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电影简史上有哪些「丹麦电影简史上」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35更新:2023-04-11 20:35:13

丹麦电影简史(上)

作者:彼得·谢普澜

译者:王棵锁

编者按:

本文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师王棵锁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全文共三万余字。由于推送篇幅所限,将分为三部分发出,此为第一部分。

译者按:

本文将按照年代顺序,详细论述丹麦电影史上每十年间的主要影片、主导趋势与类型、电影创作者以及这些电影产生的政治语境与机构体系架构。“丹麦电影史”涵盖了丹麦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逃避现实到直面社会现实,从家庭情节喜剧到道格玛(Dogme)运动,从主流到先锋,从动作片到纪录片在内的详尽历史,是对1890年代至今(2010年)丹麦电影发展演变的整体概览。

本文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根据丹尼尔·桑德斯(Daniel Sanders)的英译版译出。原作者为彼得·谢普澜(Peter Schepelern,1945-),哥本哈根大学电影与媒介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电视文化、道格玛95和拉斯·冯·提尔电影等,主要学术成果有《叙事电影》(1972)、《丹麦电影》(1980)、《商业实践与批评理论中的电影类型》(1981)、《艺术元素:拉斯·冯·提尔的电影世界》(1997)、《百年丹麦电影》(2001,合著)等。

丹麦电影史第一节(1896-1910):

早期放映业及初创期

丹麦的电影放映活动始于1896年;翌年,彼得·埃尔费尔特(Peter Elfelt)拍摄了首部丹麦国产电影。丹麦第一家电影院在1904年出现,两年后奥勒·奥尔森(Ole Olsen)创办了诺蒂斯克电影公司(Nordisk Film Company,一译“北欧电影公司”)。自1910年起,该公司开始把重心转向制作剧情长片,由此开启了丹麦电影的黄金时代。

01

市政厅广场:丹麦首场电影放映

丹麦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是在1896年6月7日,距离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电影首映相隔不到半年时间。当时,剧院经理维勒姆·帕特(Vilhelm Pacht)放映了一系列短片(可能为英国人摄制),地点是哥本哈根的Panorama影院。这是一座矗立在市政广场的木制阁楼,位于它后面的市政大厅彼时尚未竣工(大厅于1905年告竣)。

02

埃尔费尔特与奥尔森:早期丹麦电影和影院

直到第二年,第一部丹麦国产电影才姗姗来迟。摄影师彼得·埃尔费尔特请来精通技术的延斯·保罗·安德森(Jens Poul Adersen(被誉为The Man from Nellerød),让他组装了一台能拍电影的摄影机。在1897到1907年的十年间,埃尔费尔特拍摄了近百部影片,多为时长数分钟的短片,它们从丹麦皇室的视角记录了当时的丹麦文化、日常生活以及公共事件(1900年,他受命成为丹麦皇家摄影师)。

除了一般所认为的首部丹麦电影《驾格陵兰犬雪橇车记》(Kørsel med grønlandske Hunde, 1897)外,他还拍摄了Brandvæsenet rykker ud(1897), Brydekamp mellem Beck Olsen og Poul Pons(1899)和Czar Nikolai II’s Ankomst til Helsingør(1901)等影片。埃尔费尔特也拍摄了一部剧情短片《执行死刑》(Capital Execution/Henrettelsen,1903,现仅存残片),该片灵感来源于一桩发生在法国的真实案件(一位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丹麦第一家经营较成功的电影院——Kosmorama[英文Cosmorama,意为“世界风景照展览”] ——于1904年在哥本哈根开业。这家影院的老板康斯坦丁·菲利普森(Constantin Philipsen)在接下来的数年间,建立了一条覆盖全国的电影院线。1905年,比沃格拉夫(Biograf)影院也在哥本哈根开业,它的所有者奥勒·奥尔森后来成为早期丹麦电影史的核心人物。他出身寒门,靠努力出人头地,掌管着包括一家瑞典游乐场在内的众多产业。为确保自家影院有片可映,他开始涉足电影制作。1906年11月,奥尔森创办了诺蒂斯克电影公司(Nordisk Films Kompagni,即现在的Nordisk Film)。除经历过1928-1929年的一次破产外,这家公司一直是丹麦电影和传媒领域的中流砥柱。

奥勒·奥尔森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3

北极熊与雄狮:诺蒂斯克电影公司的起步

诺蒂斯克电影公司的标志是一头站在地球之巅的北极熊,它创办后出品了一系列影片并迅速崛起,包括:滑稽剧如《建筑师的岳母》(Anarkistens Svigermoder,1906);文学改编影片如《茶花女》(The Lady with the Camellias,Kameliadamen,1907);讲述大胆冒险故事的影片《盗贼的爱人》(Røverens Brud, 1907)以及最广为人知的《猎狮记》(Løvejagten,1907)。片中猎人们追捕并杀死了两头狮子,影片外景地位于西兰岛罗斯基勒峡湾的一座叫埃洛(Elleore)的小岛上。这些影片均由公司的常驻导演维果·拉尔森(Viggo Larsen)执导,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诺蒂斯克公司也获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接下来的几年里它先后在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建立了多家分支机构。

