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天空向着大地「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79更新:2023-04-12 11:14:22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的题目非常具有诗意,叫《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这是一部介绍海德格尔哲学的书。

海德格尔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和存在主义哲学运动两大运动的双料领军人物之一。他是一位在中国人气很高的哲学家,为什么海德格尔在中国的人气那么高?我后来想明白了,因为海德格尔很喜欢写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都非常漂亮,我们不妨就来读几句:

“自由在手,唯有责任在肩。”

“人不自由的时候是感到不满,但自由的时候又感到惶恐。”

还有一句话,我估计大家肯定听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劳苦),但是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诗意地栖居”大家可能经常听说,很像房地产新楼盘的广告词。

另外一句话也很有名,很体现海德格尔的特色:“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这些话听上去都很有味道,所以经常被引用。我并不是完全反对这种做法,但我必须得指出,有时候对于哲学家的一句格言警句的引用,失去上下文的观照,只是望文生义的话,可能就会产生很多严重误解,甚至有可能会把它的意思给理解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海德格尔的书特别难读,他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是一部非常难读的书,所以我们要找一些导论性的著作,帮助我们了解他,那么我要向大家推荐的这本《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就是一部导论性的著作。这本书的作者拉索尔,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是英语世界研究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权威。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十个章节,我们把这十个章节分成三个版块来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存在论或者本体论问题,我们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伦理学问题,我们应当怎么生活,应当如何做到在这个尘世上不白白活一回?

第三个问题是一个未来学问题,人类应当有怎样的未来?

一、个体与世界的三重联系

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说,我们人类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更基础的问题:什么叫世界?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世界”这个词大概和宇宙是同义的,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总体里面所包含的所有事物,而且这些事物应该是物理科学能够研究的对象。

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世界”这个词的用法,和物理学家是不一样的,比如两个年轻人在谈恋爱,开始互相吸引,可能是外貌的肤浅层面上的吸引,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三观不合,女生对男生,或者男生对女生就会说:“你的世界好像不是我的世界。”很显然,这话就不是在物理学意义上使用世界这个词了。

那么这种意义上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呢?按照作者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再理解,他认为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人类的个体能够在其中得以行动的一个特定的文化框架。这文化框架就类似于棋盘或者迷宫,你可以在棋盘上下出各种套路,但你不能跳出棋盘,也不能够违背特定的棋类的规则。这些规则就构成了我们世界中的基本框架,对于这些框架的熟悉,使得我们能够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人。

这一点甚至可以拓展到别的一些领域,特别是工具的领域,海德格尔特别强调,个体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工具来进行的。比如我们在处理食材的时候,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厨具——炉灶、烤箱,或者是食谱,这都是一些工具性的存在,我们要吃到东西,就要通过这些工具性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产生联系,然后才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具体食品,而每一种工具又包含了打开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如果我们把工具搞错的话,不是不能够打开世界,而是打开世界的方式会变得非常勉强。我们还要了解每一种工具和它所应对的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关于这样的联系了解越多,我们对我们的世界也就越熟悉。

有了上面的讨论以后,我们再看一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发现自己的地方,是我们能够在世界之中积极领会的地方。

什么叫积极领会?就是我非常清楚在这个世界中,剪纸就要用专门剪纸的刀,切三明治要用专用切三明治的刀,我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派什么用场的,所以世界本身就带有一种结构性,这种结构性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其中行动的最大边界。

这种对于世界的了解方法,主要是着眼于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这种着眼于用自己的体会对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描述的哲学,就是现象学,现象学也可以理解成体验之学。

关于现象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当中的说法是什么呢?现象学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那里,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显现成什么样子,你就忠实地描述其显现的样子,不要在里面添油加醋。

这些玄虚的哲学道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吗?

