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穷人发声「为穷人说话连续放映84天首部在国际获奖的中国电影」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28更新:2023-04-13 15:16:52

电影《渔光曲》(1934)书封

在明星公司轰动一时的《姊妹花》(1934)公映过后几个月,联华公司又推出了另一部更为轰动的配音片《渔光曲》(1934)。

此片不但在上海的金城剧院独家放映84天,打破了《姊妹花》60天的最长映期纪录,同时还在1935年2月举办的有31个国家参加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影片中在国际性影展获奖的第一部。

联华影业公司总发行所经理陶伯逊代表中国影界出席苏联影展,接受《渔光曲》奖状

《渔光曲》的故事,是随着王人美(1914-1987)所唱的“渔光曲”主题曲展开的,首先让我们看看这首主题曲的歌词,“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哂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各西东,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这一冬”。

电影《渔光曲》(1934)的说明书

这首由左翼音乐家安娥(1905-197)作词、任光(1900-1941)作曲的“渔光曲”,以凄婉的曲调巧妙地传达了他们“为穷人说话”的用意,而蔡楚生(1906-1968)编导的影片也是如此。

因为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对左翼电影采取严厉的检查态度,因此,《渔光曲》便改以迂回曲折的故事暴露社会黑暗,代替了阶级斗争论调。

电影《渔光曲》主题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

电影《渔光曲》(1934)剧照,左为韩兰根,右为王人美

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造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聂耳(1912-1935)曾撰文说:《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

《渔光曲》的故事描述贫苦渔民徐妈带了一对孪生子女到船主何家去做奶妈。

电影《渔光曲》(1934)剧照

十年后,徐妈的女儿小猫(王人美饰演)和儿子小猴(韩兰根饰演),跟何家少爷子英(罗朋饰演)成为很好的儿时玩伴,小猫聪明活泼,小猴则有点痴呆,8年后,他们均已长大成人。

小猫与小猴租了何家的船捕鱼为生,何子英则出国习渔业,行前向好友表示将来回国一定要改良渔业。

两年后,因军阀内战,盗匪横行,渔民生活十分困苦,此时,何家又与外国人合资办渔业公司,用轮船在东海捕鱼,小猫与小猴的生计更受打击,于是他们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到上海投奔舅舅(裘逸华饰演)。

电影《渔光曲》(1934)剧照

舅舅靠在马路旁卖唱度日。小猫与小猴亦跟着卖唱,因而遇见何子英。此时,何子英已学成回国,进了他父亲的渔业公司。当他知道儿时好友的境遇后,资助了他们一百元。

不料这笔钱反而使小猫与小猴被诬抢劫而遭逮捕。到他们出狱后,母亲与舅舅已被家里的一场火烧死。何子英找来,要带他们回自己的家里住,不料何家此时亦生变故,何父的姨太太携款私逃。渔业公司又破产,加上报纸揭发他的丑事,使何父自杀而死。何子英失望之余,跟小猫和小猴一同到渔船上工作。

电影《渔光曲》(1934)剧照,从左至右:罗朋、韩兰根、王人美

《渔光曲》的艺术追求与商业压力并不矛盾,这是因为蔡楚生倡导的“都市写真”与强调的“电影技巧”并不是现在“艺术片”导演那种故作深沉、远离观众的“晦涩”。

《渔光曲》中朴实的画面衔接、口语化的人物对白、复杂而又充满巧合的故事情节、烘托剧情的音乐背景以及旋律优美的主题曲等等元素都是在当时观众的欣赏趣味之内引导了观众审美经验的升级。

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渔光曲》剧组在外景地合影

同时这部电影具备了传统中国电影佳作的优点,故事生动,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描写细腻。

另外,《渔光曲》打破了当时左翼电影阶级不能调和的论调,让穷人和富人做了好朋友,因此本片普遍受各阶层观众的欢迎。蔡楚生在文革时期曾遭受清算斗争,指他在《渔光曲》中宣传阶级调和,结果使他在1968年7月15日含恨而死。

而这部电影也把王人美的事业推向顶峰,并从上海走向了全国,影迷则送了她一个活泼而性感的名字:“小野猫”。

没有孙瑜和蔡楚生的重用,就没有电影史上的王人美

1933年春节前夕,明月社解散,赫德路恒德里的社址也退了租,王人美没有地方可住,就搬到二哥王人路家里暂住。

王人路家当时是在上海胶州路1705弄5号,蔡楚生刚好住在7号,是邻居。有一天,导演蔡楚生找到王人美,说自己新写了一个剧本叫《渔光曲》,想请她演女主角小猫。

这个时候王人美已经与蔡楚生合作过一部《都会的早晨》(1933),算是比较熟的朋友了。

1934年,聂耳(左)和王人美(右)在联华公司的片场外合影

听了蔡楚生当面和她讲了这个悲惨故事的纲要后,王人美便一口答应决定出演。

与孙瑜(1900-1990)导演的《野玫瑰》(1932)的速战速决不同,《渔光曲》整整拍了18个月。

1933年9月,《渔光曲》的导演蔡楚生带着他的剧组来到浙江省著名的渔港石浦镇拍外景,剧组成员之一是蔡楚生邀请来给影片做音乐指导的聂耳。

主演王人美对聂耳印象十分深刻,她说,聂耳向来开朗、乐观,“他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和歌声。”