视野开阔的诺蒂斯克在商业方面的成功,也刺激了同行业一批公司的成长,其中就有一家叫Fotorama的小公司。该公司位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它于1910年发行了制作精良的情节剧影片《白奴血泪》(Den Hvide Slavehandel)。影片共3本,约40分钟,而当时常规影片时长不过一本而已。诺蒂斯克立即着手抄袭这部影片,并于4个月后发行了自家版本。诺蒂斯克由此走上了以拍长片为赌注的发展之路。这是丹麦电影短暂的黄金期的开端,丹麦电影将在几年后的国际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

维果·拉尔森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丹麦电影史第二节(1920-1929):

诺蒂斯克的衰落与德莱叶的崛起

1920年代,诺蒂斯克电影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它面临对手帕拉丁公司(Palladium)的激烈竞争,后者凭借其旗下的喜剧组合“Fyrtaarnet og Bivognen”(“F&B”)一举成名。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卡尔·西奥多·德莱叶(Carl Th. Dreyer)作为导演开始崭露头角。

01

战后危机:诺蒂斯克的衰落

苦于艰难的经济形势,加之公司无法找到满足当时观众欣赏趣味的艺术定位,诺蒂斯克在1920年代的颓势一时难以遏止。

公司新一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是A·W. 桑德伯格(A.W. Sandberg)[译注1],他拍摄了大量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我们共同的朋友》(Vor fælles Ven, 1921)、《远大前程》(Store Forventninger,1922)、《大卫·科波菲尔》(1922)以及《小杜丽》( Lille Dorrit,1924)等。他还执导了一部改编自丹麦经典小说的电影《旧日迷雾》(Fra Piazza del Popolo,1925);以及一部马戏团题材的情节剧电影《小丑》(Klovnen,1926),这部由瑞典当红男星戈斯塔·埃克曼(Gösta Ekman)出演的偶像版新作,翻拍自1917年由席兰德(Psilander)参演的同名影片,虽然它获得了较高的本土评价,却并没有获得国际影坛的认可。

A·W. 桑德伯格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正是在丹麦早期电影的落花时节,年轻的卡尔·西奥多·德莱叶走上了导演之路。

02

大师之路: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1912年,年轻的德莱叶还是个新闻记者。经人介绍进入电影界后,德莱叶最初为诺蒂斯克电影公司撰写字幕卡,后来担任公司的剧本顾问和剪辑师。他牛刀小试执导的作品是情节剧《审判长》(Præsidenten,1919),讲述一位法官被迫审判自己遗弃已久的私生子的故事。他的野心之作《撒旦的日记》(Blade af Satans Bog,1920)讲述了四则故事,从四个历史时期探讨撒旦恶行。他最著名的丹麦默片是《一家之主》(Du skal ære din Hustru,1925),影片别具一格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当下的生活处境。德莱叶卓越的艺术雄心促使他去往不同国家进行影片制作,如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等。他在德国拍摄了根据赫尔曼·邦(Herman Bang)的原著小说改编作品《迈克尔的欲望》(Michael,1924);在法国拍摄了自己的经典之作——《圣女贞德受难记》(1928),用情感充沛、深入灵魂的特写镜头讲述了贞德被审判并殉道的故事。

德莱叶接着拍摄了《女吸血鬼》(Vampyr,1932)。这是一部私人投拍的法德双语有声片,影片巧妙地融合了恐怖元素和诗意梦幻的摄影技法。由于随后十余年他的影片都票房惨淡,他被迫重操新闻记者旧业。直到1940年代末,他才再次拾起导筒,先是拍摄了纪录片《好妈妈》(Mødrehjælpen, 1942),随后拍摄了故事长片《复仇之日》(Vredens Dag,1943),这是一部讲述17世纪女巫审判的、风格阴郁、剧情骇俗的情节剧。德莱叶在丹麦电影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了在艺术上从不妥协、拒绝商业化的电影风格。1952年,他获准为哥本哈根的Dagmar theatre拍片,拍摄了《神谕》(The Word/Ordet,1955)——改编自卡伊·蒙克(Kaj Munk)探讨信仰与复活的舞台剧;以及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格特鲁德/葛楚》(Gertrud,1964),影片改编自20世纪初雅尔玛尔·瑟德尔贝里[译注2]的戏剧作品,讲述了“肉体的欲望和灵魂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在他生命的后三十年里,德莱叶不遗余力地筹备一部关于耶稣的电影——《拿撒勒的基督》(Jesus of Nazareth),剧本虽然完成了(并于1968年发表),但影片却始终未能投拍。德莱叶凭借自己在精神领域令人心悦诚服的洞见和有意为之的抽象手法,在电影史上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3

