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跑片在线阅读「正观漫读跑片」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231更新:2023-04-12 18:54:45

点击收听音频

在胶片时代,电影院离不了跑片。

当年县里有两个地方放电影,一是电影院,只有银幕没有舞台,专放电影;一是影剧院,顾名思义,有舞台也有银幕,有戏接戏,有会开会,多数时间也放电影。它们都在府前街上,一东一西,相距两里地。那时候电影拷贝很金贵,一部电影只一部拷贝,两家演,要有个先后,于是就得有跑片员负责跑片。

跑片很辛苦。早先人们的生活简单,情感世界也没那么复杂,片长都在九十分钟左右,不像现在动辄两三个小时还不拉倒。一部片子大多不超过十盘胶片,跑片员一次取两盘,放一部电影要来回跑五六趟。春秋天还好,冬夏两季,三九三伏、雨雪冰雹,下刀子也得跑!

电影好看,但没米下锅,一切免谈。那时候,电影真是流动的艺术,可从三个层面看,一是呈现在银幕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这是最吸引人的,属于叙事层面;一是从电影机里放出来的。电影胶片经过输片器和供片盒,把一格格胶片经过声光处理变成活生生的人物,这是技术层面;再有就是流通环节。除去电影发行流程,跑片员是电影院的标配,他们永远在路上,是幕后英雄。跑片员责任重大,迟到,或者拿错片子,都是放映事故。看电影的小青年很坏,稍有耽搁,就在楼下跺脚,打响指,吹口哨,掀凳子,大声喊“退票!退票!”

我觉得搞电影史的可以研究研究。

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市场很火,看电影是县城最高级的娱乐。早开演几分钟,就掌握了主动权,上座率和票价就有保证。电影院一般比影剧院先开演半小时,充分考虑跑片的时间损耗。跑片员看似简单,也不是谁都能干得了,就像《少林寺》里李连杰上山学艺,开始只能下山担水,得吃苦。父亲1948年出生,初中毕业先在乡农技站帮忙,1971年,县里筹建电影院,电影队招工,他考上了。他先跟着电影队骑车下乡,做些跑片、架银幕、搬机器的体力活儿,后来刻苦自学电线电路,掌握了8毫米、16毫米、35毫米电影机放映技术,考过助理工程师,成了一名正式的电影放映员。电影院正式成立后,他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当上经理。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事情,也是我引以为傲的事情。从此,近水楼台,我心安理得地看了十几年的免费电影。

老电影的胶片都是一盘一盘的,8毫米、16毫米的片子装在一种带把手的长方形铁皮匣子里,横宽竖窄,像子弹箱,侧面用水笔写着片名和序号。电影院的大型放映机用的都是35毫米的片子,用一种圆筒盒子,一盘一盘装进去,侧面有锁扣,很精致。胶片盛在铝制的薄皮盒子里,每一盘都贴有标签:某某电影制片厂、片名、国别、多少毫米拷贝、本数等等。这样的盒子像极了转盘机枪的弹夹,就是《英雄儿女》里王成用的那种。当年电影院的地下室仓库我去过,阴凉,昏暗,有一股特别的酸味儿。一排排铁架子上码放着整整齐齐的铁匣子,《地道战》《地雷战》《黄河大侠》《南北少林》《英雄儿女》应有尽有,博物馆也莫过于此。我觉得全世界都装在这里了,夫复何求,只是不能现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我都看过了。

两家影院相距一千米,虽然不远,但步行也得十多分钟,拷贝太沉,跑片须有代步工具。而且除了县城两家影院,电影院有时候为了创收,也会组织下乡放“野场”,几个村子时间岔开,轮着放,跑片就更重要了。

跑片的交通工具最早是一辆二八“永久”大杠,车座两边焊两个铁架子,装片。骑上就走,嘎吱嘎吱,回来往墙根一撂。“永久”难长久,自行车很快七零八散,光荣退役。父亲咬咬牙,公家出钱,买了一辆“一脚蹬”:二手的五羊125摩托。八成新,一身红,后座横跨两个帆布袋,威风凛凛。这车谁都会骑,谁都想骑。一脚跺下去,拧油门,猛松离合,“突突突”像兔子一样,屁股冒着黑烟就窜出去了。没几天,坐垫就“皮开肉绽”,脚踏板和启动杆的皮套都掉了,只剩光杆,油光发亮。父亲心疼得慌,恨得牙痒:“娘的,都不会好好骑!”

电影院的跑片员不固定,国际叔是很有名的一个。他很胖,嗜酒,整日两颊绯红。他酒量惊人,每日半斤白酒,谈吐不异常人。他很早就会开车,有大车驾照,啥车都会开。电影院的广告宣传很重要,除了售票口的高音喇叭,还得开着皮卡拉着展板和音响,走街串巷,宣传新片,离了他不行。

有一年冬天,县里演《中南海保镖》,场场爆满,晚上九点,两个影院商量临时加演一场。国际叔晚饭喝了二两,父亲问他咋样,他满不在乎,没问题,骑上一脚蹬就去了。演到一半,放映员准备上片,打开袋子一看,其中一个盒盖分离,空的!呀!胶片该不是掉路上了吧?国际叔汗如雨下,脸都白了。父亲心急火燎,再有几分钟,片子就接不上了。他一边安排放映员备个垫场片,一边赶紧叫人沿原路去找。这时候,影剧院来人了。骑着车子,满头是汗,胳膊下夹着一个拷贝盒子,老远就吆喝:“片子在这儿哩!片子在这儿哩!”原来,国际叔酒后眼花,取片交接完,拿个空盒回来,片子忘装了……

跑片,一个时代的记忆啊……

(作者 杨波 主播 连晓东 制作 王宜谦)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