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搞笑电影「拿葬礼来搞笑却又不失眼泪的佳作这样好的国产片你不能错过」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20更新:2023-04-12 08:23:56

葬礼作为中国人比较忌讳的一个话题,通常在影视剧中很少展现。

像陈佩斯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以及冯小刚的《大腕》等所谓以葬礼为主要表现场景的影片,其实不过都是以影片中人物的“假死”制造喜剧氛围而已。

此外就是太多香港黑帮片中的“黑社会老大葬礼”上所展现的勾心斗角或者是腥风血雨的砍杀等

国人一向对于死亡的敬畏和伤怀的文化特征也使得关于葬礼的直接表达成为一个影视表达的一个禁区。

不过这一部以反映台湾本土葬礼过程的《父后七日》却在上映后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

首先是在商业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据称自八月底上映以来票房已经超过4000万台币。

这在电影业持续低迷的台湾,已经是一个极为不俗的成绩。

其次在口碑上,本片也获得广泛认可,除去已经获得的一些奖项之外,本片已经入围第4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改编剧本”、“年度台湾电影”等多个奖项。

可谓是本届金马奖的一个重磅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父后七日》延续了近几年台湾电影“每年一部出色作品”的趋势。

先是《海角七号》,再是《艋舺》,后则是这一部《父后七日》。

这些电影的相同点都是在票房与口碑上都能做到双赢,而且也为台湾电影突破口碑困境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电影在挑选演员上都以本土人物形象为主,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

然而这缺少的闪光点在影片的编剧上弥补上了。

《父后七日》能够做到如此成功,首先当然是过硬的剧本。

影片根据获得据称是“台湾最高文学奖”的林荣三文学奖的同名获奖作品改编。

原文只有短短四千字的散文最终被改编成这样的一部电影,原作者刘梓洁自然功不可没。

刘梓洁作为一名80后,她担任了本片的编剧与导演工作,将自己的文学作品赋予影像特征,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影片自然传神感人。

在一定程度上,本片具有作者与导演的强烈的一种自传色彩在内,所以观众感觉真实而传神。

作家陈芳明在看《父后七日》小说后早已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

长达七个年头的酝酿,刘梓洁将此自比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

书中处处可见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对乡愁与生存的刻划感触。

而她独特的叙述节奏与风格,更在此被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讲离去,能令悲伤轻盈;

写思乡,却童趣横溢;

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竟又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地自适的感受。

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里感性真挚、最惹人凝睇的一抹深情...

「父后七日」不难理解,描述了父亲过世后的七天时光。

片中种种仪式、种种情绪,即便也有些幽默的元素,阅读起来却是相当沉痛。

然而,作为女儿,希望死亡的沉重能变得更轻更薄,甚至不只轻盈最好是轻浮。

导演就是想用这般轻,去对抗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悲伤。

电影的呈现也抱持这样的企图,因此凸显了丧葬仪式中的荒谬之处,因为荒谬,悲伤无处摆放。

倘若你是为了想要看到惊喜情节而去欣赏这部影片,还是劝其不要把这部《父后七日》当为首选之片。

因为影片整体几乎没有什么技惊四座般的剧情凸写。

平稳的编排和较真实的设计让这部影片更具通俗化。

可以说,整部影片的剧情看着都很俗,再者,为了搭配葬礼,影片以灰色为主色调来渲染影片背景。

《父后七日》剧情上继承了一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故事的温情儒雅,让人感觉看着这部电影就像是在看一部中篇文艺小说一般。

波澜不惊却温纯感人,时不时带来的小幽默让紧张的悲情得以舒缓。

人物的普通更显贴切,故事题材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蓝本,没有穿越般的无厘头幻想和激烈镜头。

因为制作上的扎实,让这部《父后七日》极具台湾本土风情的人文化和民俗气息。

台湾独特的丧葬风俗,是近年来许多国片撷取创意的泉源,从《艳光四射歌舞团》《流浪神狗人》到《一席之地》

都从墓仔坡与电子花车荒谬俗丽的世界,营造出观照生死的黑色喜剧况味。

《父后七日》把格局放得更小,全由这些繁琐礼仪中构筑成一部电影,却更深刻精准地捕捉了那些哭笑不得的片刻。

毕竟这些笑声与泪水,都来自真实走过一趟的人生。

《父后七日》呈现的许多台湾人熟悉的丧葬仪式让人欣喜:穿戴孝服、灵堂摆设、诵经、折纸莲花、烧纸钱和纸房子等等

还有家祭公祭各种不认识的议员来献花献果慰问亲眷。

凡是见过台湾传统丧葬仪式的人,一定都会被电影唤起记忆。

看电影的观众也被带到那些细细碎碎的仪式,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

原来孝服长这样?一定要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我们究竟在向什么磕头跪拜?

