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获奖了吗「1917过誉了吗」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89更新:2023-04-13 12:47:04

“看电影”周刊系【头条口碑团】特约作者,影视综深度解读,认准口碑团!

1月6日,金球奖。

[1917]拿下电影类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两项大奖。

此役过后,[1917]彻底扭转风评,瞬间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头号大热。

[1917]导演萨姆·门德斯手握金球奖杯

[1917]之所以在更早的颁奖季前哨站中被忽视,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局偏晚。

2019年4月,[1917]在英国博文顿开机,前后共拍摄了约65天,为了赶在圣诞节上映。

留给[1917]造势公关的窗口期很短,也就表现得相对低调。

谁知后半程一路开挂,持续收割:

第7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DGA)最佳电影导演;第31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PGA)最佳电影制片人;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奥斯卡预测网站Goldderby,[1917]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拿奖概率也都逆袭到了第一,似乎在进一步扼杀悬念。

Goldderby预测

作为颁奖季影片中最神秘也最热门的一部,影迷的期待值早已被拉满。

看过之后,终于可以来说说[1917]了。

[1917],担得起“最佳影片”的称号吗?

豆瓣8.5,IMDb 8.5,烂番茄新鲜度89%

[1917]的片尾出现这么一行字:

纪念下士阿尔弗雷德·门德斯。

阿尔弗雷德·门德斯是导演萨姆·门德斯的祖父,他的一战经历是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

1917年10月12日,阿尔弗雷德·门德斯所在的营中有近三分之一士兵在战役(Battle of Poelcappelle)中阵亡,幸存者被困在数英里外。阿尔弗雷德被派去营救他们,并把他们带回营地。

在拍完两部“007”系列的电影后([大破天幕危机][幽灵党]),门德斯的创作陷入了瓶颈期。

萨姆·门德斯

直到2017年,英国公投脱欧的一年后,这件事刺激了他,“当时有一代人在为一个自由和平的欧洲而战,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

于是他开始写下这个以一战为背景的剧本。

“事实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讲述我的故事。感觉那是我祖父的故事,而我从未拥有它。”

电影[1917]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第三年。

德国军队在前线大撤退,位于德文郡的英国部队被此误导,决定发起反攻。

然而侦察结果显示,德国人非但没有撤退,反而藏匿在一个防线更牢固的地方,诱敌深入再一网打尽。

由于战地电话通讯已被切断,拯救前线士兵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信使传达消息。

下士布莱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和斯科菲尔德(乔治·麦凯 饰)临危受命——要把艾林摩尔将军(科林·费尔斯 饰)的信件,带给前线的麦肯齐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饰)。

科林·费尔斯 饰 艾林摩尔将军

卷福 饰 麦肯齐上校

他们上路了,穿过带刺的铁丝网,穿过废弃的德国防线,穿过蜿蜒泥泞的战壕,穿过法国乡村和毁坏的城堡。

摄影机像沉默的随行者,也一同上路了。

时而在信使的前面,时而在后面,时而自顾向前。

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徒劳和恐惧,记录下他们的紧张和虚无主义的喜悦。

在未知的混乱和险情中前进,使命必达。

“伪”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是讨论[1917]时绕不开的一个概念。

该片由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掌镜,这是他和导演门德斯继[007:大破天幕危机][革命之路]和[锅盖头]之后的第四次合作。

罗杰·狄金斯

看上去是“一镜到底”,实际上是由数个8分钟左右的长镜头“缝合”在一起的“‘伪’一镜到底”。

通过明暗间的转场或是后期特效,将各个剪辑点在电影中隐去。

导演门德斯说,“一旦你习惯了拍电影,你就会对自己的拍摄方式感到懒惰,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在他给狄金斯的剧本第一页就写着,“这将会是‘一镜到底’的一个镜头(this was envisioned as a single shot)”。

这个大胆的想法把门德斯和狄金斯逼到了极限,“有时候我试图找到解决方案,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关于戏剧和电影的一切都用在[1917]这部电影里了”。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布莱克和斯科菲尔德在田野里打盹。这是他们,也是观众,在正片开始前的最后一次喘息。

之后与其说是调度,不如说是一支华丽的舞曲。镜头优雅地闪转,俯冲,如芭蕾舞般旋转,以便让观众沉浸其中。

门德斯说:“我想让观众和剧中的角色融为一体。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方式拍摄,可能就不会有这种联想。”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一镜到底”分享着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所迈出的每一步,呼吸着他们的每一次呼吸,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托马斯·纽曼的配乐功不可没,苍蝇在周围嗡嗡作响,老鼠在尸体上窜下跳,营造出一个清醒的白日噩梦。

电影进行到一半(约1小时6分钟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剪辑,有几秒的时间,是完全黑屏的。