大获成功的喜剧片:帕拉丁公司与“菲比”喜剧组合

在1920年代的经济衰退期,诺蒂斯克电影公司面临来自劲敌帕拉丁(Palladium)的激烈竞争。帕拉丁电影公司发家于瑞典,从诺蒂斯克挖走了著名导演拉乌·劳瑞森(Lau Lauritzen Senior)和当红演员卡尔·申斯特洛姆(Carl Schenstrøm),劳瑞森成就了瘦高的申斯特洛姆(Schenstrøm)和矮胖的哈拉尔德·梅森(Harald Madsen)这对欢喜搭档——Fyrtaarnet与Bivognen(简称“Fy&Bi”)。

1922年起帕拉丁就由丹麦人负责经营,而Fyrtaarnet和Bivognen两人几乎成为1920年代丹麦国宝级电影形象,他们拍摄的喜剧电影有:《电影、调情与订婚》(Film, Flirt og Forlovelse,1921)、《阳光、夏天与学生》(Sol, Sommer og Studiner,1922)、《他、她与哈姆雷特)(Han, hun og Hamlet,1922)以及《在北海》(Vester-Vov-Vov,1927)。这两位喜剧演员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认可——他们在德国几乎家喻户晓,在英国和东欧亦是如此。随着有声片新技术的突破进展,这对默片组合只参演过一部大制作的影片——劳瑞森执导的名著改编作品《堂吉诃德》(Don Quixote,1926),该片在西班牙拍摄完成。

04

早期动画片的诞生:罗伯特·斯托姆·彼得森的动画电影

也是在这一时期,丹麦动画电影缓慢起步。著名艺术家、漫画家罗伯特·斯托姆·彼得森(Robert Storm Petersen)[译注3]制作了几部动画短片,如Gaasetyven(1920)和Peterog Ping Trylleri(1922)等。

05

1922年丹麦电影法

在电影史早期,丹麦政府将电影和电影院作为一个单独的娱乐市场纳入警察局和司法部的管辖范围。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始于1907年,6年后政府开始掌管审查权。1922年,第一部影院法颁布,对电影票课了高达40%的重税。同时,电影执照制度也开始实施。经营影剧院需申请相关执照,实际上则有利于政府管控放映业。电影放映许可证通常被视为一种艺术津贴,电影公司也有机会获准经营剧院(拿到所谓的“制片许可证”)。1938年的电影法承袭了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1972年新电影法颁布。

默片时代,丹麦生产了大约1600部故事片(包括短片和故事长片)和1000余部纪录片,但幸存的影片只有250部。

【译注】

[1].Anders Wilhelm Sandberg,1887-1938,丹麦导演、作家。代表作有:Barnehjertets Heltemod (1916)、 Klovnen (1917)、 Klovnen (1926)等。

[2].Hjalmar Söderberg,1869-1941,瑞典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新闻记者。他擅长透过“都市漫游者”的目光审视斯德哥尔摩,刻画情场失意者和忧郁的人物,被誉为瑞典文坛上堪与泰斗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比肩的剧作家。《格特鲁德》以其女友为原型,剧中有名言“我始终相信肉体的欲望和灵魂中不可治愈的孤独感”。

[3].1882-1949,丹麦漫画家、动画导演、插画师、幽默家、演员、画家,以笔名“Storm P”著称于世。他一生创作了6万余幅漫画,还留下大量短片故事和童话作品。他在默片时代出演过几部影片如Røverens brud (1907), Mordet paa Fyn (1907) 和Fange nr. 1 (1935)等,他在1920年制作的影片《三个小人儿》(Tre små mænd)是丹麦影史上首部动画电影。

丹麦电影史第三节(1930-1939):

有声技术的功过与民间音乐喜剧片

1930年代,有声电影在丹麦出现,配插曲的喜剧电影——所谓的民间喜剧——也流行起来,成为这个十年里主要的类型片。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执导了纪录片《丹麦》(Danmark,又命《丹麦电影》),此举在国内催生了一股新的电影意识,鼓舞了新生代导演们的拍片热情。

01

丹麦有声片:声音技术的突破

诺蒂斯克公司在1928年6月宣告破产之后,又在卡尔·鲍德尔(Carl Bauder)的苦心经营下,于1929年的2月份重新开张。他也获得了使用一项有声电影技术拍片的授权,该技术由丹麦的两位工程师——阿克塞尔·彼得森(Axel Petersen)和阿诺德·鲍尔森(Arnold Poulsen)发明,他们早在1923年10月便向世人展示了有声样片《会说话的电影》(Den talende Film,比迅速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还早了整整四年时间)。

