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课文分析教案「鸿门宴教学的四种角度附点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1更新:2023-04-13 05:32:47

原创 吴欣歆等 语文学习

微微细笔意味长

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 王 钰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童志斌

师:下面,我们通过“张良留谢”这一语言片段,以小处入手的读史方法,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

(PPT 展示)

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师:上面这段文字仅仅是一段送礼的描写吗?

生:沛公带了两份不同的礼物,我估摸着“白璧”“玉斗”有不同的寓意。

师:能把白璧送给亚父、玉斗送给项王吗?

生:项羽、范增两人身份不同,沛公需要“对症下药”。

生:“玉斗”是玉制的饮酒器皿。

生:“完璧归赵”的“璧”是楚国国宝,比较尊贵。

(PPT 出示“璧”的图片和《说文解字》的释义)

师:璧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周礼·考工记》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在古代用玉制的六器中,“璧”被列为首位。

生:沛公献璧是承认项王的绝对统治权,甘愿臣服。

师:项羽如何处置这块璧?

生:“受璧,置之坐上。”

生:沛公献璧正切合项羽居功自傲的性格。

师:沛公为何送范增“玉斗”呢?

(PPT 出示“玉斗”的图片)

生:我会联想到“斗量”,沛公希望范增心怀宽广,请范增多多包涵,不要总难为他。

(生大笑)

生:沛公把白璧献给项羽,把玉斗献给范增,足见沛公的工于心计。

师:文中除了这两处写玉,能再找出一处吗?

生:范增举玉玦示意项羽。

师:有何深意?

生:“玦”与“决”谐音,范增举玦是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沛公。

(PPT 出示“玦”的图片)

生:玦是环形有缺口的玉,正是这个豁口使玦产生了“断绝”的意思。

生:不论是“玦”的外形还是读音,范增举玦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项羽必须与沛公一刀两断。

生:这么说来,“玉”在鸿门宴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师:请翻译张良与沛公对话的文字。

生:(沛公)于是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沛公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要献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献。您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遵命。”

师:请你评价一下刚刚同桌的翻译。

生:翻译做到了文从字顺,并且还注意到了把“公”翻译成敬辞。

师:“持”和“操”、“献”和“与”能翻译成相同意思吗?

生:“与”是普通的“给”,而“献”的态度更恭敬。这说明项羽与范增身份是有差异的,沛公将他俩区别对待。换句话说,对沛公的死活,项羽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师:张良问话中的“操”和沛公回答的“持”如果都表示“带了”的意思,两个动词可以互换吗?司马迁为何用不同的两个词?

生:庖丁刀功娴熟,用的是“操刀”,而不是“执刀”“持刀”之类。

生:“操”比“持”更显随便,诸侯往来捎带礼物是惯常做法,相当于伴手礼。

生:《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持”有用手从下往上托扶的意思。“持白璧”就是端着、托扶白璧,这体现了沛公的毕恭毕敬。

(生鼓掌)

师:沛公说话的对象是谁?

生:张良。

生:哪怕在心腹面前,沛公也处处表现自己的谦卑恭敬,不敢有丝毫不尊和懈怠。可以看出沛公虚伪狡诈、城府极深。

师:沛公离开后,张良进去道歉。哪些细节展现了他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心情?

(PPT 展示)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生:谨,慎也。两个“再拜”表示恭敬。

生:张良称项羽“大王足下”,称范增“大将军足下”,并且用“臣良”双重自谦表示恭敬。“足下”顾名思义是臣下匍匐于君王脚下,张良可谓姿态低到尘埃里了。

师:张良这番话中的“奉”应当如何释义?

生:拿着。

生:奉上。

(PPT 出示“奉”字的金文、篆书写法)

师:《说文解字》:“奉,承也。”在“奉”的篆书写法里,有一只左手

,一只右手

。“奉”的金文写法就像一个跪坐的人双手捧玉。

生:“奉”即“捧”,张良用双手捧着白璧和玉斗恭恭敬敬地献给项羽和范增,不敢有丝毫怠慢。

生:张良一来是传达沛公道歉的诚意,二来是怕项羽迁怒于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所以要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充分安抚项羽的情绪。

(PPT 展示)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师:项羽欣然受璧但范增却拔剑破玉。请揣摩“拔剑撞破”和“拔剑撞而破之”的细微差别。

生:加了“而”,调节了音节。

生:范增以剑敲击玉斗,一敲再敲,一击再击……直至击破。

师:加了“而”,改变了语法结构,由“撞破”的动补关系变成了“撞而破”的连动关系。

生:通过接连不断地敲击玉斗,范增恼恨的心情充分地宣泄出来。

生:妙笔生花,一个“而”字的巧妙运用代替了多少心理刻画的笔墨呀!

