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被换「明星角色被替换几家欢喜几家愁」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31更新:2023-04-11 04:45:14

演员角色被替换,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

换角原因各有不同,但换上和被换演员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

有的换上者,一戏成名,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有的换上者,一戏成名,却并没有走多远。而被换下者,也并没有永远被湮没,而是因其他的戏而成名,后期事业风生水起,成为妇孺皆知的大明星。

1974年,长影厂准备将《平原游击队》拍摄成彩色版。在选择主角李向阳时,最初拟定仍然由郭振清扮演李向阳,毕竟有观众基础,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而郭振清本人的积极性也很高,为了再次塑造李向阳进行了充分的案头工作。但让47岁的郭振清去演三十岁不到的李向阳,显然有些勉为其难,导演只能重新选男主角。

1955年平原游击队剧组合影

1974年郭振清拟演李向阳定妆照

《平原游击队》原先的导演是苏里和武兆堤。苏里非常清醒,认为重拍《平原游击队》纯属费力不讨好,再怎么拍也达不到原来的水平,加之他要和袁乃晨联手重拍《战洪图》,分身无术,于是就把这个重担交给了老搭档武兆堤。武兆堤对此事也不热心,可是上边交代的任务又不能不完成,就只好找来《鸿雁》的导演常甄华一起组建了创作班子。

导演组跑遍了全国除新疆和海南之外的各个省份,花费了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近3万元天价的差旅费,最终从各地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中选出了96个相貌英武、器宇不凡的李向阳,其中包括了大连话剧团的李俊海、上影厂的叶志康、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石维坚、山西晋中文工团的张连文等。但最后因人设和李向阳还有点距离,而没有入选。

吕晓禾

后来因主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而走红的吕晓禾,最初也是新版李向阳的最佳人选,而且样片都拍出来了。虽然他在形象气质等方面,和老版主演郭振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个别领导却说“他嘴太大了,不适合这个英雄人物”。

前排右四郭振清,郭后面新版李向阳李铁军

最后还是高大帅气,浓眉大眼的李铁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李铁军拍过这部电影后,却并没有被替换的唐国、吕晓禾、石维坚、叶志康等星运坦荡,不久就被人遗忘了。

因嘴大而被替换的演员,六十年代还有一位。她就是傅锦华。

1960年,长影厂导演苏里选择电影《刘三姐》主演时,原定刘三姐的扮演者,是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也是因为“嘴太大”,而被原定舟妹的黄婉秋中途替换,错失了一次走红全国的机会。

1963年,刘尚娴因在《英雄儿女》中扮演王芳而一鸣惊人。虽然她的艺术生命并不长,一生只拍过这唯一的一部主角电影,但在中国的观影人数和影响上,却是非常的大。在六七十年代,她青春靓丽的形象女神般的存在。

刘尚娴饰演的王芳

但鲜有人知的是,她的这个角色,最开始并不是由她担任,而是由同在这部电影中饰演鲜族姑娘朴贞子的赵文瑜担任。

赵文瑜(右)和浦克(左)在《英雄儿女》中

由于刘尚娴替换了赵文瑜,赵文瑜只好去演了朴贞子,而原定饰演朴贞子的柏桐瑞,只好去演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志愿军文工团团员。

之所以没用赵文瑜,是因为刘尚娴有一对光亮好似会说话的大眼睛,梳着齐耳短发,格外干练有精气神,让她来饰演王芳,更能显示一种拙朴清新、浑然天成的美感。

之后,赵文瑜又参演了《钢铁巨人》《沙漠的春天》《山寨火种》《血沃中华》《沙漠宝窟》《妈妈,你在哪里》《遗失的伴侣》《挂冠归来》《美丽的心灵》等多部电影,也参加了多部电影的配音工作,但也许是命运使然,她一直没有红起来。

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计划摄制《柳暗花明》。在这部讲述养蜂能手田嫂在特殊年代命运的电影中,女主角田嫂原为因主演《金光大道》而走红影坛的王馥莉。后因王馥荔所拍戏未结束,自己无法脱身,剧组只好找别人。后来经过朋友推荐,无锡歌舞团的陈大姝进入了导演郭伟的视线。

陈大姝外表端庄典雅,气质温婉贤惠,和王馥莉属于一个类型的演员。1979年,随着电影《柳暗花明》的上映,饰演田嫂的陈大姝一炮而红,剧照也刊登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大众电影》上。

陈大姝

成名后,陈大珠虽然也在1981年参拍了《七月流火》,但影响不大,后期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1973年重拍片《年轻的一代》,出现了很多角色替换的事情。女主角林岚,就出现了重复性替换的事情。首先确定的主角,是曾在老版《年轻的一代》中饰主角林岚的曹雷。但此时的曹雷已经33岁,年龄明显偏大,在上级要求换年轻人的指示下,曹雷只能被换下。

曹雷被换下后,刚开始定的主角是龚雪,但最后被李秀明顶替。

龚雪相比李秀明等同时代的女演员,身上洋气浓些,更适合城市女性和知识女性。她七十年代被李秀明替换一次,主要原因还是演农村女青年有点违和。但不幸的是八十年代又被替换了一次,也是气质等方面的原因。从总被替换这一点看,她确实有点命运多舛。