第一部丹麦语有声电影是1931年5月首映的《维拜教区长》(Præsten i Vejlby)。该片导演乔治·施奈沃特(George Schnéevoigt)是诺蒂斯克旗下导演的领军人物,他在一年前就已经拍过一部有声片《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Greenlandic Eskimo,1930),不过该片是一部丹麦-挪威合拍片,对白也是挪威语。

《维拜教区长》作为丹麦作家施蒂恩·斯蒂森·布利彻(Steen Steensen Blicher)的经典犯罪题材小说(1829)的银幕版,既拙劣又矫揉造作,它所昭示出的文化野心,和施奈沃特两年后以夜总会为背景的悲剧题材情节剧《探戈》(1933)如出一辙。

乔治·施奈沃特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不过,这个十年间的主要类型片,当属更充分地发挥声音可能性的音乐喜剧电影——所谓的“民间喜剧电影”,它们总是对生活持乐观与欢欣的态度。

02

丹麦人的丹麦片:音乐喜剧电影

最具代表性的喜剧片是乔治·施奈沃特的《百万赌注》(Skal vi vædde en Million?,1932)和《赔率777》(Odds 777,1932),以及伊曼纽尔·格瑞格斯(Emanuel Gregers)[2]的《米莉,玛丽和我》(1937)。后者的主演玛格丽特·维比(Marguerite Viby)[3]精彩演绎了一个三重人格角色:勤奋的医学专业学生,踏实的居家女佣,以及谙熟世故的夜总会风骚歌手,这部作品凸显了人们对妇女们身份的时代认知。凯·诺曼·安德森(Kai Normann Andersen)为本片创作了动听的配乐。

尽管无声电影在全球发行上畅通无阻,但语言却成了有声电影的障碍,对丹麦这样的小国而言,声音技术进步意味着市场的急剧萎缩,继而突然陷入偏狭之境。丹麦电影自此便几乎沦为丹麦人的专享影片。

1930年代的电影,在文化方面也深受大萧条和迫在眉睫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古老的艺术形式都受到了五花八门的现代艺术的浸染。然而对丹麦电影而言却并非如此,它致力于给民众烹制乐观主义,逃避令人沮丧的现实的传统娱乐形式。帕拉丁公司的Panserbasse(1936)蜻蜓点水地触及了大萧条现状,却也只是为了维系绵延不绝的笑料。其他典型作品还有Rasmines Bryllup (1935)和Bolettes Wedding(Bolettes Brudefærd,1938),均为喜气洋溢的民间喜剧,劳·劳瑞琛(Lau Lauritzen Senior)亦未能免俗,他的Barken Margrethe(1934)散发着民族主义的玫瑰色幻想,甚至带有些许种族主义的自命不凡。

《赔率777》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3

世界之一隅:早期丹麦纪录电影

也有几部与常规风格电影迥然不同的影片,如格陵兰岛题材的伪纪录片《保罗的婚礼》(Palos Brudefærd,1934),本片导演是德国人弗里德里希·达谢姆(Friedrich Dalsheim,1895-1936),编剧克奴德·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则是著名的旅行家。建筑师、作家兼文化辩论家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sen)的纪录片《丹麦电影》(1935,亦称danmarksfilmen)拍摄了里程碑式的丹麦纪录片,这是一部受命于丹麦外交部拍摄的影片。

该片温和中暗含讽刺,穿插了爵士风格的歌曲。尽管它在当时遭到影评界的攻击并惨遭重剪(1964年得以复原),但这部电影仍预示着新局面的到来:它引领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一股前所未见的电影潮流,也启发了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们。

西奥多·克里斯滕森(Theodor Christensen)对本片起着主导作用,他将会在未来数十年里扮演一个如导师般重要的角色。克里斯滕森与卡尔·鲁斯(Karl Roos)合写了本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电影》(1936)。他执导了纪录片C-et Hjørne af Sjælland(1938),作为副导演执导了Iran,det nye Persien(1939),一部讲述丹麦土木工程成就的电影。

04

1933和1938年电影法

继1933电影法之后,电影许可证制度甚至严苛到只有复合特定条件的人才能获得许可证,以及每人只能拥有一家影院的程度,电影审查的范围也更广、尺度更严苛。带有半官方性质的机构——丹麦文化电影公司(Dansk Kulturfilm)始创于1932年,它是1930-1940年代一系列纪录片、数部故事片的强力推手。

该法案修订于1938年,正逢国家电影中心(Statens Filmcentral,简称SFC)初创之时,该公司以发行文献纪录片著称。随着电影委员会和电影基金会的成立,政府开始扶植艺术电影和文化电影,然而实际收效却微乎其微。

