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初期发展「中国电影的发展史8早期的古装剧」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63更新:2023-04-07 21:04:31

我国解放后的第一部古装剧,应该就是被批判后导致无法正常公映的《武训传》了。《武训传》最早于1948年开始策划拍摄,并于1950年开始公映,由昆仑影业公司出品。

影片讲述了那个年代的穷苦大众生活的各种艰难:武七(武训),是山东堂邑人,7岁丧父,与母亲乞讨为生。虽受尽折磨,却渴望能够念书。他拿着辛苦卖艺挣来的200文钱,跑进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师收下他,结果在众人的笑骂中被赶了出来。不久母亲也死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养。为了不拖累别人,他到处流浪,外出打工谋生。虽然打工多年,但是由于没有文化,为人太过忠厚老实,又不善于争辩,被黑心的雇主张举人赖掉了所有的工钱,并把他暴打一顿,赶了出去。武训在破庙中昏迷三天,他自认吃亏受欺负都因没文化,于是决定兴办义学,供穷人的孩子免费读书。

几十年后,武训经历了种种磨难,经过其毕生的努力,终于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义学堂。五十八岁时,武训已兴办三所义学。从此武训名声大震,山东巡抚赐其名武训,光绪授其“义学正”名号,赐黄马褂,并为他修建牌坊。武训并不适应官府的种种嘉奖,也不适应和土豪乡绅去沟通和交流,他叮嘱义学的学生们读好书也不能忘记穷人,然后消失在原野中。武训死后,其事迹“宣付史馆”,被尊为“义乞”、“乞圣”。

由于《武训传》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可能会使人产生悲伤和消极的思想,不久后在毛主席的批判下,很快就被列为一部禁片。

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了《杨门女将》,这是一部戏曲电影。讲述的是杨门女将抗击西夏进犯之敌的故事。

我们知道,按照常理,古代的军队严禁有女性参与。不仅仅是由于女性力量和体力较弱,生理上不擅长搏斗。而且军队里面如果有女兵,会影响军队士气,产生各种流言蜚语。

所以《杨门女将》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小说和评书。但是无论如何,塑造巾帼英雄上阵杀敌这种故事,是非常提升国民士气的。

解放后不久能拍出这样的影片,起到了解放妇女思想,鼓舞妇女参加工作和学习的作用。影片保持了原舞台京剧的特色,又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长处,造成了强烈的银幕戏剧效果。 在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时,影片恰当地把握镜头远近、长短的运动和快慢切换,细腻地呈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心态。

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了古装剧情片《林则徐》。由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主演。

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不良商人在广州等地贩卖鸦片。清朝不少人吸食鸦片,祸国殃民,老百姓怨声载道。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到了广州后,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英国鸦片贩子和中国贪腐官员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

该片是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中国彩色故事片,在美国的华人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鸦片战争意义非常,导致中国历史从古代进入近代。而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正直刚毅,乐观豁达,精力充沛,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虽然《林则徐》是一个经典的古装剧电影,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仍然有不少故事情节和历史史实不符。例如影片中没有表现林则徐认为英国不会为了商人利益而进犯天朝;影片中林则徐禁止外国商人的一切贸易活动,也和历史不符;影片中英军的军舰来到中国,第一个进犯的是广州,这和历史也是不符的,由于英军有多年前在舟山绘制的地图,所以当时他们进犯的第一个城市是舟山而非广州;还有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和影响,也被艺术性的夸大了。

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了《甲午风云》,这也是一部反映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馈列强的电影。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

影片从丰岛海战之前讲起,由于北洋大臣李鸿章不愿意招惹日本侵略者。所以只允许北洋水师派两个军舰护送运兵船到朝鲜。路上果然被日军袭击,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不敢应战。愤怒的爱国水兵冒着被砍头的风险,自发的和日军军舰战斗,击退了日军。方伯谦在虚报战功,领取了朝廷的千两赏银后,惩罚了带头开炮的水兵,将其赶出军营。水兵王国成愤而投奔邓世昌,邓世昌收留了王国成,并在水师庆功会上当众揭穿了方伯谦临阵脱逃,假报军功的丑行。水师提督丁汝昌本想严肃追查,但慑于种种关系,终于不了了之。

在随后的一次北洋水师主力参加了的护航中,遭遇了日军联合舰队的主力。丁汝昌命部下准备迎战。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错发信号,致使我旗舰先受重创。关键时刻邓世昌当机立断命令挂起帅旗代替旗舰指挥战斗,中日之间一场最大规模的海战爆发了,激战中方伯谦又要临阵脱逃,被愤怒的水兵杀死。

邓世昌带领致远号官兵,连续击伤日舰,在与日军旗舰吉野号的战斗中,打的吉野号狼狈逃窜,但是关键的时候,炮弹用光了。生死关头邓世昌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就在他们将近敌舰时,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汹涌的浪潮拍打着“保国卫民”的牌匾。

《甲午风云》由于其战斗场景波澜壮阔,非常激烈,所以比电影《林则徐》更加容易激起国人的血性。

作为当时的文化产物,《甲午风云》也有和历史史实不符的情况。例如:电影中欧美列强都在偏向日本,蒙骗李鸿章,但是实际上是甲午战争时期,欧美列强全部宣布独立,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基本没有进行干涉;还有致远号的新炮弹打不响,说是劣质炮弹,但是当时户部和李鸿章不合,导致清廷严禁北洋水师购买外国的炮弹,而天津产的炮弹全是实心弹,根本就打不响;还有黄海海战中,虽然北洋水师重创多只日军军舰,但是由于炮弹威力较小,并未击沉一艘;日舰的旗舰也不是吉野号,而是松岛号。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