当斯科菲尔德被击晕后再度醒来,夜幕降临,自然主义让位于超现实主义。

镜头以一个反直觉的视角,直接跃出窗外,开启了下半场的奥德赛。

就像乘坐幽灵列车,斯科菲尔德在闪光与黑夜间穿梭,路过废墟与阴影。气喘吁吁,眼泪模糊,奔跑跌倒奔跑。

拍摄所用的摄影机为Alexa Mini LF,LF的轻量大画幅版本,搭配40mm的电影镜头

这些散乱的露天废墟,以及投射出来的阴影,都是道具设计师丹尼斯·加斯纳通过建造模型事先计算好的。

还包括主照明设备——一面布满LED灯的高墙,使得它远远看起来像一座燃烧的教堂。

“我们想要的感觉是,‘这是他的噩梦吗?’,‘这是真实的吗?’”,狄金斯说:“把它风格化到一定程度,有黑色电影的感觉——因此才有了闪光和阴影同时出现的想法。”

斯科菲尔德随后逃入漂浮着樱花的河流,被急流推着向前,最后一路横穿前线。

这些精确无误的表演和长镜头,都来自长达6个月的前期准备和预演。

从索尔兹伯里平原到诺森伯兰郡,从格拉斯哥到博文顿,[1917]全组辗转英国各地,搭建了超过一英里(约合4.8公里)的壕沟。

“在第一把铁锹下地前,就要一切都弄清楚”,演员们需要不断排练,这么做是为了了解时间,了解每段对话的行走时间,以及每个动作的间隔时间,还要熟悉摄影机的位置并且忽略它。

电影的剪辑李·史密斯说:“没有任何动作是允许即兴发挥的,从来没有。它渗透到你的肌肉记忆中,你的动作会决定摄影机的走向。”

同时对于长镜头而言,天气也非常重要。

让画面看起来始终如一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在阴天拍摄。

狄金斯说,“我手机里装了六个天气的应用”。他需要时刻关注天气,等云来。

比如拍摄的第一天,万里无云,阳光猛烈,计划也因此取消。

而整部电影唯一一场需要阳光的戏,也正是最后一场戏。

斯科菲尔德朝着一棵树走去,他倚靠在树下,与电影的第一幕形成呼应,只是身边少了一位战友。

运气不错的是,在他掏出照片的那一刻,云层散去,阳光洒下。

被技术反缚的战争片

毫无疑问,[1917]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

不仅仅是狄金斯的摄影,还有出色的音效和视觉效果、李·史密斯的剪辑、托马斯·纽曼的配乐,以及两位新人男演员的表演,他们表现出的复杂情感,勇敢、恐惧、忠诚、绝望,这些从未被镜头掩盖。

然而,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电影中,技术应该是为故事服务的。

就像去年的真“人”版[狮子王],好技术并不代表好电影。

对此多家主流媒体给出的评价也都很相似:

《The Wrap》:精雕细琢的长镜头,完全掩盖了电影制作人对战争本身的思考和想法。《纽约客》记者Richard Brody:技术没有被用来扩充艺术想象力,而是扭曲了传统,长镜头的视觉效果就像一部去掉标点符号的畅销小说。《Telegraph》:技术先进,情感迟钝。

《The Atlantic》的评价:视觉壮举,但是很烂。

TheVerge网站的评价更狠:[1917]是一部“主题公园”式的电影。

简单概括就是,长镜头是以牺牲情节和人物为代价的。这和阿方索·卡隆的[人类之子]几乎犯了相同的毛病。

剧情的单薄,历史的缺位,这使得[1917]呈现的仍是一种“模拟战争”。

在这种模拟中,每件制服上的每颗纽扣都被精心定制。精确到每一英寸,每一毫秒,每件事都必须发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

一切看起来都接近程式化,井然有序,理智但是单调。

在故事的发展方向,和人物角色的塑造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

有时候也会觉得,门德斯自始至终沉迷在对电影工业技术的探索中无法自拔,而对战争及其伴随的相关主题——反战、人性、牺牲、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并不在乎。

就像是看别人玩了两个小时的电子游戏,士兵们必须有序地克服障碍,游戏难度逐渐增加,拍摄难度也随之增加。

在某些时候,故事戛然而止,出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科林·费尔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马克·斯特朗,他们的戏份不多,登场后说上几句话,就像游戏中的NPC。

与其说[1917]的主题是“战争”,不如所它关注的是“混乱”本身,长镜头的作用,在于引导我们体验战争的恐怖。

一部好的战争片,它的内核应该是反战的,而不是歌颂暴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1917]被过誉了吗?

我认为有一点。

在[1917]之前,战争片拥抱技术的示范级成果展示,有彼得·杰克逊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和诺兰的[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

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将100多年前的一战照片重新上色,调整了帧率,并将其升级为3D;[敦刻尔克]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为了让观众体验不同的人从敦刻尔克撤退时的感受。

[他们已不再变老]

技术也好,噱头也罢,[1917]作为一部“体验派”电影,给了21世纪的观众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来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可能比电影的内容更有意义。

毕竟战争片这个类型,吃力不讨好,不惜代价结合新技术,就像在极尽全力翻新一辆老爷车,并想着把它开到赛道上和超跑比比速。

不信你看去年的[决战中途岛],罗兰·艾默里奇已经在好莱坞拿不到投资了,靠着中方资产才勉强拍完。

[决战中途岛]

自[西线无战事]获得第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以来,战争片一共拿下过12次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仅次于剧情类长片。

如果[1917]这一回如愿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既是技术的胜利,但我更愿意说,这是战争片的荣光返照。

大片热剧深度解读,尽在头条口碑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