1934年浙江省的渔港石浦镇,从左至右:罗朋、王人美、蔡楚生和聂耳

王人美回忆,拍摄过程中,风大浪高,一连十几天的阴雨天气导致拍摄一度停摆,剧组不少人晕船、呕吐,还有人因水土不服病倒了,“看到大家情绪低落,聂耳就有了一个提议。”

聂耳提议开一个娱乐晚会,他给自己画了一个黑脸,自称“非洲博士”,一会儿表演口技,一会儿即兴演说,一会儿又跳起来土风舞,把大家都逗乐了。最后,聂耳还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聂耳本来没有演出任务,但有演员水土不服病倒了,他就顶了上去,客串了一个遭遇海上风暴幸存的渔民。他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腰间系了根细网绳,赤着脚,与另一位扮演渔民的演员一起抬着一只渔筐,到石浦东门拍摄。聂耳还在石浦学会了摇橹、撒网捕鱼......

1933年起拍,一直到1934年6月14日才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演。结果,该片连映84天,一举打破了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创下的纪录,蜚声大江南北。

电影《渔光曲》(1934)剧照

《渔光曲》上映的前几日,票房并不理想。经常光顾影院的老影迷也调侃道:你看这蔡楚生可是《姊妹花》导演郑正秋(1889-1935)一手带出来的啊,这下徒弟想在师傅手里抢票房。

不过,由于观众们口碑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观众到影院观看,让《渔光曲》的票房最终完胜《姊妹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民国八大女星合影,从左至右:后排 叶秋心、黎明晖、胡蝶、阮玲玉、徐来;前排 袁美云、陈燕燕、王人美

这一年,王人美不过19岁。《渔光曲》之后,王人美完全成长为一个当红女演员了,电影对于她,不再是玩票性质,而成为终身的追求,后来,她拍《风云儿女》(1935)、《壮志凌云》(1936)、《长恨歌》(1936)及《黄海大盗》(1938)等片。

王人美的银幕生涯很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也还有角色登上银幕,比如《控诉》(1951)、《两家春》(1951)、《青春的脚步》(1957)以及《青春之歌》(1959)等片。

金焰、王人美夫妇在联华公司的片场外合影:王人美举着牌子“禁止吸烟,违者停职”,金焰配合叼着香烟

也就在《渔光曲》拍摄的进程中,王人美和“电影皇帝”金焰(1910-1983)结婚了。他们很相似,年轻、有活力、真诚、质朴,都来自底层,都对事业有一种信仰,对人生怀着朴素的希望。

那时候,金焰有许多影迷,有些女影迷给他写信,一写就是好几千字,柔情绵绵。但在众多温软的女子当中,金焰的目光却落在了王人美身上。她显得那么不一样。她是那么泼辣大胆,又热情似火,她能穿着小皮裤、小皮靴、端着小猎枪,跟金焰一起去打猎,也能和他去一起去跑步、游泳、骑马、打球……做一切疯狂的事情。

1934年1月1日1点钟,金焰和王人美结婚时,在联华一厂的俱乐部里。右起:邢少梅、胡笳、吴永刚、聂耳、费穆、洪伟烈。中:王人美、金焰。下:黎明健、白丽珠

金焰和王人美很容易就玩到一块去了,那时金焰有一辆敞篷的小汽车,王人美就坐在车里,马达一发动,两人呼啸而去。

早在明月歌舞团时期,金焰和王人美就认识,但直到合作《野玫瑰》,他们才尘埃落定,暗许今生。

1934年元旦,联华公司的新年晚会上,新年的钟声敲响,相恋3年的金焰和王人美,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绒牌,挂在纽扣上,然后由证婚人宣布两人结婚。

电影《渔光曲》(1934)中国版海报

传奇的《恋爱与义务》与阮玲玉分饰四角

《大路》:中国第一部“解放”男性身体的电影

《木兰从军》商业运作引轰动 张善琨大胆启用陈云裳

《狼山喋血记》国防电影的开山之作 蓝苹建国后“冷遇”费穆

《神女》中国默片扛鼎之作的商业策略 站在人性的高度下挖掘卖点

《十字街头》民国影坛最经典青春爱情喜剧片 白杨17岁成头牌女星

《一江春水向东流》小人物的悲喜映射时代的伤 秦怡谢绝白杨接演

《乌鸦与麻雀》出色的讽喻跨越两个时代 演技派群星荟萃精彩纷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