师:看似浅易的字词其实并不简单,恰恰是一处处微微细笔打开了文本的褶皱。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也能窥见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给一度弱小的沛公的一些端倪。

寻幽探微,深入解读文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王丹霞

师:现代汉语中,在“说”“说话”这一层意思上,“言”和“语”有没有区别?

生:感觉差不多,“有什么事情,您言语一声”中的“言”和“语”都是“说”的意思。

师:我们来看看《鸿门宴》中的“言”和“语”。

(PPT 展示)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6)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师:结合语境,为什么有的句子用“言”,有的却用“语”呢?

生:“不可不语”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有一种不得不的意思,“言”所在的句子就没有。

师:语感很好,我们来看看《说文解字注》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PPT 展示)

语,论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郑注大司乐曰:发端曰言,答难曰语。

师:根据《说文解字注》,直接陈述、挑起话头用“言”,回答问题或辩论用“语”。与“语”比,“言”包含“主动”之义。借助词义,再看看这六句话,能读出什么?

生:第(2)句在“不可不语”之前,张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出于道义,不得不告知刘邦真相。

师:张良与刘邦的关系真的只停留在道义层面吗?

生:不是,刘邦经常向张良请教计策,常说“为之奈何”,对张良极为信任。

生:最后张良让刘邦先走,自己留下来殿后,能看出他时时为刘邦考虑。

师:张良以“道义”之名回复项伯,说明他行事缜密、有智谋。刘邦能有这样的谋臣,实乃万幸。

生:第(1)句强调曹无伤主动告密,非他人所托。

生:(3)(4)(5)句中的“言”都有主动陈述之意,一是张良让刘邦主动对项伯说自己不会背弃项羽;一是刘邦请求项伯主动去向项羽说情;一是项伯主动为刘邦说好话。刘邦愿意放下身段诚恳地向张良请教,并与项伯“约为婚姻”,有理有节地进行自我辩驳。

师:这能看出刘邦什么性格特征?

生:知人善任,善于应变。

师:刘邦如此,他的谋臣张良也腹有良谋,项羽那边的项伯呢?

生: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去通知张良。虽然此举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也算得上大义。但之后听信刘邦,还约为婚姻,没有立场。

师:项伯为刘邦求情,项羽是什么反应?

生: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马上就“许诺”了,项王也太胸无城府了。

师:“胸无城府”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我们再看看第(6)句。

生:项羽强调是曹无伤主动来说的,不是自己让他来的,有“甩锅”之嫌。在项伯的劝说与刘邦几句辩白之下,项羽马上就供出了曹无伤,会让很多下属寒心,也可见其政治上的幼稚。

师:这样的项羽碰上知人善任的刘邦,会如何呢?

生:刘邦“集团”上下齐心,而项羽一方面遭叔父项伯背叛,另一方面出卖主动来投靠的曹无伤,导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的结局。

生:“立”与“诛”可以看出刘邦十分果决,对叛徒坚决不容忍。而项羽不仅不追究项伯的过失,还对他未有丝毫疑心。项羽在杀刘邦之事上犹豫不决,也寒了坚决主张杀刘邦的范增的心。

师:“言”和“语”还隐含着君臣关系,这是决定刘邦与项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梳理君臣关系之时,我还要提醒同学们关注称谓的使用。

(PPT 展示)

对项羽的称呼:

范增——“急击勿失 ”一句中无称呼,“君王”“项王”“竖子”

张良——“项王”“大王”

刘邦——“将军”

项伯——“项王”“公”

樊哙——“大王”

对刘邦的称呼:

张良——“沛公”“大王”

樊哙等人——“沛公”

师:众人对“项羽”的称呼多样,对“刘邦”的称呼较为统一。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称呼“沛公”比称呼“大王”“项王”“君王”亲切,刘邦的君臣关系和谐,众人对项羽更多的是敬畏。

生:还可以看出范增与项羽的关系不是很好。他被项羽尊为亚父,但对项羽要么命令,说“急击勿失”;要么称呼为“君王”“项王”,比较疏远;竟至最后直呼“竖子”,怒其不争。

师:项羽勇武有力、能征善战,众人敬畏甚至害怕他,但他刚愎自用、不虚心纳谏,众人并不亲近他。刘邦个人能力虽不及项羽,但礼贤下士、深谋远虑,周围人信服他。刘邦当初带领众人在沛县起义,人们拥戴他为县令,沿用“沛公”的称呼,表示民心所向。