举个例子,你在一家公司里面干了很多年了,别人要来挖你,猎头说:“工资可以开你现在的1.5倍,你愿意不愿意去?”我们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一种非现象学的态度就直接看工资,你给我的钱多,我就去呗。

现象学的态度是什么呢?你要去看看这个新公司代表的文化,和你是不是气场相合。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老板都有自己的脾气,同事之间也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因此不同的公司就代表不同的小世界,人可能会同时适应不同的世界,但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同时适应所有公司的文化。所以一个好办法是,你要到这个公司去做详细的考察,体察一下那里的气场,看看你的气场和它合不合,你能不能在那样一个世界里面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大家如果要决定离开自己的旧世界,进入一个新世界,无论是移民,还是工作岗位的替换,大家都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多看看自己真实的体验是什么,而不要仅仅从薪资的角度去考虑,否则你的生活就会存在很多隐患。

说完了世界,再来说我们这些世界中的个体。说到个体不就是人类个体吗?但海德格尔特别有趣,他在讨论人类个体的时候,发明了一个词专门指人类个体,这个词就叫“此在”。

有人说哲学家就是没事找事,你说人类个体不就得了吗?什么“此在”,这词听上去多怪。

海德格尔有自己的道理,他为什么不使用人类这个词呢?他怕使用人类这个词以后,大家就会想起关于人类个体的种种套话,比如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类是动物里面最聪明的动物等等,他觉得如果你想起这些套话,就很容易把人给定格化、本质化、标签化,但是“此在”,也就是海德格尔心中的人类个体,特点就是可以有一种去标签化的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抉择来行动。

同时,“此在”这个词还有一个暗示,它是对存在本身能够加以领会的特殊个体。举一个例子,虽然一只老鼠对于迷宫的构造,是有某种模糊意义上的领会,但从心理学的术语角度来讲,老鼠不会对这样一个框架产生元认知,元认知就是一种反思性的对认知的认知。而人类不一样,他能够对存在本身有所领会,而且能够产生一种反思性的元认知,会思考这个框架可能不适合我。比如你在一个公司里面,干活干得不开心,所以你就跳到另一个公司,这本身就表示你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超越性。

现在我们已经说到了世界和个体这两端,世界是被我们个体所领会的世界,个体是在世界中的个体,所以世界和个体在海德格尔的观点里面,不是分裂的两极,而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和个体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

第一重联系:现身与情绪。

现身与情绪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我们是带着情绪现身于世界之中的,所以情绪在我们和世界的关联当中扮演着一种很重要的角色。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就举了一个小巷里面走夜路的例子,作者写道:“你正走在一条陌生的巷子里,享受着黑夜的静谧,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沙沙沙的响声,紧跟着是越来越近的急促的脚步声。你一定能够感觉到身体的某些变化,尽管你可能并没有明显意识到这一点:脉搏加快,肌肉紧绷。你会加快脚步,扫视四周,看看有没有人,或者择路逃出巷子。你的注意力牢牢盯住巷子的那一头,心里也开始盘算怎样应对潜在的攻击者,一切看起来跟此前完全不同,你会突然注意到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东西。(你会清楚地看到侧面的小路可能是一条退路,你会竖起耳朵仔细分辨之前完全没有察觉到的响动。)同样的道理,你此前一直关注着的东西也会消失不见。当你感觉到威胁之际,黑夜的寂静,你在月光下的陶醉感,你有关夜晚的美好回忆,一切都在霎时一扫而空。”

这段描写特别有意思,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你说胡同里面蔓延着一种恐怖感,这话是不通的,胡同是一种物理存在,物理存在里面怎么会有紧张感,紧张感是你心里面的,所以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讲,你必须要说,这是发生在你颅腔之内的事情,和胡同没有关系。

但是站在现象学的角度来讲,不是这样。情绪是纯粹主观的吗?情绪是纯粹客观的吗?严格地说,情绪既主观又客观。情绪是主观的,这点很容易理解,你觉得你的心怦怦在跳,这当然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但情绪同时也是客观的,你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杀机,所以情绪融化了主客观之间的界限。

海德格尔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呢?情绪“是从在世本身中升起来的” ,就是你在世界中的感受本身生出了情绪。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游览的时候,经历了一件有点让我害怕的事情,就是我看完大都会博物馆,要横穿中央公园去看另外一个博物馆里面的馆藏,中央公园其实很大,但是我一开始觉得中央公园里面应该有很多人在遛狗、玩,有人就安全。但没想到穿过中央公园那条道路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当时是秋天,秋风萧瑟,我就觉得每一片灌木丛背后都会突然冲出一头鹿、一头熊——美国是有熊的,不是开玩笑,或者是一帮小混混,非常恐怖。

