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徐克真正要表达的江湖语录「这才是徐克真正要表达的江湖」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86更新:2023-04-12 02:42:07

“江湖上的买卖,你只能占一时的便宜,对方总有一天会拿回他失去的东西。”

前些时间,徐老怪与星爷联手推出《西游伏妖篇》。

把“还星爷一张电影票”这种集体情怀追忆行动,再次推上顶峰。

但电影出来,毁誉参半。有人怒斥电影叙事混乱,有人盛赞特效水准大进,有人说星爷江郎才尽,有人忙不迭携家带口观看。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星爷当年在香港刚发迹时,惊人地相似。

但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却发现一件事,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星爷的电影啊。

导演那一栏,明明写着徐克的大名。但在星爷的光环下,徐老怪却似乎有些尴尬,成了被人遗忘的存在。

不过想来也对,说起徐克,总会把他和江湖联系在一起。

无论他本人作风秉性,及其代表作品,都多少混杂些许江湖气。

这个凭一己之力拿下香港武侠半壁河山的徐克,最解不开的结,就是江湖。

放眼徐老怪曾经的辉煌:无论是《黄飞鸿》与《蜀山》系列,还是《笑傲江湖》与《新龙门客栈》(监制)……

这一部部堪称武侠类型片典范的电影,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怅然。

可以说,徐克的电影不仅深深影响了一代观众的审美倾向,更彻底改变了华语动作电影的发展轨迹。

但今天,小十君并不打算为徐克背书,也不想谈他近年来的作品表现。

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想在武侠片日渐消沉的今天,聊聊徐克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它可以说是徐氏武侠电影里,另类中的另类。

虽然曾被淡忘多年,却也是徐克投入满腔热血,全部心力,将自我歇斯底里宣泄而出的影片——《刀》。

先看看评分,很高是吧?

在徐克导演作品里,这部《刀》的分数仅次于《青蛇》,甚至比《笑傲江湖》等还略胜一筹。

但当年的票房惨败,让这部电影彻底被打入冷宫。

从此消声匿迹不说,很多观众都只能从当年的记忆里,拼凑出电影的零星片段。

相比于当初媒体一边倒的负面评价,如今人们却逐渐发现了徐克这部沉寂多年作品的独特魅力。

的确,这部《刀》,即使放在现今审美标准下来看,也的确有些毛病。

比如,表达过于刻意直接,有卖弄个人风格之嫌。

以及大段内心独白,不仅割裂影片节奏,还让电影背离了“用画面讲故事”这一初衷。

但这就能把《刀》排除在好电影之外么?

还是那句老话,标准这种事情,是人定的,是人心向简的局限,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标准帮助观众,帮助影评人,帮助整个电影工业来区分所谓好坏,但有时却也把我们锁死在坐井观天的方寸间。

就算放眼由观众投票而选出的IMDb250片单,其中很多名留青史的影片,都无法符合如今好莱坞体系下的故事标准。

没有钩子,没有情节点,没有生动复杂的人物,甚至连冲突都鲜见。

但它们通常都会有一些突出特点,而特点一旦不可替代,就成了优点。

那么《刀》的优点又在哪?

氛围,情绪,意境?

都是,又都不是。这三个玄而又玄的词,看似能勾勒出这部电影的些许光彩,却只是浮皮潦草悬在表面。

在小十君看来,徐克的这把《刀》好就好在:毫不顾忌观众对于传统武侠世界的浪漫幻想。

在冷冽的刀锋过后,一个血淋淋的江湖真相,尽现你我眼前。

这种真相,自是一种颠覆。徐克并不满足浪漫武林大师的大众印象。他要从里到外,将过往放逐,实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颠覆。

首先,在最直观的叙事上,就颠覆了我们对徐克的认知。

即使提起徐克最成熟的几部代表作,在故事层面上也难说精彩。很多习惯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的观众,看完徐克电影的最大感受,就是“云里雾里”。

即使一而再,再而三,几次三番看下来,依然是似懂非懂的状态。

但这部《刀》,却一反常态,故事简单,粗糙,直白到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理解:

定安,炼锋号铸刀厂未来的继承人,在得知父亲惨死于马贼飞龙刀下后,一心想要复仇。

向灵,刀场里唯一的女性,深爱定安的她,被马贼掳走,还因此让前来救援的定安折去右手。

而心灰意冷,自觉报仇无望的定安,在半页刀谱的激励下,终于自创独臂刀法,且手刃杀父仇人飞龙。

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一场复仇”。没有绵里藏针的暗喻,也没有细枝末节的外延。

人物也很简单,有名有姓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做背景道具存在。

甚至就连几位主角,也只能说是头脑简单,性格粗野直白。除了很少几句台词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拳头聊天。

唯一算得上情感丰富的,也就是这位有点疯疯癫癫的大小姐,独白风格还一股王家卫的调调。

场景也是粗糙混乱,处处透着潮湿肮脏之感。扬尘,黄沙,酒店茶肆,刀场楼院,都像处在坍塌的边缘。

但其实,这一切正是徐克刻意为之的结果,他以简化再简化的手段,把他心中真正的武林,真正的江湖,凸显出来。

在一次香港影展上,徐克偶然谈起《刀》,他坦言,这是他唯一一部,用纪录片的手法呈现的电影,他一直很怀念,用那种手法所带来的敏感度。

相比于电影《一代宗师》中那种你来我往,行端履正,教科书一般的江湖描写。

徐克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不知庙堂高远,只知江湖凶险,把求存求生放在一切之前的真实所在。

