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那些事的说说「丹东说说那过去的事情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22更新:2023-04-11 20:15:36

丹东有疫,封控在家。天天杂文,杂而有文。信口开河,多有禁忌。封控结束,本该封喉。无奈事变,病毒不休。言由心生,还得发声。

现如今,勤劳朴实的丹东人民不顾病毒是不是肆虐、已经在防范区内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有序流动”、复工复产啦。

丹东,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城市,生于忧患,成于忧患;相信在忧患中长大的城市一定会战胜困难的。

丹东,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未来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潜质。

从今天开始,我把记忆中的丹东呈现给大家,以唤起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引导本土百姓热爱家乡,建设家园。

摄影: 关春朝(中国工商银行)

由于防疫期间查阅资料不便,许多记忆不一定很准确,希望各位阅后及时指正。

我的公众号没有开通评论区的权限,大家可在留言处私信我,真诚地邀请您和我一起,共同回忆这个城市的过去,以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些许动力。

我的记忆是从家住中富桥附近的公安街开始的,那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事情。

公安街的名字源于旧中国时在这条街上有个公安厅。据说,安东县是中国最早开始现代警察制度的城市之一。这充分说明丹东市在城市现代化管理走在了中国各城市的前面。

我小的时候,公安厅的老建筑还在,距离中富桥不远,只是做了辽宁省丝绸研究所。

中富桥旁,道路两旁有副食品商店、自行车修理部和服装加工部。公安街过了中富桥,就是中富街。中富街、公安街、公安后街、柴草市街十字相交,交叉路口就在中富桥附近。中富桥下,有条暗河涌动,一直流入鸭绿江。

今天,公安街、中富街和柴草市街街名还有,只是街道和建筑已然没了那时的模样。

公安后街69号是我奶奶家,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我爸妈的家和奶奶家是一趟房,本是一个大院进出,有一日另开门,不在同院,到奶奶家需要绕行几分钟。

我奶奶家住在一个很大的院落,旧中国时是一个缫丝厂,解放后改造成了住宅。大部分人家是丝绸研究所、丝绸试样厂的职工,集聚着当地丝绸业的精英。记忆中大院里至少住了二十九户人家,半大不小的孩子就有三十多个。

大院和破烂厂一墙之隔,和袜厂隔街相望。大院有过大木门,后来破旧了,就没再安装。

走出大门有一条街,唤作公安后街,不宽,泥土路。一头连着中富桥、另一头的尽头是沈丹铁道。这条街上有破烂厂,袜厂、纺织公司的后门和丝绸试样厂。大街不是很直,有四个进出口,一个从公安街进入;一个记不得街名了,打破烂厂门前经过,街旁有五金搪瓷厂和盲聋哑厂、中富学校;一个穿过胡同到了裤裆街附近;一个从朝凤街八道沟门附近出来。

隔着这条街,我们一侧属于兴东公社、另一侧属于广济公社。公社,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那时候叫公社。

从有记忆开始,一直在小学三年级结束,我都生活在这里。

那时的中富街和公安街相连,是一条繁华的交通干道,街道两旁民国时的老建筑还在,很漂亮。沿着振安桥而下,道路两旁有沙河镇火车站、化学厂、洗澡堂、公安百货商店、宝山市场、木器厂、木材公司、果品公司、衩子社、蔬菜公司、草市副食商店、银行、中富副食品商店、百货公司、照相馆、服装加工店。

旧中国安东市中富街

公安后街与朝凤街十字相交,一条进了县前街、一条进了八道沟。

公安后街与公安街十字相交,一条进了柴草市街、一条进了中富街,中富街与财神庙街相交,进入四道口,附近有印刷厂、制药厂,转六道口,有二商店、五交化商店、新华浴池。中富街过聚宝街、财神庙街、五柳胡同、兴隆街,新安街,周围还有粮市街、鱼市街、永安街,附近有市立医院、财政局、金汤小学、第二幼儿园、京剧院、双诚饺子馆、元宝区文化馆、友谊电影院、丹东电影院、第九门市部、荣升园、泗海宾饭店、丫丫葫楼、儿童电影院、老海关、客轮码头……

有人考证,公安后街流经中富桥的这条河,叫做小沙河,小沙河两岸曾经商铺林立,是安东开始叫做“沙河子”的由来。

我小的时候,那些商铺的老建筑基本上还有些模样,许多仍在使用,门楣上方隐约可见一些老字号的印迹;可以想象当初的繁华。

这里是老安东的发祥地,正经的安东老街!

丹东这个城市因长白山伐木,木排从鸭绿江直下安东而生,木材加工、榨油业、丝织业非常发达、娱乐场所比较多,一直到七十年代初,仍然看出城市发展初期的痕迹。

老安东和新丹东发生了许多往事,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这个城市生活过,这里的人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以灵魂。

接下来的日子,我把我经历过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以表达对这个城市的挚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