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想为这部犯困的获奖片叫好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56更新:2023-04-09 20:41:54

设想一个场景

在一次社会名流的晚宴上

突然一只扮演大猩猩的“兽人”

一跃而上跳到桌席上

下一秒就要把你扑倒

我们再换个场景

身为艺术策展人的你正在进行一次正式访谈,

突然台下有位观众喊道

“垃圾!”“bitch!”“去死!”

而且还是因为传说中的「抽动秽语症」

告诉我,你会不会瞬间抓狂!

你当然会说:会!

并且你也清楚的知道

这样的场景只有电影里才有

没错!这两个场景

正是出自于去年5月荣膺戛纳金棕榈大奖

前两日刚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

神片喜剧

[方形]

▲豆瓣评分截图

▲IMDb评分截图

近期热门电影《方形》终于出了资源

目前看来该片口碑暂时不错

豆瓣评分7.9

IMDb评分也有7.7

很少有一部片子连译名都那么有戏

换了几个译名的《方形》凭什么 能够拿下金棕榈

又为什么 被誉为一部「暗黑惊喜」的抓狂神片

当人形猩猩暴走夜宴,怒目圆睁;

当无良公关炸死小女孩只为增加噱头

当一夜情也开始小心翼翼

当美术馆只有「看客」没有「听众」

焦虑、恐惧、哗然、尴尬、无奈

是你,你该怎么办

▲台版译名《抓狂美术馆》

看《方形》前,最吸引我们的便是影片主海报,海报上一个看似野蛮和疯狂的男人站上宴席,像一只即将爆发的野兽,桌席下是惊愕的看客们。

这正是《方形》中最精彩的一场群戏,美其名曰“野兽暴走夜宴”。

当野兽暴走夜宴,你会不会寒毛直竖,瑟瑟发抖?

该片是瑞典70后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自编自导之作,也是他的第五部长片。执导滑雪电影出身的他,曾以前作《身不由己》和《游客》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其中《游客》更是获得当年“一种关注”评委会奖。借《游客》声名鹊起后,去年5月凭借新片《方形》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战胜之前被媒体普遍看好的《每分钟120击》,加身金棕榈。

当时,喜获金棕榈的鲁本•奥斯特伦德欣喜若狂的跳上舞台,握拳龇牙欢呼。

今年1月,继获得第75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后,《方形》又刚刚入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此前已在第30届欧洲电影奖包揽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喜剧片在内的六项大奖。

鲁本•奥斯特伦德有着自己鲜明的作者风格,回顾其以前的电影创作,无不是表现瑞典社会中普通人在面对窘境时的道德选择,并且通过尖锐嘲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可谓是一部别样的“道德焦虑电影”。

同样的,《方形》也是如此,延续了导演一以贯之的社会议题。

不同的是,它更有趣、更宏大、更具野心。

说起《方形》的片名翻译,颇值得人玩味。英文“Square”,最早在戛纳电影节上被译为《自由广场》,后来被国内引进起初叫做《广场》,在平遥电影展首映则成了《魔方》,最后普遍被认可的是《方形》。

我们第一次听到 “方形”都一头雾水,“方形”是什么玩意儿?

不如台版译名《抓狂美术馆》来得直接,让人更有兴趣。

▲《抓狂美术馆》之皇家美术馆

影片讲述了一家美术馆馆长克里斯蒂安(克拉斯•邦饰),他极度渴望能引领最前沿的艺术运动,他目前正在负责一个被称为“方形”的装置空间展览项目,用以表达他所关注的艺术理念: “方形之中是关爱与信任的圣所,在它的界限之内,我们共享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旨在激发参观者心中的利他主义,唤醒他们对下一代人的责任感。

但随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令他自己也无法信服这套理念。

▲方形其实是一个艺术装置,是一位艺术家的设计作品

在克里斯蒂安的“方形”展览开幕前几天,他在助人时手机和钱包统统被盗。他利用挨家挨户送信的方式开始寻找盗窃者,在寻找盗窃者时发生的种种事件也让他逐渐开始质疑自己的道德理念。

同时美术馆雇佣的公关机构以帮助市场推广即将到来的展览,他们策划的“炸死小女孩”的噱头视频引起了病毒式的传播,一下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些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使美术馆陷入了更多的危机。

该片构建了一副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图景,讨论了中产阶级的困窘。

主人公试图构建一个关爱、信任、自由的艺术乌托邦,但被现实打脸。生活永远是戏剧和荒诞的,空间的存在本身就是限制和自由的悖论,更可怕的是处在空间中的群体的自私和冷漠,人与人无法正常沟通。

