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9更新:2023-01-03 06:02:32

股市如战场。/ 全景

很多时候,舆论喜欢把责任推给股民的非理性,但却常常忽视一个又一个的股民恰是这场博弈里最弱势的一方。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资金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对称。

这时我们必须陪着他一起高兴:

王股神接下来告诉我们,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只要跟“麻”沾边的股票,就能疯涨,不管是麻绳、麻花还是天麻,管他那么多,涨就对了。

原来今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了一波工业大麻概念股的炒作热潮,国内做工业大麻的上市企业,集体大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像“麻花概念股”桂发祥在27日一度冲到涨停板。

以至于有天津的小伙伴在网上解释: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桂发祥大麻花,和大麻真的没有半点关系。

尽管大多数小投资人、散户还没完全搞清楚工业大麻和法制新闻里常见的大麻有啥区别,对于中国工业大麻的现状更缺乏了解,但飘红就是命令,他们早就跑步入场,参与到这场“麻“”烦之中。

都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反过来讲,只要有了利益,触及灵魂也不是什么难事。在通红一片的涨停板面前,连灵魂都受到了震动,至于智商和理智,就暂时顾不上了。

不信你看看前几天为了大麻概念上蹿下跳的同事,这几天已经大概率垂头丧气了。

别总以为自己是华尔街之狼

老师,名字里有“麻”的股票是不是稳赚不赔?

说回工业大麻,它和普通人印象中的毒品大麻大不相同。只有那些毒性成分低于0.3%、不具备毒品利用价值的大麻,才称为工业大麻。

在我国,工业大麻也叫做汉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而随着去年下半年,加拿大通过娱乐大麻合法化,美国为工业大麻开绿灯,这股热气就漂洋过海吹来,熏得中国股民的投资雄心蓬勃生长。

汉麻:怪我咯?

先是从3月20日前后开始,一些在工业大麻领域有所布局的股票均迎来大幅上涨。

很快,股民太多,这几家工业大麻企业不够用了,那怎么办呢?沾麻就算!

短短几天的行情,无数股民在心中构建起一条简单的逻辑链:工业大麻=上涨,上涨=财富翻倍,麻=工业大麻,买麻=财富翻倍。

大麻花:??!

比如开头提到的桂发祥,3月27日开盘价还是每股15.02元,当天最高涨到16.5元,让手握大麻花的天津人民一脸懵逼。不知道做喜剧的开心麻花有没有后悔当初没有叫“开心大麻花”?

做天麻的昆药集团涨,连卖芝麻油的西王食品都稳稳封了个涨停板;因为有传言,化肥产业也和工业大麻的种植有关,于是一些化肥股也出乎意料地上扬。

相关股票一致看涨。/ 同花顺

最离谱的要数金鹰股份,这支股票背后,是一家来自浙江的工业企业,主要业务为纺织设备制造销售,以及亚麻纺、制衣等等,虽然与麻有关,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麻非彼麻,这麻非工业大麻。

但急着赚钱的投资者哪里管得了这些,说你有关就有关,要你涨你就涨,金鹰股份连续几个交易日涨停。

“被上涨”的企业还远不止这一家。/ 星空财富

这反倒让这家上市公司坐不住了,连忙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

不过“入市需谨慎”一类的告诫,历来都和游戏加载页面的防沉迷宣传一样,没多少人听得进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金白银面前,多少人置若罔闻。

炒作到最后,已经有了无厘头的意味。/ 东方财富网

就在昨天,3月30日,金鹰股份又发布了一份关于股票异常交易波动的公告,这次干脆直接在公告中写道: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只做麻布、麻绳、麻袋,就算前面加上一个大字,也和大麻不沾边。

有人编了段子,还做了表情包:指鹿为麻。

企业这么负责,股民却不干了,在金鹰股份的第一份公告下面,有股民唯恐天下不乱:“看来工业大麻是真的了。”

3月21日的公告下面,有股民认为这纸公告不过是公司此地无银。/ 东方财富网

苍天饶过谁。/ 澎湃新闻

一盆冷水浇下来,原本和“麻”有关的几支涨停股票,马上又陷入了跌停。一涨一跌之间,王股神也没有再提请客那事了。

倒是社交软件上的狂欢停不下来。

股海浮沉,笑中带泪

麻苗还未种下几棵,股价已经翻番,类似的例子在中国股市从不鲜见。

兵马未动,概念先行。炒作概念历来是不少中国股民投资的不二法则,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沾点边就行,反正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种适合股市。

这种玩法屡屡见效,以至于很多游资还没彻底弄清楚概念,就念叨着“再不买,黄花菜都凉了”,匆匆买入。

流感流行的时候,一些药企的股票直线上扬,雾霾严重,那买防护用品的股票大致没错。最有意思的是,每逢油价下跌,航空股就看涨,油价上涨,两桶油的股票就看涨。

抗洪救灾概念股了解一下?

