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村花大PK人生之路陷肤色之争是真黑还是尬黑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51更新:2023-04-12 11:57:24

随着陈晓、李沁等人主演的年代剧《人生之路》热播,关于剧中演员“颜值”之争也逐渐尖锐起来,以刘巧珍为索引,网友发起不少影视“村花”议题。

有人盘点影视剧经典形象,用“以前的村花”PK“现在的村花”。

同样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年轻女性设定,电影《红高粱》里的九儿、《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母亲,皆是荧屏经典美女形象,一个明艳大气,一个娇俏动人。

《人生之路》电影版《人生》里演员吴玉芳饰演的刘巧珍,虽不是一眼惊艳的美人,形象却大方舒适,给观众带来了80年代生机勃勃的美。

再看引起争议的《人生之路》女主刘巧珍。

原著设定刘巧珍“不像农村姑娘”,衣着打扮不土气,长相美丽动人,剧版则淡化了巧珍的外形优势,但从马栓追求巧珍的剧情可以看出,仍是高颜值设定。

无论原著形象还是剧版人设,以演员李沁的颜值都能轻松驾驭,观众对她的长相并无质疑,争议核心点主要出在妆造,很多观众觉得巧珍被刻意“涂黑”了。

剧组是不是对农村有什么误解?

农村形象黑一点无可厚非,但女主被涂到“全村最黑”便让人无法忽视了,同样被质疑太“黑”的还有男主陈晓,他饰演的高加林与影版对比,相形见绌。

越拿以前影视里村花与村草与《人生之路》里的村花与村草PK,观感上的差距似乎便越大,这种情况下,很多观众觉得遗憾,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黑白之争。

部分观众的不满:审美降级又扩大了?

近几年影视娱乐行业出现频繁最高的词,非“降级”莫属,以前的荧屏形象帅哥云集,美人各具物色,如今的荧屏形象,美与帅,似乎都很单一。

这一现象,并非由演员本身决定,更多是选角、妆造倾向导致。

设定是明艳系的美女,往往制片方更喜欢选可爱系美女演绎,设定是高大英俊剑眉星目的中式帅哥,制片方却经常安排纤瘦寡淡的小鲜肉驾驭。

选角扛不起人物基础设定,出来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有时候,好不容易选对了角色,也容易栽在造型师的坑,经过造型渲染,明艳美女也会变小白花。

从“美人”类角色选人到妆造的审美降级,让大众诟病已久,《人生之路》刘巧珍、高加林演员出色形象却不尽如人意,便再次引发妆造审美降级吐槽。

对观众来说,他们印象中的村花、村草有太多经典案例在那里摆着,角色形象到底是有“美”的直观感染力,还是“丑”的违和,观众感受也最为直观。

以前不好好处理明艳系的美人,如今又带来疑似刻意“涂黑”、“扮丑”的村花、村草,长期对影视妆造积累的不满与角色观感上的遗憾,便难免爆发出来。

但观众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看法,制片方却也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之路》妆争议不断发酵后,造型师陈敏正没能坐住,连发多条博文进行回应。

造型师的委屈:符合真实的“用心”还原

网友吐槽中经常提到《人生之路》制作方“不懂农村”,认为造型设定都是拍脑袋决定,没有真正用心进行还原,体现农村角色的形象之美。

但陈敏正透露,为了更真实的呈现《人生之路》人物形象,他们搜集了大量上世纪80年代的陕北农村资料,并前往当地考察,研究很多当时的影像。

简单来说,他们是下过苦功夫研究80年代的陕北农村,并且根据资料与剧情背景设计的角色形象,抨击妆造不合理的观众,又对陕北农村日常有多少了解?

