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国电影展示了民俗「深度剖析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发展以我国的几个民间电影为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58更新:2023-04-12 00:16:52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历史剧是中国近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影片,它以深厚的人文意蕴和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定军山》就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影片。

中国互联网影视行业继续快速发展,2016年已产出2400多部影片,但仍存在着“内容低俗”和“粗制滥造”等问题。

从2018年起,伴随着国家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及“网络强国”的理念,广电总局高度关注了网络影视这一新兴的网络艺术形态的影响,将网络视听与广播电视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

标志着网络影视从民间、草根、自由生长的新媒体边缘,正式步入了主流,并在政府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的网络电影也将进入一个“提质降量”的新发展时期。

历史主题的影片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记忆是群体认同的源泉”[1],在众多的主题中,历史主题的网络影片的价值内涵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它对于主流思想有着不可取代的展示和传承的意义。

而在这些主题的泛娱乐化中,历史主题也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具有主流特色和人文特色的价值观,它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网络影片的“私密叙述”特征与“大叙述”特征相结合,也是对“新时代”下网络媒体属性与主流文化进行“整合”的一次重要尝试。

·【以“家”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一)保卫祖国的集体回忆

以《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辛弃疾1162》等为代表的历史古代剧和《奇袭·地道战》、《最可爱的人》、《生死时刻》等为代表的红色历史剧,是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广电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推进的一项文化工程,以“重放历史”的方式,突出“家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理念,以“以古论今”的方式,传播“国家主权完整”、“反对分裂”等主流价值观。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在七十五到七十六年间,疏勒城的守卫将军耿恭,率领三百多名汉人,与来自漠北的两万异族大军周旋了两百多天,终于等到了援军,只有十三个人活了下来。

这部电影是以一段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十三将士归玉门》这幅画为结尾,突出了电影的历史感,同时也用了一行字,表达了电影的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献礼”。《辛弃疾1162》以二十一岁少年辛弃疾为主角,在完颜亮南下,国家一分为二,天下一分为二的大背景下,加入了耿京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反抗金朝。

一一六二年,辛弃疾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派往北方,而在返回的路上,却是得到了耿京被张安国杀死,义军溃不成军的消息,一怒之下,带着五十多名士兵,突袭了数万大军,将张安国活捉。

《辛弃疾1162》以辛弃疾的抗金史为题材,突破了人们对辛弃疾“文人形象”的刻板印象,以一种现代的方式,突出了辛弃疾的“家”与“国”相结合的情感。

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一直坚持“历史并非被保存,而是被重建”的观点,哈布瓦赫的研究以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中心,并以此探究了更多现实问题。

“文化记忆”理论在“群体记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当前的社会结构给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带来了新的选择、新的重要性与价值,并使得其“成为支持回忆与身份的技术性角色”。

像《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辛弃疾1162》这样的古代历史类网络电影,在传统的社会期望视角下,用现代的、网络的方式,把历史的厚重与典型的形象表达,在整体的表现与价值的建构上,仍然有一定的僵化与分裂。

但是,它们在新的时代里,在捍卫国家的主体价值表达上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里,也可以补充中国网络电影在爱国主义与历史的表达上的缺失。

(二)建构具有“崇高”与“现代”双重意义的“英雄”

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中,以“崇高”和“现代”两种意义的“崇高”为主线,在其基础上,以“象征”和“建构”的“主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当代”的“伟大”和“伟大”两个意义上,体现并建构了“伟大”与“伟大”的共同价值观。

在革命历史题材的网络影片中,大多数的成长主体都是以年轻人为代表的,他们在不被认同和一次次受挫的困境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形象的树立。

《奇袭·地道战》的主角叶成,是一位在师范专修数学系的年轻人,回国后,叶成面对着曾经的老乡们的怀疑和排斥,他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传统价值观和他所接受的现代化社会观念之间的矛盾。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带着一种现代的感觉,其实也呼应了当下年轻人所面对的一种普遍的迷茫与抉择。在修建地下通道时,叶成利用自己的知识,引导大春和其他村民修建更为科学的地下通道,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体现了他对知识和进步的追求。

同时,叶成的小机灵、小聪明,以及他的伙伴大春的捉弄人、不服输,这些性格因素共同组成了一种在叙述上的戏剧氛围,从而给英雄崇高感和历史严肃化带来了更多的游戏话语,使得这种年轻化的表达更加符合当下的价值认同。

需要意识到,画面中的革命成长主体并不只停留在以往的革命历史时空,它还吸收了现实的、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交界处的英雄,这就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从英雄主体的成长经验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经验与当前境遇的共鸣。

用网络图像来回溯新中国的成长、发展、回溯革命历史的集体幻想,“既能唤起公众对这段辉煌的革命历史,也能唤起人们对新中国历史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温与认可,也能借由英雄们的成长、以弱胜强、敢于亮剑的英雄传说。

这也暗示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时代,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大家应该自觉地进行集体记忆的回归与实践,从而让受众“在这个时代里,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世界上,在自己的地位与价值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网络影片,试图以“英雄主义”的叙事方式,为观众提供一种辩证的接受方式,以正反两面对比的方式,使观众从“否定”中获得“肯定”。

