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的名家十三位是谁「评书的名家十三」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77更新:2023-04-10 22:13:41

马轸华:(1906—1954)天津人。世居天津北仓,少年丧父,流落于市区。业余喜唱太平歌词,后被张寿臣代拉为师弟,算是焦德海弟子,按相声门排名马寿岩。1940年蒋轸庭代拉马为师弟,算是常杰淼弟子,入评书门名为马轸华。三十年代曾应电台之邀,每天演唱太平歌词。后在三角地书场正式演出评书,整理演出《李金鳌》(又名《沽上英雄谱》,俗称《混混儿论》),可演四个月。这是一部最具天津风味特色的书目,也是马轸华的代表作与成名之作。

1953年改说传统评书《水浒》,在张枢润等人协助下,借鉴戏曲表演动作,在演述传统书目方面也取得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他口齿清晰,声音甜润悦耳,有时在评书中穿插使用相声包袱,以活跃书场气氛;他善于借鉴京剧的程式与各种身段,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四十年代收徒牛枢通、王枢祥、于枢海等,建国后收徒童枢源等。 1954年病逝于天津城内鼓楼西属所。

刘立福曾回忆道:马轸华先生成名的时间比较晚,去世也比较早,可能还不到50岁。他的命运比较坎坷,少年丧父,家境很窘。后来流落到天津市区,在明顺昌肉铺当伙计,学了制作津味酥鱼及酱制品的手艺。业余喜唱太平歌词,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常在三角地等处的园子里票演太平歌词,当时名马君(票友的意思),他那时还曾经应邀到电台唱太平歌词。据说他没辙的时候曾在谦德庄元合书场唱太平歌词,晚上就住书场,把凳子搭起来,盖棉门帘睡觉。他最早算是李德祥的徒弟(李是天津相声前辈,与皮恩荣的双黄最为拿手),后来张寿爷承认他,带拉师弟,取艺名马寿岩。他能说八大棍儿《马寿出世》、《张广泰还家》、《宋金刚押宝》等。

上世纪四十年代,蒋轸庭先生代拉马为师弟,入评书门户算是常杰淼弟子,取名马轸华。他遂辞去肉店的工作,下海从艺。后经常到蒋轸庭所在的书场演出,蒋先生往往提前散书,留出一段时间来让他使“八大棍儿”。他虽然还说相声,但已经开始用评书门的艺名马轸华。1944年,他与尹寿山搭档赴南京演出,演出并不得意,又去济南演出,也不怎么见起色。蒋轸庭给他写信叫他回天津,介绍他在东兴市场演出。

在他没辙的时候,天津西头三角地的三位老者给他建议,一位是阎学章、一位是王学涛(鬼魔王四),还有一位是马凤仪(回民,马四巴,张振圻的师父),这三位比较熟悉清末天津官衙及天津混混儿的内幕,天天到马四巴家中跟他聊,帮他攥弄了一部新书《李金鳌》。这是一部天津地方特色的书,李金鳌确有其人,他与王金波是清末天津西头永丰屯混混儿“锅户”的正、副寨主。刚一开始说不了多长时间,后来又加上《康小八》,慢慢攥弄、丰富逐渐地够一节买卖了。

据说娱园老人戴愚庵(并非大梁酒徒)有小说《沽上英雄谱》,但我没见过,是否从中有所借鉴就不得而知了。内中都是那些耍胳膊来人的事情。什么“王三秃天津县站笼十八天”等,李金鳌慷慨仗义,讲场面,比如从鱼市一出来,卖鱼的喊“二爷,您那钱先不忙。”“呕,多少钱?”“上回谁谁在我这拿的鱼钱。”李二爷其实不知道谁拿的,但一听要钱马上给,为什么?你看得起我;再如“李金鳌二次折腿”,找苏八先生治伤,这里有茬口,钱不提,话不能输,苏八先生说“您这腿怎么怎么情况……”“还有办法吗?”(他这里还有一个大“驳口”)“您这腿要想彻底好了,除非二次——重折!”“好了,等折了我找您。”苏八先生送李二爷出来,二道门旁边放着一块捶木石,李二爷往地上一坐,捶木石拿过来往腿上一砸,“先生,您受累给接上。”

马先生也是天才,攥弄出这部原来没有的书来,新鲜火爆,而且说法路子跟别人不一样,可以说是另辟蹊径,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也非常适合他来表演,适应当时的社会。所以他这部书一出来就火了,后来定名叫《英雄谱》(俗称《混混儿论》)。由于这部书在天津非常受一些听众群的欢迎,他有自己固定的书座。当时有很多在帮的、来人儿的或者年轻人崇尚这一套的人都爱听他,爱听怎么讲究场面的事,所以业务非常火,马先生很快就挤身到天津评书界非常受欢迎的大将行列。他虽然是天津口,但有他自己一套东西,自己的语言风格,他语速也比较快,比如什么“头东脚西”、“南北大街东西卧”、“打了个稀里啪嚓”,总之在天津也非常有人缘,但到外地这类语言可能听不太习惯。