甚至还有抗洪救灾概念股,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与洪水有关的产业,大到排水管道,救生器械,小到食品帐篷,医疗卫生,统统看涨。

想发财想到洪灾上了,你这良心是不是大大地坏了?

听上去有点像互联网企业中流行的“讲故事”——不管生产线铺开没有,先眼含泪花把情怀、价值、前景说一遍,投资就会滚滚而来,贾跃亭、罗永浩都是个中高手。

老罗:我是不是该去炒股?

是不是蹭热点,每个人都有判断。/ 澎湃新闻

短短两天火速布局,引来一批亢奋中的股民,至于潮水退去,谁还穿着裤子,怕是股民也搞不清楚。至于那批被套牢的股民,就只能自求多福。

从1989开始,中国股市走过了悠悠三十年岁月,无数中国家庭都有与股市相关的故事。

中国最著名的股民之一,杨怀定。

上海工人杨怀定,从1988年的一笔国库券起家,杀入股海,终成大户,人称“杨百万”,杨百万们的事迹激励着许多人,有学生拿出奖学金,有白领拿出买房的本钱,甚至还有人拿出全部身家,投入股市。

买房还是炒股?这在今天几乎已经不成为问题。/ upsplash

2007年,许多城市的房价还未起飞,上证综指就已经攀上五千点的高位。站在冲上三千点的当下,回看当初,真是梦一般的日子,很多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多了一个“中国股民”的身份。

有网友在在微博上回忆,那时候人人都在谈论股票,自己因为结婚买房,不情不愿地把股市中的资金抽出来,谁知因祸得福,逃过了之后的大跌,又赶上了楼市的大涨。

“讨饭的人都去炒股,一炒就发了。”

事后诸葛亮总是容易做,今天回望,股市涨的快还是楼市涨的快,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但在遥远的十多年前,它就是摆在许多中国人面前的抉择。

身边曾有人在2007年的顶点前夕卖房入市,最终变成一场套牢十年的伤心往事。家父也在那一年跟风入市,把两个月的工资投入股市,当即小赚一笔,全家用这笔钱出游。可是游山玩水归来,股票开始了漫长的下跌,时至今日家父也不再看股市了,据说他买了中国石化。

在股市低迷的日子,炒股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大学生把它作为财务独立之前的投资训练,坐在交易所里看盘的大爷大妈把它作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有了更方便的电脑和手机,还是风雨无阻地坐到大屏幕前去。被工业大麻摆了一道的股民,看着网友编的段子,自己也被逗乐了——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打开手机看盘,有时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upsplash

股海浮沉,培养出不少隐形佛系股民。拿出一部分无关痛痒的钱买几支股票,只要别赔太多就行,至于发财嘛,没听过“七亏两平一赚”的说法吗?还真以为自己是杨百万?

电视剧《父母爱情》里,年老的女主也迷上了炒股,并且笃信所谓“内幕消息”,结果可想而知。/ 电视剧《父母爱情》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中国股市真有那么危险吗?提问时间是2014年。

无人回答。

中国股民:永远在追逐,从未完成超越。

畅销书《乌合之众》里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这种集体不理性,很多时候让股市变得更像一个群体行为试验场,不信,去看看短命的熔断机制。

当然,平心而论,中国股民不理性的说法有失偏颇——因为上市公司有时候也糊里糊涂。

獐子岛:中国股市的传说之地。

比如著名的獐子岛事件。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2014称,因为遭遇冷水团,公司海洋牧场受灾,业绩巨亏,由上半年的盈利数千万转而变为亏损八个亿。2018年初,扇贝们故技重施,又造成公司2017年突发性亏损。

这就是江湖传言的“扇贝出走”事件。

英语学习软件扇贝在股民的提问下卖萌,但总有蒙受损失的投资者笑不出来。

面对这样近乎笑话的事情,股民们忍受了真金白银的损失,除了跟着苦笑,还能怎么办呢?

大作家马克吐温就是一位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资深股民,他曾经留下那句名言: “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

牛顿也炒过股,可惜凭他老人家的智慧,依旧看不清云诡波谲的股市,大赔了一笔后,留下一句无奈的:“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

经典港剧《大时代》里面对瞬息万变的股市指数目瞪口呆的郑少秋,至今还作为表情包躺在许多人的手机里。由此还诞生了著名的“丁蟹效应”,只要演过丁蟹的郑少秋的电视剧一播出,港股立马下挫。

很多时候,舆论喜欢把责任推给股民的非理性,但却常常忽视一个又一个的股民恰是这场博弈里最弱势的一方。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资金不对称,还是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对称

民国时期,有过一场橡胶股票风潮,很多中国股民还不知道橡胶为何物,就一窝蜂地买进,这和今天的工业大麻何其相似?你可以嘲笑他们的盲目,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重整旗鼓的毅力和苦中作乐的胸怀。

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这次火的是工业大麻,下次被炒起来的概念,说不定就是韭菜了。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