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100周年吊打这个把经典都能搞哭的烂片时代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03更新:2023-04-12 02:15:23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微信后台回复“250部”可获取世界经典电影250部!

今年4月,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举行。

这一届北影节“经典修复”单元,放映了一部1916年的影片《党同伐异》。据当时去看的小伙伴们说,票在一天之内就售罄了!

再来看看豆瓣上对《党同伐异》的评分,竟高达8.6分!

之所以小伙伴对这部电影抱有这么大的热情,说白了就是4个字:大师名作。

电影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部电影。

有一组数字可以证明这部电影的“宏大”:

影片在1916年9月5日上映,而整个拍摄过程花费22个月零12天,摄制成本达到200万美元(注意,那是100年前),工作人员多达6万多人。

这真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大片!!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恢弘巨制,却导致导演格里菲斯彻底亏本,几乎整个下半辈子都在为偿还这笔债务而苟且活着。

所以,因拍《天堂之门》而落魄的迈克尔·西米诺应该能欣慰些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提到大卫·格里菲斯,就会有一连串的头衔跟着跑出来,“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等等诸如此类,足可见他在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他之前,电影还只是被当做大家娱乐消遣的商品。

正是他,让电影脱离了戏剧,独立成为一门可以跟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平起平坐的“第七艺术”。

可以这么说,电影发展100多年来,还找不到第二个人对电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电影史》中,乔治·萨杜尔这么评价他:

“他为电影引入了形式上的新因素和综合的智慧,给美国电影增加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这样两部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成为全世界各地拍摄影片的典范。”

没错,绝大多数人都会记得他执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正是这部带有鲜明种族主义的电影中,出现了蒙太奇,出现了特写镜头,还使用真布景拍摄。

这些技巧为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后来无数的影片所借鉴。

《一个国家的诞生》可谓毁誉参半,因为它触及了奴隶制、3K党等当时十分敏感的社会话题,不但曾惨遭禁映,甚至还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似乎这样的厄运并未离开格里菲斯,类似的状况也发生在了《党同伐异》身上。

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在欧洲大陆打响,流血、杀戮、死亡、恐怖的阴云始终萦绕不散。

格里菲斯感受到偏见和仇恨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于是他选择用作品来表达愤懑之情。

电影一共由四个独立的故事组成:

第一个故事叫“母与法”,发生在1910年代的美国。它讲的是一个青年工人被错判为杀人犯,被处以绞刑,妻子最终找到了凶手,救出了丈夫。

在这个故事当中还表现了当时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家剥削工人,迫使工人不得已举行罢工,而在冲突中,很多平民因此丧生。

导演用强有力的镜头描写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残酷镇压,也对“死刑”进行了攻击。

第二个故事叫“基督受难”。它描写的是《圣经》中的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

其实这样的改编是很冒险的,搞不好就会像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那样被万人唾骂,但是格里菲斯认为这个故事的出现尤为必要,就算冒险也得干。

第三个故事叫“圣巴托洛米大屠杀”。描写1572年的法国,一对即将结婚的新教徒男女惨遭杀害的故事。

第四个故事叫“巴比伦的陷落”。地点发生在公元前539年的巴比伦,由于大祭司勾结波斯王居鲁士,出卖国家,率兵攻打巴比伦王贝尔撒萨,最终导致巴比伦王国的覆灭。

一部影片包括四个故事,你会说:这不就是现在很流行的“拼盘电影”吗?尤其是情人节电影最爱弄这套。

《XX,我爱你》、《奔爱》齐躺枪。

但是,格里菲斯并不是讲完了一个故事再讲下一个故事,而是把这四个情节独立的故事穿插在一起讲。

这下彻底让当时的观众懵逼了!

事实上,放到现在,这样的平行叙事相当常见,连像《爸爸去哪儿》之类的综艺节目也这么做,观众也不见得看不懂。

可是问题就出在,格里菲斯的这种手法太前卫了,忽略了他所处的时代的观众业已形成的既定审美习惯。

格里菲斯自己是这么说的:

“我的四个故事是交替着出现的。在开始时,它们像四道分开的、流得很慢很平静的流水,以后渐渐接近,越流越快,最后则汇合成一只情感奔腾的急流。”

或许是他的这番话启发了大洋彼岸苏联的蒙太奇学派们,所以普多夫金才会在电影里用“冰河开化”处理成隐喻蒙太奇吧!