后来再见到他时,人也胖了,马子盖也留起来了,胡子也留长了。但他的行动做派还是他那种风格。

他住在南市东兴市场后面有一个店房,是个小楼的楼上,很多人去过他家。他夫人挺胖的,喜欢玩狗,在家里养了很多狗。我父刘健英在台上抓过一个包袱儿,意思是蒋轸庭非常能挣钱,有时一天赶两场,鸟市上白天,三角地再赶个晚儿,天天满座,一场能拿个二十多万块(合二十元),一天下来四十多万,他这钱怎么花?家里养着二十一口,一天光喝凉水就得三缸,都是指他一个人挑费;马轸华也不少挣,他这钱怎么花?他老婆养了二十多条狗,一天光吃肝就得吃多少钱的?这钱都这么花了。

刘健英在台上还说过,听《英雄谱》能打起来。这位坐那正听着书呢,“怎么意思?”“踩我脚了知道吗?”“踩你脚了,脚嘛不放地下?”“喝!不含糊,走!咱们外面玩玩。”俩人到外面叮咣五四打起来了,别人过来一劝,“怎么回事?别打了,别打了。”“谢谢诸位!没事没事!”不能说谁对谁不对,一说就输面儿了。

他徒弟很多,早年收的是相声门的,如:王家琪、张嘉利、田宝鑫、小婉华、于宝林等,他评书门的大徒弟是王枢祥,高个儿,人非常忠厚,经常在地道外说书,后来陆续收的牛枢通、于枢海等,建国后的童枢源等,蒋轸庭的弟子李枢信也跟他学过《混混论》。

当年拍摄电影《六号门》的时候,导演吕班也找马先生去了,马先生说我不会演电影,也没词。导演说不用词,用车给马先生接去后,到那就给绑上了,就拍了一个镜头,告诉他完事了,马先生回来说“这倒霉劲,我还演了一回电影,合着就是去被枪毙的。”就是最后镇压封建恶把头的场面(见照片),人家就为要他那个形象,在他旁边的是赵魁英。

张健声:(1910—1965)天津人。原名张耀明,字孝声,以字行。在戏剧界的艺名是张笑声,健声是其评书艺名。幼年就喜爱文艺表演,从少年时代起,先后参加过京剧、评剧、文明戏等的演出活动。他擅演小生,曾同关菊隐、小侠影、戴更璧、新凤霞、陈少舫、花迎春等同台演出,赢得赞誉。1940年拜师陈士和,专习评书《聊斋》,为陈所器重。他认为评书是适合一人同时表演多种角色的一门艺术,讲述须和舞台表演相结合。因此,他立志改革,在评书的舞台戏剧化方面孜孜探索。陈士和逝世后,便由他继续讲述《聊斋》,曾记录过三十余段。后只寻觅到十余段记录稿,经整理后出版,即《评书聊斋志异》第三集和第五集,包括《折狱》、《张鸿渐》、《红玉》、《聂小倩》、《云萝公主》、《婴宁》、《佟客》、《伍秋月》等。

固桐晟:(1903—1972)北京人,满族,镶蓝旗。原名固松年,学名有德,曾用名张静泉。光绪二十九年夏历三月廿五日生于北京西单。其先辈是没落的清室镶蓝旗贵族,其侄赵佩茹是著名相声演员。他七岁起读书,1921年来到沈阳,喜听李庆魁说书。1924年父亲逝世。 1926年(一说二十六岁)来到锦州,登台讲述《燕山外史》,名声鹊起。在此时间内,他苦学政论、史论、奏折、书序、传记、杂说等样式,丰富学识才情;试论国家大事、历史教训、山川风貌、社会习俗,使说书纵横捭阖且波澜起伏,转接之间意外难测。二十八岁时开始说自编的《清宫外史》(又名《九龙祚》)。全书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活灵活现,尤其是对清宫的典章制度、风俗礼节均有批解。

