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深海「春节档深海就当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12更新:2023-04-10 15:54:47

观看1月19日的《深海》点映场前,该片最让记者好奇的热搜词条莫过于,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看完《深海》后“号啕大哭”。在以合家欢为主流的春节档期里,营销哭本就是不讨巧的行为,何况是号啕大哭,但看完影片又不得不说,这并不是一场虚假营销。记者所在场次的上座率约有八成,观众一直守候到片尾字幕结束,途中无人离席,大银幕终于暗下后,现场响起掌声。

电影美得如同梦境,故事中同样有着梦幻与现实巧妙呼应的结构,片尾字幕略带调侃地提示,“醒醒吧,该散场了”,让人忍不住想起之前某综艺里出圈的歌词,“就当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深海》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感人影片,但作为一部春节档上映的题材略显特殊的动画电影,其票房无疑带有不确定因素。

“粒子水墨”技术有必要吗?

今年春节档新片中,《深海》和《无名》最为神秘。从预告片中,几乎难以解读出剧情信息。有着悬疑、谍战的加持,让大家对《无名》这样藏着掖着的宣发尚可接受,而相比之下,动画电影《深海》总给人一种画面大于故事的忧虑,甚至剧情简介都如此语焉不详——“讲述了少女参宿在神秘海底世界中追寻探索,邂逅一段独特生命旅程的故事。”

该片终极预告发布时,还有人在吐槽看不出丝毫剧情,“宣发越定位于新的动画技术或其他和剧情无关的内容,越让人担心剧情是最拉胯的”,毕竟,此前观众已经在太多“徒有其表”的动画电影上栽过跟头。

不过,看完《深海》后这些疑惑会被打消。《深海》的确讲了一个两三句话说不清楚,但说清楚又直接剧透的故事,让观众脑袋放空地去现场感受,的确可以带来最震撼的观影体验。

在评价近期的影视剧作品时,“表达欲”是记者非常关注的一个维度,它未必直接关联作品的好坏,但连主创都缺乏表达欲的“行活”,观众更加难以发自内心地去表达观影感受。

可以肯定的是,《深海》是一部充满表达欲的电影。在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获成功后,导演田晓鹏便扎进《深海》的创作中,七年磨一剑,他的表达欲在影片美学和故事上都有充分体现。有趣的是,导演程耳也是隔了七年才拍的《无名》。

七年磨一剑里,有两年都花费在“粒子水墨”技术的摸索上,其画面效果早在电影《姜子牙》片尾彩蛋中揭晓,让不少观众感到惊艳。据悉影片单镜头粒子量就达20亿,该开创性技术也将被其他影片广泛沿用。这种花时间磨技术造福整个行业的精神,和卡梅隆做《阿凡达》系列异曲同工。而且,日前柏林国际电影节宣布电影《深海》入围新生代单元,也证明了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技术创新能够获得国际认可。

只是,从观影实际体验来看,最难熬的部分,反而是粒子水墨的炫技段落。这种炫技几乎从片头就开始了,第一次见到时的确为之赞叹,但出现多了,难免审美疲劳。“粒子水墨”特效在《深海》中出现的密度,大概相当于《阿凡达2》中水下特效的密度。有时候导演要做到克制,美景能够惊鸿一瞥就够了,加戏太多,让片子反而像是张炎评价南宋词人吴文英时所说的,“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不过,《深海》的故事还是颇为完整的,甚至可以说,它的故事不需要这种特效衬托。从完片效果来看,此前传闻没能过审的因素并没有被删减,反而非常正面地表现出来,令人惊叹其在题材和画面呈现上的开拓和突破性。比如,此前电影海报中亮相的角色“海精灵”,在实际影片中的呈现令人震惊。

电影中表达的主题非常清晰明确,即便有隐喻,也是稍微想一层就可以明白的道理,不像《大护法》《妙先生》那么绕弯子或是让人感觉在试图通过隐晦拉高自身的艺术格调。导演在个人表达和商业元素上做到了较好的平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节奏。《深海》中炫技的部分占用了太多片长,冲淡了一些故事的连贯性。而且,《深海》和《雄狮少年》有着同样的毛病,做得好悲剧,做不好喜剧,而偏喜剧的部分,又让人感觉明显参考了无厘头港式喜剧风格。

男主角南河的造型和喜剧表演方式都很明显借鉴了周星驰,并在动画的维度上进一步夸大,其效果大约相当于新版《鹿鼎记》里张一山版的韦小宝,甚至更加像猴子。毕竟田导的上一部作品是《大圣归来》,南河在很多时候都像是用了孙悟空的建模,当然,这很难说不是导演自己的一种玩梗或者彩蛋。