我并不认为这只是一种主观性的情绪,也就是说,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处在当时的环境下,都会感到一点恐惧。所以这种恐惧并不是针对我的,而是对任何一个可能穿过中央公园的人都是成立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情绪就带有一定客观性指标了,正因为情绪带有一定客观性指标,所以情绪的分析在海德格尔那里,就不仅仅具有心理学的意味了,而情绪本身,也以一种强制的方式告诉我们,哪些事情是可以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荒野外,我在公路上开车,如果看到一条公路已经被泥石流摧毁了,我要往后退,会让我产生一种挫败的情绪——我本来以为车能够开过去,现在发现开不过去。但挫败的情绪本身是世界的一种强制性的规定,它告诉我,不能往前开了,往前开是有危险的,所以挫败性的情绪,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的情绪,而且是世界跟我交流的一种方式。

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不要小看情绪。比如在谈恋爱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这个人和我不合适,我要和他分手,尽管我和他谈了五六年。对于这样一种情绪,会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只要加一些心理引导,就能克服过去;另外一种解释是,这是世界向我言说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言说方式,我能看到未来可能的婚姻带来的风险,因此我要更加审慎地看待这段可能的姻缘。

海德格尔引导我们从第二个角度来看待情绪,很明显,如果从第二个角度看待情绪的话,我们情绪上觉得这个事情不对,我们就有更大的理由停止现在的脚步。

相反一些理性主义者会说,这是你的主观心理感受,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能说出不和这个人在一起的五条理由吗?你说不出来,你还是要和他在一起,毕竟你和他已经很多年了,再分手是不是在浪费你的青春呢?请注意,海德格尔不是一个这种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他要求大家忠于自己的感受,因为感受不只是你的,是世界向你言说的一种方式。

第二重联系:领会与诠释。

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谈一谈领会呢?这是因为关于领会这个哲学概念,还有很多更丰富的哲学意蕴。

领会的第一层哲学意蕴是,你得熟悉这个世界。比如你得领会这些铲子怎么用,你就得熟悉这些铲子,你得了解、领会剪刀怎么用,你就得熟悉剪刀,这一层意思比较容易理解。

领会还有另外一重含义,就是筹划,筹划就是指,你除了熟悉以外,还要知道你熟悉的这些用具在它可以达到的空间里面,到底能够做成什么样的事情。我举一个例子,你如果要真正领会一种画笔的用法,你就得知道用这种画笔能够画出怎样的线条,比如在画素描的时候,有2B铅笔、3B铅笔,它们分别能画出来的最粗的或者是最黑的线条是什么样的,你心里要有数。

而且海德格尔特别指出,领会并不是一种知识。我知道2B铅笔是怎么生产的,它里面笔芯的化学构成是什么,我就能用这个2B铅笔画出一幅美丽的素描吗?我们不知道。

领会首先是一种实践,这里面特别要提到的是领会对象,它不仅是指工具的用法,而且也可能是指我们每个人做事做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从海德格尔的哲学当中,可以引申出丰富的人生哲学内容。

比如很多朋友,尤其青年朋友,一直在思考自己适合做怎样的职业,怎样的工作适合自己的心性,或者是高中生在考大学的时候,思考自己应该填报什么样的专业,这就是领会,领会你这个人能够干什么,领会你这个人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

举一个例子,你要通过实践发现自己能够做某些事情的可能性。有些人突发奇想,我要组一个乐队,但问题是,你从来对音乐都不感兴趣,连五线谱都不识,唱歌都五音不全,这显然并不是你真正所长。但是通过一些实践,你隐隐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恐怕要比一般人强很多,你不妨可以思考往这方面多做发展,这也是领会的内容。

讲完了领会,我们再来说诠释,也可以说成解释。这里所说的诠释或者解释,是什么意思呢?是对于前面所说的领会内容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或者是对于领会内容的一个高阶肯定,但这种高阶肯定,还没有发展到理论描述的层面。

这样说还是太抽象了,我用中国人熟悉的方式说一下。有一个年轻人,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找某个高僧学棍法,要学棍法当然就有大量的实践,对棍术要有大量的领会,领会就是知道怎么样使得人棍合一。

