪儿》和《警察故事》。

不过,楚原最难得之处在于因地制宜、适应潮流,拍武侠片居然融入文艺腔,也能成功;做导演渐失灵感,便毅然收手;对影视圈难舍难离,就干脆放下身段跑龙套!大导演又如何?活得潇洒才是正经!祝楚老开心长寿!

而不是,他拍了什么。

他在犹豫。

越来越近。

香港著名导演、演员楚原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和成就?

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的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真心祝愿他一路走好。

提及楚原,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的一生可谓是光彩夺人。

楚原原名张宝坚,是于1956年在其父的影响下,才开始投身于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的。有媒体曾发表报道称他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武侠影视的影响力。他的一生总共执导过120部的电影,为大家带来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品中独具特色的角色,甚至一度让人们被所演角色的情感所感染到。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流星蝴蝶剑》、《楚留香》系列、《可怜天下父母亲》、《陆小凤》等。

记得在2018年,也就是第37届香港金像奖的现场中,荣获终身成就奖的楚原说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为虚度年华而羞耻,那就可以骄傲地跟自己说,你,不负此生“。他说的这句话,真的可以完美地诠释为他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除此之外,楚原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警世的名言。楚原的离世,对影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便是默默哀悼。

楚原的一生甚至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供后代年轻人士认真诵读,虽然楚原已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都要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毕竟他说过的,也可以算作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经验所悟得来的。有时候读再多的书,都不如上一辈的经验管用,毕竟完全读懂书里的知识,单看过是完全不行的,必须得有实践和时间的付出。

邵氏老导演楚原获得终身成就奖。

按理说在邵氏的那么多大导演里,楚原论地位和资历,早就应该获得这个奖了。

但是人生起起伏伏,楚原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也许是看过了太多起落浮沉,他的获奖感言才如此精彩,瞬间刷屏朋友圈,声势超过了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六度夺得最佳导演奖的许鞍华。

看粤语原文更能感受到这段发言的精髓。

原来那个当年撕掉通告的人就是方逸华!

看不懂粤语的可以看看国语翻译:

大家请坐,多谢我的大徒弟冯淬帆,很讲义气,从台湾来颁这个奖给我。

终身成就奖,颁给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只不过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在漫长的人生中,有开心时候,困难的时候也不少,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多,如意少啊,我破过香港的卖座纪录,老板立刻跟我说工资加十倍,各个都说我是香港最幸运的导演。

十年后,我的戏不卖钱,拍完几部扑街片,又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撕了通告不让拍,去了办公室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那时候都说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但是“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影”四个字砌的,没什么奇怪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你一定要做个人,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不说不知道,原来人生和打麻将一样,是有东南西北风的,你打到北风的时候,又是另一种人生。如果你像我一样,老得好像我这样,终身成就奖这个老人牌都拿到了。

应该“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到老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管他喜怒哀乐,全部都当他是菩提明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送给大家我喜欢的几句话: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那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不负此生。

可能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楚原并不是特别了解,柚子君也只是在恶补武侠电影的时候,看过他的《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还有就是在港片后期,看到很多他客串的角色。

柚子君就请来前辈,港片达人魏君子老师,他授权柚子年华转发一篇旧文,纪念楚原老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

有才华的导演,有幸生逢盛世,若然抓住机遇,不难成就一番事业。譬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壮年时虽经几度沉浮,但作品等身,或叫好或叫座,皆不失为一代引领风潮的大导演。

待年事已高,事业走低,张彻疾病缠身退休,李翰祥被迫应景赚钱,胡金铨创作力不从心,迟暮英雄纵然无可奈何,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仍难免书生论剑、指点江山,至不济也要写本回忆录留个纪念。

相比之下,唯有楚原活得潇洒自在:论艺术成就,他未必在三位大师之下;讲商业票房,他导片138部,30年前人称“楚千万”(一年拍片总票房过千万港币,张彻也只号称“百万导演”);烈士暮年后,楚原既未像张彻、李翰祥那样壮心不已,亦不似桂治洪、孙仲那样退隐异邦。他依然混迹于纷嚣影视圈,却已不再做号令三军的大导演,而是屈尊去电视台演肥皂剧,甘愿做个供后辈驱使的老龙套!

按说楚原早已名利双收,何必如此自贬身价?但反言之,孙仲等远遁他乡自可超然物外,张彻辈久在圈中不免自恃身份,倒是“楚千万”这种“闹市侠隐”的淡然心态最是难得。不过,为人处事能做到荣辱不惊、锋芒尽掩,讲到底,虽是楚原性情使然,却也与浮沉经历有关……

楚原(原名张宝坚)能进电影圈,当然多亏身为粤语电影名家的老爹张活游,但他掌握电影知识和理论则全靠自学。如果说父亲的粤语片只是启蒙,那么真正让楚原爱上电影的却是桑弧执导、石挥主演的《哀乐中年》。从此,学生时代的楚原迷上了上海电影,由于在解放后的广州读大学,他研习的电影理论书籍大部分来自前苏联。

饱览群书后,楚原很快有机会得以实践。1954年,楚原来港,蒙世叔吴回提携,开始电影拍摄工作。初期也学父亲演戏,但因个子矮做不了小生,楚原便转做助导和编剧,不久给秦剑做副导。《湖畔草》是楚原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当时他只有23岁,与岳枫并列为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李翰祥28岁做导演,胡金铨、张彻更是30岁之后才如愿)。