和《雄狮少年》一样,当故事转入“现实”部分时,剧情走向突然变得严肃,在某个段落堪称“封神”。只不过,《深海》“沉闷”的部分更长,大约能占到三分之二,剧情后半段的反转前也有伏笔,如果观众看得不仔细,可能会觉得人物弧光有点像过山车,带来用力过猛的煽情。但不可否认的是,片尾的台词会引起很大一部分观众的共鸣。

田晓鹏曾表示,扎进《深海》的创作,重新找到“微亮瞬间”,是支撑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他希望《深海》也能成为观众的“微亮瞬间”。从《大圣归来》到《深海》,标志着他的创作从神话“大英雄”到原创“小人物”的转变,只是这种转变能否被认可,包括在“小人物”的画风上能否被观众普遍接受,都充满不确定性。期待中国动画迈入更加自信的新阶段,也希望《深海》不要再出现类似于《雄狮少年》的争议。

《深海》适合春节档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海》中,又见《这个杀手不太冷》式的大叔 少女银幕组合。最近的国产片中似乎很喜欢这种组合,比如动画电影《姜子牙》里的中年姜子牙和少女小九,张艺谋《一秒钟》里的张九声和刘闺女。

看到这样的组合,几乎可以判定他们是“彼此救赎”的关系,但这种组合其实很难拍好。不像吕克·贝松花了大量篇幅去刻画大叔和少女间涌动的情愫,国产电影几乎都是绕开亲密情感,让大叔和少女单纯为同一个目标被动捆绑在一起,甚至大部分时间还用来闹矛盾。角色之间缺乏火花,使得这种人物关系不够可信,也削弱了故事的讲述力。

这一点上,《深海》做得相对出色。女主“参宿”男主“南河”的名字来源于田晓鹏看星星的爱好,“南河三”“参宿四”和天狼星是冬季天空中最亮的三颗星,因为处于“晚期”的它们随时都可能爆发。参宿的命运就和参宿四(晚期红巨星)很像,包裹着“红色外衣”的她们,都是极为不稳定的存在,随时可能吞噬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她要被“救赎”。很难说年幼的参宿是否真对南河产生了朦胧爱意,但在人物关系上有足够丰满的刻绘和展开,看到最后,会让人为他们之间的情感而感动落泪。在影片的结尾彩蛋里,出现了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杀手里昂的彩绘,也许是一种致敬。

能够拍好大叔 少女的银幕组合,也让人窥见《深海》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处。当下有不少创作者觉得,相比故事,人物更重要,好电影是人物拖着故事跑。

目前可以预料的是《深海》在口碑上会出现两极分化。从点映场的观众评价来看,不同人的观影感受有很大区别,有人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也有人觉得故事套路、太多硬煽情,形式大于内容。观众能否喜欢《深海》的故事,取决于最终能否和人物共情。

截至目前,《深海》在初一6部新片预售中排在第5位,但和第6位的《熊出没·伴我“熊芯”》差距不大,两部影片在初一以同样的排片率垫底。这或许也是《深海》敢于率先开启点映,希望靠口碑争取更多排片的原因。动画打不过真人影片本就在意料之中,而手握亲子盘的“熊出没”往往能靠刚需实现逆袭。

客观来讲,《深海》的确有一些不那么适合春节档的因素,比如,故事不够合家欢,有些画面或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春节档能容得下《深海》这样的影片,才真正说明了电影市场的复苏水平。适销对路的大片自然可以躺着把钱赚了,而满足观众的多元需求,让好电影都能实现经济收益,才是档期的最大意义。

对于儿童观众来说,有时候我们所谓的“儿童不宜”,也许更多是父母觉得不宜让孩子太早去明晓成人世界的事理,看看隔壁欢乐轻松的“熊出没”就好。

《深海》中有一句颇为催泪的台词,“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不同年龄层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也许就像孙燕姿在《天黑黑》里唱的,经历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会越发怀念小时候的单纯美好,但那些道理,其实早已包含在童年的歌谣里,只是当初的自己并不明白。

去年的金鸡奖中,最为遗憾的要数《雄狮少年》没有任何提名,期待今年金鸡奖中,《深海》《新神榜:杨戬》能和《熊出没》同台相较,这会是国产动画电影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对决。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片方

来源:作者:钟菡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