【译注】

[1].1894-1967,作家、建筑设计师、评论家。汉宁森是丹麦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著名的文化名人,以“PH”姓名简称著称于世,他设计的PH灯具使他成为世界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其设计理论至今仍为人广泛认同。《丹麦》对当时的丹麦做了生动而又略带冒犯的刻画,影片的大胆直白和反传统的倾向使该片遭到猛烈的攻击。其名言为:“一切政治化的艺术都糟糕透顶,好的艺术作品却都和政治有关。”

[2].1881–1957,丹麦导演、演员。主要作品有:Forellen (1942)、Alle går rundt og forelsker sig (1941)、Zigeunerprinsessen (1918)等。

[3].1909-2001,丹麦舞台剧(1923-1929)、电影(1929-1973)、电视(1960s-1970s)演员。丹麦戏剧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获2000年Bodil and Robert Awards终身成就奖。曾与本片导演有过短暂婚姻(1932–1938)。

丹麦电影史第四节(1940-1949):

纳粹占领期及战后

德国占领时期,丹麦电影风格突变,主题更晦暗,同时更关注民族和国家问题。纪录片的创作走向繁荣,影院中放映纪录短片也成为常态。战后,丹麦电影瞄准更为现实主义的路径,关注日常生活情景和社会问题。

01

黑暗笼罩下的电影:占领期的电影文化

德国于1940年占领丹麦,丹麦电影随即落入占领军的掌控之下。德国人对各家电影制片公司从原始素材到影院放映各环节都一手操控。影院开始放映越来越多的德国片(哥本哈根的主要影院所放映的电影一半都是德国影片)。到1942年末,同盟国出产的影片亦首度遭到禁映。

可想而知,在这一时期诞生的丹麦电影,根本无法对侵略者的占领势力有任何非议,它们甚至几乎完全没有提及当时的社会境况。然而,丹麦影片的特征却发生了明显转变。此前,丹麦有声片中一直难觅犯罪和悬疑元素的踪影(除了《维拜教区长》)。但在沦陷期,风格更为阴郁的影片却大获成功,如波迪尔·伊普森(Bodil Ipsen)和劳·劳瑞琛(Lau Lauritzen Junior)的犯罪心理片《出轨》(Afsporet,1942,Apollon-Film公司出品);惊悚片《谋杀咏叹调》(Mordets Melodi,1944)融入了少许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和美国黑色电影的风格。

波迪尔·伊普森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丹麦电影的整体定位变得更加国际化。喜剧类型片逐渐脱离民间喜剧传统,转而效仿更加老道的美国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如波迪尔·易卜森执导的刘别谦式的《白衣绅士》(En Herre i Kjole og Hvidt,1942)。成就最高的是约翰·雅各布森(Johan Jacobsen),他凭借其喜剧片《我的爱妻》(Mine kære Koner)和《驯夫记》(Som du vil ha' mig -!,1943)成为导演界的领军人物。他的联画式影片《八重奏》(Otte Akkorder,1944)讲述了一张黑胶唱片几经转手的故事。本片借鉴了朱利恩·杜维威尔(Julien Duvivier)的《舞会名册》(French Un carnet de Bal)以及《曼哈顿故事》(American Tales of Manhattan)两片的剧作结构。

《驯夫记》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同时,丹麦电影也着眼于国内题材。斯文德·梅斯林(Svend Methling)的经典之作《夏日乐事》(Sommerglæder,1940)改编自赫尔曼·邦(Herman Bang)的小说,透过一群人的眼睛,对一个丹麦省区进行了动人而又讽刺的描绘;伊曼努尔·格莱格斯(Emanuel Gregers)的《索伦森与拉斯穆森》(Sørensen og Rasmussen,1940)饱含兴味地讲述了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Frederik VII)和他的妻子到一个庄园游玩的趣闻。此外还有施奈沃特描述19世纪(浪漫主义的黄金时期)作曲家韦瑟(Weyse)[译注1]生平的传记片《此生有爱》(I Have Loved and Lived/Jeg har elsket og levet, 1940),以及一部讲述18世纪民族英雄托登斯科约尔德[2]传奇故事的《登陆的斯登科约尔德》(Tordenskjold gaar i Land,1942)。

德莱叶(Dreyer)《神谴之日》(Vredens Dag,1943)描绘了17世纪初的酷刑和女巫审判事件,可以解读为对纳粹主义的间接置评,尽管德莱叶本意并不在此。与此同时,哈根·哈赛巴尔赫(Hagen Hasselbalch)于1945年编导了纪录短片《玉米地之战》(Kornet er i Fare!)当时正值丹麦解放之前不久,虽然影片表面上讲述的是对抗玉米害虫的战斗,但实际上则是对德国占领势力的机智而微妙的暗讽。

02

解放与逃避:1940年代的纪录片与实验片

丹麦沦陷时期,短纪录片取代不受待见的德国电影周评(一项由Ministeriernes Filmudvalg公司在1944-1946年间推行的放映制度)被安排在长片前放映,这为青年导演们提供了宝贵机遇。