▲《抓狂美术馆》之人形猩猩

影片充满了知识分子的尴尬与自嘲,可谓是一副中产阶级的哈哈镜。

不等厨师报完菜单就走的美术馆看客,患有抽动秽语症满嘴脏字的观众,古典乐伴着性高潮的主人公,毫无人道主义道德观的公关,自由广场上视而不见别人的路人,皆沦为盛宴中惶恐的群众,人形“猩猩”的猎物。

因了“野兽”的存在,这是一部冒犯观众的电影,并且充满了自黑和自恋意识。

它告诉我们:所有困境都在方形之中,每个人都无从逃脱。

▲“方形”也指广场,一个公共空间

《好莱坞报道者》评道:“《自由广场》讲述的故事似乎离普通观众有些遥远,但它却是一部能量满满的喜剧,辛辣的幽默和怪异的阴郁元素都夹杂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影片也探讨了克里斯蒂安私人生活中的各个问题。抢劫事件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克里斯蒂安的脑海中,这其中也涉及到了种族和社会偏见的幽灵。”

作为喜剧来讲它是一部反常规的喜剧片。

它的喜剧“包袱”的抛出,不是为了让观众捧腹大笑,而是在尴尬的气氛中感知冷漠和困窘,以自嘲和自黑的方式不断进行打脸。

如果说全片是建立在对艺术的本质的探讨上,那么其中隐藏的最深的则是反讽艺术。

“方形”作为一个强有力可以被无限解读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全片的叙事线索和结构。虽然影片大体上仍然是“事业”和“家庭”的双线并置,但我们也可以找到四个方面的故事线,它们共同构成正方形的四条边。

第一条,也就是故事主线。即克里斯蒂安想要推广“方形”装置艺术,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展。在接受采访和演讲中不断传播自己的艺术和道德理念,却在和观众沟通中亲身感受到沟通的困难和尴尬。

要讨好知识分子的趣味是不容易的,要让每一个人都理解都尊重也很不容易。更何况,最后被公关公司“脑洞兄弟”二人组助攻失败反而雪上加霜。

他们公然挑战人们内心的道德底线,利用炸死金发小女孩制作宣传“方形”的视频作噱头,最后一幕记者发布会,舆论直接把背锅的克里斯蒂安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二条线索,是最有趣的。

克里斯蒂安因在广场帮助一个被男人追打的女子逃脱时被顺走了手机和钱包,听从了手下的意见在追踪定位的居民楼里挨家挨户发信寻找丢失的东西。

在这里,有意思的是作为失主的克里斯蒂安因为偷偷摸摸的发信角色转化成了“贼”。

而且被其中一户人家,一个小男孩抓住不放,小男孩因为此事被父母误会为贼,怒气冲冲的来“纠缠”克里斯蒂安。

这里,克里斯蒂安对小男孩有前后两种态度,从置之不理的漠视甚至“反威胁”到主动联系小男孩准备道歉,最后亲自上门却发现小男孩已经消失不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克里斯蒂安在那个态度转折点的自省式的沉思。

他跑出家门,翻越栅栏,在雨中翻垃圾桶寻找扔掉的小男孩的联系方式,俯视镜头下埋没在五颜六色的垃圾堆里的克里斯蒂安,令人动容。他完成了一场心灵的救赎。

第三条和第四条线,都是较短的线。一个关乎爱情,一个关乎亲情。

克里斯蒂安在一次采访中邂逅了美国女主持,两人在酒会后迅速发生关系,但克里斯蒂安始终小心翼翼,两人在一夜情后反而处处尴尬,女人特意跑来美术馆试探和质问,得到的却是克里斯蒂安含糊其辞不愿直面的回答,尴尬的气氛弥漫在整个艺术空间中。

另一边,离异的克里斯蒂安有两个女儿,和女儿关系仍然比较平淡疏离,对两个女儿之间的矛盾表示无奈。更是当着女儿的面暴力呵斥找上门的小男孩。

同样后来也对女儿的态度有了新的转变,他特意去看女儿学校组织的在一个方形体育场的节目表演,为女儿欢呼和骄傲。最后,也是在女儿的陪伴下主动上门去找小男孩和解。

克里斯蒂安在第二条和第四条线上都完成了一个跳跃式的救赎,即使最后因为客观因素没有达到目的。而在第一条和第三条上他的形象是几乎失败的。

作为引导新艺术理念的领军人物,他始终追求的,是为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辩解。影片出现了多次访谈、演讲和发布会,皆是被各种偶然因素阻挠,或者被迫中断,处于一种窘迫的困境。