师:(总结)小词语中有大学问,从中也能看出司马迁真是语言大师。清人郭嵩焘评价《鸿门宴》“是史公极得意文字”,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高度赞美了太史公驾驭语言的能力。《鸿门宴》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字词,请同学们继续寻微探幽,培养自己借助词义深入探究文意的意识。

审视“文本罅隙处”

巧解“匠心密码锁”

福建厦门市第三中学 余倩雯

师:同学们,朱熹曾说读书要留意那“缝罅处”,从“缝罅处”去体悟。所谓“缝罅”,就是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是文章里的差异点、矛盾处。古人有“评史”“论史”“疑史”的传统,今人也应有敢于质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请你“放开眼光”,找一找《鸿门宴》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

生:我发现人物之间相互的称呼有反常之处。刘邦与张良是君尊臣卑的君臣关系,张良亦自称“臣”,这符合常理。但不合常理的是,刘邦在与张良的对话中,反常地称张良为“君”,称己为“吾”,且打破了君臣关系,竟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间接宣告了自己与张良非同一般的兄弟关系。

生:我也发现了,后来刘邦不辞而别,留下张良辞谢,对他称“公”,如“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君”和“公”都是敬辞,都表达了恭敬之情。

师:刘邦素日是这样一个礼貌文明、注重礼仪、能屈能伸之人吗?

(PPT 展示)

《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沛公、汉王、高祖,《史记》写刘邦说话,多是“刘邦骂曰”“沛公骂曰”“高祖骂曰”“汉王骂曰”“乃翁”等等。

生:从这里可看出他是一个出身草野、言语粗鄙之人。

师:人物称呼如此反常,用意何在?

生:表示对张良的器重和信任,借势拉拢他。可见刘邦是一个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善于笼络人心的人。

师:据老师不完全统计,在《史记》记载的刘邦的不到 200句话中,刘邦共26次以“我”自称,共56次以“吾”自称,他很少自称“朕”和“寡人”,这或许与他出身于平民、性格潇洒有关。当然,这与我们得出的“刘邦能屈能伸、善于机变”这一结论并不矛盾。

生:我发现在刘邦与项伯的对话中,称呼也有反常的地方。这应是刘邦与项伯第一次见面,且是通过张良引见,他们之前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深交。但刘邦却“自来熟”,请求项伯替自己(一个敌方势力的首领)说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前文他表态“吾得兄事之”,而刘邦小项伯六岁,所以此处完全可以说“愿兄具言吾之不敢倍德也”。为什么没有这样表述呢?我不太理解。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先看看项伯的资料——项伯,名缠,字伯。可见,“伯”是项伯的字,古人称“字”,一般是平辈相称。

生:若是用“兄”,目的性就太强了,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而在不经意间换成“伯”,既消解了与项伯的距离感,也释放出了自己的善意和尊敬,可谓一举两得。

师:孺子可教也,一点就通!那么,刘邦自称“吾”和自称“臣”又有何不同呢?

生:刘邦虽出身市井,而项羽身为贵族,但二人并无君臣之分,刘邦不必向项羽称“臣”。从樊哙对项羽和刘邦的称呼都是“大王”便可窥见一二。

师:既然不是君臣关系,刘邦完全可以用别的谦称来代替“臣”字,比如“愚”“鄙”,为什么一定要用“臣”呢?

生:此处称“臣”无非是权宜之计,不仅能够满足项羽的权力欲望,还间接抬高了项伯的地位,一举两得。可见刘邦之能屈能伸,哪怕内心不服,人前仍能逢场作戏,暂时委曲求全。

生:鸿门宴开始之时,刘邦反复以“臣”自称,放低姿态,并且直呼项羽为“将军”,对其大表忠心,无比尊崇。

师:“臣”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一只竖立的眼睛。“臣”的本义指奴仆,俯首帖耳,不敢正视。

《史记》中,刘邦以“臣”自称,共出现三次:一次是鸿门宴前,项伯来访;一次是鸿门宴开始时,刘邦向项羽表忠心;一次是刘邦在宫中摆酒,和太上皇对话。仅此三次的以“臣”自称,皆为逢场作戏,虚情假意。

生:前后称谓的变化充分展现了刘邦能屈能伸、狡诈多变的性格特点。

师:在《陈情表》中,李密自称“臣”处多达 27次,以臣自称,主动站队,俯首称臣,让晋武帝放下了警惕和怀疑,道理是相同的。从反常的称呼入手,洞悉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本纪”只记录帝王事迹,司马迁将并非帝王的项羽选入“本纪”,甚是反常。

师:大家怎么看?

