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德语课尽职的痛与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60更新:2023-04-12 13:09:01

2019-10-24 16:53

今年德国国庆日10月3日,由克里斯蒂安•施瓦霍夫导演、海德•施瓦霍夫编剧的电影《德语课》在德国各大影院上映。电影原著《德语课》于1968年出版,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在书中反省了在纳粹思想之下的尽职与个人责任之间的矛盾,批判了德意志精神对忠于职守思想的宣扬,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电影于德国国庆日上映也再次强调了小说及其主题的重要性。

故事围绕着西吉•耶普森、他在北德乡村当警察的父亲和他喜爱的父亲的画家朋友马克思•南森展开。少年教管所里,教官在黑板上写下命题作文的题目:尽职的快乐。少年犯们纷纷落笔,西吉•耶普森面对着空白的纸无法下笔。他因此被关进单人囚房,不写完论文不许出来。然而他并非灵感枯竭,实在是思绪万千,不知从何处开始。

他的父亲,严斯•耶普森,北德乡村的一个当地警察,恪守职责执行纳粹当局布置的任务, 将有犹太背景的艺术家创造的、具有共产主义色彩、新即物主义或表现主义风格的、统称为颓废艺术的绘画作品没收,画家本人将受到法律制裁,禁止绘画。

受到制裁的正是父亲的儿时好友, 马克思•南森。严斯在向马克思下达禁止令后,让儿子西吉接近马克思,监视并汇报画家是否违背禁令。马克思对西吉视如己出,很愿意手把手教他怎么绘画,西吉也很喜欢向他学画。严斯在了解情况后将马克思逮捕,画作也被烧毁。11岁的西吉夹在父亲和马克思之间进退两难,他眼睁睁看着画家的事业被摧毁,充满感情色彩的作品被没收,无知纯真的他想尽绵薄之力保护这些作品。西吉藏起被撕毁的马克思的画作,找到一个废弃的房子作为避风港,他将画作残骸拼贴起来,视若珍宝地挂在墙上。随着被父亲摧毁的画作越来越多,他的“宝库”也越来越丰富。这仿佛是为他父亲的行为赎罪,也为自己无法违背父亲的命令而坐视破坏愈发严重的举动而道歉。

西吉亲眼目睹了父亲以尽责之名,亲手摧毁了一段难得的友谊,将噩梦带到了马克思的家里。西吉的大哥当了逃兵,带着一身重伤偷偷回家,却被“尽职”的父亲告发到总局,最终被送往刑场,父亲因此变成了家里的“恶人”。战后,颓废艺术兴起,马克思作为艺术家被人尊敬,他的作品也大受好评。而父亲依旧恪守职责,继续搜查马克思的作品,无意中找到了他儿子的安全屋。西吉私下藏起的美好回忆被父亲付之一炬,他越发恐慌,不得已直接偷起了马克思的画作。他最后因偷画被抓,被送去了劳动教养所。

影片用了大量的冷灰色调,让观众置身于一直笼罩着西吉的那种窒息的压抑感之中。西吉迫于对父亲的尊重和惧怕,只能通过偷画来保护自己帮忙摧毁的东西,这便成为了他的职责。父亲生活在职责和道德的矛盾中,对于亲手摧毁的友谊和家人的信任也并非无动于衷。但是责任成为了他生命的价值,尽职成为了他生存的意义。整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台词和夸张的演技,而是聚焦刻画了主人公西吉。年幼的他目睹了对他年龄来说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他无权置疑,只能服从。整个电影最温馨的场面莫过于西吉与马克思在海边,夕阳温暖的余晖照亮了他们的脸,马克思与西吉一同将夕阳的那短暂而美妙的瞬间用颜色捕捉下来。正如夕阳,这种美好是短暂的,终将是会被黑夜吞噬的。寂静的自然环境与翻腾的内心世界形成强烈的对比,随之滋生的痛苦渐渐渗透人心,笼罩着整部电影。

父亲是尽责的,而这种尽责扭曲且盲目。正如导演施瓦霍夫所说,法西斯主义的致命毒素深入人性,两个家庭的悲剧都是它的牺牲品。即使是现在,这样的主题与寓意也并不过时。随着近期的反犹太主义运动和种族歧视运动的兴起,反民主主义思想也在德国社会里抬头,导演希望通过电影的艺术语言敲响警钟,唤起观众对现状的反思。

责编:张恒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