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 解析「十二怒汉深度解析影片的人物矛盾冲突及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25更新:2023-04-13 12:12:18

《十二怒汉》是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等主演的黑白电影。该片于1957年4月13日在美国上映。

这部米高梅公司制作的小成本电影,虽然票房成绩很一般,但其艺术成就非常高。上映仅两个月,该片就摘得柏林国际电影金熊奖,并在第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两项提名。即使到了6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依然奉《十二怒汉》为经典佳作,仅豆瓣上就有30多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足见大家对它的喜爱。

影片《十二怒汉》豆瓣高评分

影片的场景布置很简单,一间房子,12个平民,就撑起了整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贫民窟男孩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父亲,案件的证人和证物都已呈堂后,看似铁证如山的弑父案却在最后由12名平民组成的评审团讨论中,出现了反转的结局。

简单的布局,简单的剧情,但电影把12个人物迥异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一场决定别人生死的激烈争论,又何尝不是他们在为自己的人生模式而激烈辩护?再回到现实中来,这12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平民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我们。很多时候面对某事时,我们据理力争,不肯让步,甚至连别人“合理怀疑”的机会都不给,而我们如此偏执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的人生法则才是正确的。

人性的较量过程,其实也正是人性的和解过程。

本文我将抛开影片陈述的杀人案件本身,着重对两大主角3号陪审员和8号陪审员的矛盾冲突从开始到高潮再逐步化解后的意见统一和人性和解的过程进行深度分析,以及电影本身特殊的处理手法带给我们对人生的一些思考来展现这部经典电影的现实意义。

01矛盾显现:3号带入自我感情的投射式讨论,但8号坚定地采取不认同式的回击

电影一开始,镜头就从法庭移到了全片唯一的场景之地—陪审团会议室。房间狭小,天气闷热,唯一的风扇也无法打开,整个房间里充斥着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和焦躁。

在这种场景下,12个平民陪审员情绪变得烦躁起来,尤其是3号陪审员。还没待多久,他便向别人发恼骚说:

我都差点睡着了,律师们老是说啊说啊说的,凶手是谁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你不觉得无聊至极吗?

而与焦躁的3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号陪审员。一进会议房间,他就一直站在窗前,背对着大家,显得异常平静。

正是这两者情绪表现上的巨大悬殊,讨论开始没多久,3号和8号的矛盾冲突便已显现。

当11人赞成“男孩有罪”、只有8号反对时,3号板着脸质问8号一系列问题,并问他“你有小孩吗?”随后他拿出一张自己和儿子的照片,想以此证明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着实令人发指。

3号向8号展示他和儿子的照片

无疑,他和儿子的关系非常糟糕,两年前他打了儿子,儿子也打了他,此后儿子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而3号就此把所有的过错都怪罪在儿子头上,甚至还余怒未消乃至把这份怪罪也投射到这个18岁的犯罪嫌疑人身上。

随后他毫无顾忌地打断2号的发言,也毫无根据地公开猜忌5号的“叛变”,甚至对9号老人颐指气使,言语上及其刻薄等,这些都表明了3号是一个非常强势、霸道,又毫不尊重人的父亲及快递公司老板形象。

3号坚持认为贫民窟孩子有罪,其实就是为了给现实中的自己在糟糕的父子关系中开脱,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家为何伤人》中指出:

一个人的外部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在关系向外的展现。

因此,3号一听到8号反对嫌疑人有罪时,就像听到自己被判定有罪一样,一下子反弹起来。

但8号是个冷静而又充满同情心的人,他的良知告诉自己,别人的愤怒并不是案件的决定因素,真正让自己投反对票的是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需要严肃对待,更何况案件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冷静的8号

因此,11个人的群嘲,尤其是3的大声叫嚷,8号冷静地听着,也冷静地做出合理的怀疑陈述。

3号可以有放肆投射自我感情的自由,而8号有完全不认同的自由。

这种投射和认同的博弈游戏在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暴跳如雷,更有甚者会因为网络上的粗暴言语而选择轻视生命等;当别人发出来的投射我们一概接收时,就是“投射即认同”,而这种处世方式会让自己陷入极大的痛苦中。