1932年农历二月廿五日,在沈阳小西门里西龙海饭庄正式拜李庆魁为师。此后在东北及天津等地说书。1934年认陈士和为义父,学说《聊斋》。后辗转于铁岭、辽源、沈阳、营口、天津一带,得到“高台教化”、“艺术超群”、“苦口婆心”、“谈古论今”等赞语。1948年在天津电台播讲《东周列国志》、《东汉》等专章。1952年到长春,参加吉林省曲艺团;1958年加入长春市曲艺团。老舍、郭沫若、陶钝都很关心《清宫秘史》,1961年曾有专人记录整理达四十余万字,但不幸在“文革”中散失。固桐晟先后被选为长春市曲艺团团长,市人民代表,吉林省人民代表,省、市先进文艺工作者,省曲协副主席,并出席了全国第三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72年8月5日在长春市西五马路二十七号家中逝世。

固桐晟以净、洁、脆、快、领、卖、乍、惊的风格演说宫廷朝政,边疆烽火,社会家庭,人情世故以及刻画各类人物;其评书是以杂学、民俗学著称于书坛,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以书外书名扬于世。他说书注重一个“评”字,“说评书要替群众评论评书中的是非,言不在多,要画龙点睛,三分说七分评,说的是书,评的是理,说书的要讲理,正理歪理都能讲。”此外,他的贯口、判词和奏折也是一绝。一生说过《列国》、《西汉》、《东汉》、《三国》、《水浒》、《千古疑案》、《明史》、《海瑞》、《聊斋》、《儒林外史》等二十多部古今评书。现仅存《清宫秘史·泥打西太后》和《聊斋·二班》的录音以及《缇萦救父》、《西门豹治邺》和《范进中举》的评书文字稿。出版评书作品:《西门豹治邺》(吉林人民版)等。

刘立福曾回忆道:固桐晟先生,1921年来到沈阳,二十八岁时开始说自编的《清宫外史》,1932年在沈阳拜李庆魁为师。1934年第一次来天津,想拜我师爷陈士和为师,但因为他有师父,便认陈老为义父,后经常在东北演出。有一年 蒋轸庭先生到沈阳演出,并不理想,固先生在当地出面维持,所以二人关系非常好。

1948年第二次来天津,他先是在鸟市给蒋轸庭“上早儿”,也曾在天津三角地和西头德庆园上过。有一年业务不好,在鸟市固先生上“早儿”,蒋轸庭的“正地”,我师爷陈士和的“板凳头儿”,马轸华上“晚儿”。聚集了天津的四员大将,四份最有代表的书目,观众都挤不动了。

他的节目主要就是一部《清宫秘史》,这也是他独有的书,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他也会别的书,但一般不常说。《陆九郎》这活是固桐晟的,《陆九郎》(又名《陆文庆上任》,内行叫“斗蛐蛐”),这活是立川听来给我念的,我也使过,但由于是听来的,后面不实授,合不上龙门,所以就放弃了。《大红袍》、《西门豹治邺》、《范进中举》、《缇萦救父》和《二班》等节目都是人家研究出来的。他说《聊斋》的书道和我们门的不一样,是他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仿着陈老的路子琢磨的。

他的《清宫秘史》别人也学不了,因为他是旗人出身,有这方面的生活阅历,说来如数家珍。他的不足是嘴里有些字不清楚,我年轻的时候听他感觉他嘴快,耳朵追不上,后来明白了,主要是有些字音的归韵没有注意。但瑕不掩瑜,他的书是太好了,到人家嘴里不是一个味道,那话搁在人家嘴里有劲。固先生人情道也好,社会知识丰富,可以说是他自己创出一杆大旗,不过很遗憾,我听他不是很多。

我1953年去沈阳的时候在当地听说固先生久占小北关,他和丁正洪是那评书界的两杆大蠹旗。很长一个阶段在天津,住在鼓楼西九道弯胡同,砖房,我上那去过,临出来时穿上棉袍、大褂,他夫人拿着围脖特意给他围上,对他很关心。

后来,固桐晟先生又回到东北,任长春市曲艺团团长,吉林省曲协副主席,1972年8月5日病逝于长春。

宋桐斌:(1900—1978)山东蓬莱人。原名宋继武。幼年家境贫寒,童年来到东北,为谋生计,辗转于辽宁省各地。在这段时间内,不仅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还经常出入于说书馆,和许多书曲艺人建立了友谊。1924年在铁岭正式拜陈庆禄为师,学说评书。1927年即在沈阳登台献艺,并落户于沈阳,演说《三国》、《封神榜》、《西游记》、《水泊梁山》、《清廉公案》、《大红袍》等,俱是其拿手书目。他还曾与丁正洪合作编演《后套封神榜》,别出心裁,情趣横生。他是沈阳第一位上电台播讲评书的艺人。四十年代,电台赠其一枚“广播千日”的纪念章。五十年代初,任沈阳艺曲协会首届会长;1959年后任沈阳曲艺团书曲队副队长等职。1962年出版中篇评书《哪吒闹海》。

