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演出「丹东这点事儿8戏剧舞台也曾百花齐放」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43更新:2023-04-11 20:26:43

丹东演出戏剧演出的最早记载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安东七道沟永仙茶园席棚里,演员是京剧童伶赵松樵和姐姐明月英,演的什么剧目,已经不知道了。

关于安东戏剧舞台的繁荣,此文不表,另有一个系列专门讲述。只说1965年安东改成丹东后的戏剧舞台,足可以让我们津津乐道,讲它几天几夜。

我记得文革期间,京剧院后面的那条街上有个“板团”,进进出出都是靓男俊女,很是羡慕。“板团”排演了不少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杜鹃山》、《平原作战》、《龙江颂》和《磐石湾》,我都去看过。倒是1976年以后,又恢复原名京剧团,开始演出《打渔杀家》《狸猫换太子》等传统剧目,我很少去看,记得在红旗剧场演过《闹天宫》,只记住了孙猴子舞弄金箍棒了,哼哼呀呀的唱词一句也没有听懂。

丹东京剧团团长张正芳

丹东京剧团有大家,张正芳和小王虎辰,全国有名。那时候,好像各县也有剧团,凤城肯定有专业京剧团。

丹东还有专业的评剧团和评剧院。据说文革前东沟县和岫岩县都有专业评剧团。八十年代在红旗剧场看过市评剧团演出的《夺印》,还记得评剧团有个非常有名的演员叫李文华。

丹东还有吕剧团,好像是在铁路文化宫看过宽甸县吕剧团的演出,记不得什么名字啦。

话剧《救救她》演出海报

话剧,文革期间,在红旗剧场看过建委职工业余文工队演出的《磐石湾》、在毛绢厂俱乐部看过该厂业余文工队演出的《万水千山》。专业剧团的演出,看过丹东文工队的《于无声处》、好像还有个剧目叫《救救她》,在文化宫看的,对演员杨慕青印象很深。

小说《大橹的故事》

在文化宫看过歌剧《大橹歌》,是根据丹东本地作家李述宽和岳长贵中篇小说改编的,记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拍摄过同名动画片。演员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舞美不错,干冰出来大海的效果,在舞台上漂浮着,当时我觉得很神奇。

丹东文化宫

七十年代,经常到文化宫看文工队的演出,对二人转和男女声对唱演员陈莹、姜亦亭的印象很深。还记得1977年前后,在文化宫的一场演出,他俩唱的是讽刺张铁生白卷先生内容的一个二人转,姜亦亭还把着陈莹的脚脖子给她号脉。

丹东的曲艺表演也非常了得,相声演员赵连功很有名气。

许多曲艺名家也到丹东演出过。我在文化宫看过袁阔成的演出、在劳动宫看过高英培、范振钰的演出,在体育馆看过郭启儒的演出。

杂技,记得在灯光球场、文化宫看过几次朝鲜杂技团的演出,水平很高。

在锦江山公园、鸭绿江公园和劳动宫的大院里也看过马戏杂技团搭的大蓬,在大蓬里面演出气功杂技和马戏。有个气功大师侯树英在灯光球场演出,我第一次看到硬气功表演,觉得非常厉害!

电视剧《新岸》

丹东电视台的开播是七十年代的事情,那时候,许多地级市还没有电视台,丹东电视台已经在拍摄电视剧了。记得《首席大法官》和《新岸》在央视和全国电视台热播,取景地和许多演员都是丹东本地的,让人感到很新奇。

红旗剧场

那时候,丹东的演出场所也很多,京剧院、人民艺术剧院(评剧院)、文化宫、劳动宫、铁路文化宫、基建文化宫(红旗剧场)都能接待文艺团体演出。纤维厂、鸭纸、毛绢厂、绸一厂、绸二厂、绸印、制药厂等单位的俱乐部,九一师、十五团、二三零医院、二四零医院的军人俱乐部,我都去过,这些地方能放电影,大部分也支持剧团演出。

六道沟里的丹东剧院是八十年代中期建的,首场演出好像是朝鲜一个文艺团体来华途径丹东的演出,我当时很兴奋,觉得丹东终于有个像样的剧场了,可是,感觉剧场没咋使用,就遇到了演出市场不景气,生不逢时,现在等着动迁。

那时候的物质基础和城市人口现在没法比,但是就文艺活动的活跃程度,怎么觉得比现在要好些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