正如患“抽动秽语症”的男子不由自主的“秽语”影响了克里斯蒂安的谈话,引起让人尴尬的笑点。

《方形》的笑点从来不是酣畅淋漓的,更多的是提了半口气的讥讽冷笑,无奈、尴尬、让人同情。

另外,平心而论,正因为电影中许多怪异的阴郁元素使得影片不那么好懂。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该片的摄影,多重俯视镜头的运用,尤其在几场楼梯的环(方)形俯视中,一圈圈、一层层的旋转让人产生压抑的视觉观感,从而能够在这种压抑上给人留足时间来思考这种所见“方形”的视觉形象的象征意义。

是道德困境?还是信任危机?

▲“方形”还是一个框,是一个限制空间

有许多情节都涉及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上流社会内部的一些讽刺性互动,也许不谙熟瑞典文化的观众会不满电影太过跳跃的方式,甚至先入为主认为本片逻辑混乱。实际影片表面看似“跳跃”实则内里互有联系。

这部长达2小时22分钟的电影实际上是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的,尽管它确实捕捉到了现代社会的异化,并且充满了黑色幽默。

你的理念,你的说教说者有意听者却无心,看展的中产阶级们着实像一群冷漠的看客,在这场静态艺术展览“方形”中又和我们的克里斯蒂安联袂演出了一场动态的“行为艺术”。

他们尴尬的互动,新世纪的“道德焦虑”将是心灵的困难沟通,人与人永远疏离,难以真正的信任和交流。

在人来人往的广场,有许多乞讨者,其中一个女人不断的在问路人:“想救人一命吗,想救人一命吗?”根本没人愿意停下来皆是匆匆路过。

在广场,每天都会发生新的故事,今天可能是目睹一场夫妻之间的争吵,明天会在7-11的便利店被乞讨女“纠缠”买不加洋葱的鸡肉卷,后天可能会请乞讨者帮你看东西。克里斯蒂安也曾在丢手机后在广场寻求路人帮助被无视。

诸如此类的事情总是发生,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我们只会对不寻常的事物起兴趣,从美术馆里的人形猩猩的广告片,到女人房里突然出现的大猩猩,再到夜宴上的野兽奔走。

当克里斯蒂安无奈的发出了“救救我”的疾呼,也正因此打开了自我内省的心门。

最后一次发布会记者质问他:“你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哪里去了?”

你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哪里去了?

那么,真想替克里斯蒂安问一句:你对中产阶级的同情哪里去了?

兽人的疯狂让宾客从游戏的状态到真正的内心生出恐惧,每个人都会面临被攻击的危险。在那个空间,同样的一群人,因为下一个可能被攻击的人是自己,所谓“唇亡齿寒”,才会决定群起而攻之集体对“兽人”进行暴力的还击。

这次他们终于不再是冷漠的看客,即使是自私的出于保卫自己的安全。

再联想到公关公司利用炸死小女孩的视频来博眼球后众人的讨伐,我们看到,当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真正受到威胁后,他才会愤怒。

克里斯蒂安的“自省”和曾经麻木不仁的看客们的“愤怒”都是一种新的唤醒,但是这种唤醒太脆弱了。“方形”强调的是在一个限制大小的空间里人们的互信互爱、互帮互助和权利平等。然而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却处处和其相反,唯一印证的,唯一做到的,恰恰是“野兽暴走夜宴”里人们不得不而为之的反应。

这样一来,反讽艺术的完成水到渠成,配得上“最佳喜剧片”的称号。

《方形》有趣就有趣在这一点,它是个大魔方,我们都会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

我们抛开“中产阶级”这一特定阶层,每个人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块“方形”,也即某个困境,理念的冲突对抗也好,信任危机也好,或是爱情亲情友情,它就像一个「抓狂美术馆」,海纳百川,包容一切“道德焦虑”。

我们等待着野兽的“闯入”,猩猩的“突袭”,就像《托尼.厄德曼》里的马头面具一样,我们需要的正是是这样一个契机,来完成心灵的救赎和道德的唤醒。

你相信人性吗?

我相信。

这场让人抓狂的行为艺术实验

这出趣味横生的“方形”装置

当猩猩暴走夜宴,抓狂你的神经后

当一个无良噱头视频裂变传播后

「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

含泪微笑,等待华丽跌倒?

还是“以兽(眼)还兽(眼)”

以暴(牙)还暴(牙)

给糟糕的生活迅猛一击——

毕竟,生活啊

是需要疯子敲打的

谁又说不是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