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人物「丹麦女孩沉睡在内心的异性人格如何与世界共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62更新:2023-04-11 20:59:44

《丹麦女孩》这是一部根据世界上首位跨性别者的生平改编的电影。

跨性别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认为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LGBT群体,提倡人们应该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论是男身女心或是女身男心的人都可以被自我和社会接纳。

"丹麦女孩"背后的女孩

"世界上第一个变性人"的噱头带给观众很高的期待,《丹麦女孩》是改编自丹麦艺术家艾纳·韦格纳的真实经历。

影片中,艾纳和格尔达是一对住在哥本哈根的画家夫妇,某天艾纳为了帮助妻子完成创作,被迫假扮女模特,却借此机会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莉莉。

故事的梗概都大同小异,梗概并不动人,打动我们的是那些被故事框架省略的闪光的细节。

看到艾纳脱光衣服并将性器官隐藏在双腿之间的特写,这一镜头可能会引起一些观众的观感不适,但之所以保留这一镜头的原因在于她看向镜子的眼神,幻想着自己真的是女性的身体,没有任何色情意味,有的只是对于身体的向往和欣赏。

影片中的莉莉始终美艳优雅。艾纳手中的画笔不再停留在画布上,而是精心为莉莉勾勒眼线,描摹双唇。导演通过化妆、换衣等方式展现艾纳向莉莉转变的心理逻辑,试图用影像带领观众感受主人公内心的敏感而享受。

后来莉莉更多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优雅自然,毫无破绽。渐渐地,艾纳发觉莉莉才是真正的自己,即便在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她也毅然决然地选择接受变性手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人"。

回顾整部影片,发现开头十分钟出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对话:

——"有时候我会担心你会突然消失到沼泽里去。"

——"别担心,沼泽在我心里。"

似乎一开头就暗示着艾纳心里藏着像沼泽一样不可告人的秘密。

小雀斑的演技实在令人折服,在两性扮演之间游刃有余,当他是艾纳时,周身散发着一种忧郁的艺术家气质,当她是莉莉时,会让人觉得最美的女人也不过如此,垂眼浅笑,脆弱而妩媚,"仿佛吻她之前要先获得允许"。

格尔达的扮演者艾西莉卡·维坎德也凭借此片获得多项最佳女主角的奖项。在片中,格尔达对于艾纳和莉莉有着不同意义的爱,但都出自内心的爱。

除了爱,用什么形容更好呢?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好像都差点儿亲近感,倒不如说一个好的伴侣是好的家人,好的朋友,好的爱人。

我们知道女性主义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提出将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分离开的倡议,但是"丹麦女孩"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可想而知,对于那个思想相对闭塞、性别意识固化的时代,承认自己向往成为异性要受到多大唾弃和排斥,而意识到相爱的伴侣就是这样的人又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接受现实?

在我心里,格尔达才是那个勇敢无畏的"丹麦女孩",虽然她也会震惊、失望,乞求莉莉把艾纳还给她,但最终她还是选择尊重和爱的力量支持莉莉,成为莉莉不离不弃的陪伴。

格尔达这个人物的内心转变反而比艾纳的更明显,属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格尔达是与"丹麦女孩"同等重要的女主角。

电影偶尔也会让人失望

但不得不说的是,影片人物太过平面化。艾纳不顾一切做变性手术,可以理解为勇敢且追求自我,格尔达的支持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尊重和理解,但是不禁想问一句,为什么?

说艾纳不顾一切真的是字面意思,颇有市场的画作、知名画家的地位、令人艳羡的伴侣等等,他自愿放弃了现有的一切,他的挣扎、向往、矛盾......这应该是非常复杂的情感,为什么性别认知对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自我的力量如何抗争社会排斥,时代又给予了跨性别者怎样的压力等等,这些都是深化电影主题的关键问题。但很遗憾,电影并没有作出答复。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电影的叙事节奏过于平淡,导演似乎没有在执导方式和剧本节奏上下功夫,"无论是他与儿时伙伴汉斯的情感纠葛、对故乡风景不厌其烦的描摹勾勒,还是面对妻子时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冲突,都被影片轻轻带过"(《北京日报》评论)。

人物扁平化可能是因为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地不够细致和深入,正如人性复杂,但也因此迷人不是吗。

近日重温《丹麦女孩》,一些经典镜头被剪得乱七八糟,甚至在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就出现了莉莉躺在病床上的镜头,看得人一头雾水。说这是一部由演员撑起来的电影毫不为过,冲着小雀斑的演技也值得一看。对真实故事执着的朋友可以找来《Man into Woman》这本书阅读。

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美的。威严的欧式建筑,质朴的电影色调,好像让人一下子游离在中世纪的丹麦街道。

故事的主角也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家,身边不乏绅士和淑女,于是即便人来人往,这热闹中也平添一份高雅和贵气。除此之外还有恰到好处的配乐,弦乐递进,声声入耳,真真让人沉醉其中。

结语

有人会说电影终究是艺术,不能对其要求绝对真实。但是这不过是借口,兼具合理性和审美性的电影最终能成为经典,也不只是因为一句轻飘飘的"因为它美"。

当然,能从电影中提高审美或者感受真情都是好的,毕竟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丹麦女孩"。这部传记电影不仅是向艾纳·韦格纳致敬,更是对一个平等而自由的世界的期待和向往。

社会大环境的排斥和家庭小环境的不理解都是跨性别者距离自由生活之间的重重沟壑,虽然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但人的进化是很慢的,改变千百年来的歧视和偏见需要每个个体的包容和理解,由此才能创造一个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社会。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