关于巧珍的“黑皮肤”,也是妆造团队根据当时的农村女性形象以及巧珍日常活动设计的,是一个每天都会晒太阳的农村女孩真实的皮肤状态。

对于巧珍的造型,陈敏正表示还得到了路遥女儿的认可,刘巧珍原型人物也曾回应造型争议,发表了相似的看法,认为当时的条件便是如此,剧里拍得很真实。

高加林一角选择中间档的日晒色,也是妆造团队根据人物日常活动轨迹精心设计而来,各个因素都做出了考量,并非网友以为的“只要抹黑就行”随便糊弄。

对于网友吐槽“丑”、“像假发”的刘巧珍烫发造型,陈敏正也做出了回应,透露是演员真发,且烫发方式及呈现效果,都是尽量按当时真实状态进行模拟。

总结而言,陈敏正用制片历程反驳了网友认为的制片团队敷衍、不了解农村说,真正应该反思的,可能应该是抨击《人生之路》造型有问题的观众。

对于陈敏正的回应,网络支持与批评皆有。

支持的网友认可陈敏正的用心,对造型效果满意居多,普遍认为网络上对《人生之路》造型的吐槽声是别有用心的“尬黑”,故意抹黑或不了解陕北农村。

反对声则认为陈敏正翻车后“破防”,角色呈现的效果不佳是事实,而且陈敏正在造型设计上,是存在“黑历史”的,他经手过不少雷人造型。

比如选角全员美人结果造型普遍杀马特的《华胥引》。

再比如号称女主预告有18套造型却看不出太大差别的《春闺梦里人》。

不过,陈敏正也有很多正面案例,他手握一部神级代表作《甄嬛传》,有佳有劣,仅从过往作品表现来评判当下作品,可能会对造型师略有不公。

一方觉得“太黑”,另一方又觉得是“尬黑”,一方觉得另一方“不用心”,另一方觉得是“你不懂”,双方各有各的理由,也各有各的遗憾与委屈。

不可否认,这中间可能存在混水摸鱼的“黑粉”,比如下图的剧照,明显便是加了锐化效果,刻意渲染问题。

但翻一翻评论区与周围观众的反馈,便能发现这一话题不断发酵,更多是基于有大量真情实感的网友发声。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村花之别,关键点并不在于“黑”

经常关注影视话题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因为大众对关键词的捕捉敏感度更强,很多矛盾点的发酵,往往会聚集在浅层元素,背离问题根源。

比如《人生之路》角色到底是不是被涂得太“黑”的这个争议,剧方觉得观众不满角色太“黑”,以为观众将黑等同于丑,很希望证明黑更符合实际。

而观众对“黑”的不满,并不是简单的皮肤黑与白,而是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

在这一点上,将剧版刘巧珍与影版进行对比便一目了然,两位演员的肤色都不算白,但一个的黑,带着农村女性的健康活力,是讨喜的自然色。

另一个的“黑”,却给观众一种角色“病”了的暗沉感,导致很多观众第一印象不是美而是“黑”,在评判观感不佳时,便会将看起来不太正常的黑提出来。

如果大家觉得影版演员吴玉芳的肤色不够“真实”,那么我们拿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女主魏敏芝来对比下,她是从农村姑娘里挑选的素人演员。

看出区别没?

魏敏芝的长相与高颜值的李沁不属于一个类型,但同样是农村晒黑的肤色,一个透着红晕的黄皮肤,自然舒适,一个则是明显涂了粉底的黑黄皮肤。

违和的不是黑,影响演员颜值的也不是黑,而是妆造没有做到“自然”。

少了自然做底色,“健康美”变成了“病态美”,导致很多角色出场时都有一种生病了的暗沉观感,缺乏农村角色那种充满阳光的生命力。

类似问题也出现在高加林等演员身上。

相似的肤色,唐曾饰演的马栓妆造明显比陈晓饰演的高加林自然,甚至,林永健、刘威等中老年角色,皮肤状态都普遍比几位年轻角色自然舒适。

很有趣,马栓这个角色妆造也是陈敏正设计的,同一个设计师,为何呈现效果大相径庭?或许这才是制片方应该研究的问题。

七话不觉得陈敏正驾驭不了村花村草,在年代剧妆造方面,他不乏优秀输出。

同样是陈敏正担任造型设计师,《闯关东》里的小宋佳,便兼具有说服力的农村肤色与美丽观感,早期他与爱拍年代剧、农村剧的山影有过多次合作。

在研究角色肤色、对农村真实的了解方面,陈敏正绝对是专家,但下功夫研究真实情况,还原人物真实皮肤色号,并不等于完成了任务。

资料是记录,真实是基础,但现实,是画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还应该考虑演员、艺术与角色状态等因素。

七话对《红楼梦》妆造师杨树云有个观点印象深刻,大意是影视化妆不是做考古挖掘工作。

艺术作品,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还需要兼顾到角色设定、演员搭配,如果一味极致还原而忽略了艺术创造与现实搭配,出来的效果未必就好。

比如95版《武则天》里刘晓庆少女时代的刘海造型。

刘海发型是否面世于武则天少女时代,在资料考据方面是存在争议的,若严格按史实设计,可能需要规避争议点。

但刘晓庆出演《武则天》时已经40余岁,中年人发际线上移,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区别,为了呈现角色的少女状态,当时的技术,妆造只能用刘海来修饰。

这一“略背离史实”的细节会毁了作品吗?并不会。

相反,杨树云的刘海设计,既做到了呈现角色少女之美,又弥补了演员当时的短板,还原真实,需要还原外形也要还原灵魂,而不是仅仅是一个“色彩”。

村花、村花的黑白之争,也不是应该“涂黑演员皮肤”的问题,而是如何用妆造还原那个时代人物的精气神,既让观众信服,又有真实生动。

希望剧方在面对类似争议时,不要只把视线放在表面的黑与白,忽略了内里的得与失,妆造、打光、演员状态、呈现效果,各方面都应该考量,以给出扎实的艺术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