·【以民本为中心的人文价值】·

由于网络影片在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建,因此,其媒体背景使得其对历史和角色的表达必然融入了商业精神和娱乐元素,特别是从民众的角度体现了人文价值。

“人”是人文主义思维的出发点与核心,而中国历史主题的网剧则是以“群众”的角度来加强和重视对群众价值的发掘。

(一)注重“仁”的价值体现和“以人为本”的继承

古装历史题材的网络电影,可以通过展现在战争中,人们对于人民的不同态度和做法的对比,来展现出己方战争的正义性和敌人的残忍。

《辛弃疾1162》中有一幕,辛弃疾的好朋友“榔头”,和耿京的将军“小黑子”起了争执,辛弃疾一口咬定,“我们的原则是,不会伤害平民,这是我们的原则,耿京没办法,只好将小黑子送上了军事法庭。”

不只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同样也要对敌国的人民表现出一种仁爱之心,用区别于在战争中的敌军与在敌人中的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异,来凸显出英雄人物的崇高感与正义性,这也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判断。

网剧《大汉十三将血战疏勒城》的开头,就以“城中之民,男的为奴,女的为妓”这一点,展现了漠北军队的凶狠与迫切,同时也说明了反抗与斗争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人民也是战斗的一部分。在围攻疏勒的这段时间里,宝贵的水必须优先供应给平民。

在围城的后期,虽然死伤惨重,但正是因为有了民间的支持,这场战斗才变成了“民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它将对民众生活的维护视为最简单的叙述力量,其实是对当前“以民为本”思想表达的一种历史渊源。

民本主义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一种,孔子主张“仁者相爱”、“以德服人”,主张“以德服人”;孟子以“民本、国本、君本”为核心,对这三个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合理的排列;荀子提倡“君王”,但同时也提倡“天命之人,不能为君”;“天之立君者,必在其人也”,将君主和人民比作一条船和一条船,“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道教中的老子,认为“圣者恒常不动,而其心者,其心者也。”

法家商鞅的“立法利民”思想和管仲的“治国之道,在于顺应人民的意志;所谓不治,就是不治。”尽管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带有阶级性,但其中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仍然对我们的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网络影视是一种通俗文化,它所要表现的历史价值,也是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它以人民为中心,可以弥补个体英雄主义史观的不足,也可以与当代社会中的多种价值观念相呼应。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尽管西方影片普遍采用的“英雄式”叙事方式,对于增强影片的叙事节奏,提高观众的沉浸感,以及对中国影片的创作与观众的期望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英雄”也是“民众”的一种,“英雄史观”把“民众”作为一种重要观众,“民众”在历史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民众”也是一种以“民众”为核心,以民众为中心,以中国的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

(二)重视以人民群众身份的革命对象的感情表现

在电影观看过程中,情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电影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影片中的情绪是以身份为中心的。

“电影认同是一种‘情感共有’的认同”[6],所以,为了实现历史观的认同与集体记忆的构建,将崇高的革命主题注入普通人的情感,进而引起共鸣就变得非常重要。

《奇袭·地道战》从一种别样的陌生,到一种有血有肉的融合,这是一种对传统媒体上宏大叙述、高大上的英雄形象的消解,也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现代社会生活欲望的表现。

在现实的情况下,这些最后变成了英雄的人物,他们也要经历恐惧、仿徨和犹豫,但是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勇敢和牺牲,而这正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也正是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引起了不同观众的共同感受和共鸣。

这个价值导向的递进过程,对当前年轻人所面对的生存压力和人生抉择做出了反应,再一次将人文情怀与理想追求作为重点,用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性的展示和升华,让文本得到了一种超越性的表现,同时,历史人物的生存挣扎也可以变成当代人的自我抗争,并且以当代观众需要为导向的创作理念,也有助于它的核心价值得到更好的接受。

《辛弃疾1162》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得很好,虽然辛弃疾渴望回归祖国,渴望一统天下,但从一开始,他的家庭就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就让他的性格变得温和了许多。

被大金人压迫的痛苦,爱人和兄弟在大金人手中死去的悲伤,这些都让辛弃疾成为了一个充满了感情的人物,在大金人的压迫下,辛弃疾一个人是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扭转战局的,这是一种很有真实感的表现。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并没有掩饰耿恭自己的缺陷,他也有过踌躇,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建立自己的信仰和对人生的评判。

在以后现代风格传统为基础的互联网媒体环境中,网友的作用下的大众文化追求的是个性化和平面化,推崇的是一种直接的、刺激性的、没有深度的文化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剧的网络影片在叙述上仍然存在着断续、跳跃、支离破碎的特点,它对僵化的政治性和高尚的表现形式的抵触,使得情义、复仇、爱情成为了影片剧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佐料。

为了引人入胜,同时也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与想像力,在一些章节中出现了大量的暴力与血腥的场景。与此相比较,在历史题材影片中,故事的主题、要素的世俗化、娱乐化等方面,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在主旋律的价值取向和互联网媒体的特点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点,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1.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2.

[3][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7.

[4]陆佳佳.英雄想象·文化记忆·意识规训———“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成长话语[J].当代电影,2020(09):145.

[5]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

[6]王文斌.电影现象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07.

[7][荷]彼得·菲尔思特拉腾.电影叙事学[M].王浩,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5.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