虽然年纪轻轻就做导演,但楚原一开始就弓马娴熟,拍戏又快又好,也让他泡到了自己电影中的女主角南红。老东家光艺公司不仅纵容他自由创作,还允许楚原、南红夫妇自组“玫瑰”公司(但占股50%),并出借当家小生谢贤。显然,片商老板对楚原另眼看待,绝非大发善心,而是看重楚原才华横溢、有商业价值,无论文艺片《秋风残叶》、《含泪的玫瑰》、《冬恋》、《浪子》,抑或奇情动作片《黑玫瑰》和错摸喜剧《玉女添丁》,无不既有掌声又赢票房,与父亲合作的社会伦理戏《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曾在内地发行,影响颇大。

久而久之,有人便称楚原为“急智奇才”,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楚原眼里,做导演实在不算难:“我觉得做导演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剧本,你隔晚将剧本弄妥了,拍摄时便一点也不困难。可能我的脑筋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吧,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比别人快,在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事先将镜位之类都想好了。坦白说,电影不过是化了妆讲故事而已”。

楚原说得轻松,但对同时代的多数粤语片导演来说,甭说事前写剧本,就是现场拍摄还有的听马经、有的吃云吞面——大家忙着赚钱糊口,哪有时间精力做准备搞创作?结果,纵然楚原有心,但面对那么多的云吞面导演和“七日鲜”,亦无力阻止粤语片的日益衰落。至1969年,香港的粤语电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连身价一万一部的楚原(当时粤语片导演单部最高工资,其他人一般只有三四千港币)也只好转投国泰导国语片。

为国泰打工两年,楚原只拍了四部戏,远不及60年代中期一年拍10多部的盛况,但其中一部《龙沐香》却奠定了日后自成一派的楚氏浪漫奇情武侠片的风格基调。正因如此,楚原跳槽到邵氏不久,就拍出代表作《爱奴》(1972)。只是,该片虽用武侠片包装,但依楚原初衷,“爱奴”何莉莉只须用爱复仇,不需要懂武功,可惜当时流行武侠片,楚原的想法最终还是被老板邵逸夫否决。

1973年,楚原拍出《七十二家房客》,票房大卖,不仅打败李小龙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成功令几近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对于楚原来说,《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却绝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浪漫奇情文艺片才是他的最爱)。更何况,《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原著舞台剧本精彩,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至于楚原的功劳,只是适时将当年的香港现实与剧情台词结合起来而已。

无论如何,《七十二家房客》令楚原成为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可惜好景不长,楚原随后执导的六部戏,除《香港73》卖座稍可外,其余票房皆未达到预期,他也因此逐渐失去老板信任。

1975年,楚原有9个月没戏拍,心底发慌之余,就想到拍武侠片,主动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写了电影分场剧本给邵逸夫看。这回总算峰回路转,尽管邵老板觉得不太靠谱,但他仍叫自己信任的倪匡写了一个《流星·蝴蝶·剑》剧本给楚原。

楚导演一看傻眼,原来倪匡的这个剧本只有律香川和老伯的斗争部分,竟将小蝶、孟星魂等主角尽数删去,只好偷偷自己重新改编(好在倪匡有个习惯,先拿剧本费,必定准时交稿,但恕不修改,你改随便)。

《流星·蝴蝶·剑》上映后,香港票房不俗,台湾更破了卖座纪录。自此,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风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单楚原自己就拍了18部。

当时,观众和业内一致公认:港台那么多人(包括古龙自己)拍古龙武侠片,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却都不及只拍内棚厂景的楚原最得神韵。

对此,楚原先是谦逊一句:“基本上,没有了枫叶和干冰,我是不懂得拍戏的。”随后言明:“我的电影,其实可以叫做楚原的古龙小说电影,那里面有很多我的成分在内,我很喜欢国画中的写意派画风,《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一个冷寂的江头,一个残破的鱼网,他一面在那儿补网,一面煮药,只是这些,燕十三的遗世味道已经出来了。”

除了构图布景等方面受中国写意派画法影响,楚原亦坦承一直把古龙武侠当成文艺片来拍,“例如《小李飞刀》中几乎全是讲人性,终日情情爱爱”,加之拍古装片可以借主角之口吟风弄月,更对了楚原性喜诗词的胃口,拍起来自然随心如意、效果奇佳。

别看楚原最爱拍浪漫奇情,本人又喜欢开玩笑,经常在片场逗大美女井莉莞尔,但为人处事却与自己电影中的浪漫男主角不同。

他和南红相敬如宾已有50载,他在片场永远穿着破烂背心短西裤,见人就笑,毫无架子,人缘最好(有记者甚至管楚原叫济公,只差手上一把大葵扇)。

楚原从不会清高脱俗,别的导演欺他脾气好,经常借棚借人,他忍久也会发火。他也经常“为五斗米折腰”,即便拍古龙武侠最红的时候,邵逸夫让他专为李嘉诚几个潮州富商拍个潮剧电影《辞郎州》,他也欣然从命。

结果《辞郎州》上映三天便下片,票房不足八万。当然,楚原之所以有此底气,皆因事前邵老板给他吃了定心丸:“拍这个才花几十万,让他们(李嘉诚等富商)开心一下吧。”至于是否砸自己招牌,楚原无所谓,只要老板满意就成。

楚原这大半辈子,骨子里是文艺情怀,拍的却多是商业片;演的影视剧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戏可演的只有《雪儿》和《警察故事》。

不过,楚原最难得之处在于因地制宜、适应潮流,拍武侠片居然融入文艺腔,也能成功;做导演渐失灵感,便毅然收手;对影视圈难舍难离,就干脆放下身段跑龙套!大导演又如何?活得潇洒才是正经!祝楚老开心长寿!

而不是,他拍了什么。

他在犹豫。

越来越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