假设这个学武的小伙子,他练了很长时间,他要看看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什么,结果老师对他会心一笑,这个小伙子心里就有数了,到目前为止,自己练得还不错。这会心一笑,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解释,或者说是诠释,也就是说领会就是指练武功,诠释就是指会心一笑对于练武功成就的肯定。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对自己评估,如果你有一定的反思能力,你也可以默默对自己会心一笑,自己到现在干得还不错。

那什么叫从理论描述层面进行诠释呢?就是写一本武学书,比如《葵花宝典》,这很明显要通过文字的方法把这一切肯定下来,这就是一种反思的态度了。但是这种反思的态度,已经跃出了现象学的层面,而海德格尔更多是强调在现象学的层面里来讨论诠释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他能够接受的就是会心一笑、一个眼神等等,用中国人惯用的话说就是“你懂的”。一个眼神也好,会心一笑也罢,实际上也是一种缄默的语言。

第三重联系:源始语言。

我们都知道海德格尔对于字面上的理论语言不是很感兴趣,甚至他对于那些能够说出来的语言,兴趣也不是很大,他这里所看重的这种语言叫什么呢?叫源始语言,是在现象学的意义上更具基础性的语言。

说到这一步,大家又有点觉得摸不着头脑了,什么叫现象学意义上的更基础的语言,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呢?

这本书的作者就举了个很好的例子,在看海德格尔文献的时候,他发现海德格尔写过一篇美文《钟楼的秘密》,讲的是海德格尔小时候的经历。海德格尔是生活在一个小镇的孩子,在这个小镇里面,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堂的司事,当海德格尔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亮点,就是教堂的钟声。教堂的钟声可以说是把日、周、年梳理成了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人们只要听到特定的钟声响起,就会整理好恰当的情绪,进教堂做礼拜。所以对小海德格尔来说,这个钟楼的钟声渗入到他的每一项行动之中,钟声就伴随着他度过了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化,响彻了每一个宗教节日,每一次圣餐礼仪。一句话,钟声就把海德格尔和周遭人与这个世界全部协调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如果有朋友有在部队里服役的经历,或者没有在部队里面服役过,但至少大家军训过,早上听到起床号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军号,是不是就把所有人的意向全部集中在一起呢?有失眠毛病的朋友,他在军训的时候一般是不失眠的,原因很简单,白天的时候操练都非常辛苦,所以晚上熄灯号一吹,大家都没力气说话了,呼呼就全部打鼾了,早上起床号一响,就要全部起来了,必须要扎好武装带,跑到门口去集结。这就非常有意思,有一种集体性的声音,把所有人的意向都集中在一起了。

如果也没有钟声,也没有集结号,我们好像也能够听到某种不说话的声音在起作用。

假设你是一个音乐细胞特别发达的人,你把周遭所看到的所有事情,都看成是音乐剧中的一幕,你的大脑就可以自动为你看到的所有生活场景加上配乐,或者是紧张的音乐,或者是舒缓的音乐。你自动加上的这个配乐是什么呢?就是无声之声,或者说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源始的声音。

二、我们如何在世界中生存:向死而生

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伦理学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在世界中生存,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不白过?

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可能带给大家这样一种印象——海德格尔哲学是一种入世的哲学,他鼓励大家走入生活,了解生活的世界,熟悉生活的世界,领会世界,解释世界,和众人打成一片。

但海德格尔哲学是具有很多面向的,在我们讨论海德格尔哲学的伦理学面向的时候,我们要杀一个回马枪,在这个环节上,海德格尔恰恰主张,人如果要让自己的生命不白过,就得与周遭社会中的人拉开一定距离。

为此,海德格尔发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词——“常人”,指的就是你身边可以碰到,但是又说不清楚到底是谁的、某种意义上的平均的人,或者是我们周遭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一种统计学抽象。

作者做了一些说明,有一部叫《辛普森一家》的动画片非常流行,但是这个流行最后变成了某种强制的力量,就是如果你不看《辛普森一家》,你就是和潮流脱节的人。看这部电视剧难道是某种意义上的强制吗?我不喜欢看,我碍着谁了,对不对?