也正因《父后七日》的场景是烈日当空,又增添了与死亡的疏离与不真实感。

《父后七日》将故去的父亲的葬礼在镜头下放大,如拍摄纪录片一般刻录纷繁习俗下的每一丝细节。

并以戏谑的方式将本因阴沉,冷寂的葬礼喜剧化,精准捕捉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片刻。

使得观影者不再排斥,反而乐于接受,进入电影情境。

影片不是在教导我们乐观面对死亡,而是透过一场葬礼进行升华。传递出浓浓亲情,深深思念。

悲伤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心结,也可以转化为感动千万人的力量。

刘梓洁的《父后七日》,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种可能。即使永恒的哀伤,要到第八日才埋种在心中发芽。

当然,影片更吸引人的,是影片中所透露出来的浓厚的本土色彩和人文关怀。

影片以台湾乡下的一场葬礼为主线,向观众展示了父亲死亡之后女儿参加葬礼的七日内所发生的种种。

影片中所透露出来的种种细节皆取材于台湾乡土的真实生活:

道士、孝女、诵经团、折莲花、冰库棺材、白包毛巾、电子花车、孝服草鞋,还有花圈花篮罐头塔等等

这充分彰显台湾人风土特征以及性格的职业、物品与器材。

虽然是在以丧礼上的物品展现,却也是带有极强的亲和力,因为这写东西是如此真实的贴近了民众的生活。

影片中大量穿插的台湾传统葬仪习俗,以葬仪从业者为主角及配角进行展开。

电影表面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

但呈现的氛围,却不是诡谲惊悚的,而是在人情世故中,展现民间色彩与亲情活力。

虽然死亡一直是一种令人敬畏和带有禁忌的永恒话题,却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甚至要角色变换经历多次的。

在一定意义上,《父后七日》里所展示的,是一个台湾人所熟悉的环境与场景。

也是其他地域人群所都曾经经历的一个过程。

《父后七日》讲述的剧情实在是太简单太普通。

女儿阿梅在父亲过世的七天内,回到了台湾中部的农村里,重新面对父亲成长乡里的世事人情。

其中有传统葬仪的庸俗繁琐、匪夷所思的迷信风俗,更有台湾质朴率真的浓厚人情味。

葬礼结束后,阿梅将丧父的伤逝打包封存,独自回到了光鲜俐落的城市里继续工作。

但却在第八天某次过境香港机场时,对父亲的思念竟突然如排山倒海而来...

导演刻意不给父亲遗体特写镜头,而是选择通过阿梅的回忆与笑谈中将父亲的模样与形象呈现.

父亲与小护士之间的暧昧,父亲在夜市大唱情歌,父亲的“没医”笑话...

父亲这个带着点痞气的风流台湾大叔的形象在几段闪回中逐渐成形,慢慢丰满。

道士对儿女说把你爸爸生前爱吃爱玩的拿进棺材来。

女儿拿来了几包黄长寿烟,儿子拿来了一本裸女封面的杂志。

看到这一段我笑了,想着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家子啊

一场为期七天的葬礼,各种匪夷所思呈现在观众眼前。

庸俗烦琐的葬仪,儿女们的悲伤慢慢变得麻木,而思念却在不断膨胀,在独自安静一人时猛的刺痛你不知所措。

女儿背着父亲遗像行驰在公路上时,在晃荡的镜头里,将那思念拉长。

带着女儿回到自己十八岁生日那年父亲以肉粽作为生日礼物,教自己骑车,坐在自己背后回家的场景我尤为印象深刻。

当导演此时却将思念拉回,女儿背后的只有父亲那张合成的遗像而已。

儿子在夜间收集纸灰,当被表弟问及此时的感受时,煞那间语塞,思念涌上心头。

却因镜子前自己嘴边满是纸灰而哭笑不得,伤痛话语被生生噎下。

《父后七日》不得不提的还是丧事,气氛却相当热闹诙谐。

守灵夜,子女在聊老爸生前的风流韵事,白天人一多,许多想要释放的悲怆早已被挤得不知去向,对鸡零狗碎的事情也是疲于应付。

这好像也是年轻一代面对传统丧礼繁琐手续无可奈何的体现。

一个人死去之后的仪式,仿佛是个平台甚至桥梁,众亲友打着“凭吊”的名号过来怀念过往。

讲八卦经,为渐渐从身边流逝的人或事感叹一番。

葬礼的功效之一大抵就是为了让大家提前探头看一看自己的终极归宿。

片中的阿梅是主角,从赶到医院替父亲收尸,到过了头七,众人散去为止,她都一滴眼泪不掉。

而作为丧葬戏,哭戏是很重要的。

要哭,也是在师公的指引下哭的,那是责任抑或讲义务,至于为什么要选在这些时辰出来演悲,她是一点都不明白的。

阿梅说,我和哥哥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于是兄妹俩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被要求哭。

但又哭不出来的那种酸感...

