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跨度8小时片长仅110分钟1917一镜到底的现场直播感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01更新:2023-04-13 12:47:31

剧情跨度8小时,片长仅110分钟,《1917》“一镜到底”的现场直播感是怎么做到的

昨天,曾获第9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效、最佳音效三项大奖的《1917》上映,这是一部战争片,不少影迷网友看完表示,观感上有点像在看“现场直播”是怎么回事?该片此前打出的宣传就是“110分钟一镜到底、无缝衔接的长镜头”。其实,这些年,“一镜到底”倍受导演青睐,能在片中炫上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一镜到底”都是一种导演功力的象征,那么《1917》长达110分钟“一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两个战士逆行传讯使命必达的故事

《1917》以一战时期,1917年春为背景,当时德军从战场撤退到“兴登堡防线”,那里设置了地雷和狙击手作为陷阱。英国军队在与德军长期的僵局后,寻找机会消灭对手,计划进攻兴登堡,在最后关头才发觉这是德军的陷阱。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两位年轻的英军士兵奉命去前线传达命令,与时间赛跑,冒险进入敌区要求停止袭击德军,这不仅仅是为了拯救1600名英国士兵,而且布雷克的哥哥也在前线。

当战争没有退路,一个士兵为了传递一条讯息可以跨越多少生死一线?《1917》讲述了就是这2名英国战士,逆行传讯,跨越生死,使命必达的故事。

片中,这两名士兵斯科菲尔德(乔治·麦凯 饰)和布雷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必须要在8小时内,潜入敌区传递“明日停止进攻”的重要情报,在传递指令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友情的价值。

什么是“一镜到底”与“蒙太奇”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一镜到底?通俗点说就是一个长镜头,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也就是说,一个镜头从头到尾,按时间顺序,完整记录剧情的发展过程。

而我们日常所观看的影视作品,是由无数个镜头拼接剪辑而成,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蒙太奇”。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我们看影片中两人面对面的对话镜头,大多是谁说话就给谁正面镜头,一场对话就在两人之间切换。这样的对话场景,就需要最少两台摄像机拍摄两个镜头,然后后期将镜头剪辑到一起。而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一镜到底”的影视作品当中。

以对话镜头为例,“一镜到底”拍摄,多数会选择侧方的机位进行拍摄,如果空间允许的话,镜头会在对话两人间移动,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后期剪辑的痕迹,“一镜到底”讲究一气呵成。

“地图”剧本:精准标注演员的每一步移动和位置

从《1917》影片介绍就可以看出,《1917》中剧情的时间跨度为8小时,而片长仅110分钟,那么该“一镜到底”必然是伪“一镜到底”。但是就像影迷们赞叹的那样,看完110分钟,感觉这片子就是在“现场直播”,能带领观众真正地“进入”一场战争——士兵存活人数与倒计时数字的对比、无人区的片刻安宁与遭遇突袭的无预警转折……情节张力十足,以包裹式的感官沉浸,极致放大化地诠释了光影炫技的无限可能。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该片导演萨姆·门德斯曾感慨:“迄今为止,《1917》是我在技术上完成最困难的电影。”因为电影不是舞台剧,场景是一直在切换的,那么镜头就要一直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切换,这对片场的调度有很高的要求。导演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特辑,众主创逐一揭秘拍摄过程的曲折。

为了让画面自然流畅,“无缝链接”制造出一镜到底的视觉呈现,门德斯发挥了自己戏剧导演的专长,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在制片厂空地上制作了大量场景模型,剧组在场景还没搭建好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排练拍摄走位,精确计算出每个场景的长度,共耗费六个月的准备时间。

剧组为全员准备了写有全场人员走位、摄影及运动方式等标注的“地图”剧本,以便顺利完成镜头拍摄。影片中,演员每一步移动,每一个位置,都经过了导演团队的精准测量。画面上,主角一路向前,场景绝不重复,置景团队甚至需要根据台词去设置环境。战壕是战争片的重要元素,普通电影只需要搭建50米,《1917》则足足挖了超过1600米。

真.听天由命:云朵、光线等必须视觉统一

此外,由于镜头需要围绕演员360度拍摄,无法安放灯光设备,全片大多是外景拍摄,很少有室内场景,光线和天气对于拍摄影响特别大,只能用自然光拍摄。而且云朵、光线等元素必须在视觉上统一,严苛的标准“逼”得罗杰·狄金斯下载了6个天气APP,拍摄间隙必须随时查看。

因为整部影片是一个长镜头,必须按照顺时序拍摄,为了连戏,必须在阴天拍摄,如果遇上猛烈的太阳,剧组就停工,改为彩排。彩排期间,剧组工作人员都会抬头看天空,看云层何时能够遮住太阳。等到云来了,剧组就争分夺秒进行5分钟左右的拍摄。导演门德斯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听天由命”。

演员们在拍摄前进行了高强度训练和六个月的排练。演员乔治·麦凯说:“每次拍摄都像是演舞台剧,一开始就不可以停下来。”

揭秘:有数十个“看不见的剪辑点”

从该片曝光的拍摄信息来看,其实整部电影也隐藏着数十个“看不见的剪辑点”,最长的镜头达到了8分半钟。据悉,在拍摄现场,大量镜头由于微小拍摄和演员失误被废弃。

在高超的拍摄技巧下,再配合精细的剪辑以及特效,将多组镜头无缝剪辑到一起,让观众几乎感受不到镜头的切换,从而达到了在110分钟之内展现出这8小时横跨9英里的故事。

门德斯认为,“一镜到底”与电影的故事密切相关,片中的两名年轻英国士兵必须与时间赛跑,以拯救1600名士兵的生命,“从一开始我就想以实时方式拍这部电影,让观众一同踏上旅程,与角色同步呼吸,了解战争的本质,一镜到底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最好方法。”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一镜到底带来“双刃后果

《1917》整体节奏和诺兰的《敦克尔克》有点相似。导演萨姆·门德斯用一部堪称惊艳的影片,复刻了一次战场之旅,用镜头代替了观众的眼睛和身体,邀请每一位观者参与到这场逆战。整部电影对战场上人性的挖掘,都将在银幕上接受观众的考验。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一镜到底”,有些影评家就表示,这样做就更像是为形式而形式的影像试验,像是一种技术能力的过度展示,它会分散人们对于情节的注意力。

也有人表示,影片过于聚焦于两个主角,让《1917》缺乏总览式的观感。《1917》最终在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败下阵其实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它正是一部优缺点分明的电影,萨姆·门德斯用几乎完美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故事方面相对扁平,这也许就是一镜到底带来不可避免的“双刃”后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来源:扬子扬眼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