海德格尔就把这种情况说成是“常人的独裁”,他写道:“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倒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我个人认为海德格尔的这段描述,是对于算法推荐技术的某种前瞻性的批判。我们现在手机上有各种应用程序的算法推荐,这个算法推荐可以说,是把大众对于某一个问题的看法,高度算法化和统计学化了,然后就“强迫”每一个用户都按照这样大众的观点来决定自己的选择。比如大家要到某一个餐厅去点一个什么样的菜,这个应用程序就会提供某一个评分榜单上的排名,引导大家去某些店去吃东西,这样就造成了餐饮业的高度内卷。海德格尔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前瞻地意识到这种可能性了。

那么这种常人的状态就会导致责任的卸除,也就是说,如果别人问你为什么要做出这个选择,你就说大家都这么做的,但问题是大家这么做对不对呢?你就不思考了,因为常人已经替你做出了抉择。

那我们怎样担起个体的责任呢?就要向死而生,我们要重新看待死亡。

首先我们要讨论死亡。有人会问,你要从体验的角度去讨论死亡,这不是扯淡吗?原因非常简单,没有人能够体验死亡。

请注意,这种体验不是你对于死的体验,而是对于将死这件事的体验,这部分是非常丰富的,这才是对于死亡后果的现象学体验。

那么死亡的后果,在海德格尔的哲学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会突然意识到所有的可能性终结了,这种终结就意味着一种巨大的黑暗,一种巨大的否定和一种巨大的剥夺,这种剥夺让人非常恐惧,正是对于死亡的这种恐惧,才使得我们反过来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这种可贵就逼迫我们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的意思也就是指,意识到死亡对于生命当中的各种可能性的剥夺,所以要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尽情发挥这种可能性的空间,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

关于死亡对于生命的紧绷性作用,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说法:“死是一种无所关联的、确知的、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

我来解释下是什么意思:

确知。死亡是确知的,这点比较容易理解,人必有一死。

不确定。为什么确知的东西,同时是不确定的?就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死,但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不可逾越。死亡为什么不可逾越?就是死亡把人类所有做事的可能性全部给折断了,你跳不出这些可能性,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无所关联。为什么死亡是无所关联的?因为一旦死了,你和世界之间的所有关联就会全部被剪断,你就不再是世界中的成员了,你再也不能积极地在世界中做事情了。

讲到这里,我们就有下面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怎么样向死而生,怎么样在面对死亡给出的大限,开拓自己人生的可能性空间?

海德格尔所给出的药方,就是至少要摆脱常人状态,常人状态就是那种人云亦云的状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别人做什么,你也就跟着做什么。我们要得到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样态,这种样态被海德格尔称之为本真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本真的存在,一方面告诉我们人类,个体就是所谓的此在,在这个世界当中,是和世界水乳交融的;与此同时,他又主张我们要摆脱常人状态,和所有人一刀两断。

他到底是要和大家打成一片,还是要和大家一刀两断呢?

海德格尔的意思是,我们还是要和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要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联系,否则人就不是人了,但是保持联系的方法和态度要改变。比如朋友要请你晚上一起去搓一顿,你想去就和他一起,你不想去就不要勉强自己,不要觉得班上所有同学都去了,你不去不好意思,你如果心里面觉得不爽,你就不去,如果你真想去,也就顺着自己的性子。

那么讲到这一点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如果海德格尔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哲学的话,海德格尔的哲学应该引申出一个后果,就是海德格尔应该是讨厌纳粹集权主义统治的,因为纳粹的集权主义统治不就是一种常人状态吗?但是海德格尔他自己的人生选择,至少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是和希特勒政权建立了一定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光彩的一些联系,他的人生怎么和他的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我的解释是,海德格尔通过向死而生,他真正想说的是要反对美国文化给德国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1927年出版的,当时的德国处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1919年至1933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治体制,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魏玛共和国时期是美国的资本和文化全面入侵德国的一段时间,好莱坞的电影、百老汇的戏剧、可口可乐……都从各个方面进入德国的商业圈子和文化圈子,所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是高度美国化的德国,而高度美国化就意味着一种商业文化,大家都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趋同。

海德格尔对这套是很讨厌的,他很担心全世界变得很单调,全部变成美国文化的这套东西,因此他就认为纳粹是抵抗美国这种商业文化入侵的一剂良药了,而没有认识到纳粹的威胁要比美国的商业文化的威胁要大得多得多。

