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这部火爆b站的新片我要第一个安利「豆瓣95这部火爆B站的新片我要第一个安利」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28更新:2023-04-11 22:53:10

2019年即将过去,2010年代即将收尾,

各大盘点排名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

你的电影年度十佳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不难。

你的书籍年度十佳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很难。

因为有些人这一年的读的书还不到10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书成了件稀罕事,和书有关的节目也少之又少。

少不是没有。

前有我们再三安利的《一本好书》,

后有这部火爆B站的纪录片——

《但是,还有书籍》

这部纪录片很短,一共5集,一集30分钟。

这部纪录片很浅,讲述的只是一些爱书人的故事。

他们可能是编辑、译者、绘本家、装帧设计者、书店店主、资深书迷……

纪录片只展露出冰山一角,水下的部分全要你自己去挖掘。

只要有心,你看到的就不只是一份书单,也不只是几个大佬的名字。

顺便说一句,片子的旁白是胡歌。

当然,影妹希望你看它不只是因为胡歌,而是始于胡歌终于书籍。

一堆纸变成一本书,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繁杂的过程。

这中间,少不了译者、编辑、装帧设计者、插画家等多方的努力。

确切点说,他们是搭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隐藏在书籍背后的他们,却只出现在书籍最不起眼的位置上。

关于他们,你了解多少?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把镜头对准了三个人。

后浪的文学主编朱岳,中华书局的俞国林,西语文学译者范晔。

朱岳,当编辑,也写小说。

他说,“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

编辑,几乎等同于枯燥。

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稿、看稿、看稿。

在编辑完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后,朱岳换了副眼镜。

因为用眼太多,原来的眼镜已经不合适了。

编辑,不光要眼神好,对文字锱铢必较,还要眼光敏锐,慧眼识珠。

挖掘冷门好作品,挖掘文学新人,这是朱岳身为主编的野心。

为了让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被更多人看到,朱岳不遗余力地去宣传推广。

因为一个好哥们拒绝阅读并推广这本书,朱岳一气之下把他拉黑了。

可能有人觉得做法太绝对,但这也体现出一个爱书人的脾性。

之后,在朱岳的不懈努力下,多部冷门好书得以出版推广。

比如黄锦树的《雨》,黄国峻的《度外》,童伟格的《西北雨》。

除此之外,朱岳还挖掘了一批纯文学作者。

他想为本土文学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本土文学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

这种责任心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俞国林,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编辑。

文学编辑已经很枯燥,何况是文史编辑?

俞国林说,编辑坐得住,是第一位的。

他这一坐,就是18年个年头。

在参与出版了多部近现代学人的书籍外,俞国林也致力于挖掘好书。

很多时候,别人的一个注脚,一句简短的话,都会让俞国林在茫茫书海中寻找很久。

就是通过一句注脚,俞国林挖掘出了极具史料价值《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从被挖掘到出版,这套书用了13年时间。

为了让郑天挺的后人们一致同意出版此书,俞国林一年又一年往天津跑。

期间还和郑天挺的儿子成了忘年交。

出版之前,编辑们把这部七八十万字的书校对了七八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花费13年时间,只为让一部好书面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人动容。

范晔,《百年孤独》首次正版授权中文版的译者。

为了更好地把握马尔克斯的基调,

范晔不仅反复阅读了西班牙语原文,还翻阅了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

翻译的书越多,范晔越发谨小慎微。

但在范晔看来,文学翻译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

正是因为有了像范晔这样的译者,我们才得以看到更多外国作家的作品,在书中感受到更辽阔的世界。

纵观这些人的现实生活,枯燥、焦虑、有点丧,

但他们依然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出于对书的热爱,出于骨子里的理想主义,出于对读者和社会的责任。

如今,我们组周围处处充斥着廉价的网络文学、鸡汤文学和成功学。

相比之下,纯文学或严肃文学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即使如此,这些怀有理想主义的编辑和译者们也没有放弃。

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

在网络阅读时代和阅读碎片化时代,出版业和纸媒开始没落。

说今年是实体书店的寒冬也不为过。

10月22日,单向街书店爱琴海店宣布撤店倒计时。

11月4日,读库发布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读者通过购买打折书帮助顺义库房在短时间内完成腾退。

11月5日,老书虫北京三里屯店宣布关店。

11月14日,台北诚品敦南店宣布店面将于2020年5月31日关闭。

虽说看电子书和看实体书并没有本质区别,

但眼看着一种生活方式日渐消逝,还是让人感伤不已。

朱岳说,

“十万个人里面你找到一个人能看这本书,我们就能活下去。”

这话听起来饱含有螳臂当车的辛酸,但更多地,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燃。

曾经,我们羡慕岛国有《重版出来》《编舟记》《校阅女孩河野悦子》这样的影视剧。

如今,我们虽然依旧没有一部正儿八经聚焦出版业的职场剧(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除外),但至少有人愿意去做这样一部小小的关于书的纪录片。

《但是还有书籍》讲述了一些书籍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和书有关的妙人儿,他们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何为“诗和远方”。

因为他们,我们又多了一个爱上书的理由。

用导演的话说,

“十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片子而重新拿起书,重新点燃起对阅读的兴趣,那我们做这个片子就值了。”

《但是还有书籍》这一片名出自波兰诗人米沃什的同名诗歌。

诗里,米沃什这样写道: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