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美学流变「中国古代影戏探索中国电影美学的起源」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78更新:2023-04-13 12:54:08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讨论分享的同时,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影戏”是一个复合词,泛指各种传统表演形式,尤其是皮影戏。作为流传2000多年的口耳相传的民间艺术,“以光呈现”是皮影最基本的艺术特征。

事实上,影戏不仅强调电影与戏曲的内在联系,更秉承皮影艺术中“以光影讲故事”的历史传统。

作为中国电影的近亲,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为中国早期电影提供了最早的题材,还为早期中国电影提供了视觉谱系、叙事逻辑、空间美学和电影配乐。

人们一直疑惑,为什么早期的中国电影将镜头转向京剧传统舞台艺术,尤其是武打戏?

一些著名的京剧作品,包括谭鑫培饰演的丁军山,于巨生和朱文英饰演的青石山,以及金豹于巨生的儿子于振鼎的作品,是许多早期中国电影的灵感和直接资源,这些电影不像早期的法国电影人那样关注城市生活。

对此的一个可靠解释是,戏曲电影能够吸引大量的戏曲观众,并将他们对戏曲的热情很容易地转移到电影中,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代电影观众。

戏曲电影不仅可以满足戏迷对戏曲的观影需求,也有利于我国处于电影商业化初期阶段。

中国古代影戏的历史沿革

中国艺术表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舞蹈。随着朝代和时代的变迁,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更新。

据《汉文帝文集》记载:“秦汉漫衍戏起百戏,主要技法有走钢丝、吞剑、走火、猎楼”。所谓莽演戏,是中国秦汉时期兴起的一种民间表演和杂技活动,它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历史和文学上所谓的“百戏”,是对我国古代由传统民间音乐和杂技技艺发展而来的歌、舞、器、杂、武、杂、魔术、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表演形式时有变化,表演场地也时有变化。先秦戏主要在皇宫内上演,南北朝戏多在庙宇内上演,宋代则在市井酒楼中可见。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主要活动包括舞蹈、音乐演奏、歌剧、喜剧(滑稽)、木偶戏(皮影戏)和讲故事。

木偶戏在艺术表现上最接近皮影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杂技表演,后者则演变成具有人物、情节和表演的话剧形式。还有一些类似木偶戏但没有后台表演者的活动,如泥人、纸人、人物画等。

因此,就艺术渊源而言,木偶戏可以说是与现代皮影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关于影戏在中国古代的起源,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中国皮影作为一种世代口耳相传的流行民间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以光呈现影”。

相传汉代宫廷中有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传统,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

《西京杂记》载:“高帝戚氏善击鼓……折袖舞,百婢随习。诸妃齐唱,美声入云。”

当时,皇室贵族都喜欢将音乐和舞蹈融入他们的生活。刘安在《淮南洪烈——精训》中写道:“动动化为舞,舞生歌,奏乐,如猛兽随乐舞……钟鼓、箫、干尺、羽。旗帜都装饰着欢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百戏自此歌舞之风”。

然而,除了那些根植于皇室的艺术形式之外,在这个奢侈享乐的时代,是否还形成了其他艺术形式呢?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李氏死后,“武帝思念李氏,念念不忘。一个齐国的书生来见皇帝,声称可以召唤李氏的魂魄。遂置灯烛于帐中,备陈酒酒席。请皇上坐在另一座帐棚内,只可远观李氏重现。”

李氏是武帝宠臣李延年的妹妹,她的事迹被记载在《外戚传》中。武帝看到李氏高不可攀的身影后,以此书为题作诗:“真的?虚幻?我站着看着,你怎么这么晚才来?” 这是一部用皮影戏塑造已故爱人形象的历史记录。

当时要表现人影,需要在帐篷内点燃蜡烛,观众坐在帐篷外。蜡烛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将舞蹈人物的影子投射到帐篷上。坐在帐篷外面的人因此可以看到影子,这在当时被称为皮影戏。

同样的故事在高诚的《物与事的本源》中被重述。在书中,和尚用同样的方法为武帝召唤了李夫人的“灵魂”。

皮影戏的起源与李氏的死和武帝的追悼有关,这被中国戏曲史学家认为是“皮影戏的确历史渊源”。 如果以公元前141年为中国皮影戏的开端,到武帝去世时,距离现代电影传入中国还有2000多年。

皮影的起源也见于王嘉的《拾遗记》,在晋代,虽然这些书中皮影戏的具体细节略有不同,但都证实了中国古人已经懂得利用光影制造幻象,缅怀已故的亲人,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形象化他们对永恒爱情的想象。

虽然当时记载的皮影艺术只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幻想,但通过烛光、帷幕、影子的运用,中国古人得以寄愿抒情,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演活动虽然不能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伟大发明,却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电影艺术不谋而合。

宋代,据记载京城活动的史料《京城笔记》记载,手影与踢瓶、碗戏、放鞭炮、弹珠等并列为“杂艺”之一。

中国古人用诗描述皮影戏的神奇之处,“以三尺绡为台,十指尽展。有时在明月下,以高手赢得笑声。”

伍子牧在《京城手记》中也记载皮影戏的发展是“初雕镞,素纸作形,后以彩皮作”。他又在《孟良录》中描写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世俗生活。

