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郑板桥多少贤能隐没风沙叫人记得偏需疏狂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7更新:2023-01-01 23:49:11

如果不是那年地方台播出了《郑板桥》的预告片,我想到今天也很难记得还有这样一部独特的,以作画之人为中心溢满艺术文风的作品。

上次欣赏到这样纯粹的以画书写人生跌宕的影视剧,还是那部上映于2008年的韩国电视剧《风之画员》,曾经在了解到申润福的生平后,感到大为震撼。

热闹的集市,喧嚣与平静共存的溪水旁,尔虞我诈的宫廷风波,一同成为申润福笔下流转不停的具有生命象征力的标记。

所以,作画之人变成画中人,而画作更变成一份思念的载体,经久数年,精神不灭。

王喜挑大梁成为郑板桥的扮演者,他的长相,可能比较偏离大众审美,可是,诠释起一代画者的神韵处,倒也绝不潦草敷衍,不论其他,这难道不是作为演员应该有的素养吗?

查阅过往资料,为了顺应郑板桥的形神,王喜大量翻阅书籍,并进行过专门系统的学习,能够深入体会生活,然后认真受教,极力接近历史上的确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这是演员最基本的质素。

电视剧一开篇,郑板桥便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满怀激动与喜悦地来到一片葱葱郁郁的竹林,他身处其间,感受着竹林散发出的蓬勃与清风掠过的不留痕迹。

此时的竹林,已经浸染了墨汁,滴落在郑板桥心中,当成竹在胸时,他毫不犹豫地提笔将心中所绘的景象托付给了毫无点墨的白纸,一副栩栩如生的竹之象,就从无到有。

康熙帝遍寻名画,不可得,郑板桥一心作画,却遭父亲反对。父亲想让郑板桥在私塾教书,教唆他赶往徐州学习,可他趁着去徐州的船半路遇险破漏的机缘,折转方向,去了梦寐以求的苏州。

心怀梦想的人,全身散发的都是明媚,他所向往的地方,成为勾画出的天堂,不经历一番世事浮沉,又怎会将破灭的东西再去熔炉再造。

郑板桥心中所想的苏州,不仅是一片繁华之地,更加是画师施展抱负的聚贤纳才之所,他觉得这里的人绝不会浅薄无知,将良物认作垃圾,可是,事实又是如何呢?

搭送他一程的王一,成为买他画作的第一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界,全然给了他足够的面子挽尊,但是抱着画等着买主赴约的郑板桥,却不知道王一已经遇险。

在苏州,人情味似乎是一个缺失的东西,讲究意境之美的苏州,全然将初入此地的郑板桥排除在外,身无分文时,连寺庙的和尚都不懂得与人方便的道理,他涂刷寺院墙壁所画的竹子,连远离凡尘的出家人都不懂得欣赏,一个现实,已经足够将人打回原形。

没有钱,没有住所,在苏州的郑板桥,身无立锥之地,在家时,他好歹也是位少爷,前后有人伺候着,吃饭穿衣都不用操心。

苏州到底是展现才华的地方,还是埋没人才的垃圾堆,只有熬过了艰难期才能知晓。

自己觉得所做之画超凡脱俗,可是籍籍无名期,谁会愿意相信一个不入流的画家手中的画卷,他们看重的是用画可以换取多少真金白银,并不在乎画作本身的审美到不到位。

画卖不出去,别说施展抱负那么远那么荒谬的话了,连一个热腾腾的烧饼都买不起,还有比这更寒酸的吗?

郑板桥终究是一个性情中人,自己已然食不果腹,还要去管落难的王一,黎姿饰演的王一姐被抢了钱财还被卖到青楼,她对郑板桥有恩,所以他就算撞破南墙,也要救出有知遇之恩的王一姐,鸡蛋碰石头的事情,总要折腾很久。

郑板桥的落魄,被商人黄慎看在眼里,他觉得郑板桥有很强的可塑性,就将他收入自己的画坊,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不得志却半成名的画师金农。

金农在灵感不见愁眉不展时,喜欢胡乱喝酒,不胜酒力的金农,一到醉后,就会干出荒唐事,他坐在城楼高处,一边喝酒,一边念诗,口中所念之诗,出自朱敦儒所写的《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赦,累奏留云借月章,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人在有情绪需要抒发的时候,才喜欢念诗,金农也常感到志趣难抒的苦恼,他坐得那么高,一个踉跄,不下心跌了下去,幸亏郑板桥出手快,才救下他,因此,金农还欠下一份人情。

在最难有作为的时期,推广自己的画,好像都不如救王一姐来的重要,郑板桥会同黄慎,也想着金农可以变成成名的画家,两人想出一个偷天换日的妙计。

他们两人让金农假死,然后抬高金农为数不多的几幅画作价格,从中赚得银两去赎回王一姐。

这出已故画师画作价值翻倍的闹剧,折射出多少生前不成名的人物的悲哀,你所知道的,都是以前的他们在最不得志时将寥落孤独刻印在艺术作品里托物言志,人不在了,多少辉煌其实他们也根本不知。

金农即使成名,但虽生犹死的日子令他更觉愁苦,多少能人巧匠,就在暗淡无光的岁月里蹉跎了,他们盼望的光明,虽然迟早是来到了,可是看到与看不到,都是无法补偿的错过,等待最难熬,等待最耗时,很多事情无法衡量得与失。

王一姐的丫鬟找她家小姐的功夫,也变得穷困潦倒,她家小姐所住的客栈属于天字客房,坐地起价的老板,只因为几件行李,就敢和人随随便便要五十两银子,简直是要多黑有多黑,繁华之地擅于滋养蛀虫。

王一姐的丫鬟由陈松伶扮演,她没钱时只好找了家饺子馆住下,帮着打杂,也想透过包的金鱼饺来搜寻小姐的下落,她遇到困难,总可以轻松化解,比起她家小姐,江湖经验要足一些。

一日,郑板桥饥肠辘辘,也没带几个铜板,王一姐的丫鬟欣赏他所画的竹子,就施舍了他一碗饺子,两人也因此认识了,后面虽然因为一些事情有了些误会,但是显然,两人是有缘分的。

郑板桥的画,偶然的机会,竟然被送到康熙帝那里,在看过洋人画师所画的狩猎图后,经过几日长途跋涉的打猎,气血亏损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副带着徐徐清风的竹子图。

虽然未署名,但是那画功,却是“墨色丰润,大有竹枝秀朗润泽之感,而且运笔跌宕灵巧,流畅多姿,如以中锋画干,不足为奇,能以书法偏锋做叶,确有独到之处,画作中处处流露真挚坦率,令笔下的竹林,栩栩如生”。

郑板桥的画,似乎是第一次为他带来了曙光,朝廷中有人借画摆弄朝堂,多心机者,又怎么能真正懂得艺术的修为与涵养,艺术,需要的还是纯粹,就像郑板桥所讲,画作,要由心而发,随意而走,大体上,想要做成一件事,持之以恒,都需要这样的观念吧。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