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个人分析「大五人格理论自我了解与评价」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77更新:2023-04-13 01:59:27

人格心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这种力量致使人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其中人格特质流派最为大家所熟知。特质流派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得益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伟大成果。特质论假设,如果清楚一个人的核心人格特质,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人惯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特质论取向主张使用有限的、基础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维度对个体进行描述和测 量。它仅仅用比较少的特质,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有同一种特质存在,那么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各个特质对所有的人进行评价。特质理论是有其普适性的,不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它都能够被接纳。我们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一个熟悉的朋友是否外倾,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自私。而人格特质流派中最非凡的但是也最具有争议性的理论之一就是大五人格理论。

#心理学小课堂##心理#

前面我们谈了大五人格理论——起源与发展

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10个题目的人格调查(TIPI)

这里有一些人格特质的词汇,根据你目前的状态,请依次评价它们与你自己的符合程度。

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比较不同意,3代表有点不同意,4代表不确定,5代表有点同意,6代表比较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我觉得我自己:

__________1.外倾的,有活力的

__________2.严苛的,好争论的

__________3.可以被依赖的,自律的

__________4.焦虑的,非常不安

__________5.对新经验比较开放,复杂的

__________6.说话不多的,安静的

__________7.有同情心的,热心的

__________8.缺乏组织性,粗心

__________9.平和,情绪稳定的

__________10.常规的,没有创造性

在你自己完成这个调查之后,根据你对你同学或朋友的印象再做一份。之后让你的同学或朋友评价一下你和他自己。然后计算每个测验的分数。

TIPI量表计分方式(R代表的是反向题目,需要将这些题目的评价分数进行反向记分,然后再进行计算)

外倾性:1,6R

宜人性:2R,7

责任心:3,8R

情绪稳定性:4R,9

经验开放性:5,10R

看一下你的同学和朋友是怎么评价自己的,怎么评价你的。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分数是外倾性4.4,宜人性5.23,责任心5.4,情绪稳定性4.83,开放性5.38。

大五人格理论中的五个特质真的存在吗?除了基于词语评价的分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确定这些特质的存在?因素分析或者其他聚类分析的方法所抽取出来的维度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如果我们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将一些描述男性和女性的典型表现的词语聚类(如支配的、好斗的、强壮的、好脾气的、有教养的、娇柔的等),我们就能够看到两个维度的出现——男子气和女子气。当然,这是实际的分类。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为这种分类的原则找到生理结构上的标准——男性和女性。

如果我们将人格特质进行聚类的话,是否也发现一些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奥尔波特指出,以前原子——元素的最小单元——也是作为一个假设性的结构存在。但是,随着理论和测量手段的不断完善,终于有证据证明原子是真正存在的实体。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明确这个特质所代表的生理结构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它的确是存在的。许多研究者都相信,大五人格结构的生物学基础最终还是会被发现的。

另外,大五的五个维度主要是从特质的词汇学角度出发抽取出来的。也就是说,人们(专业的心理学家或者是评定人)已经将其描述、测试和分类,这些评价指标经过聚类缩减为五个维度。问题在于,这些评价者有可能是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他们看到的可能是并不存在的事物。人们倾向于从这五个维度来看其他人,这种偏差的倾向被称做人们内心的“内隐人格理论”。这意味着,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会存在一些惯性或者偏见,尤其是在我们知觉他人人格的时候。比如我们可能会错误地将一些特质简单地看成一种。和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外群体的感知一样,内隐人格理论可能会使得我们对于他人的感知产生偏差。如果是这样的话,因素分析可能得到的只是内隐人格理论的结构,而不是人格的基础维度。

第二,评价者也有可能忽视那些原本存在的事物。即使是最厉害的科学家在知觉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以三维空间进行的,直到爱因斯坦出现,才确认时间为第四个维度。每个人都曾经认为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但这都是错误的。类似的,说不定人格的观察者们也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可能忽视了他人反应模式的某个关键方面。

这些问题怎么才能够得到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一些基本的人格特质是肯定存在的,也许是3个,也许是13个,但是最可能的是5个。研究者通过行为基因或者其他生物学取向的方法已经证实,少数人格维度存在生物学证据的说法是有意义的,尽管可能更多或更少的人格维度无法被这种分析方法囊括。例如,无论外倾性最后是否能够被理解为一个神经系统的反应机制、一种基因结构的取向、一种行为发展的模式,或者甚至与一些其他成分的混合产品都好,这种反映了某种特定事物的结构被看做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真实存在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于每个维度的真实例子,例如:比尔.克林顿(外倾性,社会化,热心,过分自信),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开放性,有想象力,有美感,感性,容忍,求知欲强)等等。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描述出来;然而,特定的个体会在某个维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跨文化研究证实了大五人格理论的效用,涉及的人群有年轻人、老人,受教育的和没有受教育的。如果大五人格是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分类结果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其他文化下复制。至少迄今为止,这个结构看起来能够得到全世界范围的接受,当然研究依然还在进行。在非英语文化下的研究结果发现了精神层面的或者是诚实-谦卑的维度,其中包括正直、公正、谦虚和避免贪婪。这并不是说要增加第6个维度,而是需要在对抗性这个倾向上给予更多关注,也就是艾森克所提出的第三个维度精神质(接着我会进行介绍)。

跨文化的研究也会带来很多警告,尤其是没有严格执行大五人格量表的使用规范等错误。尽管许多文化下都证实了,人们在这几个维度上会有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他们在每个特质上表现的不同。例如,研究的行为指标是竞争性(争取独立成功)和合作(帮助他人)。比较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墨西哥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之间的差异。结果非常有吸引力,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都更倾向于去竞争、去支配、去获胜。墨西哥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文化下的人,则刚好相反,珍惜信任、合作和帮助他们的伙伴。这种天赋的差异暗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类问题提醒着我们,个体在特质上的差异永远不能跨越特殊的文化背景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文化永远脱不了关系。

接着我们来谈谈大五人格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它成果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大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