这两种由艺术家操纵的纸皮和皮革皮影戏被认为是中国皮影戏的真正形式,最初的皮影戏是用无色纸做的,后来改进成了皮影。

通过几位艺术家对白幕的操控,既表现了世间百姓的悲欢离合,又重现了古代的战争场面,呈现了神仙佛的宗教形象。正因如此,皮影戏才有“几行记千古事,两手动万军”的美誉。

元代古典小说《琅琊榜》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其确切成书时间虽有不同记载,但有一篇关于皮影艺术的文章:

“杨太进马嵬杀明帝宠妃杨玉环,明帝日夜悲哀。一位道士用皮影术投影玉环的形象来减轻他的痛苦。他要了玉环画、五彩帐、坛、念咒。灯光下,香烟缭绕,形成了暮色中的玉环,撒上一些五色细磨的矿粉和药物,形象变得极其生动……”

这段杨玉环重出江湖的故事虽然有些虚构,但它的灵感又是皮影戏的机制。道士刻意运用帐篷、绘画和灯光,是一个完整的皮影戏再现。

在元明戏文形成之前,中国的“戏曲”活动由六种独立或混合的艺术形式组成:舞蹈、音乐、戏曲、滑稽戏、相声、木偶戏(皮影戏)和说唱艺术(说唱艺术)。

直到西方戏剧的输入,中国戏曲舞台才以这六种传统艺术形式为基础,融入西方戏剧元素,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唱、作、念”的特点。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青石累略》中描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他写道:

“有道士从袖中取出毛笔,要来一块黄绢,念咒画一女子像。他的画像人形,有上天的加持。道士斋戒以表敬意,专心思念三天三夜。然后他烧掉了护身符并点燃了咒语,图像上还冒着烟。接下来,他吩咐侍女将画像一一吹干。黄昏之时,以烛请皇上入帐”。

道士为皇帝李世民创作的彩色皮影,距汉代首次录入黑白皮影已有数百年,其本质机制没有改变,都是用可爱的形象来唤起人们的幻想,所以以安慰他们对心爱之人的最深切的回忆。

如果说那些古代帝王的传奇故事只是对皮影技艺的迷信操纵,那么中国皮影戏真正开始成为民间艺术的是宋代。姜夔有一句名诗《灯灯词》:“灯火阑珊月冷,舞女常深夜归,仍埋头表演,流连街头,随影舞。 ”

由此可见,影戏的观念在宋代已深入民间,那时它已不再是诗人和文学家的主观想象,而是城市生活中娱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当时,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分为手影戏、纸影戏和皮影戏。手影是一种投指游戏,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皮影,用灯把十个手指的影子投射在斗篷上,即在墙上反射手,形成手的形状。

据史料记载,皮影在元代曾作为宫廷和军队的娱乐活动,由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传入欧洲和西亚。

到了明代,皮影继续在城市和乡村流行。不仅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也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新夜话集》作者瞿佑一部流行小说集,曾作赞皮影诗:“南市新皮影楼开,明灯烛照国兴亡。 且看大军过乌江,歌颂无畏英雄。”

这段话表明,明皮影不仅保留了虚构故事的传统,而且积极表现出对历史事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关注。皮影虽然还不能与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相提并论,但用光影表现的历史故事,确实比纸上文字有一些特殊的效果。

皮影戏在清代风靡全中国,各省都有皮影表演的历史记载。皮影也有南北皮影之分,在中国北方的河北省,人们称皮影戏为“栾州皮影戏场”。

清代周元鼎曾撰专论皮影:当时,在陕西省关中地区,文艺演出如火如荼。皮影戏俗称“小戏”,秦腔戏俗称“大戏”。这位能作词作词、能刻篆刻、能弹琴的全才周元鼎,为何偏爱小戏?

他称,在这部小戏中“一人分好几个角色,两只手可以牵动几个人,表演他们的进出、招呼甚至刀枪对战,战斗方式多种多样,还扮演了神秘的生物,如神、妖、龙,技高难度之大。” 他进一步强调,小歌剧“无声有声,喜怒哀乐,愤世嫉俗”。

在这里,周远鼎对古代皮影戏的表演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知道皮影戏并不是电影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遗产。

中国早期电影学者曹大功在谈到电影艺术的起源时曾说:

“先有无韵的‘歌谣’,演化为有韵的‘诗’,再演化为‘歌剧’。换句话说,押韵的‘歌’变成了押韵的‘诗’,最后变成了‘歌剧’。表演上,先是杂乱无章的‘舞’,演变成有秩序的‘舞’,然后是‘木偶戏’,再到优美的‘舞戏’。后来形成了‘木偶戏’,然后是‘舞剧’和早期的‘白话戏’,最后是自然主义的‘表现戏’。皮影戏,先有‘手影戏’,后发展为‘走马灯’娱乐表演,再演变成多人合演的‘栾州皮影’。……然后是现代的‘摄影’和‘幻灯片’投影。”

在电影理论家看来,电影与许多其他艺术一样,经历了从初级到现代的演进过程。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被融入到电影机制中,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大公,1996,介绍电影院。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陈熙和,1986a,中国电影美学:剧本创作评论,北京:当代电影。

【3】陈梦蕾,2011,博物馆汇编。古今书籍整合-艺术经典,北京: 中国图书局

【4】陈益民,刘俊超主编,1999,中国戏曲、杂技、木偶戏和皮影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5】陈梦蕾,2011,艺术经典:古今丛书,北京:中国图书局

【6】丁珊珊,2017,中国电影出版史草稿(1921-1949) ,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7】董毅进,1983,说到戏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8】葛洪,1993,西京杂记(译注:程琳、程章婵),贵州人民出版社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