李秀明和龚雪

1984年电影《秋瑾》,初定由龚雪主演。为了演江湖女侠,龚雪苦练书法和剑术,力图展现出刚毅的一面。万事俱备,只等开拍时,厂领导却突然通知龚雪,把她从秋瑾一角给撤换下来了。原因还是她纤瘦、柔弱的气质,让厂里和剧组没有信心,最后又被李秀明顶替。

张金玲浓眉大眼,面庞饱满,长得很有劳动人民的朴实劲儿。她是最早《春苗》的主演,但最后却被李秀明替换。

因剧本审查时没被通过,《春苗》只好被搁浅下来。但是也许张金玲命中注定是要红起来的,所以尽管《赤脚医生》的拍摄计划下马,但是重拍版的《渡江侦察记》,却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经推荐,汤化达和汤晓丹导演,很快就拍板定下张金玲扮演刘四姐。

张金玲离开剧组,成就了李秀明的《春苗》。

应该说,在七八十年代,李秀明是替换最大的受益者。无论是实力顶替龚雪,还是机遇替代张金玲,她的运气实在是很好。

达式常

《春苗》初定的男主角也不是达式常,而是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乔榛,后才由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林育生的达式常替换乔榛,扮演男主角方明。

乔榛

如果没有达式常的替换,乔榛可能早在七十年代初就火了。1980年,他主演了《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因此成为和张金玲、李秀明同期的年轻明星。

但他最大的成就,不是表演而是在译制配音中,他在《魂断蓝桥》、《叶塞尼娅》、《美人计》、《生死恋》、《寅次郎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等译制片中的配音,他的声音感情充沛,富有金属厚重的磁性和质感。他和丁建华、刘广宁、童自荣、杨成纯等,成为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第二批著名配音演员,其经典的配音,已经成为几代人集体记忆中精彩而温馨的存盘。

1981年拍摄的电影《勿忘我》,男女主角开始是上海青年话剧团的焦晃和上影厂的张芝华。

焦晃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多年无戏可演,1975拍摄《难忘的战斗》时才复出拍片,饰内奸副区长刘志仁。拍《勿忘我》时焦晃44岁,接近男主角的年纪。张芝华当时年方23岁,正值青春,是上影厂新生代演员中的佼佼者。

焦晃和张芝华

厂里领导看了样片,认为张芝华之前《好事多磨》和《待到满山红叶时》片中,扮演的都是带有喜感的角色。而《勿忘我》女主角,要求有种磨难感。张芝华,她的表演活泼有余,却不够深沉,就决定换演员。这时候有人推荐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任冶湘,但任冶湘长了张娃娃脸,太过稚气,与角色有很大距离,也被放弃了。

恰逢此时,影片《年轻的朋友》上映了,在片中饰演女战士赵真真的演员令人眼前一亮,而她就是北京电影学院78届三年级学生方舒。

方舒长着一双大眼睛,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既有少女清纯的一面,也具备了刻画角色复杂情感世界的潜质。导演于彦夫,当即决定用方舒换掉张芝华。

大家对方适演女主角雯雯很满意,但担心她与老成持重、带有忧郁气质的焦晃,在气质上不搭调。于是,于彦夫决定干脆把男主角也换掉,第二次前往北京寻找男主角。

非常巧的是,当时李志舆正好在北京,北影厂的黄健中导演原本打算拍一部传纪片《猜想的猜想》,邀请李志舆饰演数学家陈景润,但这部片子临时下马,为他腾出了一段档期。

李志舆是上戏的老师,之前接连在《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和《七月流火》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演艺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同时,知识分子儒雅的气质,饱受磨难男人的内敛,和角色十分接近,这让他成为最佳的人选。

就这样,李志舆和方舒成为了《勿忘我》的新搭档,取代了焦晃和张芝华。

当时,河南豫东卷烟厂抓住人们的心理,在《勿忘我》影片上映后不久,便将电影里雯雯手捧一束勿忘我花的经典剧照,印在了“明星”牌香烟烟标上。方舒,也由此成为文革结束后第一位登上烟标的电影明星。

《少林寺》这部电影,最初导演是香港的陈文。肥水不流外人田,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便由其旗下艺人吴刚担任,所有演员都来自河南京剧院。

拍了一半以后,制片人感觉没有拍出理想的效果。为了让作品更完美,最终决定重新拍摄。

新换的导演张鑫炎,为了保证更好的拍摄效果,他大刀阔斧直接将原班人马都给换了,启用了一批武术运动员担任重要角色。于是,就有了李连杰版本的《少林寺》。

《少林寺》的播出轰动一时,如今也成为了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但让国人看到了中国功夫,还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中国武术的精彩,李连杰也由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武打明星。

可是错失这个机会的吴刚,在之后的发展却是十分的不顺利。因被换角,造成自己资源越来越少,后又因韧带拉伤退出娱乐圈。转行商场后,最初在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在饮食行业中挣了个盆满钵满,一下子成为了亿万富豪。但好景不长,因为合约纠纷,吴刚的资产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巩俐因出演《红高粱》中的九儿,一举成名,但这个角色一开始定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同班同学史可。