阿梅对哥哥说,我以前听人家说,累得像哭爸,原来,哭爸是这么累的事情。

接着哥哥打她的头,他们一起大笑。

而这笑声背后掩饰着多大的悲痛,有些时候笑声和悲伤是成正比的。

中国人讲究规矩,多半计较的就是这个言行举止合不合适,于是故事里就有了诸多百般斟酌的地方。

譬如父亲的相片选得合不合适,运送遗照的方式合不合体,就这么挣扎来挣扎去,忙里忙外忙到完全没有心思去想念一下父亲。

女儿其实心里是有想的,只是还没到那一层上。

因为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与乡土习俗格格不入,本来就离开家人太久,要念想,还真是不容易。

仿佛从头到尾都只是在亲友面前演戏,所幸真正的葬礼上,大家都没那么要死要活的嚎啕。

愁云惨雾的状况完全没有,所有人都表情平静,言谈轻松。

过世了人,即便是最亲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准备,也就不显得悲伤了。

阿梅曾在朋友面前说起父亲离世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我也经常忘记当时的场景,也不记得那是何月何日。”

其实她是把后半句藏在了心底:“我不能接受你已离去...”

女儿后来,的确有哭。哭泣事件发生在父后好几个月的某一天,

所以她会蹲在没有人认识的机场角落不能自已的哭泣。

“在某班从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

影片最后,女儿的这段独白让我深深的感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承载的是儿女太多太多的思念。

可见,她之前之所以要演,是因为完全不能接受一个至亲的人从此离开世界再也不见。

那些琐碎的丧葬仪式把她的情绪糊弄过去了,于是误以为自己早就挺过来了,实则是完全没有开始过。

压在心底许久的眼泪,终于缓缓蒸腾上升,喷涌而出。

所以我觉得,电影结尾,才是女儿为父亲举办的一场真正的葬礼。

此后,不管是父亲去世多少日、多少年,这份纪念都还在。

至于最初的七日丧礼,是用来整理凌乱的局面,让它们整装待发的。

生老病死,无不是一段段接受与拒绝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拿起,又放下。

在你还没来得及细想的时候,它“嗖”的一声便过了,无痛无痒,这样最好。

有人说,影片中,时不时出现的幽默感让人觉得与电影本身的悲剧色彩背道而驰。

其实不然,首先得说,为了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效果,编剧的充实与摄影的丰富显然是最为重要的。

影片中,在父亲过世之后繁琐的葬礼仪式中,子女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情。

反而是为了敷衍迷信仪式麻木而作假,在丧葬会上与好友侃聊,空闲之余更是谈天论地的悠然自得。

表面上看是一副副世态炎凉般的人情面孔,但却并没有凸显人性的丑恶。

不要搞错了,此处的设计出的人物特点很多时候是想表达一种人们对迷信的敷衍,而不是对亲情的敷衍。

再者,影片通过女主角的视角来牵引剧情发展,这也为影片的感情埋下伏笔。

女儿同父亲的亲情便是在这一视角凸显出来的。

女儿通过回忆过去日子同父亲的生活与现在父亲过世的日子相结合,人物情感的描写贵在此处。

影片中,从父亲当年教女儿骑摩托车并背靠背坐在摩托上,到如今女儿独自一个人背着父亲的肖像骑着摩托车。

这两处的剧情对比剪辑便是本片情感表达的最好写照。

而在行礼如仪的庶民丧葬文化中,最深的痛楚慢慢浮现,切肤的伤痕慢慢被抚平。

随着片中子女的父后七日以及后来更长时间的逃避与面对,也让观众跟着完成一趟疗愈之旅。

也为思念的亲人找到自己心中一处永远平静安详的所在。

毕竟无论是声嘶力竭的哭爸或是文学与电影,所殊途同归追求的,不就正是那最终的释然与归属。

《父后七天》就是这样,一幕幕回想,没有张扬,没有痛哭。

在默默的回忆相处之间将父子和父女间宝贵的亲情弥漫扩散开来。

果然平凡的故事才是最震撼人心的。

我也花时间看过原著,很短但写的相当精彩。

但《父后七日》作为一部改编原著最成功的部分,就在于它忠实地掌握住了原著在语言文化拼贴上的多元并置与节奏、主述者随时从所处情境中抽离并借以自我防卫情绪冲击的自嘲语气,