海德格尔更想说的是,大家要抵御商业文化的影响,回到日耳曼的自身的民族性当中,去谛听黑土地和黑森林发出来的声音。

有时候海德格尔特别喜欢使用大地这个词,他认为大地这个词特别能够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联。在海德格尔看来,大地就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它是在大地之中所出现的所有东西的一个支持者或者一个庇护者,所以大地本身就带有一种母亲的意蕴。

这一点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在土里面撒点种子,然后浇点水,施点肥,土地自身的力量就能够支撑这些种子抽芽,然后就长出一些健壮的农作物反过来滋养我们,土地就具有这样一种神秘的特性。

三、我们的未来:诗意地栖居

把土地看成是具有某种半神性的东西,这在海德格尔的哲学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他的艺术哲学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对他来说,好的艺术作品就要体现土地和人的关联,这就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蕴——海德格尔对于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介入人类社会,持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由此我们就可以进入要讨论的第三个大的版块,就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未来维度:人类应该有怎样的未来?

讲到这个维度,就必须要讨论到技术了。海德格尔是1976年逝世的,在他逝世的时候,人类的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了,已经有越洋的飞机可以把人类联系在一起,有彩色的电视等,所以海德格尔就要问一个问题了,我们的未来需要被技术统治、占据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海德格尔首先要问一个问题: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海德格尔意识到人类很早就有技术,古希腊和罗马人就有技术,但是现代,尤其是蒸汽机发明以后的技术,和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的技术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古代的技术的典型样板是什么?是风车。风车是置于风之中,帆船也是这样,帆船和风车的本质性的特点是大自然有风,我们利用风,水上的渡轮是利用水流的自然流动来进行航行的,水流这么流,我们也就这么开船,也就是说,古代的技术是靠天吃饭。

现代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定胜天。人定胜天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根本不管四季的变化是什么,也不管河流的流向是什么,我们可以凿一条新的河,可以造大型水坝,可以把水拦在一起蓄积起来,让水为我们服务。

现代技术的这个特点被海德格尔用一个词概括了,这个词在海德格尔的中文版里面把它翻译成“集置”,就是现代技术的特点,就是要把所有的资源强行放到自己唾手可得的方向上,也就是说集天下资源于一手。

举一个例子,海德格尔不知道我们今天的手机有多厉害,如果他知道的话,他可能会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手机上都有很多应用程序,它们会搜集广大用户的信息,几亿网民的信息本来都是分散在大家各自的手机终端的,但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把大家的这些数据资料全部汇集到一个公司手里,让天下的数据资源被一家公司所掌控,这就是所谓的集置——所有的东西都全部集中在一起。

其实城市的构造也是这么一回事,在大型一线城市中,很可能我们国家最好的医院、最好的人才、最好的公司、最好的工作机会,更不用提最好的大学,全部集中在这些一线城市,相反中小型城市还有农村,资源则相对贫乏,城市的构建本身也是一种集置。

这就使得我们整个社会资源流动的自然状态被打破了,海德格尔对这样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痛心疾首,他觉得这非常糟糕。

这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技术的集置,使得所有事物的本质性的面目发生了改变。如果事物是以一种本质性的面目向我们展现的话,我们就要发展出一种特定的身体技能和它发生关联,但是技术改变了事物涌到我们面前的方式,我们的身体技能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和身体技能有什么关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老人家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特别累,他不知道怎么点,经常点错,为什么?他没有培养出这种身体技能,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手机应用程序就玩得特别熟,这就说明一种技术会带来一种身体技能,老的身体技能就退化了。

有人说老的身体技能退化就退化了呗,我觉得不能这么说,举个例子——书法。现在大家都打字,和毛笔的亲密接触就丧失了,这会导致什么呢?我们对于汉字的感觉会丧失,结果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很多汉字我都认识,我不会写,技能在退化。而汉字的意蕴,要通过写字才能理解,你经常不练就废了,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就丧失了,海德格尔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海德格尔本人更喜欢举的例子是音乐,因为从前听古典音乐可是件大事,你要穿上漂亮的礼服,然后叫辆出租马车,跑到城里面最好的音乐厅,认认真真地坐在那里,然后认认真真地听。有人说这也算技能?打辆车子,然后跑到戏院里面,穿得一本正经地然后去听音乐——这种技能好像丢了也就丢了。

我告诉大家,这种技能所带来的不同的身体感受也很重要。你在音乐厅里面听音乐,有一种郑重感,会把音乐当一回事。很多朋友听不懂古典音乐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你的身体状态不对,你如果像我们几百年前的先民那样,穿着笔挺的衣服,打辆出租马车去听音乐,恐怕能听懂的成分会高一点。

海德格尔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从哲学家的角度上来讲,技术高度的丰富化,意味着我们意义世界的高度贫乏化,很多美丽的事物将会逝去,那么该怎么办呢?未来的图景将是什么呢?