那么,什么是真实?或者说,徐克认为的真实江湖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徐克以往电影里,曾无数次被问到,但却从来没有统一答案。

有时,会诉诸情爱。

有时,又转向时间。

有时,则归为恩怨。

而这次,徐克指向的,是残酷。

也许你会觉得,“残酷”这个词,只是徐克对传统江湖的解构。

但从影片本身来说,这可能是徐克最接近真实江湖的一次解读。

在《刀》里,徐克彻底抛下了英雄主义的情节,他将江湖描绘为血腥味弥漫的修罗场。

在这里,英雄已死。剩下的只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直接。

影片开始,一群猎户强求民女,惹得路过一僧人出手相助。

僧人武艺精湛,膀大腰圆,打得那群猎户作鸟兽散。

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僧人很快就遭了猎户暗算。

不仅自己身首异处,死无全尸。连想要替他报仇的主角等人,也被师父责罚喝止。

是的,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终博得美名的结果,只是罕见的低概率事件。而真正的现实,则多半如徐克所呈现的这样,残忍而决绝。

你想要行侠仗义,那么就得准备接受无情报复。江湖凶险,正义罕见,恶行恶人,总是源源不绝。

真正的江湖世界,并没有法律来保障公理存在,只仰赖势单力薄的侠客,实在力有不逮。而个体若连生存都不能保证,行侠仗义也就一句空谈。

纵你英雄盖世,风光无限。一旦落败,也不过是任人揉捏的一块死肉。在江湖中,尊严只属于强者,而留给大多数人的,只有幻灭。

而这种幻灭感,不仅颠覆了传统武侠之于江湖的概念,也摧毁了那些琴瑟和鸣的情情爱爱。

以往徐克的武侠电影里,总有着一股浪漫夹杂妖艳的氛围。男性风流潇洒,女性美艳柔情。

但在《刀》中,这些儿女情长不复存在。转而出现在银幕上的,是一群歇斯底里,袒胸露背的乡野糙汉。

他们从外形,从情绪,从武艺刀法都是一股充满破坏欲的存在。

的确,徐克的这部《刀》,翻拍自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但相比《独臂刀》中的方刚,是为尊严复仇的侠士,性格刚烈但不失柔情。

而《刀》中的男女情爱,更像是一场原始的宣泄。

在故事中段,男二号铁头救回了被马贼掳走的妓女。

但下一个镜头,就是铁头在那女子身上狠狠发泄了一番。

其实这妓女,从开始就一直诱惑铁头,甚至不惜当众与男人交欢。终于逼得铁头与群匪酣战。

但铁头却误以为,这是妓女对自己有情。而其实,那只是这弱女子为了在江湖生存必备的本能。

铁头却天真地认为,自己爱她,认为自己的侠义之举,理应换来相应的“回报”。

但在阿玲的质问前,他茫然了,他只能以愤怒的嘶吼回应,却不知自己以为的情爱,其实只是一场虚伪笑谈。

铁头破坏了江湖规则,他那初露萌芽的正义感,换来的只是对方的不屑。

但徐克的野心不仅如此,除了侠义与情爱,他还想要颠覆侠客们赖以行走江湖的神兵秘籍。

男主角定安,在断手前,其实只能算是个有些功底的普通人。

而残疾之后,他更是心灰意冷,情绪不稳。

而同伴却突遭马贼凌辱,他誓言报仇雪恨,手中却只有一把断刀,一本破书。

要换其他电影,主角若无神兵利器,也至少有本传世神功,而从此快意恩仇,克敌制胜。

但定安却想依赖一把断刀,配上半本刀谱,来习得武功,自然无功而返。

不过,阴差阳错,定安却在胡砍乱挥发泄怒火时,领悟了一套只有独臂者才能使用的武功。

在这样乖张,甚至有些讽刺的情节中,徐克将所谓传世刀谱扔进了炉膛。《刀》中的江湖,既然无法容忍侠义存在,那么也就不再需要所谓神兵秘籍。

从定安,到飞龙,这部电影里的两位顶级高手,之所以能立足于这斗兽场一般的江湖,是因为他们有着极强的生存本能。

他们依靠本能战斗,依靠本能求生,依靠本能拼出个死活。

所以,即使是最终决战,也不会有华丽炫目的打斗。

有的只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贴身肉搏。就像两头走投无路的困兽,依靠最后的意志拼死相搏。

的确,种种转变,实在太过直接,也难怪当时大多观众难以接受,落得个票房惨败。

但即使放眼现在,这部电影,依然是徐老怪一系列作品中,独一无二的个性存在。

作为片名的那把《刀》,就像物化的江湖一般,承载了徐克被压抑多年的灵魂。

它狂躁,它冷硬,它凛冽,它不像是文人笔下的浪漫图景,而像是重锤敲打下的赤红铁块,把他对于江湖的一切认知锻铸其间。

相比于《新龙门客栈》中的舍死忘生和《笑傲江湖》里的洒脱豁然。

徐克的《刀》中,所展现的兽性与暴力,利落与明快,直接且毫不遮掩,将江湖那义胆侠肝的面具撕下——

让我们清楚看到,其后血灌瞳仁的一面。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