宋桐斌的表演不仅注意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塑造,而且对书中典故、榜文、奏折等都有研究,在引经据典的同时,能随时穿插幽默诙谐的包袱。有传人刘浩鹏、萧浩然等。

顾桐峻:(1898?—1933?)天津人。其父顾云亭系英致长的掌门大弟子。自幼从父学艺,由于聪颖精明且学艺用心,几年间将《包公案》、《大宋八义》等书目均学到手,同时还学到《于公案》。他被公认为是得英致长真传最全面的继承人。顾桐峻口齿清晰,表演传神,加以他的文化水平高于他人,在青年时期即成为新一代评书演员中的佼佼者。二十年代中期《新天津报》和《新天津晚报》相继约请顾桐峻将评书《大宋八义》写成文字稿逐日连载,继之又将刘葆初未竟之作《于公案》写出,同时在《新天津报》连载,并分别结集成书。后其未完成的《大宋八义》之撰稿工作,由其师兄岳桐春完成。

高豫祝:(1891—1970)北京人。拜师张诚斌,擅说《东汉》。他以讲述情节丰富细致、描摹人物生动逼真见称。他曾在天桥说书,久在地上,天冷了就上中等馆子,小馆子也就对付着家里能有花的。三十年代末曾在《天津时报》连载前部《东汉》,达数年之久,后出版成书,计百余万字。1959年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从1961年开始,曾记录了他的后部《东汉》,书稿约一百多万字,不幸在文革中散失。他为人忠厚老成,颇受行内人尊敬。

李鹤谦:(1927—1983)天津人。原名李国安。九岁上学读书,在校期间就喜爱民间艺术。十六岁毕业后随父亲学习打铁。十九岁拜师福坪安学说评书。二十一岁登台演出。先后在鞍山、营口、大连以及黑龙江省各地演出。1958年参加营口市曲艺团。此后他潜心钻研新书,并整理改编了《鲁达除霸》等优秀传统书目,颇受欢迎。1978年参加曲艺汇演,演出的《古城星火》获优秀奖。他整理改编的传统书《杨家将》、《野猪林》、《岳飞童年》、《武松打虎》、《杨七郎打擂》、《伍子胥》和新书《三打乌龙镇》、《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节振国》在电台播放,深得好评。

李鹤谦的评书艺术,不仅继承了福派评书幽默细腻、顿挫有力、“咬字如捉虎”的艺术特色,而且热情饱满、嗓音洪亮、粗犷豪放、泼辣大方,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鹤谦先后在瓦房店、大连、营口、鞍山、沈阳以及黑龙江省各地演出。1953年参与组建营口市曲艺组,1958年参加营口市曲艺团,是营口市曲艺团创始人之一。此后,他不仅继承并发扬传统评书艺术,而且先后在书场和电台演出许多长篇新书和短段,并整理改编了《隋唐演义》、《童林传》、《大·小八义》、《大·小五义》、《左良传》、《岳飞花》、《鲁达除霸》等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优秀传统书目。1956年在大连广播电台录制由他整理改编的中篇评书《鲁十回》,颇受广大群众欢迎。1962年他在中央广播电台录制中篇新书《南方来信》。

1969年12月27日在文化大革命动运中,他被下放遣送到营口市海城县中小公社的中小大队。在这期间虽然他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身都受到限制,但是他对评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没有改变。先后创作改编评书小段《英雄虎胆》、《三代人》(红灯记改编)等。1970年在海城县广播电台录制长篇评书《艳阳天》。1972年他平反昭雪进入营口市老边区文工队。1977年落实政策,重回营口市曲艺团。1978年参加曲艺汇演,他演出的评书《古城星火》被评为优秀节目。

特别是1978年在营口广播电台录制长篇评书《杨家将》共120回,是营口市文革后第一部传统评书在电台播出。在录制过程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面对多方压力,最终完成了这部长篇评书的录制工作,使离别十年之久的评书艺术再次回到广大群众之中。同时,被营口电台选送参加中央电台举办的“全国优秀长篇评书展播”,并在这次展播中由他录制的《杨家将》被评选为一等奖。当时全国有95家省市电台同时播放,一时间轰动全国。

1981年他在病中录制长篇评书《吴越春秋》,1983年他在癌细胞侵占了全身,面临生命危险的期间,不顾医生的多次劝告,在身体明显不支的情况下,为了给广大听众留下美好声音和记忆,他又赶录了新书《古城风支》,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成这部书的录制工作,这是他一生的遗憾。1983年,李鹤谦病逝在营口,享年56岁。他生前曾任中国曲协会员,曲协辽宁分会会员,营口市文联委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