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心理学「电影中藏着哪些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学习故事写作」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50更新:2023-04-10 01:42:25

什么样的电影算是一部好电影呢?

有代入感的?大众认可的?历久弥新的?还是让你忍不住多次回顾的?

在一次次或喜悦或悲伤的观影过程中,我们跟随着影片人物度过了短暂又漫长的人生,我们与它共享悲与乐。

但不得不承认:不同人看同样的影片,感受和领悟是截然不同的。

在阅读知名影评人魏知超的作品《24帧心理密码》后,更是让我如此惊叹。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电影中的心理学”,作者以电影为载体,通过解析与影片相关的人物(如导演、主角、观众),事件,载体等,自然地结合社会时事剖析除了诸多心理学奥秘。

不得不说,很多分析内容简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这个电影/情节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

如果你爱看电影、又对心理学感兴趣,那这本书真是太适合你了。

作为一本有一定电影评论性质的书籍,这本书不同于常规书籍的另一点就是:尽管有心理学依托,但部分内容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不同思维认知的碰撞和剖析下,引发一场作者与阅读者的头脑风暴,也别有一番趣味。

起鸡皮疙瘩的观影人,是看到好电影了吗?

你还记得哪部电影曾经把你刺激到起鸡皮疙瘩吗?当时你对它评价如何?

除了电影,我们在听音乐、舞蹈等审美类活动中,也更有可能被刺激到起鸡皮疙瘩。

书中指出:这被称为“立毛”反应,有这样的反应其实代表着正在进行或者观察的事情让我们产生了沉迷、惊叹、震撼的感觉。

所以那部让你起鸡皮疙瘩的电影,大概率在你心中评分不低。

有趣的是,有少数人可以“自主立毛”,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自主控制身体部分位置的鸡皮疙瘩,并且同样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如惊叹、入迷这样的感受。

所以,一部电影若想获得更高分,可以有意识地“诱导”观众起鸡皮疙瘩,在对应的情绪引导下,观众们大多会认为这一电影“好看”。

虽然这明显有操作难度,但不得不说,感觉自己好像又被拿捏了呢。

写作者看过来:好故事的写作公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电影中的故事写作,也会有全新的发现。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

好故事=两个恐惧 一个不甘

迪士尼的很多经典电影其实都符合这一公式。

以《疯狂动物城》为例:

恐惧1:朱迪担心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和平局面消失;

恐惧2:朱迪担心食肉动物保留着暴力本能。

一个不甘:朱迪不甘心和父母一样,想要干大事!

而这里的两个恐惧,一个是真恐惧,一个是假恐惧;但在故事的冲突未能全面爆发前,无论是人物自己还是观众,都不能知道哪个恐惧是真恐惧。

比如食肉动物恢复了暴力本能后,朱迪的第二个恐惧占了上风,她在记者招待会上无意间将此暴露出来,上海了朋友,也伤害了整个动物城。

经此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而回到不甘,在每个故事的后期,编剧们都会给主角来一场“致命”的打击,将主角打入尘埃里,似乎再无翻身可能;比如朱迪辞职后回家种萝卜:她未能守护动物城、没能干大事,最终竟也和父母一样被“困在了”这里。

而在最激烈的不甘里,往往藏着扭转整个局面的“屠龙宝刀”:如何揭露食肉动物暴力本能的真相,方法就在朱迪每日做的事情里。

同样的公式也适用于其他电影,比如《冰雪奇缘》:

恐惧1:艾莎担心自己无法控制魔法,成为他人眼中的怪物;

恐惧2:艾莎担心自己伤害家人。

艾莎因小时候误伤妹妹的事件将自己封闭起来,但意外在加冕仪式上发生,她选择了逃离,这个时候她认为自己的恐惧是第一个。

当然与此同时,艾莎的内心也是不甘的:不甘自己有这样的特殊能力无法融入世界,不甘自己被迫封闭。

但在一系列事件后,妹妹被自己误伤冰封,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真恐惧是“担心自己伤害家人”,那么对应的,她要做出的改变是“保护家人”,为此她要战胜自己、控制魔法。

当她以爱救回了妹妹,可以保护家人保护国民时,她的不甘被化解,真恐惧也成为了动力。

大多数故事写作中,我们习惯于谈论技法,没想到这样的“心法”也一样有趣。

写在最后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它的背后有导演的人格折射,有观众的心理演绎,还有社会心理的潜藏映射。

不信你可以思考一下:

《哈利·波特》中婴儿哈利和父母被伏地魔追sha时,父亲为了给妻子拖延时间不敌被sha,母亲为了保护哈利也被sha害。但母亲在临死前牺牲自己对儿子施以终极保护咒,伏地魔放出的阿瓦达索命咒遭到回弹。

这个故事内容,你有疑惑吗?

如果没有,那可以思考下:为什么在母爱的爆发下可以产生奇迹,在父爱的保护下却没有呢?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没有问题?

这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