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火新闻线 电影「导火新闻线的口碑爆棚让我想起了一部被忽视的佳作」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3更新:2023-04-12 03:41:49

《导火新闻线》由HKTV同名港剧改编,本剧堪称最近一部口碑爆棚的良心港剧,豆瓣评分8.7。

然而电影却没有延续原作的故事架构,而是进行独立的剧本编写,这让本片成为了一部彻头彻尾的话题之作。

改编后的电影引入了全新的角色——吴孟达饰演的绑匪。达叔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这位老戏骨将一个濒临愤怒、绝望的底层人物赋予了更深的性格层次。

这个绑匪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它最终是被社会一步步逼到绝境。因此观众对这个角色的态度更多是怜悯,而不是愤恨。

通过达叔作为切入点,电影要讲述的东西很多,譬如法律的漏洞,譬如媒体制造新闻话题,以搏头条。

这也让观众和媒体人产生思考——到底是点击率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编导特意以摄影记者凯文·卡特那张著名照片《饥饿的苏丹》用作比喻,结合本片的主题讲出了深意。这张照片曾获得了94年普利策新闻奖。

譬如片中小孩命悬一旦,记者先拍照再救人,再上升一层,为拿到独家消息,媒体不惜利用感情刺激绑匪。

这部电影讲的是媒体的责任,火辣辣的打脸公知,或许会让港人从头到脚都弥漫着一种不适感。

然而本片也让我想起了香港12年前有部电影叫做《A1》。

这部电影的讽刺意味更强。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导火新闻线》这样充满对现实的直观批判,但也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

梁家辉,黄秋生,林家栋,李心洁,清一色一线影帝影后扎堆。当然,还有陈老师……导演林超贤也在本片客串

电影虽然不是以炮轰制造新闻为动机,但却巧妙地利用一桩杀人命案的切入将故事剖解开来。

为此,电影虚构了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的角色彼得,关于彼得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的,也构成了本片的悬疑内环。

剧情的魅力也正是带领观众剥茧抽丝,一步步接近背后的真相。

随情节推进,另一宗命案的发生让观众思维陷入了谜题。而彼得在追查这桩案件失踪的缘由更疑窦丛生,云山雾罩,顿时陷入罗生门。

记者和黑社会双方人马都在寻找凶案录影带,

但总有人利用这卷带子,将他们置入圈套。

每到答案即将揭晓的时候,却总会遇到重重阻力,

而观众需将这些零散的线索拆解,再完整的拼凑出来。

这部电影最亮眼的地方,是它利用新闻话题,做出了另一种新意思。

而电影结尾也没有强行灌输导演的理念,而是留给观众发散性的思考,到底谁才是真凶。

当然,这部电影和《导火新闻线》一样,侧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解决一桩无头案,也充满了对权势的影射。

如果说《导火新闻线》给观众留下了的最终还是希望,而《A-1》则是在看似皆大欢喜的情况下,述说了一种关于社会层面上的平衡。

片中出现的报社,警察,权势,都需要面子,最终谁也不拆穿谁。

因此,事情的发生没有真相,全凭观众判别,只有报纸上冰冷的新闻报道。

当然,这并不是一部百分百完美的电影,但却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前提下,做出了香港电影可能有的话题性和艺术性。

这部电影拍摄于2004年,当然,它最终并没有爆红,因为当时人们对香港电影投去的目光全被吸引在被称为“救世之作”的《无间道》系列。

当年《无间道》的成功,引领了不少导演都跟风效仿警匪片,譬如王晶的《黑白森林》、《精装追女仔2004》,邱礼涛的《黑白道》等等。

这部《A-1》的出现,从题材来说的确显得有些非主流。

但本片依然凭借复杂精妙的剧本提名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虽然这部电影,难免少不了那几年香港电影一些弊病,

譬如在当中穿插喜剧桥段,有大量和案件无关的对白等等。

但它开创了香港电影利用新闻炮制话题的先锋。

如果说《A-1》是抛砖引玉,《导火新闻线》做到了传承,那么会不会有更多后来人跟上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