但对于别人的投射,我们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投射不认同”。心理学家武志红对此也做过精辟分析:

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和影片中的3号一样,当别人不认同时就会彻底激怒。

3号公开指责别人

02矛盾激化:8号的人道意识不单是给贫民窟孩子一次生的希望,而是逼3号给自己生活一种新的希望

当8号拿出和证物一样的螺旋刀后,评审团12人中有3人改变了想法,对案件的真实度也存在了怀疑,但3号再也忍不住而大发雷霆。

他要么强词夺理说那老头证人就是20秒从房间走到门口,当被别人一再纠正是15秒时,他大叫道“20秒和15秒有什么区别吗?”,要么愤怒地挑明自己就是特别想把那贫民窟的小混混送上电椅电死。

事情发展到现在,3号已经完全脱离了绝非案件本身,进入到自己的生活模式中。

究其原因,3号其实是想用愤怒逼迫大家遵从他的判断和选择,这也是他自己在生活中一贯的处理原则,正如著名应用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在《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里所说:

我们不是因为一时气昏了头而口出恶言,而是为了操纵、支配对方,想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和期望,创造与利用了名为“愤怒”的情感。

与愤怒的3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号却在逐步深入讨论后设身处地地想嫌疑人的所想所为,在一步一步还原案发过程中,挖掘出更多的疑点。

无疑,8号是理性的;同时,他也是一位充满人道意识的善者。

因此,两人争锋相对,冲突迅速进入白热化,8号面对3号的歇斯底里直接回击:“你就是虐待狂”。听完3号暴跳如雷直接就要开打,大伙儿好不容易才劝住了他。

其实,8号这一句“你就是虐待狂”不仅仅是为了激怒3号说出“我要杀了你”,从而证明这样一句话并不能构成杀人的直接证据,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3号在生活中的真实形象,逼迫3号要敢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里直面自己。

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里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在现实生活面前,没有人可以是永胜将军,但不能因为人类固有的不完美性,就滥用自己的模式,套用在万事万物上。生活可以不完美,但在不完美中敢于面对自己,并鼓励自己去寻找完美的可能性,才是活着的真实意义。

8号正是想以这样的生活观,不仅给贫民窟孩子一次生的希望,尊重“每个人都有生的权利”,更是逼迫3号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一种新的希望。

3号的言行把自己推到了和大家的对立面

对于同样经常处于愤怒漩涡中的普通人,一句“你就是虐待狂”又何尝不是逼迫我们暂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惯有模式?也许愤怒可以帮助我们逃避生活中的不如意,但正如3号的儿子在父亲的强权暴怒下选择了离家出走一样,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终将会使我们的生活一团糟。

那么,面对不完美的生活,有人会问,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而这也正是影片的后半段想要寻找的主题。

03矛盾化解:3号和8号无声的和解,其实也是在现实生命里找到了一条与自己、与别人的和解之路

暴怒之后,3号倚在茶水旁边的墙边,对另一个陪审员说:

我是一个非常兴奋的人,他(8号)为什么要说我像个复仇者?

其实,与其说这番话是3号向别人发问,倒不如说是3号向自己发问。

之后,大家再次把关注点回到证物螺旋刀上。当有人质疑贫民窟孩子如何能刺倒高大的父亲时,3号拿起刀就向8号刺去。虽说是模拟,但两人四目对视的那一刻,他们较量的不仅是案情本身,更是人生理念。

3号模拟嫌疑犯使用螺旋刀,眼里满是愤怒

直到最后只剩下3号一人还坚持认为贫民窟男孩有罪时,8号继续追问他:“你没有说服我们,请重说一遍。”至此,3号彻底瓦解,一边痛苦地撕碎自己和儿子的照片,一边无力地大声嚷嚷:

该死的孩子,你毁了自己的一生。

虽然这句话不知3号说的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嫌疑人,总之趴在桌上的3号,最终同意贫民窟男孩“无罪”。困了很久的12个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离开了小房间。8号走到3号身边,帮他套上西装,两人再次四目相视,没了怒气的3号带着一丝倦意,沉默地走出了房间,回归到现实世界中。

