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不是童话就不要虚构情节糊弄孩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2更新:2023-04-11 17:07:12

我们从小喜欢刺猬的形象,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在幼儿园里画过刺猬。

孩子的儿童画

童话《带刺的朋友》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老师们喜欢,学生们也喜欢。

很多老师讲优质课也愿意选择这一篇文章。

语言唯美动人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刺猬真的能带着枣子跑吗?我查阅了资料:

刺猬的毛一般很顺,而且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硬,它会在晚上睡觉时或者遇到危险时把自己蜷缩起来,所以扎到枣子的几率很小。

最主要的原因是:刺猬并不是以果实为生。

刺猬是杂食动物,食物来源以蚂蚁、昆虫和蠕虫为主,也吃幼鸟、鸟蛋,甚至还会吃一些小型的蛇和蜥蜴。当然,刺猬也会吃一些植物的果实和茎等,但这只是它的食物链中很小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一部分人吃榴莲,但绝不是我们主要的水果,换句话说,离了榴莲我们照样活。

既然不怎么吃植物的果实,那么它也就没有必要把果实放在刺上打包回家了!

其次,就算刺猬把水果扎在刺上,之后它怎么取下来呢?

刺猬没有手,即使有手也够不着自己的背,因此刺猬没有办法把扎在刺上的水果取下来。

而水果一旦在刺上腐烂后,会引起刺猬的皮肤感染,也会由此招致寄生虫。

更重要的是,刺猬的背上如果扎上了鲜艳的水果的话,很容易招来天敌。而且背着重重的果实,会大大降低刺猬的逃跑速度,这对刺猬而言是极为危险的。

所以,刺猬若是通过自己的刺来搬运食物的话,无论怎样都是不划算的做法呀!

那么,刺猬从来不用刺来搬运食物吗?

对,他的刺作用很大:

被动地带走植物果实传播种子

有的时候,刺猬也确实会用自己背上的刺来携带一些植物的果实。

但是,这并不是刺猬的主动行为,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储存食物,而是一种被动行为。

当刺猬经过矮灌木的时候,它身上的刺会把灌木上的果实带走,这样刺猬就成了替植物传播种子的工具了。

大自然赐予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有它的功能和使命,给刺猬一身的刺也如此,自然有它的伟大使命。

刺猬身上的刺是为了防御危险。

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刺猬就会迅速把自己缩成一个刺球,让对方无从下口,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刺猬的刺能扎树叶掩护自己。

刺猬的刺虽然一般不扎水果,但是往往会扎上树叶子,这样就能自己披上一套天然外套来伪装自己,以此来增加外出行走的安全性。

刺猬的刺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如果刺猬从高处掉落,它会将自己团成一团,全身都蜷缩在刺里,用刺来抵御掉落的力度,这样就能够在掉落的时候,大大减轻摔下的力度,让自己免受伤害。

可是课文里描写的这样的情节,是想象吗?这是童话故事吗?

这不是童话故事,《带刺的朋友》出自于宗介华散文集《带刺的朋友》。

搜狗百科介绍的时候,清楚地说这是散文。

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

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问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大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专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优质课现场

既然不是童话,所有资料介绍也都说是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实情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作品。在散文中的想象还是很少的,基本以纪实为主。

纪实,真实的成分更大一些才好。

可是,《带刺的朋友》显然部分情节是虚构的,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呀。

教材毕竟是面向学生的精神食粮,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我感觉选入教材的文章还是要审慎一些为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