这就是这本书的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了,这本书的题目叫“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就提到了四个要素——天、地、神、人,听上去非常有中国哲学意味,海德格尔哲学为什么在中国影响那么大,就是在这里。

你想想看中国汉字里面,“王”这个字为什么是三横一竖,它的含义是什么?最上面一横就是天,下面一横就是地,当中一横就是人,如果把天地人贯通,这个人就能做王了,当然在这个维度里面,中国缺乏神这个维度,海德格尔是加上了神。但是总的来说,这个讲法,已经很有中国哲学意味了。

海德格尔的原文,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讨论的:

“依照一种原始的统一性,天空、大地、诸神、终有一死者‘四方’归于一体。

大地是承受者,开花结果者,它伸展为岩石和水流,涌现为植物和动物。

天空是日月运行,群星闪烁,四季轮转,是昼之光明和隐晦,是夜之暗沉和启明,是节气的温寒,是白云的飘忽和天穹的湛蓝深远。

诸神是神性之暗示着的使者。从神性的隐而不显的运作中,神显现而入于其当前,或者自行隐匿而入于其掩蔽。

终有一死者乃是人。人之所以被叫作终有一死者,是因为人能够赴死。赴死意味着能够承受作为死亡的死亡。唯有人赴死,而且只要人在大地上,在天空下,在诸神面前持留,人就不断地赴死。当我们指出终有一死者,我们就已经一道思及其他三者,但我们并没有思索四方之纯一性。

我们把这四方的纯一性称为四重整体。终有一死者通过栖居而在四重整体中存在。”

上面讲的这些话特别诗意,但是可能因为过于诗意,我们可能不了解海德格尔到底在说些什么。这段文字的观点就是,要尊重天地自己的规律,反对用技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人为的力量,认为人定胜天,要改变所有事情,相反人要认自己的命,认识到自己在天地中的有限的位置,同时要敬神,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里他这种反技术的观点,就与技术被发明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用途产生了冲突,技术之所以被发明,就是为了偷懒、节约时间,这就是技术带给大家的便利,大家认为技术就是有这个好处,对不对?

海德格尔恰恰指出这让我们感到痛苦,为什么让我们感到痛苦?这是因为技术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因此就会产生大量无用的闲暇,让我们觉得无聊,而无聊又会发展出更多的技术来应对无聊,因此使得我们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

正确的解答方案,就是要抛开技术给我们的枷锁,回到天、地、神、人应有的秩序之中,诗意地栖居在天地之间。

现在我们就具体来讲一讲,天、地、神、人给我们诗意地栖居的正面影响。

地:保持与土地的联系

我们先从“地”开始说。海德格尔非常重视大地,他对于大地的观点,实际上是在现象学的层面上把大地视为各种各样的生机产生的一个母型,它是各种各样生命的最后的承载者,所以土地是具有半神性的,正因为土地具有半神性,他反对把土地视为某种可以被分割的财产。

但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人类对于土地的使用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举一个例子,我这里有一大片农田,这片农田是我爷爷传给我的,突然来了一个石油钻井公司的人说:“这土地下面有石油,我们要买下来。”我说:“这是我爷爷传给我的土地,我凭什么卖给你?”老板说:“你少废话,支票上我加一个零。”如果我是个农业资本家,不是海德格尔那种对土地有情感的人,那我就认了。但是你知道付出的代价吗?我失去了这片土地,我失去了和这片土地之间的密切的关联,这就意味着我放弃了一种生活方式,我可能会用这笔钱在曼哈顿买一所大宅子,虽然我过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已经被技术的逻辑给征服了。