以及不断在轻盈与沉重间反覆拉扯的无奈无力和荒谬突梯。

但毕竟散文仍是散文,这部篇幅小巧却直击人心的散文原著,就是改编为电影时最大的本钱与最大的限制。

仅管珠玉处处,有时却又难免因戏剧主轴与结构不明确而散乱写意。

《父后七日》从原著到电影,以一种知识分子随时冷静观察又自我省视的态度,来面对失去至亲时惊慌失措又故作压抑的情感冲突。

以及看似莫名其妙的民俗礼仪对于家属奇妙的疗愈作用。

这段大家曾经经历或者也许终将经历的旅程。

透过一群新晋演员适度夸张又不致太过头的演出,让《父后七日》成为国片史上最独一无二的疗愈系电影。

就像女主角骑车背着用电脑合成拼凑的父亲遗照,

在百无禁忌的荒诞粗糙中,却微妙呈现出台湾草根文化里那种虽不工整却自成一格的生命情调。

直至现在,让我始终忘不掉这个镜头。

为什么《父后七日》这么真实感人?这与导演刘梓洁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演员已出镜,摄影机还在转动,但刘梓洁没有喊卡。

她压抑三年的情绪终于失控,眼泪夺眶而出,她哭得摧心裂肺...

现场没有一点声音,这一幕也是《父后七日》不为人知最催人热泪的情节。

事后,工作同事追问,以为这是他与父亲的亲身互动经验。

但是她却淡淡的说,“我从来没有和父亲这么亲密的相处,连电影的情节都是虚构。”

《父后七日》正是凸显刘梓洁极力想弥补那一道父女情感鸿沟的扎挣。

当父亲的遗体到家,葬仪社人员用闽南语念着:“今嘛恁耶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我忽然有很深的感动,那些我以为只在书本上才有的优雅台语,

居然会从乡下没有念过什么书的道士口中,以这么庄重虔敬的腔调念出来。

足见导演在剧本台词和情景上的用心之处。

电影中处理得最好的,应该是穿插其中的回忆了。

所有因死亡而变得沉重的回忆,都因其中的欢快温暖的气氛,有些轻盈起来。

包含一家替父亲庆生时,父亲说起救护车「无医~无医」的笑话,还有父亲摆摊卖CD、儿子摆摊设游戏,女儿送父亲新衣,父亲给女儿穿自己的拖鞋,更一起唱《伤心酒店》...

导演将家庭间的感情与爱表现得非常自然。

片中我最钟爱的段落,还是阿梅重新拿出父亲的照片后,骑机车回家的路上,如招魂般的记忆。

当阿梅发现让父亲的照片迎着风似乎会弄脏,起来斟酌半天,背上了背。

镜头一直追在背着父亲照片的阿梅的左后方,忽然超前一些,渐变接上父亲曾经载着女儿的画面。

知道女儿原来十八岁生日了,做父亲的停下车给女儿吃肉粽,父亲自己则抽起烟,虽然没说一句「生日快乐」,父爱却表露无遗。

还让女儿第一次练习骑机车,那情景之快乐,恰对比着失去父亲的现在。

接着画面一转, 变成穿着制服、那个十八岁的自己背着父亲的照片。

再一换,镜头仍落在成年的阿梅的左后方,一段路后,镜头再次超前。

镜头晃动的方式如机车缓停下来,歪向桥外。

没有多余的口白,这时正因我们看不见阿梅的表情,甚至看不见她的身影,而由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到沉痛。

最后一幕,由下腾起的白烟逐渐笼罩画面。

阿梅与抽烟的父亲并坐,留下唱着淡淡哀愁的《Galaxia》,

画面中隐隐衬着阿梅十八岁生日时,与父亲在路上互动的对话声。

「烟」大概是这部电影中,串联得最漂亮的意象。

从阿梅在父亲身旁摆放好几包黄长寿,到阿义点燃两支烟、并将其中一支插上香炉,

再至记忆中抽起烟的父亲模样,连结到最后一幕。

「烟」象征了父亲的所在,象征着存在却再也触摸不到的事物,如回忆、如情感、如亡故之人。

另外,片中的配乐选的都很有味道,既有台语老歌,又有外语歌曲。

浓浓的怀旧,浓浓的乡韵,值得去细细体味一番...

总而言之,《父后七日》试图以轻描与幽默呈现本土丧葬文化,以及亲人亡故的沉重,欲以乐写悲,以轻盈反衬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力道稍轻,仍展现了国产片的积极向上性。

《父后七日》绝对是值得支持并观赏思考的佳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