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 2017「新书许愿离地半尺解码曾经的香港流行音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5更新:2023-04-12 19:44:25

2022年,港乐音乐综艺《声生不息》让沉寂许久的香港流行音乐再度回到大众视野,掀起怀旧浪潮。除了林子祥、叶蒨文、杨千嬅、李克勤等16组歌手之外,《声生不息》也请到音乐人许愿作为节目高级音乐顾问。

《离地半尺》书封。

最近,许愿的新书《离地半尺》出版,关于这本书,许愿介绍:“我以歌手导师和音乐顾问的身份参与到《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制作,将我热爱一生的港乐,捧在观众眼前,但十二期的体量怎么能容纳完长达几十年的经典岁月和细枝末节。因此我写了这本《离地半尺》,一本讲述港乐故事的书,一本爱意之书。”

许愿是一位资深音乐人和作曲家,他制作音乐专辑30多张,一半以上超白金销量,超八十首上榜歌曲。在《离地半尺》中,他带领读者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书中第一部分,许愿讲述了自己对于彼时红极一时的粤语歌曲,包括《千千阙歌》、《海阔天空》、《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的观感和创作故事;第二部分中是作者对于港乐的一些总体性观察,讲述港乐怎样崛起、走向巅峰、进入超越的年代,又遇到了怎样的阻碍……

许愿

从“英雄类型”讲起

在《离地半尺》中,许愿用书写的方式记录港乐的细节故事。

他引用黄霑所写的一段内容来标识粤语歌曲的被发现与接受:“几乎所有论者都一致认为,1974年,无线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因缘》的出现,是香港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粤语流行曲的开始……(这首歌)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分水岭。此曲面世之后,香港人不再歧视粤语歌曲。接下来,一串作品涌现,香港音乐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声音。”

时间来到1977年,粤语流行歌曲已经变成了全世界华人的潮流,再没有人歧视粤语歌曲了,这不只是主流文化的改变,还是音乐历史的改写。从1977年到1983年,香港乐坛热闹非常,歌手们纷纷来到香港发展成歌坛新秀。

许愿介绍,这一时期主要有四类歌手,第一类就是像甄妮一样从台湾省过来的歌手;第二类是本来唱粤语时代曲的一群人,最成功的当属汪明荃和郑少秋,他们是TVB电视剧的当家花旦和小生;第三类是唱国语时代曲的香港歌手,这一类最后成功转型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徐小凤;最主要的是第四类,从唱英语歌曲转型过来的歌手,这一类型歌手的转型最成功,人数也是最多的。这也许反映了西方文化对粤语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这一时期随着众多武侠主题的电视剧的播出,“英雄类型”的歌曲也崛起。

在新书《离地半尺》中,许愿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听到罗文的《满江红》这首歌的感受,他说这首歌对他产生重大影响,让他执着于“寻根”,让他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同感。许愿认为,包括《满江红》《万水千山纵横》等在内的“英雄类型”歌曲的热风吹过了整个20世纪八十年代。

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像是要为英雄类型做一个总结一样横空而出。

之后罗大佑写给梅艳芳的《女人心》、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以及陈小春的《战无不胜》《乱世巨星》和郑伊健的《友情岁月》在创作上都有了新的曲风、编曲、性格和角度,“反英雄”主义出现了,“英雄”这个文化母题在音乐上不停地进化,但到了今天,“英雄”已经不再是中文流行音乐的主流题材了。

与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的合作

许愿是地道的中国香港人,他在九岁生日时收到哥哥送的《万世巨星》双黑胶唱片,便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少年留学海外时,得到音乐剧大师 Grace Macdonald 的启蒙,后成为专业舞台剧演员,并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香港流行音乐的滋养,那时的许愿是港乐的旁观者。

回到香港后,许愿被TVB录用,踏入风头正盛的香港乐坛。他参与了数以百计的演唱会和大型综合性节目的制作,并和年少的偶像们如许冠杰、罗文、林子祥、汪明荃、郑少秋、苏芮等合作,并且许愿第一位合作的艺人便是张国荣。

许愿在书中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他与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的交往,他介绍,1988年,张国荣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但是他遭受的事情也更多: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人在一家高级食府吃饭,他跟我说起那几年他的生活有多难。他举了一个例子:之前,就是在这家食府,他坐在我们当时坐的同一个位置,突然莫名地被旁边的一个客人——一个谭咏麟的粉丝骂了整整两小时,那人骂的话句句都很难听,充满了人身攻击,但那人并不是直接对张国荣说的,而是用张国荣能听到的音量,假装‘教导’他身边一个年幼的女孩,说一些类似‘某人耍手段、名不副实’之类的刻薄话语。听到这里,我惊问张国荣当时为什么不离开,他说如果他离开了就代表他输了,他不能让这样没有品德的人赢。可是,有品德的他,一句话都没有反击。”

除了个人交往,许愿谈了更多与这些音乐人在音乐制作领域的合作。许愿分享,对自己而言,“创造偶像,在于发掘他们的光环去闪烁时代。”也正是抱着这一理念,他为张国荣作曲《今生今世》;帮助正处于迷茫的林忆莲找到定位,为她制作《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为港星打开了中国台湾市场,更以《都市触觉III 之Faces & Places》专辑打破了当年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纪录,取得了“最佳唱片监制”大奖。

许愿在书中也写下许多对行业的观察,他回忆,1990年比起1980年,香港的音乐人才不只是数量上的双倍之增,而且才华的精彩度也上升得一样高,但却让音乐人们产生一种悲观情绪,究其原因,是因为“身处行业内的我们就好像在热锅里,很清楚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没多久,香港音乐就已经被几个音乐奖项、某些唱片公司高层和某些媒体操纵。1989年,张国荣封麦和退出乐坛事件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当时行业内的不理想状态,我们不愿多提起,就当作张国荣是因为自己的私人原因退出乐坛,这样把事情带过了。之后没多久,舞台上王者之风的梅艳芳也突然宣布不再开演唱会了。透过种种蛛丝马迹,你会发现虽然当时的唱片工业在商业上是前所未见的好,演唱会也场场满座,但维护好音乐的人实在太少。”

关于当下的音乐行业,许愿谈道:“去年的某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来某平台的一个视频,内容是两位不知名的视频博主在谈流行音乐。为了所谓的流量,这两个人在自己并不懂的专业上随意发挥。如今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制作视频,这是好事。不过因此产生大量没有内涵也没有人理、自以为权威却没有营养、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是坏事了。”

关于这一段港乐的发展历史,许愿谈道:“故事实在太多,已然是没有办法尽录,但希望能把能粤语流行音乐的前十几年——它的开始和发展,好好梳理。这样总比大家靠猜测去了解这段历史来得更好一些吧,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