8号环视凌乱的桌面,空荡的房间,欣慰地关上了房门。我们不能说他救了那个贫民窟男孩,毕竟他不是法官或律师,而且这个男孩究竟有没有杀人也无从得知。

但他与3号的矛盾冲突,是一场偏见与理性的较量,并在矛盾化解中找到了一条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之路: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强势偏见,但我们要有自己信仰的自由。虽然这条路注定很孤独很痛苦,但找到自己并坚持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活下去,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临走前,8号给3号套西装

正如法国哲学家加缪在《鼠疫》中所说:

真正的生活是在撕裂内部出现的。生活,就是撕裂本身。真正的觉醒源于痛苦。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认定3号从此就拥有新的生活方式,但至少这次争论后,他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我们也不能说8号正义的执着拯救了一个被冤枉的孩子的生命,但至少他捍卫了“人人都有生的权利”的平等观;对于我们普通人,不能说看完影片后从此就洗心革面,做个敢直面自己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争论或糟糕关系时,我们至少知道自由和权利属于争论的双方,成败不是关键,跳出争论认识自我并达成和解才是关键。

04电影特殊的处理手法以及电影背后对现实人生的一些思考

纵观整部影片,导演没有刻意的人为渲染,而是故事自然地层层推进,节奏把控非常好。

每当讨论陷入僵局时,要么有人提出新的要点引发大家继续探讨下去,比如当说服不了剩余的4位陪审员时,2号突然想到螺旋刀如何刺倒人的问题;要么通过其他情节处理让剧情继续深入,比如电影进入下半部分后暴雨倾注而下,风扇也能打开了,大家的心情也顿时由浮躁转为平静等。

影片后面电扇也可以打开了

在镜头处理方面,影片长镜头的运用以及导演刻意简单化的场景布置,更突出12个平民陪审员在争论冲突中的焦灼心理变化,凸显出每个人物的立体感。

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以小见大,通过对一个案件的讨论,展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社会经历和一定现存的社会问题。

而导演故意给12个陪审员无名化的处理技巧,暗示了这部电影不只是为了展现一个杀人案件的争论场景,更为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数个类似的场景,而且每个人都会遭遇到。

因此,从电影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发现,当身处争论的漩涡中时,有些人想都不想就顺从别人,在他人的思维模式里迷失自我,但又妄想能以此维护自己残存的尊严。这和哲学家加缪对这类人的描写如出一辙:

矛盾就在此,人拒绝现实世界,但又不愿意脱离它。事实上,人们依恋这个世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他们远非要忘记这个世界,相反,他们为不能足够地拥有这个世界而痛苦。

当然,也有些人面对争议时,固执地将自我感情投射在别人的身上,正如影片中的3号,想一次控制别人的思想乃至人生。但一直活在这种自我模式中的人,虽然处处认为自己是对的,但生活处处都会碰壁。正因为他们的强势、偏见和从不尝试理解他人的自私态度,才把生活过成了一团散沙。

同时,电影《十二怒汉》也向我们展示了身处争论漩涡时更理想的处理方式,达到和自己、和别人的和解。我们应该向8号平民陪审员一样,尊重所有人生的权利,给予他们生的希望;在与别人矛盾冲突中坚持自我信仰的同时,找到和他人和解的方法。放下自己的执念,抛开自己的偏见,勇于面对自己,并勇敢活出新的人生。

影片最后,8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结语:

《十二怒汉》场景和剧情都出奇的简单,但从这种极致简单中暗示了人类社会中极其复杂的人性较量。

正如影片名一样,没有壮丽的打斗场面,没有绚丽的故事转承,影片仅仅描述了12个平民陪审员在小房间内的激烈争论。其实,影片以小见大,指明生活就是一场争论,当把生活搬进小房间那一刻,所有人性都将展现得淋漓尽致。讨论小男孩的有罪或者无罪,其实就是审视自己,判决自己的生活。

影片背后蕴藏的宏大的人生寓意,让身处生活漩涡或者糟糕关系中的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回归生活,找寻生的希望。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