史可和巩俐

史可被巩俐替换,并不是巩俐作了什么私下勾当,也不是史可得罪了导演,而是因刘小宁的事受到牵连。

男主角当时定的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刘小宁,但刘小宁不知为什么竟然拒演,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成名的机会,导演张艺谋只好把男主换成了姜文。

史可有俄罗斯血统,这种野性有点缺少中国味。和西北硬汉刘小宁搭档比较合适,和姜文就不太和谐。

张艺谋多番权衡之后选了巩俐,让“更有中国味道”的巩俐出演,也让巩俐一夜暴红,成为国际大腕“巩皇”。姜文也由此崭露头角,开启了自己的大明星之路。

史可被替,有些被动,自己心态可能会平和些。但刘小宁,主动失去了和大导演的合作机会,心中的懊悔可想而知。后期虽拍了一些电影,但反映平平,离一线明星,也是渐行渐远。

八十年代时,这种换角事件还有几起,但换上和换下者,都没有受太大影响。

《庐山恋》周筠一角,最初定的是吴海燕,但她选择了主演《等到满山红叶时》,最终成就了张瑜。

张瑜

吴海燕

电影《张衡》中的桓娥,原定吴海燕扮演,最终却换成了肖雄。

肖雄

《华佗与曹操》中的华佗夫人云卿,原定由吴海燕扮演,在开拍时,临时换成了龚雪。

以上这些换角明星,命运各不相同。吴刚一换不振,陈大珠成名后昙花一现,其他人员最后都算星途坦荡。

但有个六十年代的演员,时运不济,屡屡被换角,多次与主角失之交臂。说她是最悲催的有潜质却屡失星运的明星,真的不为过。

作为长影的一名老演员,李瑛曾参演过许多电影,如《创业》《吉鸿昌》《冰雪金达莱》《平原游击队》《山村新人》《两个小八路》《刑场上的婚礼》《玉碎宫倾》《刀光虎影》《忘忧草》《冒名顶替》《东厂喋血》等。

几十年来,李瑛参演的作品虽不少,但没有真正的女一号,如果勉强算作主角的话,主要有《冰雪金达莱》中的游击队员赵敏、《吉鸿昌》中的孙梅、《忘忧草》中的兰嫂等。

李瑛,1936年5月出生于河北交河,原叫李凤君。她的父亲曾在沈阳开过很多工厂,但随着日寇侵略中国,父亲最终破产。1951年,她进入沈阳一家私营工厂做会计,后来被调到南市区工人医院任会计。

李瑛的命运转折点是在1958年,那一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到沈阳招生,从小喜欢文艺的她前往应试,被有幸录取。自此,李瑛成了长影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的学员。

这个班从1958年10月开始,1960年12月结业。高平任训练班主任,徐枫任副主任,黄玲、李颉、段斌、安琪、贺小书是他们的老师。学员有60多人,该班同学有赵文瑜、李真、邵万林、王洁人、徐丹、刘柏弘、潘淑兰等。

长影第一届演员训练班毕业照

不过,后来,许多人改行成为导演、配音演员甚至改作其他工作,真正坚持演戏的并不多,也主要是李瑛、张冲霄、赵文瑜、褚大章、陈克然、邵万林等有数的几位。

培训班学习期间,李瑛参加拍摄了影片《草原晨曲》,她在其中出演了一位蒙古族姑娘,这是她第一次拍电影。

她从影六十多载,作品五十余部,却历尽沧桑,屡失走红机会,一个本应让更多人记住的名字,却成了“影海”遗珠。

李瑛并不是没有出演女一号的机会,却都因为多种因素被错过了。例如,1960年,她在著名演员陈戈执导的电影《春城龙凤》中饰演“龙凤”中的凤——春凤,拍了不长时间,该片突然下马。时间不长,她又主演一部电影《欲穷千里目》,试妆照都拍好了,该片又停拍。1964年,李瑛再一次得到一次扮演女主角的机会,主演电影《田野之鹰》报务员邓华,她去民航体验了两个月生活,电影也拍了半个月,同样停拍,她再次与女主角擦肩而过。

当然,有一部电影没有停拍,那就是《艳阳天》。

60年代中期,长影准备拍摄《艳阳天》,男女主角萧长春、焦淑红分别由庞学勤和李瑛饰演。剧组在北京郊区体验生活时,恰遇河北邢台两次大地震,拍摄暂停。

李瑛(右)和庞学勤(中)陈学洁(左)在艳阳天剧组

影片拍完后,送审时出了问题,最终没有通过。

1973年《艳阳天》重拍,庞学勤、李瑛年龄已不合适。经过选择、试镜,萧长春、焦淑红的饰演者换成了年轻的张连文和张明子,李瑛只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小配角。

作为演员,李瑛美丽漂亮,但遗憾的是,由于机缘、运气等多种原因,一次又一次错过机会,始终没有红起来,是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