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发展历史「从被日本殖民的时期开始看韩国的电影发展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16更新:2023-04-10 01:50:15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韩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世界电影产业新的力量韩国电影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百年来历经孕育期、萌芽期、波动期和发展期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本文详细介绍韩国电影产业逐步演进的历程,对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描述了韩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定位,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韩国电影发展脉络,对分析韩国电影产业背后的发展机制奠定基础。

01孕育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韩国电影产业(1919-1945)

韩国电影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初,其标志性事件是 1910 年外国影片大量进入韩国。

当时的韩国民众对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喜欢,外国电影的持续输入给当时韩国的有志青年以巨大的震撼。

韩国第一代电影人开始逐步探索本国电影发展。1919 年,韩国电影制作人金道山和民族资本家朴胜展开合作开启韩国本土电影创作的先河。

此后具有代表性的如 1923 年尹白南执导的《月下的盟誓》这部电影。被韩国电影人喻为“韩国第1号”电影。

1924年完全由韩国人参与全程制作的《全朝鲜女人》和《网球比赛》等相继问世,取得良好口碑。

1925 年的《开拓者》成为韩国无声电影创作的高峰。在此阶段,影响力最大的电影无疑是执导的《阿里郎》。

这部电影深刻表达了韩国民众的民主精神,为当时的韩国民众注入了精神力量。

在被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韩国电影多反映这一时代的民族现实情况,唤醒人们反抗殖民统治。

与此同时,伴随着日本殖民者的文化压制,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动力受到极大的阻力。

1935年的《春香传》使得韩国电影正式步入到有声时代。但日本殖民者在1940 年发布了《朝鲜电影令》,此举旨在完全压制韩国本土电影的进步,这样更有利于日本文化的输入。

《朝鲜电影令》标志着韩国电影产业进入衰退期,创作和拍摄被日本殖民者完全抑制。

在此期间,只有亲日倾向的电影或者与日本合作的电影才能进入韩国公众的视野。

虽然这一阶段韩国电影产业的整体势态较为低迷,但也正是这种压抑的环境,使得韩国电影产业孕育了力图冲破殖民统治下的限制种子。

02萌芽期:解放后逐渐成长的韩国电影产业(1945-1969)

这一时期韩国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韩国电影产业逐步复苏,创作者拥有了创作自由,为未来电影产业步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

1946 年,韩国导演崔任圭拍摄的《自由万岁》以及权昌根执导的《解放了,我的故乡》成为独立题材中的佼佼者,唤醒了民族意识。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韩国电影迎来了短暂的发展阶段,这几年除了独立题材之外,其他电影题材也逐渐涌现,只不过短暂的发展再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又一次陷入停滞。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到1960 年代,韩国电影产业终于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这段时间又被称之为韩国电影产业的中兴期。

这一阶段,电影数量激增,我国学者专门作出了统计,指出 1960 年到 1969 年平均每年制作电影约 150部左右,尤其是 1969 年竟高达 229 部。

除了电影数量和院线数量快速发展之外,这一时期韩国电影还出现了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导演、演员。

例如,著名韩国导演柳宪睦在 1956 年执导的作品《十字路口》以及 1957 年作出《失去的青春》等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深深影响了韩国民众。

在此期间,韩国电影明星申星一、严莺兰等走上银幕,迅速获得青睐,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在这段时期,韩国电影的发展环境较好,政府也开始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并制定了国产电影免税政策。

在这样宽松的发展环境之下,电影题材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趋势迈进,战争电影,喜剧电影、爱情电影、儿童电影以及反映现实类主体的电影层出不穷,受到韩国民众的欢迎,这一阶段也培养了许多电影受众。

03波动期:从专政到民主时期的韩国电影产业(1970-1990)

1973 年,韩国政府为了控制电影产业发展,使其对政权统治起到巩固作用,通过了《电影法》的修正案,这一法案加大了政府对电影的审查力度。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韩国本土电影的创作内容受到巨大的限制与干预,电影此时更多发挥着维护政权的宣传工具作用。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再次遭受打击,陷入了第二次衰退。

进入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韩国国内的民主化浪潮重新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也重新修订了《电影法》,严苛的审查制度被废除,法案的修改重新将韩国电影产业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在这一时期韩国电影产业内忧虽有缓解,外患却十分巨大,面临着来自国外电影的激烈竞争,本国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徘徊在 20%左右,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好莱坞、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电影抢占。

这一时期虽然韩国电影产业发展受到本国政策和国外电影激烈竞争的影响,整体发展势头处在上下波动的阶段,但本土电影也不乏优秀作品。

例如,李长镐导演拍摄的《刮风的好日子》直接揭露了韩国国内的阶级矛盾,成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典范。

裴昶镐导演则沿袭了现实主义风格,拍摄了《那年的冬天很温暖》和《喜悦年少岁月》等电影,同样获得高度赞扬。

04发展期:1990 年代后逐渐腾飞的韩国电影产业 (1990一现在)

进入到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韩国电影产业相较以往几次发展阶段真正迎来了腾飞。

这一时期韩国政治民主化不断推动,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电影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并进一步放松了审查限制,在政策层面给予电影产业发展以最宽松的环境。

1993 年林权泽的《西便制》更是首次实现了百万观影人次的票房纪录,并且获得了在我国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等殊荣。

在这段时期,韩国电影呈现向多元化格局发展的态势,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电影和电影人。

例如 1994 年姜佑硕执导的《两个警察》和金弘准执导的《玫瑰色人生》都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1999 年,姜齐奎执导的《生死谍变》打败当年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影片《泰坦尼克号》成为韩国电影票房冠军,这部电影的成功也标志着韩国本土电影产业完全具有在未来和好莱坞电影对抗的潜力。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韩国民众的观影需求越来越高,对韩国电影质量的期望值也随之提升。

韩国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力,在 21世纪以后创办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其中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有釜山国际电影节、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全州国际电影节等。

这些电影节的陆续举办提升了韩国电影的知名度,也让更多的人看到韩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

本世纪初,韩国持续上映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本土电影,如《朋友》成为当时韩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

《我的野蛮女友》更是风靡全亚洲,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车太铭和全智贤迅速成为全民偶像。

2007 年,奉俊吴执导的《汉江怪物》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接连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四项大奖。

另外,同一时期的《密阳》《京义线》和《爱情》等文艺题材电影则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奖项。

可以说,这段时期的韩国电影产业达到了黄金期,并依然在持续快速发展中。

结语

韩国电影产业发展路途是动荡波折的,也反映出如今的突出成就来之不易经历了多个阶段之后,当今韩国电影在国际电影中终于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韩国电影建立评级制度之后,各类电影题材不断涌现,再加之韩国电影投资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度,这一阶段韩国电影的多元类型格局完全建立,其中以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为主流,还包括文艺电影和反映女性题材的电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