这块土地落到了一个石油开发商的手里,他会怎么对待土地呢?他热爱土地吗?他关心土地吗?他只关心土地下面的石油,土地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阻碍,他会痛恨石油为什么离地表那么远,如果这个石油离地表近一点,他可以花更少的钱把这些石油抽出来,然后变成更多的钱,这是他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不敬土地的观点。

天:听从自然与季节的安排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敬天,按照海德格尔的诗意的话来说:“一任日行月落,斗转星移,一任四季的幸与不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听从季节的安排。

很多人不听从季节的安排,要吃很多反季的食品,也就是说,大冬天我非要吃大西瓜,在夏天或者是初春的时候,突然就觉得,现在我要吃秋天的大闸蟹了,这都非常麻烦,但有些人就觉得技术就能够让所有的事物随叫随到。

海德格尔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要感谢上天对你的恩赐,秋天有大闸蟹吃,你就要知足,就不要在春天吃,春天你如果想吃大闸蟹,你可以期望秋天吃到大闸蟹,然后回味去年吃到大闸蟹的味道。你要知足,要想春天也有春天好吃的东西,你可以吃吃春笋,对不对?

神:对天地自然有敬畏之心

然后讲“神”。

海德格尔的四重奏里面,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中国古代有个概念叫“天”,这个天同时包含海德格尔所说的天与海德格尔所说的神这两重含义。比如中国古代的皇帝叫天子,天子实际上是神之子的意思,天在中国的语境里面是有神意的,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天意不可测,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天的意思里是带有神秘性的,为什么神秘性很重要,这也是海德格尔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面向,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把所有的神秘性全部给消灭掉了,所以也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风险。如果你有一些敬神之心,有时候有些事,你就隐隐会觉得不对。

举个例子,人类婴儿的基因编辑为什么不对?如果你敬神的话,你说不出道理就会感到不对,反正就是不对罢了,你做这件事良心会受谴责,尽管你还说不出这件事哪里不对,尽管你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理由——这样做也许是为了在某些环节上减除人类的病痛,但是你隐隐也会觉得不对。当然关于基因编辑的问题,我们在法律上已经有定谳了,这件事的确是不能做的。

人:优雅面对老去和死亡

讲了天、地、神,我们还漏了人。人又被海德格尔称之为终有一死者,他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术语来说人呢?

这是因为他发现,现代科技好像就是要遮蔽这一点,就是不承认人终有一死,你的什么部件坏了,就像汽车换零件一样,换心、换肾,就是要和死亡对抗。

但这件事有意义吗?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要追问的问题。海德格尔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解释道,人类时代的信赖和信任是“好好保护进入年岁的奥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真正的人类社会,要善待老年人,并且要把老年人的夕阳红视为人生中最美丽的岁月,不要怕死,不要怕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走的一步。

他写道:“(人生的)秋天是最好的时间,唤醒万物隐秘的协和……人类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如果是真实的,便已成长为自己的样式。”也就是说,我们要接受终有一死这点,要优雅地老去,优雅地死去。

我们已经从天、地、神、人四个角度对“诗意地栖居”这个想法有所理解了,这就是海德格尔理想中的未来人类的生活。

海德格尔的哲学,不仅仅关系到德国人、西方人,它也关涉到了所有人。我前面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了,手机上有很多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向你推荐这个,推荐那个,这其实是各个相关的互联网公司巨头,通过收集用户的信息而产生对于“常人”的某种统计学抽象,然后是按照这样的一种要求来要求你也按照“常人”的方式去行动,因此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丧失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和他的环保思想是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的。海德格尔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现代科学已经使得当代的德国人失去了和中世纪的德国人的某种精神纽带,我们中国人也多少会感受到,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得今天的中国人也和我们的古典文明彼此之间有所隔膜。

但是每一个民族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都有自己的民族的归属感。海德格尔是希望德国文明能够保持它自己的特质,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这是对的。德国人是有权利按照他们的方式,过一种诗意地栖居的生活,同样的道理,我们中国人也有权利,按照我们中国文明的样态,过一种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我们诗意地栖居的方式,虽然和海德格尔所说的方式略有差异,但是在敬天敬地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

海德格尔晚年也意识到他和东方哲学思想之间的一种关联,所以据我所知,海德格尔晚年对于道家的思想非常痴迷。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人应该看到海德格尔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然后以一种中国文化可以认可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天、地、神、人的关系,使得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诗意地栖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