比亚内·亨宁-延森(Bjarne Henning-Jensen)的《褐煤》(Brunkul,1941) 和《纸》(Papir,1942),奥勒·帕斯博(Ole Palsbo)的《变废为宝》(Spild er Penge,1942)都深受英国纪录电影范式的启发。如同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的开山之作《夜邮》(Night Mail,1936)一般,丹麦纪录电影亦尤其注重把知识性、诗意和美感融为一体。例如,卡尔·鲁斯(Karl Roos)的《茅屋之下》(Under Straatag og Lyre,1942)纪录了丹麦的露天博物馆和旧式的农民生活;西奥多·克里斯滕森(Theodor Christensen)的《屋中人》(Mennesker i et Hus,1943)关注社会弊病以及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哈根·哈赛巴尔赫的《丹麦手艺人》(1948)则聚焦丹麦工匠们的生活。

奥勒·帕斯博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战后,西奥多·克里斯滕森饱受争议的代表作《自由岌岌可危》(Det gælder din Frihed, 1946)问世,影片满含嘲讽地抨击丹麦政府和德国占领势力在政治上朋比为奸。德莱叶在这一时期也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其中就有强烈关涉社会现实的短片《好妈妈》(Mødrehjælpen,1942),本片是他被迫息影十余年复出后的第一部影片,讲述了未婚妈妈的境遇;以及《巴特尔·托瓦尔森》(Thorvaldsen,1949),介绍丹麦新古典主义雕塑大师生平的纪录片。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丹麦实验电影开始起步。西奥多·克里斯滕森和卡尔·鲁斯撰写了历史题材冒险故事片《延斯·朗克尼弗》(Jens Langkniv,1940)的剧本手稿,力图为丹麦电影增添一些先锋电影语言。这部作品受到苏俄蒙太奇学派的影响,但很不幸的是,它只能算是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不过,和其它许多国家颇为相似的是,实验短片的创作者多为画家:纪录电影人约尔根·鲁斯(Jørgen Roos)和画家阿尔伯特·墨茨(Albert Mertz)合作拍摄了短片《逃亡》(Flugten,1942),一部时长7分钟的现代主义作品。此后,鲁斯又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威廉·弗雷迪(Wilhelm Freddie)合拍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短片,如Det definitive afslag på anmodningen om et kys(1949)和Spiste horisonter(1950)。

03

回归日常:丹麦的战后现实主义作品

1945年,丹麦人在英军帮助下获得解放。此前的1944年,有两部反映丹麦抵抗运动和地下组织行动的故事长片:波迪尔·伊普森(Bodil Ipsen)和劳·劳瑞琛(Lau Lauritzen Junior)合拍的《血色牧场》(De røde Enge)以及约翰·雅各布森的(Johan Jacobsen)《巴坦战役》(Den usynlige Hær,1944)。他随后又拍摄了涉及通敌者题材的影片《三年以后》(Tre år efter,1948)。

劳·劳瑞琛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战后的丹麦主趋势向现实主义迈进,表现带有批判性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它们集中关注日常生活(不逊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文化问题。奥勒·帕斯博在《三思而行》(Diskret Ophold,1946)以及《随心所欲》(Ta' hvad du vil ha',1947)中展示了他在社会与心理分析方面的杰出天分。前者讲述了收容所里未婚先孕的少女们的经历,后者诉说了一位愤世嫉俗的登山者的人生故事。比亚内·亨宁-延森(Bjarne Henning-Jensen)的佳作《迪蒂,人之子》(Ditte Menneskebarn,1946)改编自马丁·安德森-尼克索[3]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来自古老小城的女孩的人生经历。亨宁-延森与他的妻子阿斯特丽兹(Astrid)不但合作拍摄了悬疑心理犯罪剧《克里斯蒂纳斯·伯格曼》(Kristinus Bergman,1948),也拍过轻松的喜剧片《淘气鬼》(De pokkers Unger,1947)——丹麦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片。在此之后,阿斯特丽兹·亨宁-延森(Astrid Henning-Jensen)独自执导了儿童短片《孤雏帕勒》(Palle alene i verden,1949),影片首映于1954年,至今仍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简妮与士兵》(Soldaten og Jenny,1947)是约翰·雅各布森的一部重要作品,影片透过两个平凡失败者的命运描绘了现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本片由两位新明星——保罗·雷哈特(Poul Reichhardt)和波迪尔·科尔(Bodil Kjer)主演,出品方是Saga Film。该公司创办于1942年,由约翰·奥尔森(John Olsen)[4]自任掌门人。Saga公司也推出过黑色电影《约翰与艾林》(John og Irene,1949),波迪尔·科尔与艾比·罗德(Ebbe Rode)饰演的一对舞蹈搭档,被迫卷入犯罪分子的世界漩涡里并殒命其中。