生:从太史公的自序可知,司马迁通过记载王者成败,以总结经验教训和见盛观衰,而“本纪”的选择标准是“宰执天下者”,我认为该标准并不限于帝王。

生:司马迁对项羽“青眼有加”,认可有加,敬佩有加,认为以其才品和道义,堪称“无冕之王”。

生:也有可能是司马迁对汉武帝心存怨念,于是尊项贬刘。

师:苏东坡有言:“反常合道为趣。”阅读史传作品,我们应“放出眼光”,开掘“罅隙处”,才能巧解作者“匠心锁”。

以小见大,鸿门之剑

北京市第五中学 徐 淳

师:宋代刘辰翁评价《鸿门宴》“叙楚汉会鸿门事,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同学们分组完成的“以小见大,《鸿门宴》之我发现”,有探寻人物称呼的,有赏析宴饮座次的,还有挖掘玉器内涵的……这节课我们就先请一组同学来分享他们独特的发现——鸿门宴之剑。

生:鸿门宴上的主角并非酒肉,而是一把接一把的剑。每把剑都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项庄拔剑起舞”使宴会的气氛骤然紧张,只因“其意常在沛公”,此时沛公命悬一线,就在这危急时刻,“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沛公性命暂时无忧,紧接着便是樊哙“带剑拥盾”闯帐,项羽高度警觉“按剑而跽”,大有拼杀之势,这一幕幕真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惊心动魄!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险象环生,跌宕起伏。

生:原本用来厮杀的利剑瞬间成为樊哙手中切肉的餐具,樊哙滑稽的举动瞬间打破了宴会惊险紧张的气氛,反而营造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刀光剑影、暗藏杀机的一场宴会竟然会消解在樊哙上演的“吃播”表演中,这样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

师:其他同学怎么评价他们的发现?

生:我想给他们组做点补充。鸿门宴后的余事中还藏着两把剑,这两把剑的作用不是推动情节发展,而是塑造人物形象。“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保护刘邦脱逃,他们并没有忘记带剑,足见刘邦等人慌而不乱、有备而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范增拔剑撞玉斗,写出范增谋杀刘邦未遂后气急败坏的形象,也表明项羽和范增之间毫无默契可言。

师:鸿门宴处处都是剑,剑剑有深意!人们常说“无酒不成席”,鸿门宴是“无剑不成宴”。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剑,百兵之君,短兵之祖。剑有很多种,古人云:“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观美,要使各适其用而已。”人之不同,剑种各异,剑也是佩剑人的象征。《鸿门宴》,与其说是人物之间的暗中争斗,不如说是他们心中的那把剑在进行较量。

师:剑,因携之轻便,用之迅捷,佩之神采,故深受历代人喜爱。久经沙场的大将军,平日舞文弄墨不喜争斗的文人,都可能佩剑,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名同学发现了剑的象征意义,沿着他的思路来想,鸿门宴上的人物各自会有怎样的佩剑呢?

生:范增的剑是一把剑身极短却又极其锋利的剑。剑如其人,他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为君主谋划什么,他对于敌人来说,是一把极有威胁的剑。但他却总是在瞄准目标,剑已出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碰上了一位不明方向的操剑者。

师:这操剑者就是项羽吧。其他人的佩剑什么样?

生:项伯的剑是一把“双头剑”,阵营不明确,对于哪一方,都会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项庄的剑,是没有开刃的剑,只需要听从主公的号令,对准目标一刺,别无他法,他不懂得剑是可以左右劈的。

师:刘邦和项羽的佩剑是怎样的,谁来说说?

生:项羽的剑是一把做工精细、品相极高的剑,但可惜的是,没有剑柄。他难以正确判断进攻的方向或者灵活地转变自己的思路,当他动怒挥舞的时候,染上的第一滴鲜血,却总是自己的。刘邦的剑是一把伸缩自如、柔韧度极好的剑,他明白该如何生存,懂得博弈之道中的“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的道理。父母儿女,他敢于舍弃,强势面前,他可以不要颜面。他像一条蛇,圆滑多变,阴险狡诈。项羽和刘邦交锋,项羽必败!

