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舍弃生命「为了自由这个男人宁愿选择死亡又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85更新:2023-04-09 12:38:45

文:点点

电影史上,《辛德勒的名单》和《肖申克的救赎》是两部当之无愧的经典。前者描绘战争的残酷、后者着墨于监狱中的自我救赎。不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故事构造,都可以用“绝佳”这个词语来形容。

今天,点点要给大家推荐一部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故事主线是越狱,完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1973年,这个故事就被搬上了银幕,情节扣人心弦、摄影恢宏庞大,在豆瓣享誉8.7的高分。

近年,这个故事再度被翻拍,画面更加燃爽炸裂。无论过程有多么辛苦,主人公都坚持越狱,坚持寻找自己的自由。

片名:《巴比龙》。

1930年,法国巴黎。

主人公亨利靠偷盗为生,手法娴熟,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为凸显自己的能力,亨利在胸口纹了一只无法捕捉蝴蝶,人们都管他叫“巴比龙”。

一般情况下,巴比龙都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有“工作”的时候出门,没“工作”的时候泡吧,身旁环绕无数美女,打个响指就有人为他送上最贵的酒。

但巴比龙还是栽了。他能力太过突出,直接得罪了自己的同事。同事勾结警察,以“谋杀罪”把巴比龙送进了监狱。

当时的法国非常冷血,犯人全部被送往殖民地,为殖民统治者提供免费劳动力,永远都不能回国。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罪犯不会死,他们会成为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

这种痛苦,是巴比龙不能忍受的。

刚踏上去往殖民地的道路,他就开始策划着逃跑。在这个过程中结识百万富翁德加,德加的身体比较弱,他出钱雇佣巴比龙保护自己,两人由此成为生死兄弟。

殖民地是个小社会,罪犯相互之间欺凌弱小,狱卒们心狠手辣。只要他们心情不好,就会肆意的鞭打罪犯。

导演拍摄了很多罪犯的生活场面。

几十个人住一间房,每个人脚上都戴着镣铐。食物要么稀少要么变质,逃跑的代价非常惨重。

第一次被抓,你会被囚禁两年。

第二次被抓,囚禁时间延长到5年。

囚禁地点是暗无天日的地下室,没有任何人和你交流。被囚禁的罪犯要么死,要么疯。

但巴比龙还是尝试越狱了。

他不想被莫须有的罪名浪费人生,每天都在观察周围的环境,最大可能的给自己找退路。

越狱过程中,他不忘照顾德加。就算被狱卒鞭打得奄奄一息也不愿意把德加供出来。义气和勇气同时在这个男人身上呈现,帅呆了!

考虑到越狱过程的精彩程度,点点不在这里给大家剧透巴比龙的越狱方法。只笼统的做一个介绍:他总共越狱了3次,前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

第二次越狱失败后,巴比龙被整整囚禁5年。再次见到德加时,他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还是没有选择放弃。

在那个被大海环绕的孤岛上,观众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信念,什么是自由。

年老的巴比龙站在悬崖上,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

他做过测试,明白激流的规律。只要他敢跳,就能够顺着激流的轨迹回到大陆。

德加想要阻止他:这里是悬崖,你很可能会丧命。但巴比龙无法拒绝自由:相比于杀人,虚度人生才是最大的犯罪。

现实生活中,巴比龙一共越狱8次,出狱后,他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写成了小说。这份勇气值得被人们记住。

相比于1973年的电影版本,2017年的《巴比龙》更加注重宏大空镜头的运用,人物和周遭环境成为鲜明对比,前者渺小,后者庞大,以此渲染这份反抗的珍贵。

抓鳄鱼、吃虫子、闯森林、跳悬崖,这些惊险的段落无一删减,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另外,导演还暗怼了法国当时的愚昧无知:一味扩张殖民地,不在乎民生的感受。迫于无奈,人们只能把钱藏在肚子里,大部分人身患传染病…

从越狱这一角度出发,暗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有点别出心裁的意思在里头。

最后想说的,是主演查理·汉纳姆畅快淋漓的打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从硬汉型男到白发老人,年龄跨越度不是一般大,但他演绎得非常完美。

为保护德加和狱卒干架时更是帅到炸裂,谁看了都要惊叹一句:多么感人的社会主义兄弟情啊!有兴趣的看一看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