改编自安徒生经典童话的动画长片《打火匣》(Fyrtøjet,1946),则是这个时期风格较为另类的一部影片。

【译注】

[1].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Christoph Ernst Friedrich Weyse,1774年3月5日-1842年10月8日),丹麦作曲家。生于德意志境内(当时属丹麦),后到哥本哈根学习音乐,并担任管风琴师。1819年起任宫廷音乐家。韦瑟是丹麦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类似维也纳古典乐派,具有和谐、优美、雅致的特点。他的歌剧和艺术歌曲创作对丹麦民族音乐的兴起有很大影响。

[2].原名彼得·延森·韦瑟尔(Peter Jansen Wessel)(1690-1720),挪威贵族、皇家海军军官,挪威和丹麦家喻户晓的海军探险英雄(丹麦俗语“Tordenskjolds soldater”,即用来形容英勇无畏的军人),他在海军迅速平步青云,被国王弗雷德里克四世赐名“彼得·托登斯科约尔德”(Peter Tordenskiold),1720年11月12日,托登斯科约尔德在与人决斗时不慎被对方刺中腹部身亡,去世时年仅30岁。

[3].马丁·安德森-尼克索(Martin Andersen-Nexø),1869-1954,丹麦作家。他是丹麦第一位创作劳工阶层题材作品的小说家,丹麦首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家。《迪蒂,人之子》创作于1917-1921年,他另一部被改编为电影的名作是《征服者佩尔》(Pelle Erobreren/Pelle the Conqueror,1987),参见第八节。

[4].约翰·奥尔森(John Olsen),1888-1959,丹麦电影制片人、编剧、影剧院经理(曾经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规模最大的影院,该影院有1513个座位)。Saga Studio在1941-1959年生产了30余部影片,包括大卖的影片Dirch Passer,严肃作品Der kom en dag和Soldaten og Jenny 等,该公司于1974年宣告停业。

丹麦电影史第五节(1950-1959):

民间喜剧的回归

1950年代,情节剧电影再度回归;通俗小说家默顿·考奇(Morten Korch)的小说改编电影【译注1】和“四子之父”(Far til fire)系列家庭伦理电影又卷土重来。该时期的另一个趋势则是社会问题剧,尤其是反映年轻一族生活的影片。德莱叶的《世界》(Ordet,1955)是跳出两股潮流藩篱的作品。

01

50年代的剧情片:民间喜剧的回归

1950年代初,丹麦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戛然而止,其标志是规避现实的、洋溢着爱国气息、轻松温馨的——1930年代民间喜剧电影的主要特征——影片的复归。历尽暴力和战争的创伤之后,观众对复归丹麦传统价值取向的渴求越加明显。

标志性事件,首先是诺蒂斯克电影公司解雇了阿斯特丽德(Astrid)与比亚内·亨宁-延森(Bjarne Henning-Jensen)夫妇;随后又炒掉了奥勒·帕斯博,他在拍摄一部新片时和公司的理念背道而驰(不久之后他便自杀了),其未完成的影片《高贵的罪人》(Viarme syndere,1952)随后由公司的新人埃里克·波林(Erik Balling)接档。波林的创作更为亲民,然而他在为诺蒂斯克公司效力随后数年却成绩平平。

这十年间最成功的作品出自亨宁·卡马克(Henning Karmark)之手,他作为丹麦前纳粹党员的身份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亨宁为自己所效力的公司ASA Filmudlejning(并非ASA公司)争到了默顿·考奇影片改编权——此前别的公司都曾吃了闭门羹。考奇的通俗小说描摹丹麦的乡村生活,是一种带有故园媚俗倾向的作品,它们在当时曾是广为阅读的书籍,原著知名度也助力了这些影片在丹麦影史上所取得的票房成功。作为第一部青少年题材电影(1950-1967年间流行)《红马》(1950)卖出了2600万张电影票(丹麦当时人口为4500万),有效巩固了主演保罗·雷哈特的明星地位。

本片的导演是爱丽丝·O·弗雷德里克(Alice O'Fredericks),她无疑是(丹麦)电影史上最多产、影响力最深远的女性导演。她还拍摄过家庭伦理题材系列影片《四子之父》(Far til fire,1953-1961年间共8部),影片由成立于1936年的ASA公司出品,展现的是温馨的郊区家庭生活图景。