生:我不太同意这名同学的说法。项羽的剑锈钝、孱弱,只能起装饰作用,不具备攻守能力。在鸿门宴上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不善纳谏、寡谋轻信,没有半点剑的气概,分明是一把屠刀。

师:剑是人物的象征,通过剑探讨的是项羽的形象,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项羽是一把百变的英雄剑,是鸿门宴上最具神韵的一把剑。巨鹿之战,他是灭掉秦军主力的神勇之剑。他之所以怒不可遏地想要“击破沛公军”,是因为紧闭的函谷关伤害了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项伯的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击中了他精神的最高追求——义。在鸿门宴上杀掉毫无抵抗能力的刘邦,他认为杀之不武,反伤一世英名。他在剑鞘中沉静而孤傲地把持着自己的原则而并非愚钝。刘邦所说的“不敢”“待”“望”和樊哙所说的“赏”字,把他抬到了至尊之位,使他飘飘然、昏昏然地沉醉于剑鞘之中。他那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对于争天下,也许是权谋策略之愚;对于为人,却是襟怀磊落之德。他时而自负自尊,时而以勇自恃,时而以义自许,时而豪爽憨直,百变多姿、瑰丽动人。

师:刘邦以政治家的手腕与权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司马迁不得不佩服他,但并不喜欢他。项羽身上虽有种种不足,但瑕不掩瑜。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才是有真本领、真性情、真气概的真英雄。《鸿门宴》,司马迁写刘邦的精彩表演浓墨重彩,写项羽的言行惜墨如金,个中深意需要我们在细微处品味、挖掘。

//

主持人语

基于学养的教学内容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欣歆

立足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这是教学的基本原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即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素材与信息可以有多种选择。这些选择反映教师的教学观念、基本学养与个性特点。

本期所选的教学镜头,其共同点在于扎根文本内部,在细笔、幽微、罅隙处生发意义,潜入文本内里引导学生理解与表达,综观四节课,其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辨析意义相近的动词,理解隐含意味。

王钰、童志斌两位老师执教的《微微细笔意味长》,比较了“持”“操”、“献”“与”两组动词,分析了“奉”的情态特点,对比了“撞破”和“撞而破之”的细微差别,勾勒出人物的动作与心理细节。王丹霞老师执教的《寻幽探微,深入解读文意》从“言”和“语”表意差别入手,讨论说话人的心理,以及对话过程中隐含的君臣关系。依据文言解读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两个镜头绵密的分析过程体现出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正确理解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其二,分析称谓用词的差异,体味深层情感。

王丹霞老师将称谓用词作为分析君臣关系的补充内容。辨析动词能够看到两个政治集团关系的整体特征,称谓用词能够解释形成不同特征的情感因素,两个教学内容自然衔接,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深入探寻的意识。余倩雯老师执教的《审视“文本罅隙处” 巧解“匠心密码锁”》启发学生寻找人物称呼的反常处,通过刘邦对张良、项伯、项羽的称呼,从不合情理处分析称谓用词隐含的情感意味、心理状态,进而分析形象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尊卑有序”,这种文化心理形成了“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称谓原则。另外,我国的文化传统特别重视建立在血缘关系或亲属关系之上的人际关系,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称谓用词既能反映文化心理,也能彰显具体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关系,选择典型的称谓用词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拓展解读文本的角度,彰显出两位老师较好的文言功底。

其三,解析名物的象征意义,丰富文化积累。

名物是古代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特定事物的名称,通常在颜色、性质、功能、质料等方面区别不同的事物,表现出古人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事物类别的划分。掌握名物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人隐藏在名物中的情感,了解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从文化层面理解文本意蕴。名物知识的丰富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其在具体语境中迅速形成阅读发现。

王钰、童志斌两位老师选择白璧、玉斗、玉玦,讨论其文化功能和暗示意味,拓展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视角。徐淳老师执教的《以小见大,鸿门之剑》,从文本事实信息延展开去,讨论了文中出现的剑,想象了不同形象所佩戴的剑,引导学生发表对人物形象的不同看法。名物知识的讲解与文本理解有机整合,教学内容能够有力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文本解读的目的是发现新的教学内容,四个教学镜头不仅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选择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也为语文教师解读文言文本提供了思路。通过对比,发现自身学养的不足并努力提高,是研读课例的意义之一。需要补充讨论的是,五位教师都很重视分析过程,注重补充必要的文字知识、文化常识,其中三个镜头都引入《说文解字》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原典从源头上梳理探究,有利于落实高中文言文教学对知识积累与认知发展的要求。此外,五位教师均重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完整表达。我个人认为,能够用一段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话参与课堂讨论,是高中语文课堂应有的要求。

——《语文学习》2023年第2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