(普多夫金《母亲》)

其实这四个故事不是没有共同点,联系着它们的纽带是爱、仇恨和背叛,并以此阐明“党同伐异”与残暴所造成的不幸。

片中一个母亲摇晃摇篮的镜头反复出现,作为“时代转换”的隐喻。

这是因为格里菲斯非常喜欢惠特曼的一首诗:“摇篮不定的摇摆,把历史和将来连成一线。”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不得不说,正是观众难以理解影片的内涵,使得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变得如坐针毡,成为这部大片失败的直接原因。

而1917年美国全面参与一战,并且加入了对德战争,则间接导致这部弘扬宽容与和平的影片的票房全新溃败,直至血本无归。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成本太高了啊!格里菲斯可谓最有胆识的导演,他在安排布景方面砸钱一点都不含糊。

比如那片恢弘的巴比伦宫殿,纵深达1600米,高塔高达70米,动员了4000个群众演员。

由于场面太大,镜头都装不下,为了拍摄全景,摄影师只能坐在热气球上面拍摄。于是就出现了影史上这壮观的一幕:

在拍摄波斯军队的一个镜头时,竟然动用了1.6万人。

为此格里菲斯每天都得支出1.2万美元的工资,以维持货品的运输、食品供应和指挥工作。

在那堵四层楼高的城墙上面(跟真实的一样高),可以并排行驶4匹马驾驶的马车。

而在拍摄战争场面时,根据剧情需要,想推倒就推倒。

所以说这200万美元的成本不是随随便便投入的,每一个真金白银,都能在电影的视觉水准上得到体现。

当最终影片赔了个底朝天的时候,作为“始作俑者”的格里菲斯只能独自承担那亏掉的100多万美元。

由于他的经济实在太过困难,使得建好的布景都没有钱拆掉,那座原样复制的巴比伦城就这样屹立了四年,直到1919年才被拆掉。

《党同伐异》票房的失利,不光让一代大导演“身败名裂”,也让好莱坞高层开始反思“导演中心制”的弊端。

有一些制片人在控制预算时总是对导演们说:“就算你有格里菲斯的才能,但是目前我们不打算拍摄《党同伐异》。”

您瞧,《党同伐异》成了“砸钱无底洞”的代名词。

也正基于此,好莱坞开始实行了“制片人中心制”,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我们说了这部电影的下场有多么的惨,但是它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比如之前我们就说过,苏联电影导演们对这部电影佩服得五体投地,爱森斯坦等人甚至逐帧分析它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段,直接促成了“蒙太奇理论”的出现。

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在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中还魂。

威尔斯用五个人物的叙述,还原一位传媒大亨备受争议的一生,这与格里菲斯“四个故事指向同一主题”的做法不谋而合。

威尔斯一向很高冷,但对格里菲斯却不乏溢美之词:“我们这一传播媒介中的第一天才。”

要想举出受《党同伐异》影响的电影,那真是不胜枚举,世界各国俯拾即是。

从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从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到阿伦·雷乃的《吸烟不吸烟》,无数导演都表示从《党同伐异》中获益匪浅。

“格里菲斯可以做好每一件事,他在好莱坞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非常超前的。”——挖掘了格里菲斯的莱昂内·巴里摩尔如是说。

好在超前的格里菲斯在去世之后,得到了世人公正的评价。

毕竟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早已明白,“唯票房论”是多么狭隘和偏激的事情。

好莱坞并没有忘记格里菲斯,1975年美国还发行了纪念格里菲斯诞辰100周年的邮票。

2001年9月,美国好莱坞大道上的柯达剧院正式对外开放。

它超高的拱门,和那只重大33500磅的大象雕塑,就是在向《党同伐异》致敬。

今年是《党同伐异》上映100周年。

我们能向它致意的方式,就是重新再看一次,或许从哪些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和紫色的胶片中,还能感受出新的体悟。

“毋庸置疑,他(格里菲斯)是个影响世界的天才。”

——卓别林

也可加番茄君微信号:gu985016047 欢迎骚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