爱丽丝·O·弗雷德里克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其他一些风格独特的电影还有:约翰·雅各布森的展现艺术爱好者婚姻生活的喜剧片《我妻子是无辜的》(Min kone er uskyldig,1950);托本·安东·斯文森(Torben Anton Svendsen)的歌舞片《在仙后座与我相遇》(Mød mig på Cassiopeia),讲述了波迪尔·科尔(Bodil kjer)饰演的缪斯从奥林匹亚私奔到人间,不顾宙斯的警告坠入爱河的故事;埃里克·波林(Erik Balling)创作了带有幻想色彩的浪漫喜剧《基斯普斯》(Kispus,1956),喜剧片《奎维托克》(Qivitoq,1956年)中的格陵兰岛风土人情为影片增色不少,而它也是第一部丹麦真人动作彩色影片【译注2】;加布里埃尔·艾克赛尔(Gabriel Axel)的反映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麻烦重重》(Altid ballade,1955);以及喜剧片《金山》(Guld og grønne skove,1958),借丹麦的地方保护主义来对美国商业作善意的讽刺。

本时期最知名的喜剧明星是迪克·派瑟(Dirch Passer),他经常在与欧维·斯珀维(Ove Sprogøe)(Det var på Rundetårn,1955)或 凯杰尔·彼德森(Kjeld Petersen) (Vi er alle sammen tossede,1959)搭戏时,展现出丰沛而又微妙的幽默天分。

02

当问题来敲门:1950年代的其他电影走向

本时期也有直面社会问题的电影。波迪尔·伊普森的《天堂餐馆》(Café Paradis,1950)生动诠释了酗酒的危害。但和美国电影一样,受关注最多的还是年轻人所遭遇的难题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如年轻人犯罪题材的《危险青年》(Farlig ungdom,1953)、《年轻人没空》(Ung leg,1956)和涉及男性性工作者问题的《渣滓》(Bundfald,1957)等,这些影片都发人深省。

这一时期的异类,首推德莱叶意义非凡的复出之作《世界》(1955),本片将成为他最有观众缘的一部作品。而约翰·雅各布森的冷战题材影片《蛊惑》(Blændværk,1955)则是为数不多的真实触及政治主题的影片,他关注被占领时期民族创伤的影片《一个陌生人来敲门》(En fremmed banker på, 1959)戏剧性极强,由于该片是丹麦电影中第一部包含直白性爱场面的影片,因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03

时代的选择:1950年代的纪录

在纪录片领域,约尔根·鲁斯凭借愤世嫉俗之作《贫民窟》(Slum,1952)、有关丹麦养猪业的纪录片《现代化养猪》(Den strømlinede gris,1952)和讲述H·C安徒生故事的《我的一生》(Mit livs eventyr,1955)而声名显赫。比亚内·亨宁-延森制作了有关格陵兰岛的电影Where Mountains Float(Hvor bjergene sejler,1955)是一部获得了奥斯卡纪录片(长片)提名的影片;博格·胡斯特(Børge Høst)拍摄了讲述保罗·亨宁森(Poul Henningsen)生平的短片Meninger i tiden(1955)。西奥多·克里斯滕森的《生为女孩》(Bare en pige,1959)是一部探讨平权和歧视的电影。

04

奢侈的幻梦:美国对丹麦的电影封锁

丹麦解放后,美国电影迅速卷土重来并占据了之前它们所主导的绝对优势地位。然而,到了1950年代中期,丹麦和美国融洽的双边关系出现了小摩擦。

作为MPEA(Motion Picture Exhibitors Association电影出口协会)成员的美国各大电影公司,对于丹麦电影票房低份额分成表示出不悦。部分原因在于丹麦政府不愿为电影提供外币采购支持。为示针锋相对,美国公司阻止了大制作影片流入丹麦市场——其结果则促成了1954年斯卡莱特(Scarlett)轮渡线路的开通,哥本哈根人可以前往瑞典的兰斯克鲁纳市【译注3】观看1939年的影片《乱世佳人》。1955年10月至1957年7月,MPEA建立了禁止其电影在丹麦上映的常规制度,丹麦在1958年前一直无缘欣赏美国大片,而《乱世佳人》(1939)直到1958年才在丹麦首映。

【译注】

[1].Morten Luther Gudmund Korch,1876年出生于丹麦丹麦第二大岛菲英岛(Fyn,也是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4岁起跟随叔父做学徒经商,40岁时决定成为职业作家。默顿是通俗小说创作高手,他的故事以乡村农场、小商店和乡村商人为内容,一生创作了123部小说,多部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作品销量逾七百万册。1999年,默顿入选“20世纪丹麦最具影响力100人”。

[2].本片也是丹麦首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

[3].兰斯克鲁纳(瑞典语:Landskrona)位于瑞典南部斯科讷省,兰斯克鲁纳自治市到哥本哈根的Scarlett航线,此前有船只支持汽车和货物的摆渡,该市在瑞典和丹麦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原文来自:

https://www.dfi.dk/en/english/danish-film-history/danish-film-history-1896-2009

Website 官网: http://kina.um.dk

Wechat Official 微信公众号: ambkina

Sina Weibo 新浪微博: 丹麦驻华大使馆

LinkedIn 领英: DKinChina

Facebook: AmbKina

Twitter: DKinChina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